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理解性默写含答案_第1页
初三理解性默写含答案_第2页
初三理解性默写含答案_第3页
初三理解性默写含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预初语文古诗文复习卷班级姓名学号一、理解性默写1、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点出登台的感想,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忧伤;诗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2、黄鹤楼中既融入了仙人乘鹤的传说中,又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既描绘了所见的黄鹤楼远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使用了叠词的修辞,描绘了江上美景,这繁荣之景也反衬出诗人内心清冷的思乡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直抒胸臆

2、,道出了心中深沉的思乡之感。3、送友人点明送别地点的诗句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文中运用比喻,写出了友人即将远行他乡,漂泊不定的未来生活让诗人无比担忧的诗句是“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对偶句,也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分别在即,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两句写最后分别的场景,诗人没有直抒胸臆,既委婉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又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含蓄而深沉。4、月下独酌中诗人“举杯邀明月”的原因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明月、影子无法与诗人进行真正的交流,但“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的劝慰,要抓住眼前

3、的时光,及时享受。“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运用了对偶句,写出了诗人和月、影共欢乐的情景。“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两句表现了诗人要忘却世情,情愿孤独也不愿沾染世俗的情感。二、文言文(一)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1、上文出自吕氏春秋,该著作又名吕览,是杂家的代表作,由战国时期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2、解释文中的加点字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过(经过、路过)方(正在、正要)引(牵、拉)欲(想要)故(原因/缘故)善(善于/擅长)虽(即使)岂(难道)任(处理)悖(荒谬)3、翻译句子(1)见人方引婴儿而

4、欲投之江中。看见一个人正拉着一个小孩想要把他扔到江里去。(2)人问其故,日:“此其父善游。”这个人(过江的人)问他原因,(他)说:“这是因为他的父亲善于游泳。”(3)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即使他的父亲善于游泳,他的儿子难道就善于游泳了吗?(4)以此任物,亦必悖矣!用这样的方法(思路)处理事情,也一定是荒谬的了!4、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故事引婴投江,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是看问题不能看主观,要实事求是,当对象发现变化时,方法、手段也要改变,否则会犯大错误。(二)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

5、乎?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涉(渡)坠(掉落)遽(急忙、快)契(用刀刻)求(寻找)亦(也)惑(糊涂)2、翻译下列句子(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有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他急忙用刀刻他的船,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像这样地寻找剑,不也是糊涂的吗?(不也很糊涂吗?)3、故事中的涉江者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不知变通,不善于随机应变,是个因循守旧的人。4、这则寓言用一个成语概括是刻舟求剑,这则寓言给你什么启示?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

6、,当情况变化时,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只会失败。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天时不如地利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理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上文选自孟子,该著作是由战国时期的孟子和他的弟子所著,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这位思想家名轲,字子舆,历

7、史上他的地位仅次于孔子,人称亚圣。他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倡以民为本。2、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完成句子。3、解释加点词1)天时不.如.地利(比不上)2)七里之郭,(外城)3)夫环而攻之(包围)4)然而不胜者(这样却)5)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6)池非不深也(护城河)7)兵隼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8)堂而去之(放弃、抛弃)(离开)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划定的边疆界限)得道者多助(施行仁政、得民心定用呼之(亲属)(同“叛”,背叛以天下之所顺(用)10)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用)1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建立威信)1213)寡助之至(少)(达到极点)1415)天下顺之(

8、服从)164、翻译:1)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以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了适宜作战的天气、时令了。这样却不能获得胜利,这是因为适宜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锋利,盔甲不是不坚固,(储存的)粮食也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的人弃城而离开,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限制(管理)老百姓不必用划定的疆域的界线,巩固国防不必凭借山

9、川地势的险要,在天下建立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施行仁政得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会很多,不施行仁政不得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人少到了极点,连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服从他。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都归顺他的优势,去攻打那些连自己的亲属都背叛的人,所以得道的君子有不战的时候,如果进行战争,就必定胜利。5、回答1)文中用了哪两个例子分别证明作者的观点?“攻而不胜”和“委而去之”两个事例2)文章最后为什么要写“域民”、“固国”、“威天下”?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仅靠

10、“天时”与“地利”条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人和”的重3)本文的中心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四)论语八则1、文化常识1)论语首创了语录体,是儒学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编撰孔子及其弟子言红而成。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者,其核心思想是匕2、解释下列加点字1)学而以习之(按时)(温习、复习兴)2)不亦说乎?(同“悦”,喜悦、高3)有朋自,远方来(从)45)知之为知,之(知道)67)时之者不如乐.之者(喜好、爱好)(以(之)为快乐)人不知而不愠,(怨恨、生气)是知也(同“智”,聪明)8)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9)择其善者而从之(选择)(优点)(跟从,引申为学习)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取法)11)可以力师矣(可以凭着)(做)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