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真菌根病(3)_第1页
第九章真菌根病(3)_第2页
第九章真菌根病(3)_第3页
第九章真菌根病(3)_第4页
第九章真菌根病(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园林植物真菌性根部病害第三节、园林植物真菌性根部病害(一)(一)花木白绢病花木白绢病一、分布与危害一、分布与危害u 白绢病(白绢病(southern blight southern blight )又称菌)又称菌核性根腐病,发生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核性根腐病,发生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园林植物寄主有:牡丹、郁金香、香石园林植物寄主有:牡丹、郁金香、香石竹、兰花、菊花、水仙等草本花;马尾竹、兰花、菊花、水仙等草本花;马尾松、泡桐、樟树、梧桐等观赏灌木。松、泡桐、樟树、梧桐等观赏灌木。u白绢病一般发生在苗木上,引起苗木白绢病一般发生在苗木上,引起苗木枯死。枯死。二、症状表现二、症状表现l病状

2、:病状: 近地面的茎基部病部的皮层变近地面的茎基部病部的皮层变褐,呈扇形逐渐扩展。后期,褐,呈扇形逐渐扩展。后期,茎基部及茎基部及根部皮层腐烂根部皮层腐烂,叶片变黄枯萎,全株枯,叶片变黄枯萎,全株枯死。死。l病征:病征: 白色绢丝状菌丝在病部及地表白色绢丝状菌丝在病部及地表呈呈扇形扩展扇形扩展,后出现油菜籽状的,后出现油菜籽状的茶褐色茶褐色菌核菌核。Severe damage from southern blight on a creeping bentgrass (匍匐剪股颖.) golf green during the summer.苹果白绢病苹果白绢病Southern blight f

3、ungus (Sclerotium rolfsii) on soybean. 兰花白绢病兰花白绢病Southern blight causing collapse of hosta (玉簪玉簪 )Sclerotia of southern blight at the crown of Japanese anemone(银莲花) 呈扇形呈扇形白绢病茎基菌核1 1、病原分类地位:、病原分类地位: 半知菌亚门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Deuteromycotina) 丝孢纲丝孢纲(Hyphomycetes)(Hyphomycetes) 无孢目无孢目(Agonomycetales)

4、(Agonomycetales) 小核菌属小核菌属( (Sclerotium Sclerotium ) ) 齐整小核菌(齐整小核菌(S. rolfsiiS. rolfsii Sass. Sass.) 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Polyporales)、 革菌科(革菌科(Thelephoraceae)、网膜革菌属)、网膜革菌属(Pellicularia)的的罗氏白绢病菌罗氏白绢病菌(Pellicularia rolfsii)三三 、病原菌及其特征、病原菌及其特征l菌丝白色后稍带褐色。菌丝白色后稍带褐色。l菌核表生,球形,褐色,直径菌核表生,球形,褐色,直径- -,

5、光滑,内部白色。光滑,内部白色。l菌核间无菌丝相连。菌核间无菌丝相连。2 2、病原形态特征、病原形态特征齐整小核菌齐整小核菌Hyphal growth and sclerotia production of Sclerotium rolfsii on potato dextrose agar medium after seven days 病菌生长最适温病菌生长最适温10-3010-30,最高为,最高为4242。酸、碱度适应范围为酸、碱度适应范围为pH1.9-8.4,pH1.9-8.4,在在pH5.9pH5.9时时最适于繁殖。光线能促进菌核的产生。最最适于繁殖。光线能促进菌核的产生。最有效波长

6、是在蓝光及接近紫外线的区域。有效波长是在蓝光及接近紫外线的区域。3 3、病原生物学特性、病原生物学特性四、病害循环四、病害循环l越冬:越冬:一般以成熟菌核在土壤、被害杂一般以成熟菌核在土壤、被害杂草或病株残体上越冬。草或病株残体上越冬。l传播:传播: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4-5年。通过年。通过雨或病苗调运、移动带菌泥土传播。雨或病苗调运、移动带菌泥土传播。l侵染:侵染: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菌核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菌丝直接或从伤口侵入植物体。萌发产生菌丝直接或从伤口侵入植物体。 直接因素是土壤性质与湿度。直接因素是土壤性质与湿度。l土壤温湿度:气温高,土壤温湿度

7、:气温高,土壤湿度大,发土壤湿度大,发病率高;病率高;l土壤性质:土壤性质:贫瘠的土壤,黏重板结的园贫瘠的土壤,黏重板结的园地,病害严重地,病害严重; ;土壤有机质丰富,含氮量土壤有机质丰富,含氮量高的圃地,病害很少发生。在酸性至中高的圃地,病害很少发生。在酸性至中性性pH5-7pH5-7土壤中病害发生多,而在碱性土土壤中病害发生多,而在碱性土壤发病则少。壤发病则少。五、发病规律五、发病规律六、病害防治六、病害防治l 优选圃地,加强管理。轮作;深翻土壤;加强肥水管理优选圃地,加强管理。轮作;深翻土壤;加强肥水管理等。等。l 化学防治。用化学防治。用70%70%五氯硝基苯或五氯硝基苯或80%80

