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明天出版社2012年12月参考答案高中课程新学案生物必修3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学案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预习探究1.水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淋巴2.组织液淋巴(1)血细胞(2)组织液绝大多数细胞(3)淋巴液(淋巴)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3.(1)组织液(2)、(3)血浆组织液(4)细胞外液内环境相同a.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b.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c.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4.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直接环境5.(1)动脉组织细胞间隙静脉(2)毛细淋
2、巴管静脉血浆自我测评16.(1)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2)组织细胞的CO2浓度高于毛细胞血管血浆中CO2的浓度(3)胰岛素葡萄糖糖尿病17.(1)与、与与(2)CO2、尿素、(谷丙转氨酶)(3)如下图所示第2学案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二)预习探究1.90%无机盐蛋白质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2.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盐生命起源于海洋3.血浆能将各种营养物质运输到身体的各部位,并将各部位产生的废物运到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由此可见血浆成分十分复杂。细胞外液成分的类型:(1)水;(2)气体:CO2、O2;(3)无机盐离子;(4)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脂质、氨基酸、葡萄
3、糖、核苷酸、维生素;(5)激素;(6)细胞代谢废物:CO2、氨、尿素等。4.渗透压酸碱度温度(1)溶质微粒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无机盐、蛋白质Na+和Cl-(2)7.357.45(3)375.植物细胞会吸水膨胀,但由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会限制细胞过多吸水,不会胀破;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胀破。6.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影响正常功能。7.内环境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代谢产生的废物8.外界环境消化、
4、呼吸、循环、泌尿细胞内环境形成维持自我测评15.(1)组织液组织水肿毛细血管壁细胞膜(2)毛细淋巴管(3)无机盐、蛋白质(4)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和中蛋白质含量很少16.(1)确定适合于人的生理盐水的浓度(3)NaCL溶液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4)吸水涨破形态没有明显变化失水皱缩(5)偏高分组更精细一些。会影响。生理盐水的过多注入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第3学案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预习探究1.环境因素细胞代谢各种化学成分理化性质2.37年龄、性别13.正常调节各个器官、系统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4.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组成成分(如O2、葡萄糖等成分的含量)和各种理
5、化性质(如渗透压、pH、温度等)的动态平衡。内环境的变化是由于细胞代谢和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稳态,是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5.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进行(1)消化呼吸循环泌尿(2)神经内分泌免疫6.(1)神经系统(2)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各种器官、系统(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神经调节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7.有一定限度的8.循环系统,它能将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各个部位,又能将各个部位的代谢废物运输到泌尿系统排出体外。9.(1)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参与。首先氧气借助呼吸系统进入肺泡,然后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借助血液循环达
6、到组织细胞处,接着从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扩散出来,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物质的氧化分解。CO2的排出过程与氧气的进入过程刚好相反。(2)各种营养物质必须经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才能进入循环系统,然后经循环系统的运输才能到达组织细胞周围的组织液,接着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必须先进入组织液,才能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借助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皮肤排出体外。10.正常生命活动(1)血糖浓度血氧含量(2)体温pH自我测评10.(1)细胞外液(或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2)消化泌尿(3)肺泡壁、毛细血管壁(4)消化循环(5)循环泌尿循环呼吸11.(1)神经体液免疫(2)线粒体为吞噬细
7、胞吞噬病原体提供能量、为合成相应抗体提供能量(3)组织液血浆淋巴组织液(B、C对应内环境成分可颠倒)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学案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 预习探究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思考:反射弧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反射都不能完成,若感受器、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被破坏,结果是既无感觉也无效应,若传出神经或效应器被破坏,则只有感觉无效应活动。2(1)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基本组成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基本单位,神经元上轴突和较长的
