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疾病概论1、健康、亚健康与疾摘的概念健康:健康不仅是没令疾病或病痛,而且是i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艮好状态。亚健康状态:人体的机能状况卜?降,无法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尚未患病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患病前发出的“信号”?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定*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的口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2、死亡与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瀕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脑死亡:指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不可逆地丧失功能。判断标准: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

2、刺激完全失去反应;无自主呼吸;瞳孔散人、固定;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対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咽反射等;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3、第二节的发病学部分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1)自稳调节紊乱规律;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因果转化规律:(4)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第三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打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介,引发细胞内的?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齐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2、受体上调(增敏)、受体下调(减敏)的概念由于信号

3、分子量的持续性减少,或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增加或敏感性增强的现象,称为受体上调(ipregulah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高敏或超敏反乙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增加,或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减少或敏感性减弱的现彖,称为受体下调(down-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减敏或脱敏.第五章水、电解质及酸礙平衡素乱1、三种脱水类型的概念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最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rfll淸钠浓度V130mmoLLrfll浆渗透圧<28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低rfll钠性细胞外液减少)高漫性

4、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nimol/L,和血浆渗透圧>310mmol/L,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等湊性脱水水钠等比例去失,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变化不明显。(止常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2、脱水热,脱水征的概念、脱水热:脱水严重的患者,由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机体散热受到影响,町导致体温升高,尤其是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因而容易发生脱水热。脱水体征:由于组织间液明显减少,因而患者皮肤弹性丧失,眼窝和婴儿闵门凹陷。3、脱水的临床表现及补液原则低渗性脱水:临床表现:脱水体征;休克;脑细胞水肿;尿量早期正常,晚期减少

5、;尿钠减少。补液原则:补充生理盐水或3%NaCl溶液。1) 高渗性脱水:临床表现:丨1渴:尿少;脑细胞脱水:脱水热。补液原则:补糖为主,先糖后盐。补充水分为主。2) 等渗性脱水:临床表现:I渴(轻症或早期不明显,觅症或晚期可产生渴觉):尿少,尿钠减少;休克倾向;脱水体征。补液原则:补充低渗盐水。4、水肿、积水的发病机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发病机制:1) 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受阻。2) 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 肾小球滤过率(GRF)下降;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a肾血流重分布:b心房膻(ANP)分泌减少:c醛固

6、酮分泌增加:d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5、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及对神经、肌肉、心脏的影响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高钾血症血淸钾浓度高于5.5nmiol/L称为高钾rfll症。影响:低钾血症:1) 对神经和骨骼肌的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下降,肌肉弛缓性麻痹:消化系统平滑肌兴奋性下降,使肠道运动减弱:2) 对心脏的影响:心肌兴奋性增高;心肌传导性降低:心肌自律件增高;心肌收缩性先增强后减弱。高钾血症:1) 对神经和肌肉的组织的影响:急性高钾血症:轻症:细胞兴奋性增高,四肢感觉异常肌疼痛,肌爲颤重症:细胞兴奋性卜降,肌无力,弛缓性麻痹。性高钾血症:无变化;2)

7、对心脏的影响:心肌兴奋性先增高后降低:心肌传导性降低:心肌自律性降低:心肌收缩性减弱。6、反常性酸、碱性尿。一般碱性中毒时尿液呈碱性,但低钾性碱中毒时,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降低,使排钾减少而排氢离子增多,尿液呈酸性,故称反常性酸性尿。-?般酸中毒时尿液呈酸性,但高钾血症时,细胞外液中钾离子移入细胞内,细胞内氢离子移出细胞外,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但由于细胞内氢离子浓度降低,使肾脏远曲小管细胞氢离子的排泌减少,尿液呈碱性,故称反常性械性尿。7、四种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AG的概念,代谢性酸、碱中毒对机体的影响代谢性酸中毒是指血浆中HC0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酸

8、中毒是指血浆?l?PaC02原发性增高,而导致pH降低的酸緘平衡紊乱。 代谢性碱中毒是指血浆屮HC03-原发性增高,而导致pH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緘中毒是指血浆中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升高的酸緘平衡紊乱。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浓度间的差值,即AG=UAUCo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抑制心血管系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高钾血症:佇骼系统改变。代谢性碱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低钾血症第六章缺氧1、四种类型缺氧的概念及血氧指标的变化乏氧性缺氧是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