8、%敌菌丹对土壤消毒;敌菌丹对土壤消毒;苗木消毒可用苗木消毒可用70%70%或多菌灵或多菌灵800-1000800-1000倍液、倍液、2%2%石灰水、石灰水、0.5%0.5%硫酸铜浸泡硫酸铜浸泡10-30min10-30min;发病初期,用;发病初期,用1%1%硫酸铜液或硫酸铜液或用用10ul/L10ul/L萎锈灵或萎锈灵或25ul/L25ul/L氧化萎锈灵浇灌苗根,可防止氧化萎锈灵浇灌苗根,可防止病害蔓延。病害蔓延。 l 生物防治。利用木霉菌、假单胞杆菌及链霉菌等微生物生物防治。利用木霉菌、假单胞杆菌及链霉菌等微生物制剂处理土壤、种子或其他繁殖器官,有较明显的防病制剂处理土壤、种子或其他繁殖

9、器官,有较明显的防病效果。效果。l 外科治疗:刀刮去病斑,抗菌剂外科治疗:刀刮去病斑,抗菌剂401 50401 50倍液或倍液或1%1%硫酸铜硫酸铜消毒伤口,再涂上波尔多液等保护剂。消毒伤口,再涂上波尔多液等保护剂。l 物理防治。采用土壤暴晒法进行土壤消毒。物理防治。采用土壤暴晒法进行土壤消毒。(二)针叶树苗木猝倒病(二)针叶树苗木猝倒病( (立枯病立枯病) ) 一、分布与危害一、分布与危害 主要危害苗期植物。具有普遍性、多寄主主要危害苗期植物。具有普遍性、多寄主性、严重性特点性、严重性特点 l种芽腐烂型:种芽腐烂型:种芽出土前腐烂。种芽出土前腐烂。 l茎叶腐烂型:茎叶腐烂型:苗木出土期茎叶腐

10、烂。苗木出土期茎叶腐烂。l幼苗猝倒型幼苗猝倒型:苗木出土后,颈部未木质化,:苗木出土后,颈部未木质化,茎基缢缩成线状,倒伏而死。茎基缢缩成线状,倒伏而死。 l苗木立枯型苗木立枯型:苗木出土颈部木质化,苗站立:苗木出土颈部木质化,苗站立枯死,不倒伏。枯死,不倒伏。二、症状特征二、症状特征串红猝倒串红猝倒病病菊花猝倒病菊花猝倒病鸡冠花猝倒病鸡冠花猝倒病水渍状,缢缩成线状水渍状,缢缩成线状芍药苗期立枯病芍药苗期立枯病鸡冠花立枯病鸡冠花立枯病A field of seedlings damaged by the damping off fungi. Problem: Large Patch Disea

11、se of Zoysiagrass( 结缕草 ) - Rhizoctonia solani Root-rot byRoot-rot by Pythium Pythium sp. sp.腐霉菌腐霉菌 Fusarium root rot油松立枯病油松立枯病针叶树苗期猝倒病针叶树苗期猝倒病1 1、病原类型、病原类型 主要有:镰孢菌、丝核菌、腐霉菌和交主要有:镰孢菌、丝核菌、腐霉菌和交链孢菌。链孢菌。 腐霉菌:主要是瓜果腐霉菌、德巴利腐霉腐霉菌:主要是瓜果腐霉菌、德巴利腐霉 丝核菌:主要是立枯丝核菌丝核菌:主要是立枯丝核菌 镰孢菌:主要是腐皮镰孢菌和尖镰孢菌。镰孢菌:主要是腐皮镰孢菌和尖镰孢菌。 交链

12、孢菌交链孢菌 : :绿色交链孢菌绿色交链孢菌三、病原及其特征三、病原及其特征 鞭毛菌亚门(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卵菌纲(卵菌纲(Oomycetes) 霜霉目(霜霉目(Peronosporales) 腐霉属腐霉属Pythium ) 瓜果腐霉菌瓜果腐霉菌P. aphanidermatum) 德巴利腐霉德巴利腐霉P. debaryanum)2 2、病原分类地位及病原形态、病原分类地位及病原形态(1 1)腐霉菌)腐霉菌(2)丝核菌)丝核菌 半知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Deuteromycotina) 芽孢纲芽孢纲(Blastomycetes)(Blastomycetes) 腔孢纲