8、树突称为神经纤维,而神经是许多神经纤维外包结缔组织膜形成的较粗大的结构(2)一个神经元即一个细胞不能构成反射弧2个(3)根据脊髓灰质的形状,灰质前角粗大后角狭细,前角是运动神经元细胞体集中之处,兴奋向外周传出;根据脊神经节的位置判断,脊神经节是感觉神经元集中之处,兴奋向中枢传送;根据中枢中的中间神经元的突起的长短,兴奋是沿着长的轴突向下传送的。3动物体或人体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电信号电信号;4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外正内负电位差局部电流前静息电位;51是突触小体,2是突触前膜,3是突触小泡,4是神经递质,5是突触间隙,6是突触后膜。6突触小体细胞体或树突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小泡神经
9、递质突触间隙特异性受体电位变化神经冲动传递;7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单树突或细胞体兴奋或抑制收缩分泌思考:因为递质的产生、释放、扩散并作用于受体需要一定时间。自我测评13.(1)神经中枢(2)a、e、d、c(3)树突或细胞体(4)高尔基体小泡胞吐(5)特异性受体产生兴奋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14.(1)A静息C动作(2)通透钠内B第5学案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预习探究1脑脊髓某一特定生理功能脊髓最高级中枢躯体呼吸中枢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2脊髓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大脑皮层脊髓胸段受损导致“高位截瘫”,脊髓骶段的排尿中枢失去了和高级中枢的联系,或者“大脑皮层”因伤出现了问题相互联系
10、、相互调控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有条不紊和精确思考:说明了位于脊髓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3140亿最高级的部位感知反射语言、学习、记忆、思维4特有听、说、读、写思考:参考下图和拓展提高;5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神经递质蛋白质神经元的活动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海马新突触思考: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促进神经元的活动和新突触的建立,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建立新的条件反射;记忆必须巩固才能持久,巩固的方法是复习,反复复习有利于强化已有的神经联系,不只是将经验贮存、再现,还会建立新的神经联系。自我测评8(1)最高级部位感知反射活动语言学习记忆思维(
11、2)大脑小脑(3)视觉(4)躯体运动躯体感觉语言(5)右侧大脑半球躯体运动(6)能看懂文字、听懂讲话,但不会讲话。第6学案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一)预习探究1促胰液素斯他林和贝利斯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沙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促胰液素激素调节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化学物质思考:不能,应设计一组对照实验排除盐酸直接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作用,即用等量的未与小肠黏膜接触过的盐酸注入狗的静脉,观察其能否引起胰腺分泌胰液。2.30.81.2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
12、某些氨基酸思考:糖尿病病人会尿糖,但尿糖不一定是糖尿病,一次性进食糖过多超过肾糖阈,糖就会从尿中排出,正常人就可以出现尿糖,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以空腹血糖值来判断的。4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拮抗摄取利用贮存降低糖原分解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升高5模拟或简化描述物理胰岛概念6效果信息维持稳态思考:反馈调节有正负反馈之分,其中负反馈很常见,机体的大多数生理活动如大多数激素的分泌调节和体温调节等都是负反馈调节的最好的例子,正反馈在人的生理活动中也是存在的,如排尿反射、血液的凝固、分娩过程等。自我测评14(1)组织液血浆毛细血管壁(2)糖尿病的产生与胰岛有关,而与腺泡无关(3)促进血糖分解和促进血糖合成糖原血
13、糖含量神经(4)特异性甲状腺激素15.(1)将正常的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小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溶液,B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3)胰岛素(的有无)第7学案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二)预习探究1.碘细胞代谢的速率更多的热量兴奋性发育2低下停滞呆小多食消瘦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代偿性增生(甲状腺肿)3寒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减少分级反馈4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5细胞结构能量催化体液发生变化信息自我测评8.(1)蛋白质(2)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3)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
14、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反馈调节(4)靶细胞受体无法正常识别相关的激素分子(或胰岛素)第8学案第3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预习探究1激素等化学物质体液运输激素调节2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略4散热(1)有机物的氧化骨骼肌肝脏(2)汗液皮肤内毛细血管呼吸、排尿(便)(3)神经体液调节(4)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5.当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下丘脑感受到体温的变化,通过神经发送信息,使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同时,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增加,导致体温上升6(1)饮食(2)神经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3)当人体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
15、对水分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另一方面,把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通过主动饮水补充水分,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7(1)内分泌腺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神经系统(2)协调内环境的稳态自我测评1B2A3A4B5C6D7B8D9D10D11C12D13C14(1)下丘脑神经效应器体液靶细胞(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A和C(3)快速准确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广15(1)抗利尿激素重吸收大脑皮层神经体液调节(2)体温调节、血糖平衡(3)抗利尿激素(4)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垂体不能将其释放,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第9学案第4节免疫调节(一