9、氧不足的缺氧。 血液型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导致的缺氧。 循环型峡氧是指因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而引起的缺氧。组织性缺氧是指肉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氧。血氧指标的变化: :PaO2、CaO2和SaO2均下降;CavO2减少:CO2inax正常(慢性者增加):可有紫 :PaO2、SaO2正常;CaO2max、CaO2、CAvO2均下降 :PaO2正常、CaO2、CaO2max、SaO2均正常:CA-VO2增人(休克者变小):町表现为紫纟tt,对组织细胞损害严重 :PaO2正常;CaO2、CaO2max、SaO2均正常;CA-vO2卞降2、四种类型缺氧对中枢神经、循坏、呼吸

10、泌尿系统的影响、组织细胞代谢变化特点、结构损伤呼吸系统的变化: 代偿性反应: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损伤性变化1、高原肺水肿2、中枢性呼吸衰竭循环系统的变化 代偿性反应:心输出量增加: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增加;血流重新分布。 损伤性变化:肺动脉高压:心肌收缩性降低:心率失常;静脉回流卜降(高原性心脏病、肺心病)。血祓系统的变化: 代偿性反应: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血红蛋白释放氧的能力增强。 损伤性变化: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流阻力增人,心脏的后负荷增高,这是缺氧时发生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轻度缺氧或缺氧早期:血液乖新分布保证脑组织血供:严乖缺氧或长时间缺氧:神

11、经系统障碍,脑水肿和脑细胞受损组织细胞的变化 代偿性反应:细胞内呼吸功能熠强;糖酵解增强:肌红蛋白增加;低代谢状态。 损伤性变化:细胞膜、线粒体和溶卿体的损伤3、发纽、肠源性发组的原理当无细血管血液内脱氧血红蛋白量平均浓度达到或超过50g/L(5g%),皮肤粘膜呈青紫色,这种现象称为紫结(发细),主要见于低张性和循环性缺氧。闵进仗引起血红蛋白氧化造成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又称为肠源性发组.第八章炎症1、发热、过热、热限的概念发热发热是指在发热激活物作用卜,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0-5?C时,称为发热。过热足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功能失调或调节障碍,使得机体不

12、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的体温升高。热限发热时,体温升高很少超过41。C,通常达不到42。C,这种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彖称为热限。2、发热分期、热惊厥分期: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热惊厥:初次发作在3个月至4?5岁之间,在上感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当体温在38。C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没冇无热惊厥史,即可诊断为高热惊厥。3、发热对中枢神经、循环、呼吸、泌尿系统的影响4、发热的处理原则针对病因解热;针对发病环节解热:物理降温;加强对高热患者的护理第九章休克1、休克的概念休克shock:各种

13、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11:?循环障碍,由于微循坏有效血液最不足,使细胞损伤,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的危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2、休克肾、休克肺休克肺:是以进行性呼吸宕迫、进行性低氧血症、发纽、肺水肿和肺顺应性降低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往往需借助机械辅助通气才能维持呼吸。休克肾:急性肾功能障碍在临床卜.表现为少尿、无尿、同时伴有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氮质血症。休克初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以肾灌流不足,肾小球滤过减少为主要原因。3、JLMC的概念、分期、1|缶床表现概念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强烈致病因素作用卜?血液凝固性改变,微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使器官功能发生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

14、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这种病理过程称为DIC。分期1)高凝期凝血系统被激活,形成人最微血栓,主要表现为血液的高凝状态2)消耗性低凝期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而减少,继发性纤溶系统也被激活,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有出血表现3)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凝血酶及FXHa等激活了纤溶系统,产生人量纤溶酶临床表现: 出血;器官功能障碍,华佛综介征、席汉综合征;休克;贫血4、休克的始动环节、早中期微循环的变化特点、机制、总义(简答题会出)始动环节:全血量减少、心泵功能障碍、血管容量增加。休克I期(微循坏缺血性缺氧期)1)微循环的改变:少灌少流、灌少于流2)机制:交感肾上腺简质系统强烈兴奋:休克时产生的体