13、腔孢纲(Coelomycetes)(Coelomycetes) 丝孢纲丝孢纲(Hyphomycetes)(Hyphomycetes) 瘤座菌目瘤座菌目(Tuberculariales)(Tuberculariales) 丝孢目丝孢目 (Moniliales) (Moniliales) 束梗孢目束梗孢目(Stilbellales)(Stilbellales) 无孢目(无孢目(AgonomycetalesAgonomycetales) 丝核菌属(丝核菌属(Rhizoctonia) 立枯丝核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u 病原特征病原特征:菌丝褐色、多近直角、分枝处缢菌丝

14、褐色、多近直角、分枝处缢缩;菌核褐色或黑色,内外颜色一直,菌核间缩;菌核褐色或黑色,内外颜色一直,菌核间有菌丝相连。有菌丝相连。立枯丝核菌立枯丝核菌 半知菌亚门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丝孢纲丝孢纲(Hyphomycetes) 瘤座菌目瘤座菌目(Tuberculariales) 镰孢菌属镰孢菌属(Fusarium) 腐皮镰刀菌腐皮镰刀菌(F. solani) 尖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F. oxysporum)(3 3)镰孢菌)镰孢菌F. solani F. oxysporum 尖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腐皮镰刀菌 半知菌亚门半知菌亚门(Deute

15、romycotina) 丝孢纲丝孢纲(Hyphomycetes) 丝孢目(丝孢目(Monilales) 黑色菌科(黑色菌科(Dematiaceae) 交链孢菌属交链孢菌属(Alternaria) 绿色交链孢菌绿色交链孢菌(A. tenuis)(4 4)交链孢菌)交链孢菌u 病原特征:孢子多孢、暗色、呈病原特征:孢子多孢、暗色、呈串珠联结呈棍棒状。串珠联结呈棍棒状。Alternaria tenuis3 3、病原生态特性、病原生态特性l丝核菌丝核菌: :适宜生长温度适宜生长温度24-2824-28,PH 4.5-6.5PH 4.5-6.5。但低温危害严重。但低温危害严重。-喜低温。喜低温。l腐霉菌

16、腐霉菌:多在土温多在土温12-2312-23时危害严重。时危害严重。l交链孢菌交链孢菌:土温土温13-2213-22危害严重。危害严重。l镰孢菌镰孢菌: :适宜生长温度适宜生长温度10-3210-32,土温,土温20-20-3030时危害严重。时危害严重。 -喜高温。喜高温。 喜温暖喜温暖。l越冬:越冬:腐霉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丝核菌则以腐霉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丝核菌则以菌丝体及菌核,镰刀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菌丝体及菌核,镰刀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菌核土壤越冬越冬。菌核土壤越冬越冬。l传播和侵入:传播和侵入:均可通过雨水、流水、农事操作均可通过雨水、流水、农事操作以及使用带菌粪肥传播蔓延。通

17、过伤口或直接以及使用带菌粪肥传播蔓延。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侵入。l再侵染:再侵染:侵入后,病菌在寄主皮层的薄壁细胞侵入后,病菌在寄主皮层的薄壁细胞组织中发育繁殖,以后又可产生新的子实体,组织中发育繁殖,以后又可产生新的子实体,进行再侵染。进行再侵染。四、四、 病害循环病害循环l土壤带菌量:土壤带菌量:连作田,或前作是葫芦科、十连作田,或前作是葫芦科、十字花科和茄科等感病植物,土壤病原基数大,字花科和茄科等感病植物,土壤病原基数大,发病重。发病重。l圃地环境:圃地环境:土壤潮湿或板结,荫蔽发病重。土壤潮湿或板结,荫蔽发病重。l施肥:施肥:使用未腐熟肥料易发病使用未腐熟肥料易发病l播种时期:播种时

18、期:过早过迟都易发病过早过迟都易发病五、五、 发病规律发病规律 采取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壮苗为主,药剂采取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壮苗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方法。防治为辅的方法。l圃地选择。圃地选择。l精选良种、适时播种。精选良种、适时播种。l苗床和种子消毒苗床和种子消毒 通常是对旧床播种前处理通常是对旧床播种前处理六、六、 控制措施控制措施福尔马林处理福尔马林处理:播种前播种前2-32-3周,按每平方米周,按每平方米 1:1001:100甲甲醛醛8kg,8kg,覆盖覆盖4-54-5天,然后耙松床土,约天,然后耙松床土,约2 2周药液挥发后周药液挥发后播种。播种。杀菌剂处理:杀菌剂处理:70%70%五氯