16、)预习探究1(1)免疫器官(2)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溶菌酶2(1)皮肤黏膜非特异(2)吞噬细胞非特异(3)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淋巴循环特异3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淋巴细胞抗体体液直接接触靶细胞细胞5(1)B细胞受到刺激后,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成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2)浆细胞产生抗体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最终产生大量抗体(3)抗体可以和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4)T浆6(1)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2)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
17、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3)T效应T溶酶体酶7.不是举例: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8.免疫系统异常敏感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我测评1D2C3C4B5A6A7A8A9B10C11D12D13A14A15C16(1)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效应T(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3)bcdeg(4)(5)b免疫缺陷病17.(1)糖蛋白(2)反馈(3)溶酶体酶通透性、渗透压(4)胸腺识别和呈递抗原第10学案第4节免疫调节(二)预习探究1防卫监控清除2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被破坏癌变3免疫系统时刻监控着突变的自己成
18、分,并及时清除,艾滋病人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的缺失,所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特高4免疫系统通过防卫功能、监控或清除功能5机体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6(1)疫苗的发明和应用(2)抗原的检测(3)器官移植7略8供体短缺(参考拓展提高)自我测评1B2D3B4D5D6C7C8D9C10B11D12C13D14.(1)注射过S疫苗体内产生了抗体A未注射过疫苗体内没有抗体(2)体内没有产生足够的抗体死亡(3)预防接种15.(1)免疫原理(2)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3)绵羊体内产生了抗体,能够杀死病原体(4)受感染而死亡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对特定抗原起作用第3章植物激素调节第11学案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预习探究
19、1.(1)向光弯曲(2)不生长,也不弯曲(3)直立生长(4)向光弯曲生长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胚芽鞘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2.(1)既不生长,也不弯曲(2)向光弯曲生长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3.(1)向右弯曲生长(2)向左弯曲生长实验结论: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4.(1)向对侧弯曲生长(2)不生长,不弯曲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5.吲哚乙酸苯乙酸吲哚丁酸6.单侧光背光向光7.生长发育生
20、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自我测评1C2B3A4C5D6A7B8B9C10(2)3、4、52(3)131214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第12学案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二)预习探究1.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色氨酸2.胚芽鞘、芽、幼叶、幼根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成熟组织韧皮部3.生长旺盛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4略自我测评1D2D3B4A5D6B7D8C9.(1)(2)若C组不向光弯曲生长,A、B、D三组都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和尖端下的一段若B组和C组不向光弯曲生长,A组和D组向光弯曲生
21、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向下一段若A组和C组不向光弯曲生长,B组和D组向光弯曲生长,则说明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10.(1)2(2)1,3(3)4(4)5(5)向光弯曲生长(6)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第13学案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预习探究1调节代谢2(1)10-10mol/L10-8mol/L10-4mol/L根(2)不同抑制生长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促进生长(3)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抑制生长3(1)促进生长抑制生长促进发芽抑制发芽防止落花落果疏花疏果促进抑制杀死植物敏感比较迟钝(2)A.侧芽B.向下较高C.去掉顶芽分析:B比A快,C比D快小于小于促进促进促
22、进抑制根对生长素浓度敏感,D侧生长受抑制较C侧生长慢茎对生长素浓度较迟钝,B侧生长素浓度升高对B侧生长起促进作用比A侧生长快(4)NAA、2,4-D脱落结实无子果实生根4.不一定5.从敏感度考虑,参照拓展提高6.(1)甲生根,乙不生根;甲带芽能产生生长素,乙不带芽不能产生生长素(2)人工生长素浓度不适宜;丁浓度适宜(3)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自我测评1B2A3C4C5D6C7C8B9D10D11D12B13C14D15.(1)10-3mol/L抑制生长(2)对茎和芽为促进生长,对根为抑制生长(3)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4)不同不同(5)生长素浓度低时促进生长,浓度高时则抑制生长16.(1)
23、两重性低高(2)(3)D(4)促进生长17.(1)生长受抑制生长生长生长受抑制(2)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的生长(3)琼脂块对侧芽生长没有影响(4)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较多,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第14学案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预习探究1.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2.略略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根冠、萎蔫的叶子等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脱落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3.相互作用低浓度增高增高抑制4.人工合成生
