包身工导学案_第1页
包身工导学案_第2页
包身工导学案_第3页
包身工导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包身工导学案一、学习目的:1学习课文在复杂记叙的过程中穿插说明、议论和抒情,既以问题为中心,又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线索来组织材料的写法。 2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本质,激发学生憎恨旧社会,热爱新社会,热爱中国共产党。 二、学习重点、难点:1概括本文的线索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景。 2学习本文的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预习指导1、利用手头资料,了解作者、背景知识及报告文学的特点。2、筛选积累重要字词 3、 带着问题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画。4、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标记相应的段落。 5、 与“外头工人”相比,包身工具有什么特点?试给包身工下定义。6、 作者除了写包身工一天的生

2、活外,还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写? 4 【知识链接】 1.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因此,报告文学是一种既具有_,又具有_的体裁。就题材而言,要求必须选择_;就表达而言,要求必须用_的表现方法,_和_是报告文学的两大特征。 2.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1936年春

3、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个时期国统区的黑暗。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地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 3. 作者简介:包身工的作者是_,原名_,

4、他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曾创作了_等著名剧作。著名的电影文学剧本_和_是他根据鲁迅和茅盾的原作改编的。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检查预习情况。 2、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3、 抓住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把握课文的线索,领会文章的主旨。 1、 预习检测:给加点字注音 蠕动( ) 拎着( ) 弄堂( ) 游说( ) 抹( ) 辊( ) 执拗( ) 簿子( ) 籼米( ) 莴苣( ) 揩地板( ) 搽粉( ) 蹒跚( ) 骷髅( )谄媚( ) 怔住( ) 锭子( ) 解释词语:*吆喝: *呻吟: 怜悯: 气烘烘:虐待: 虎虎: 会心: 生杀予夺:横七竖八: 三差两错:拿摩温: 二、整体感

5、知 1、 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选择哪些场景描写“包身工”的什么样的生活? 线索: 场景: 2.文章在叙述了包身工的新闻事实之后,又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试找出这些背景材料,并分析其作用。 三、探究学习 1. 标出关键句,给“包身工”下一个定义,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以包身工为题? 2. 包身工们的“女性所有的那种害羞的感觉”为什么“似乎已经迟钝了”?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为什么朝夕相处两年多的同伴却“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这合不合情理? 3. 日本厂家为何大量使用包身工? 四、概括本文主旨 课堂思考 包身工是一个群体,他们承受的黑暗

6、、残酷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使我们对这一群体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课外作业】完成包身工练习册第二课时【学习重点】 1、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2、把握文章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及语言特色。 【学习过程】 一品读鉴赏、合作探究 一、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作者精心选材,描写了包身工们一天的生活状况。它所用的手法是“点面结合”。所谓“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所谓“点”,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细节。这两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面”上的描述搭起了一个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点”的刻画,则是填充

7、其中的具体材料。那么,为了有力地表现主题,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是怎样在“面”铺开的基础上进行“点”的穿插的?1.“芦柴棒”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作用是什么? 填写下列表格 内          容时    间对表现主题的作用2、概述课文介绍小福子和不知名的包身工的故事,并思考他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分析本文的艺术手法1.“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褒词贬用除了

8、上面这句话外,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找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 2. 第35段:“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请分析此段的表现手法。 3.第49段:“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地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

9、的奴隶!” 请分析此段的表现手法。 4.分析本文最后一段的表现手法:“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5.除了以上这些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外,本文还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比喻、夸张等手法。请同学们找找看并进行分析。 6.找出文中抒情、议论的段落,体会其作用? 7. 小结: 随堂检测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nòng 弄璋 弄堂 里弄 弄潮儿Bshu 说服 说教 游说 说客Cqì 契据 带挈 默契 锲而不舍Dpì 开

10、辟 譬如 睥睨 僻壤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迟钝 裸体 游说 咳漱B褴褛 惺松 荤腥 虐待C契据 嘈杂 焦酌 怜悯D骷髅 嗑睡 难堪 贿赂 3 填空。包身工在选材上注意_,在结构上,以_为顺序,巧妙地将包身工的全部遭遇浓缩在_的生活中。在顺叙的同时,间以_和_,介绍了包身工的来历、身份,说明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趋势。它的发表,对当时提倡的报告文学运动起了推动和示范作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一定的影响。4 本文的句式灵活多变,极具感情色彩,增强了表达效果,充分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特点。如“粥菜?是不可能有的”和“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松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想想,若改为“不可能有粥菜”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