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与产业转移导学案_第1页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与产业转移导学案_第2页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与产业转移导学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即墨二中高二地理导学案课题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与产业转移小组编号编写岳云峰审核咼二地理组时间2014.1课型复习学习目标1、结合珠江三角洲区域图分析其地理位置优势,并评价其发展的区位条件。2、根据资料分析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特点,并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3、分析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目标评价1、通过预习达成目标 1、22、 通过课内探究达成目标2、3重难点重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 难点: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学法合作探究、自主探究、诱思探究、直观学法学习过程学习随记【课前预习】4、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

2、为密切。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并成为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 市密集区。下图反映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合适的序号 填在表格中。读珠江三角洲图并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地图描述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 围,并指出其地理位置优势。2、分析评价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条件。3、深圳在1980年正式设立经济特区前,城区面积仅3.8平方公里,最高建筑为城市人口仅1万人,农村人口为30万人。5层楼房。1999年深圳特区建成区面积已为140.59平方公里。20XX年深圳全面城市化正式启动,深圳市最后的宝安、龙岗两区18个镇现有的27万农村人口全部从“村里人”转成“城里

3、人”。下图从I到川反映的是深圳城市化发展历程示意图。根据资料,简述深圳市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深圳城市化过程中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聊谿料緊、徙路 磋纳 ;o押开岌土地*黑田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化进程环境污染的程度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课堂探究】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图经济高速发展。珠三角挾式4 ill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其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2)。材料三:广东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粤北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

4、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珠三角的产业部门不断演变2、根据材料二,简述198020XX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特点。 (自主探究)3、有一位深圳网民在网上发表了一篇谁抛弃了深圳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些跨国公司将驻华总部从深圳迁往上海,结合材料四、五分析其中的地理原因。(合作探究)人找ifi 亿元))正确的是(:-硃江三塔洲产业部门盲变閨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压力 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

5、正受到挑战。20XX年11月,广东提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构想,并开始启动。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之所以打造这个 9+2,其目的是加强区域协调和合作, 从而加强珠三角的核心竞争 力。材料五: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 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 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 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

6、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 资的热点地区,结合材料一分析其区位优势。(自主探究)4、结合材料三分析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粤东、粤北、粤西转移的原因,并探讨产业 转移对转入地有何影响。(合作探究)5、结合材料三、四分析珠三角地区促进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合作探究)【当堂练习】读“珠江三角洲产值增长图”,回答1-2题。1 在阶段I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A .资金密集型产业B .技术密集型产业C .劳动密集型产业 D .资密集型产业2.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第H阶段的:A. 1985年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B .珠江三角洲过去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C .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仍是这一地区发

7、展的主导产业D .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 势逐渐丧失读图,回答3-4题。3. 若甲、乙分别是四川盆地与珠江三角洲地区,M 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 流向合理的是A. M为劳动力,N为技术B. M为能源,N为劳动力C. M为技术,N为资金D. M为信息,N为零部件4 .若M为钢铁厂,其转移影响描述合理的是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C. 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D. 促进甲地环境质量的改善,带动乙地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迅速发展据简述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新网20XX年10月11日电: 香港大公报报道,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 全面启动,该大桥将于 20XX年至20XX 建成通车。这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 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港珠 澳大桥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材料二:珠三角区域图(1)关于 珠三角”的说法正确的是(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东部,平原广阔河流纵横交错,水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