24、长发育5.合成原料效果6.(1)乙烯利(2)赤霉素(3)赤霉素7.(1)施用目的药物残留(2)处理部位适宜的浓度8.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都能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自我测评1A2C3B4A5D6A7B8C9B10A11B12C13D14A15C16D17A19B19.(1)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伸长或细胞体积增大)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赤霉素促进细胞的伸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2)乙烯和脱落酸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3)在果实发育的过程中,各种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或在果实发育到成熟过程中各种
25、激素协调共同起作用)20.(1)产生调节微量的(2)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3)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4)生长受抑制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5)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5学案第1节种群的特征(一)预习探究1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数量2.取样调查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3.平均值植物及活动能力差的动物4.(2)调查地点和范围调查时间材料用具调查小组成员间的分工(3)分布状况和地段的形状样方的多少、样方的大小和取样的方法1m2个体数较少随机取样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思考1:为了确保所选取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
26、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较大;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9株思考2:只计数相邻两个边(角)上的个体,通常记左边、顶边及夹角。3.25株/m2思考3:舍去有明显差异的数值后取平均值5.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6.强广7. N=Mn/m思考4:(1)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地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都有同样被捕获的机会(2)调查期中,没有迁入或迁出(3)没有新的出生或死亡。自我测评10(1)随机五点取样法
27、等距取样法平均值(2)15(3)曲线图见下图:第16学案第1节种群的特征(二)预习探究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概念:出生率是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概念: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的个体数目的比例。主
28、要有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概念: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的的比例。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他几项数量特征都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参数,其中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都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思考1:自我测评12.(1)0.16株/m2(2)选取的样方数目太少,每个样方的面积太小(3)增长稳定甲(4)第17学案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预习探究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数学模型有公式、曲线图等表达形式。(3)数量公式:n代细菌的数量2n思考1:第一步:观
29、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第二步:提出合理的假设;第三步: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第四步: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思考2:同数学方程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数学模型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但不够精确。3时间种群数量4(1)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一定的倍数(2)N0t(3)该种群的起始数量时间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该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思考3:当1时,种群数量增长;=1时,种群数量稳定;1=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竞争加剧,该种群的天敌也会增多,这就会使出生率减少,死亡率增大,等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的增长就停止了环
30、境容纳量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K值的大小。思考1:保护大熊猫应改善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控制鼠害要控制老鼠生活的条件,以降低环境容纳量。2(1)波动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2)比如极度恶劣的天气,人为的破坏等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出现急剧下降甚至消亡(3)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3.(1)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者肉汤培养液抽样检测(2)血细胞计数板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4.思考:(1)抽样检测法(具体操作见课本)(2)使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分布均匀
31、(3)不需要,本实验旨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数值即可。(4)除了计数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压在方格顶边、左边及左上角处的个体也统计在内(5)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则按一定比例稀释后再计数(6)恒定容积内营养物质的过度消耗及有害物质的积累自我测评9.(1)cd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受到环境(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2)b既能捕获较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地增长和恢复(3)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环境的容纳量降低第19学案第3节群落的结构(一)预习探究1同一时间内