19、硝基苯与五氯硝基苯与50%50%福美双等量混匀;福美双等量混匀;或单用或单用5050多菌灵多菌灵, ,或或5050甲基托布津、甲基托布津、40%40%拌种灵拌种灵, ,按按每平方米每平方米8-10g8-10g,加细潮土,加细潮土10-15kg10-15kg,垫床、盖种。处,垫床、盖种。处理后保持苗床湿润以防发生药害。理后保持苗床湿润以防发生药害。种子消毒:种子消毒:0.5%0.5%高锰酸钾高锰酸钾6060泡泡2 2小时或种子重量的小时或种子重量的0.2-0.5%0.2-0.5%敌克松、敌克松、拌种灵拌种灵或福或福美美双拌种。双拌种。l药剂防治药剂防治 50%50%多菌灵、多菌灵、1%1%硫酸亚

20、铁或硫酸亚铁或70%70%敌克敌克松松500500倍液体;倍液体;1 1:1 1:120120波尔多液;波尔多液;25%25%瑞毒霉、瑞毒霉、70%70%代森锰锌、代森锰锌、1515恶霉灵、恶霉灵、64%64%杀毒矾等。连续杀毒矾等。连续2-2-3 3次。次。l生物防治生物防治 将哈次木霉或绿黏帚霉菌粉施入圃地将哈次木霉或绿黏帚霉菌粉施入圃地表层表层1010厘米,一周后播种;或用芽孢杆菌、假单孢厘米,一周后播种;或用芽孢杆菌、假单孢杆菌拌种。杆菌拌种。一、分布和为害一、分布和为害 北温带地区普遍分布的一种重要病害,为害多北温带地区普遍分布的一种重要病害,为害多种针叶树和某些阔叶树种。其中以松树

21、幼林最易种针叶树和某些阔叶树种。其中以松树幼林最易受害,使林木大量死亡。受害,使林木大量死亡。 我国云南西北部和四川我国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的高山针叶树内常见。西部的高山针叶树内常见。(三)、(三)、针叶树根白腐病针叶树根白腐病二、症状二、症状 从根部开始,逐渐延伸到根颈部,从根部开始,逐渐延伸到根颈部,病部皮病部皮层与木质部间产生白色薄纸状菌膜层与木质部间产生白色薄纸状菌膜,木质部呈,木质部呈现海绵状腐朽。现海绵状腐朽。 地上部分开始针叶呈黄绿或黄色,叶短小,早地上部分开始针叶呈黄绿或黄色,叶短小,早落,然后逐渐枯萎衰亡。落,然后逐渐枯萎衰亡。Annosus Root Rot - Heter

22、basidion annosum 三、病原三、病原 担子菌亚门的多年层担子菌亚门的多年层孔菌(孔菌(Heterobasicion Heterobasicion annosumannosum )子实体略呈)子实体略呈贝壳状,覆瓦状相互重贝壳状,覆瓦状相互重叠,菌盖表面褐色,具叠,菌盖表面褐色,具同心环纹。同心环纹。四、发病规律四、发病规律1 1、担孢子侵染新伐桩,或从树木根部和干基部的伤口侵入,、担孢子侵染新伐桩,或从树木根部和干基部的伤口侵入,可通过病根与健康根部接触传染,不断扩展蔓延。可通过病根与健康根部接触传染,不断扩展蔓延。2 2、平均气温、平均气温0-210-21度和较高的林间湿度有利

23、于病菌侵染。度和较高的林间湿度有利于病菌侵染。3 3、碱性土壤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碱性土壤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1 1、适地适树,促进林木健康生、适地适树,促进林木健康生长。长。2 2、选用抗病的阔叶树种,营造、选用抗病的阔叶树种,营造针阔叶树混交林。针阔叶树混交林。3 3、大隔孢伏革菌孢子液浇洒在、大隔孢伏革菌孢子液浇洒在新伐桩表面。新伐桩表面。4 4、用硼砂洒在新伐桩表面。、用硼砂洒在新伐桩表面。五、防治五、防治一、分布和危害一、分布和危害 世界性重要病害,寄主范围达世界性重要病害,寄主范围达200多种多种针阔叶树。针阔叶树。(四)、(四)、林木根朽病林木根朽病二、症状二、症状 病株局部或全株叶小而薄,黄化;新梢短;根部呈水渍病株局部或全株叶小而薄,黄化;新梢短;根部呈水渍状紫褐色溃烂,皮层和木质部之间有白色扇状菌丝,蘑菇状紫褐色溃烂,皮层和木质部之间有白色扇状菌丝,蘑菇味,带荧光。味,带荧光。 病树周围土壤中可见深褐色或黑色扁圆形根状菌索。秋病树周围土壤中可见深褐色或黑色扁圆形根状菌索。秋季有金黄色蘑菇长出。季有金黄色蘑菇长出。 Armillaria root disease 三、病原物三、病原物 担子菌亚门的密环担子菌亚门的密环菌(菌(Armillaria Armillaria melleamellea) 菌盖黄色菌盖黄色至黄褐色,圆形,至黄褐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