15、液因子参与本期的缩血管作用。3)代偿意义:有助于休克早期动脉压的维持;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的维持。损伤衣现:组织发工严巫的缺血性缺氧:临床表现:脸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休克II期(微循坏淤血性缺氧期)1)微循环的改变:多灌少流、灌多于流2)机制:酸中毒:局部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内毒素和NO3)后果:自身输液停止:第三间隙丢失临床表现:丨1曆粘膜紫纟1扎四肢厥冷湿润,脉搏块而弱,血压低,脉压差人休克I【期(微循坏衰竭期)1)微循环的改变:微血管平滑肌麻痹,血管低反应性:毛细血管无复流现彖:DIC2)临床表现:循环衰竭:合并DIC:觅要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第十章缺血-再

16、灌注损伤1?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顿抑、微血管顿抑的概念缺血-再灌注损伤缺rfn组织、器官在恢复血流灌注后反而加甫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顿抑:又称缺血后心肌功能障碍,是指心肌经短暂缺血并恢复供血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低供能状态”,需数小时或数天才能完全恢复的现象。微血管顿抑:是指心肌冠状血管经短暂缺血并恢复供血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扩张血管物质反应迟钝的现象。2?发生机制:活性氧、钙超載、能量底物缺乏、自身细胞损伤活性氧ROS:是指一类由氧形成的、化学性质较激肽氧活泼的含氧代谢物质,包括氧自由基和非自由基的物质,如单线态氧和过氧化氢。钙超载:各种原内引起

17、的细胞内钙含屋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彖称为钙超我缺血再灌注发生的机制:氧自由基生成增多:自由基的损伤作用:钙超载:白细胞的损伤作用:补体级联的损伤作用。3?黏液(白细胞损伤作用)4?补体5?缺氧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器官?(最容易是心脏)第十二章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学1?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的概念心力衰竭在机体有足够循坏血最的情况卜?,心排lit最明显减少到己不能满足口常代谢的需要,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同时出现肺循坏或(和)体循坏静脉淤血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即为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rt!于心肌舒缩功能降低或心室充盈受限所致的心脏泵血功能降低。2?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制、代偿

18、机制: 心肌收缩性减弱,引起心肌收缩性减弱: 心肌舒张功能异常;心肌舒张势能减少; 心脏各部舒缩活动的不协调性(心律火常)代偿: 心脏的代偿反应:心率加快:心脏扩张:心肌肥大。 心外代偿反应:血容量增加;血流重分布;红细胞增多;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増强。 神经体液的代偿反应:交感肾上腺素歸质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汇:3?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肺循坏充血:1)呼吸困难一a劳力性呼吸困难:b端坐呼吸c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肺水肿a毛细血管静脉压升高b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 体循环淤血:静脉淤血和静脉压升高:水肿;肝肿大压痛和肝功能异常。 心输出

19、呈不足:皮肤苍白或发纟甘;疲乏无力失眠、嗜睡;尿最减少;心源性休克第十三章呼吸系统的病理生理学1?呼吸衰竭、呼吸功能不全的概念和分类呼吸功能不全:静息时虽能维持较为正常的动脉血气水平,但在体力活动、发热等因素致呼吸负荷加重时,PaO2降低或伴的PaC02升高,并出现相应的体征和症状。呼吸衰竭:当外呼吸功能严觅障碍,以致机体在静息状态吸入空气时,PaO2低于60nmiHg,或伴有PaCO2高于50mmHg,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1)按发病机制和血气变化:换气功能障碍型:PaO2IPaCO2正常或I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hypoxemicrespiratoryfailuie)或I型呼吸衰竭通气功能障碍

20、型:PaOZIPaCO2t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hypercapnicrespiratoiyfailure)或II型呼吸衰竭2)按发生快慢和持续时间长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介征(acuterespuatorydistiesssyndiome,ARDS)慢性呼吸衰竭3)按原发病部位:中枢性:颅脑或脊筋病变外周性:呼吸器言或胸腔的疾病2?肺性脑病、肺心病的机制和影响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累及,引起右心肥大与衰竭机制:肺血管收缩、肺血管壁増厚肺血管缩窄、血黏度高、血管床破坏、肺血栓、胸内压增高引起右心后负荷增加:缺氧、酸中毒引起心肌受损肺性脑病:由于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3?阻塞性和限制性