32、聚集在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1)都不是。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鲤鱼是一个种群,一个池塘里的所有生物是一个群落(2)一定区域中同种生物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各种种群3物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种群的数量动态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4(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2)物种组成越丰富5探究问题:根据实际调查问题填写探究原理:蚂蚁、蚯蚓、鼠妇、蜈蚣等动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记名计算法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目测估计法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制订计划步骤时间地点内容方法备注第一步环境考察观察和测量带温度计,干湿计,记录本第二步取样用取样器取样(具体步骤见书)取样器塑料袋、
33、标签、记录本等第三步实验室捕捉、观察、分类、统计、分析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结合(具体步骤见书)收集处理数据,分类分析准备诱虫器、吸虫器、70%酒精放大镜、显微镜、实体镜、生物图鉴第四步教室撰写报告,讨论文本调查报告。讨论交流注意调查报告格式,比较各组结果讨论发现问题探究过程:(1)55地形环境(2)齐平取样的地点和时间(3)诱虫器瓷盆解剖针放大镜包着纱布的镊子吸虫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试管(4)放大镜实体镜4倍的物镜和5倍的目镜动物图鉴(5)按实际填写(7)思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的分布要受阳光、温度、水分等的影响。主要是取样和采集方式要进行改进。根据调查水中小动物种类的不同,取样设备
34、也不同,例如用网兜、瓶子等。取样和采集时要考虑定点、定量等因素。定点就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定量就是每次取样的数量(例如一瓶、一网等)要相同。自我检测1A2A3D4C5B6A7A8C9D10(1)较强微小(2)B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D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第20学案第3节群落的结构(二)预习探究1种间关系(1)种间关系物种的组成不同物种的关系(2)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资源和空间相互抑制或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种间关系两种生物
35、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3)提示: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竞争双方相互抑制,两方并存。一方占优
36、势,另一方处于劣势,但没有灭亡。劣势一方最终灭亡的结果。提示: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会出现雪兔完全被猞猁捕食殆尽的结果。资料1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资料2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寄生者数量增多,对寄主有害,会导致寄主数量的减少。互利共生的生物之间数量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小结:列表比较几种常见的种间关
37、系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大豆与根瘤菌。寄生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蛔虫与人;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竞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时,一种生物在竞争中胜利,另一种在竞争中失败;生存能力相同,则两种生物会出现交替增减,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
38、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变化。捕食者于被捕食者起点不相同,两种生物数量(能量)存在差异。狼与兔;青蛙与昆虫。2群落的空间结构(1)空间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2)垂直分层光照(或光照强度或对光的利用)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栖息空间食物条件(3)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人与动物的影响种群种群密度镶嵌思考:不对。群落的特征不仅表现在垂直方向上,也表现在水平方向上。草地群落,以草本植物为主,比较简单,只有草本层,但仍可根据高度划分亚层。在湿润时期或阴湿地区,草本层下面的苔藓等低等植物构成的地被层,群落的地下部分还有地下垂直结构。相应的动物由于栖息
39、场所和食物的因素,也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在草地群落中,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地段往往会镶嵌分布这不同的种群,构成其水平结构。自我检测1D2B3C4C5D6D7A8D9C10C11(1)捕食,其中狐狸是捕食者(2)狐狸的数目增加食物不足,藏身地不足,传染病增加,其他捕食者增加等(3)狐狸数目下降,原因是食物不足,导致其死亡率高于出生率兔的数目会上升12.(1)表水层竞争(2)光温度含氧量生物种类第21学案第4节群落的演替预习探究1干扰破坏占据他们的空间相对稳定2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群落所替代的过程
40、3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4见课本上的过程。5初生演替次生演替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但被彻底消灭了沙丘、火山岩、冰川泥原有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火灾后草原,过度砍伐后的森林,弃耕农田6分别属于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原因1883年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地上植被被彻底消灭了,属于初生演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土壤条件基本保留,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地下根其他繁殖体,属于次生演替。7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8群落的发展经过若于
