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课程改革必考知识点_第1页
第八次课程改革必考知识点_第2页
第八次课程改革必考知识点_第3页
第八次课程改革必考知识点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次课程改革 一、理念、任务、思想、目标、特点( 一 )理念1、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 教育 “以人为本 ”,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 二 ) 任务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 )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关于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江泽民的 “三个代表 ”的重要

2、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 )目标1、新课程改革总体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1) 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2) 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3) 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 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5) 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6) 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7) 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8) 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9) 是成为有

3、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 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 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的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 择性。(3)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片中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 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和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 手,培养学生搜集和

4、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 力。(5)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 功能。(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 适应性。( 五 )特点 六个创新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 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 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 提倡交流与合

5、作的学习, 关注体验性教学, 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在前面学习课程那一节的时候,就已经学到过现如今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是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2、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3、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二、教师、教学( 一 ) 教师1、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

6、的研究者。(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2、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创新:(1) 由传统的 “传道、受业、解惑 ”型教师转到 “激趣、启思、导疑 ”型教师。(2) 由命令主导型教师转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3) 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4) 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3、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变化:(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

7、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二 ) 教学1、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4)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2、当前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1)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 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3

8、、我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1)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2) 从 “双基 ”到“四基 ”的趋势。(3) 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4) 综合化趋势。(5) 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6) 管理三级分化的趋势。(7) 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8) 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4、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1) 学生是发展的人。(2) 学生是独特的人。(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改的评价观 新课程改革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多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之上,对 于课程实现目标、内容以及评价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与此同时,全方位的

9、发展性评价观越来越受到教育 者的重视,因此,在这一篇中,我们就新课改的评价观给大家做一梳理。一、现行评价的不足1. 评价内容:重知识评价,轻实践能力及心理素质评价。2. 评价标准:重视统一标准,轻视个性标准。3. 评价方式:重视量化,轻质性评价。4. 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是被动地位,不重视其主动地位的发挥。5. 评价重心:重视结果,忽视过程。二、全方位评价 传统的课程评价观认为,课程评价是对学生的评价,是对学生是否很好的掌握了某门课程的评价。而在新 课改的背景下, 评价不单是对学生的评价, 还要对教师进行评价, 除此以外还要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评价 大家可以简单记为,新课改是对学生、教师及课程实

10、施过程的评价。三、评价改革重点 既然大家已经明确了评价是对学生、教师及课程实施的评价。那么,这些评价改革的重点又是什么呢1. 学生评价 关键词:考试只是一种方式;灵活多样 ; 全面发展。2. 教师评价关键词:以学论教 ;不能只看学生成绩。3. 课程实施评价 关键词:以学校评价为基础(因为学校最了解自身发展情况);促进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第四,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1、 学生观(1) 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的身心发展都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当然学生也不例外。第二,学生 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还处于向成人过渡的阶段,所以说学生还 处于发展过

11、程中。(2) 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 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 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2、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3、教师观(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

12、型的开放教师,这也就是要求老师应该走出学校 的围墙,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职能。4、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型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双方相互的 )(2)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与学校领导之间第五,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1、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 ”转变为 “学习者为中心 ”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 ”转向 “教会学生学习 ”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 ”转向 “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 教学从“关注学科 ”转向 “关注人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 实现课

13、程功能的转变 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合 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 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这一课程结构的转变,主要基于如下三点:(1) 均衡性 (2)综合性: (3) 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 (02 岁):儿童在此时期靠感觉和动作认识世界,获得了客体

14、永久性。2.前运算阶段 (27 岁 ):开始出现表征,以自我为中心,思维不可逆,但是还不具备守恒概念。3. 具体运算阶段 (712 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真正的运算性质。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 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4. 形式运算阶段 (12 岁左右 ):皮亚杰认为最高级的思维形式便是形式运算。形式运算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有 能力处理假设,而不只是单纯地处理客体。德育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二、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四、知行统一原则四、知行统一原则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七、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八、因材施教原则区分:1. 疏导原则和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区别:疏导原则其中一个考点叫做因势利导,多指的是利用学生的优点来对其进行教育而依靠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