21、肺疾患的病理生理变化4?呼吸功能不全对消化道的影响-溃疡胃酸增加,胃黏脫糜烂、坏死、出血、溃疡形成5?局部分流6?通"(不足,迷漫性肺泡损伤,肺泡通气第十四章泌尿系统的病理生理学1?急性肾衰竭的橋因和分类-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指各种原内在短期内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障碍,以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临床表现冇水中毒、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瓠分类:肾前性(肾灌注不足),肾性(肾实质损伤)和肾后性(原尿排出障碍)2?少尿、多尿和无尿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ARF时的功能代谢变化:少尿期v400mLd尿变化

22、少尿或无廉vlOOml/d低比重尿;尿钠高;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氮质血症。多尿期400mldo机制: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功能渐恢复正常新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尚不成熟,钠水重吸收功能仍低 肾间质水肿消退,肾小管内管型被冲走,阻塞解除少尿期中潴留在血中的尿素等代谢产物经肾小球人量滤出,增加原尿渗透压,产生渗透压性利尿恢复期。非少尿型ARF主要特点是:1、尿最不减少,町在400-1000mLd左右2、尿比审低而固定,尿钠含量也低3、有氮质血症3?慢性肾衰竭的分期、健存肾单位学说、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矫枉失衡学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各种慢性肾脏疾病,随着病情恶化,肾单位进

23、行性破坏,以致残存令功能肾单位不足以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进而发生泌尿功能障碍和内环境紊乱,包括代谢废物和毒物的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理过程,被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肾储备功能降低期(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肾功能衰蜗期:尿毒症期。健存肾单位学说和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慢性肾脏疾病时,肾单位不断破坏而丧失功能,肾功能只能由那些未受损的残余肾单位(健存肾单位)来承担,随着疾病发展,肾单位不断遭受损害,健存肾单位丧失自动调节肾小球血流和压力的能力,并因过度滤过而肥厚、纤维化和硬化,致使健存肾单位/受损肾单位的比值逐渐变小,当健存肾单位少到不足以维持正

24、常的泌尿功能时,机体就出现内环境素乱。矫杆失衡学说:半肾功能障碍时,某一溶质(如磷)滤过减少而使血中禽量増高,机体适应性反应是血液中有一种郴应体液因子(如PTH)便会增高,后者抑制健存肾单位対该溶质的重吸收,起“矫正”(代偿)的作用,但是,随病情发展,因健存肾单位过少,不能维持该溶质的充分排出,使血中该溶质浓度升高,相应体液因子也增多,对机体其他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如PTH的溶TS?作用),使内环境进一步紊乱,出现"失衡”(失代偿)4?肾性离血压、贫血、骨病、胃病的发生机制肾性高血压:钠水潴留:肾素分泌增多:肾脏降压物质生成减少。骨性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毒性物质对骨髓造血功能

25、有抑制作用;红细胞破坏;铁的吸收和利用障碍肾性骨营养不良:高血憐、低血钙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3活化障碍;酸中毒。第十五章消化系统的病理生理学1?肝性脑病的概念、机制学说和诱发因素概念:肝功能衰竭的患若,在临床上常会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瑕后进入昏迷状态。这种严重肝病时所继发地神经精神综合征,称为肝性脑病。机制: 氨中毒学说:1、血氨増高的原冈a尿素合成减少b氨的产生增多2、氨对脑的毒性作用a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b使脑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c氨对神经细胞膜的抑制作用;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1、脑干网状结构与清醒状态的维持2、假性神经递质与肝昏迷。負物中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增多,经肠道细菌脱竣酶作用卜,分解为苯乙胺和酪胺,吸收入脑,再分别在B-%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结构于正常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相似。 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BCAAAAA比正常值小1、血浆氨基酸不平衡的原因2、芳香族氨基酸与肝性昏迷。 GABA学说。诱发因素:氨负荷增多:高蛋白的摄入、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血脑屏障通透性増加:缺氧、水电素乱、酸碱失衡 脑敏感性增加:镇静剂、麻醉剂、止痛剂第十五章消化系统的病理生理学1?肝性脑病的概念、机制、学说和诱发因素【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是指继发于严重肝脏疾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所呈现的精神、神经综合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