41、阶段,最后一般要达到与该气候区气候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即气候演替顶极。但在不同的气候地区,演替达到的最后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同。如在比较干旱的荒漠区域,或许只能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9.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群落对环境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利用群落生产力由低到逐步增高,生物群落对外界环境的改造逐渐强烈。小结: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从没有过生物或有过生物但已被彻底消灭的环境保留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时间经历时间长经历时间短速度缓慢较快实例裸岩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10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
42、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11填湖造地管理草原人工群落12速度方向13提示:人们开垦荒地、围湖造田,是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人们新的居住地。然而,如果事先不对所处的生态环境进行仔细研究,而随意开荒、围湖造田,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使生态环境恶化,并引发各种灾害,以致影响农业生产。如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14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退耕还林条例。自我测评1A2C3A4B5A6B7C8D9
43、C10B11(1)滥捕乱猎、滥采乱伐、掠夺式开发利用、引入外来物种、过度放牧、围湖造地等。(2)在草原地区,应该科学地分析牧场的载畜量,做到合理放牧。(3)速度方向(4)竞争群落种群12.(1)群落的演替物种丰富度群落的水平结构(2)随着次生演替的进行,次生林的恢复是向着物种数量的增加、林木不断生长的方向进行的在次生演替的前50年内,群落内树种种类增长比较快,而50年150年之间次生林群落植物增长的速度变缓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2学案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预习探究1生物群落无机环境2.生物圈全部生物无机环境思考1:生态系统生物群落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4阳光、热能、水、空气、无
44、机盐5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主要生物绿色植物动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生态系统的基石。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思考2:不是。生产者是自养生物,因此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寄生类的植物不是生产者而是消费者,如菟丝子等思考3:不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是分解者;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是生产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是消费者。思考4:不一定,动物绝大
45、多数是消费者,有小部分是分解者,如蜣螂、蚯蚓等。6(1)食物关系(2)食物链草所属类型绿色植物成分生产者营养环节第一营养级兔植食动物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蛇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猫头鹰大型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7食物链营养结构思考5:(1)19(2)捕食和竞争(3)三三、四、五8营养结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动动手:自我测评1C2A3B4C5D6C7A8C9C10C11A12C13D14D15C16.(1)4甲次二、三、四戊(2)竞争和捕食(3)100017(1)8(2)3(3)竞争和捕食(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18(1)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2)一(3)分
46、解者无机物(4)第四三第23学案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预习探究1输入传递散失思考1:来源:草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去路:呼吸作用消耗的;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被分解者所利用。思考2:来源:捕食“兔”所同化的能量;去路:呼吸作用消耗的;被分解者所利用。2(1)生产者(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3(1)食物链和食物网(2)有机物(3)呼吸作用散失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体、残骸分解者利用思考3: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思考4:不属于;同化量是被吸收后储存在消费者自身组织中的能量4化学能5(1)热能(2)细胞呼吸思考5:下一营养级不能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能利用未利用的能量。思考6:流入某一营养
47、级的能量主要有以下去向:一部分通过该营养级的呼吸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排出物、遗体或残枝败叶不能进入下一营养级,而为分解者所利用;还有一部分未能进入(未被捕食)下一营养级。所以,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营养级。思考7: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自我测评1C2D3C4A5B6B7B8B9B10A11(1)竞争与捕食(2)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分解者(3)A:贝类同化B:贝类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C:分解者利用D:呼吸作用(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2.(1)竞争和捕食寄生(2)(3)增加(4)减弱13(1)8(2)2105kJ(3)3(4)竞争和捕食(5)
48、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第24学案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二)预习探究思考1: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的。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思考2: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的部分。2.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思考3:251003能量食物链逐级递减思考4:因为能量每流经一级都要丢失一大部分,所以食物链越长,能量流失就越多。到第五营养级时,可利用的能量已减少到不能维持其生存的程度了。4(1)多级(2)
49、关系对人类最益的部分。思考5:“万物生长靠太阳”,小生态球相当于一个密闭的生态系统,其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生产者需要在有光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以便给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物质和能量,这样整个生态球才能保持原状,所以需要把它放在有适宜阳光的地方。自我测评1A2C3C4C5B6D7A8C9D10C11C12D13D14(1)111生产者A(2)13.520(3)60%(4)被呼吸作用所利用未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分解者15(1)3四、五(2)18.5%(3)被分解者利用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热(4)捕食和竞争16(1)(2)E从生产者到各级消费者都有能量流入(3)(4)
50、125(5)植食E(分解者)第25学案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预习探究1C、H、O、N、P、S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思考:(1)这里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2)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圈(3)生产者和分解者2全球性(1)具有全球性(2)反复利用、循环流动3(1)CO2和碳酸盐(2)CO2(3)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CO2食物链和食物网有机物CO2生产者无机环境(4)CO2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细胞呼吸、分解者分解作用含碳有机物4(1)化学燃料CO2(2)海平面上升(3)化学燃料燃烧绿地面积思考:会。大力植树造林后,这些植物能大量吸收已有的CO2,因而能起一
51、定的缓解作用。但更应该控制源头温室气体的排放。5各种组成成分自我测评1.D2.D3.A4.C5.B6.C7.A8.B9C10.A11(1)同化有机物(2)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生态系统崩溃(3)生产者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把光能变成化学能(4)古代生物通过地质作用变成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燃烧12(1)人(2)太阳(3)根据生态学原理将不同的生物组合成科学合理的系统,达到对环境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使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朝向对人类最有利的方向发展(4)分解者硝化硝酸盐(5)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相对稳定13(1)光合呼吸(2)A碳吸收量应该基本上等于碳释放量(3)碳循环CO2(4)光反应有机物第26
52、学案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二)预习探究一、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探究案例(一)1.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还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2.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3.(2)实验对照实验60大小形状相同纱布一至数月腐烂4.结果:实验组的落叶不腐烂,对照组的落叶腐烂原因:实验组的土壤中没有微生物,对照组的土壤中含有微生物结论: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思考:实验组中的土壤经灭菌处理,没有微生物或微生物很少。无关变量有叶片的种类、埋藏深度、埋藏时间、所处的环境条件等。探究案例(二)2.假设: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淀粉有分解作用。3.(3)淀粉糊土壤浸出液蒸馏水7碘液新配制的斐林试剂
53、不变蓝变蓝有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4.结果:见表格项目A1试管A2试管B1试管B2试管实验结果不变蓝砖红色不变色不变色原因:土壤微生物通过分泌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还原性糖(麦芽糖),碘液遇淀粉变蓝,裴林试剂与还原性糖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结论:土壤微生物对淀粉有分解作用思考:试管A为实验组,试管B为对照组。单一变量为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加碘液是证明淀粉是否被分解完全。加斐林试剂是验证还原性糖(葡萄糖),其原理是:斐林试剂可以与葡萄糖、麦芽糖等还原糖在5060的水浴加热条件下呈现砖红色。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1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2固定储存转移释放3食物链(网)生物群落无机环境思考:不对。
54、这句话很难从字面上挑出错误,实际上采用了“汉字(词)”的通用方法,偷换了概念,“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中的“物质”是指含有化学能的有机物质(如糖类、脂质、蛋白质),而“物质是往复循环的”中的“物质”则是指基本元素(如C、H、O、N、P),二者本质含义根本不同。自我测评6.C。甲图中A是组织液,B是淋巴,C为血浆,D是细胞内液,淋巴细胞的内液可与淋巴进行物质交换。丙图中的B是分解者。乙图中B体重增加x,来自C的比例为a,直接来自A的比例1a,得出两个等式:Y11/51/5Xa,Y21/5X(1a);Y125Xa,Y25X5Xa,所以:Y25Xa5X5Xa20ax5x;乙不包括分解者,所以不能为群落水平。7.(1)单一变量对照(2)杀死土壤微生物,同时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3)土壤微生物(作用)的有无落叶的腐烂程度土壤温度、含水量、pH、落叶的种类和大小等(合理即可)(4)腐烂程度小于对照组(5)如下图8(1)二氧化碳氧气(2)发酵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3)牛棚内温度较高因而牛维持体温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光电信息类产品质量管理与创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电工施工团队承包服务协议版B版
- 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钢管模板租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合同3篇
-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人体及动物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自动售货机场地租赁合同(含智能照明系统)3篇
- 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语文基础能力培养
- 西南林业大学《机器人驱动与控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签合同的委托书
- 陕西师范大学《中医老年病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物理 含答案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婴幼儿保育组”赛项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2023年福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 辩论英文课件教学课件
- 电工高级工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 村里干零工协议书
- 光伏电站环境保护施工方案
- 足浴技师与店内禁止黄赌毒协议书范文
- 铣工高级工测试题(含答案)
- 送货员岗位劳动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