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复习(超全)_第1页
动物生物学复习(超全)_第2页
动物生物学复习(超全)_第3页
动物生物学复习(超全)_第4页
动物生物学复习(超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动物生物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动物生物学:以生物学观点和技术来研究动物生命规律的科学。2.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3. 生物群落: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4.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5. 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6. 组织:形态相同或相似,机能相同的细胞以及一些非细胞结构物质(细胞间质)以一定形式相互连接,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群。7. 器官:不同的组织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并在一起形成了一定形态特征和结构的功能单位。8. 系

2、统:若干种器官一起共同完成生命的一项功能时,即构成了动物的系统。9. 亚种:物种内部由于地理上充分隔离后所形成的形态上有一定差别的群体。10. 双名法:用拉丁文的属名和种名来表示物种的命名方法。11. 排遗:动物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的过程。12. 卵裂:受精卵至囊胚早期的有丝分裂。13. 完全卵裂:受精卵分裂为完全分离的胚细胞。 14. 不完全卵裂:受精卵分裂不彻底。15. 体制:机体各部分的布局比例,即对称性。16. 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平面都能把身体平分为相等的两个部分对称类型。17. 两侧对称:通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等分身体的对称类型。18. 体腔:内脏器官周围的腔隙。

3、19. 真体腔:即次生体腔,中胚层之间形成的腔。20. 假体腔:又称原体腔,是由胚胎发育时期的囊胚腔遗留的空腔成为成体的体腔。21. 同律分节:动物身体分节的一种,指动物体除身体前两节与最后一节之外,其余各节形态基本相同。22. 异律分节:动物身体分节的一种,指动物体各体节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别,身体不同部位的体节完成不同功能,内脏器官也集中于一定体节中。23. 无体腔动物:体壁与消化管之间没有体腔而充满中胚层间质的动物的通称。24. 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指未受精卵子经刺激后发育成子代的生殖方式。25. 世代交替:动物的生活史中,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26. 闭管式循环系

4、统:血液始终在血管中流动,而不流入组织间隙中的循环方式。27. 开管式循环系统:血液不总是在血管内流动,而是要进入血腔、血窦或组织间隙的循环方式。28. 卵胎生:卵直接在母体内孵化为幼虫,但所需营养不是来自母体,而是来自卵本身。29. 变态:从卵到成熟阶段之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逐渐增大躯体,还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发育为成虫的现象。30. 脊索:位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的一条棒状结构,具有支持功能。由泡状细胞组成,外围以结缔组织鞘,坚韧而有弹性。31. 咽式呼吸:两栖动物的呼吸方式,依靠口腔底部上下运动使空气进出肺部。32. 双重呼吸:鸟类具有气囊与气管和肺相通,在呼气和吸气时都有空气经过肺

5、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33. 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才产出,胚胎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34. 排泄:动物将新陈代谢废物、过量水和盐分排出体外的过程。35. 反刍胃:哺乳动物反刍类的多室胃,包括4个相通的隔室,按食物运转次序,从前到后分别叫做瘤胃、网胃、瓣胃、皱胃。二,问答1.生物分界两界说:1735,林奈,依据肉眼能观察到的特征:植物界、动物界五界说:1969,魏泰克: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2.动物根据机体细胞构成:原生动物(单细胞或群体)、后生动物(多细胞)。3.生命的主要特征: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严整有序的结构(细胞);新陈代谢;生长

6、、发育和繁殖;遗传、变异与进化;应激性、适应性、稳态。4.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5.动物体内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1)上皮组织:覆盖在体表和体内消化管、以及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简称上皮。主要功能: 保护、吸收、感觉、排泄、分泌和生殖等。(2)结缔组织:种类多、细胞分散于发达的细胞间质中,间质由液态、胶体状或固体的基质和纤维组成。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血液、淋巴、软骨、硬骨。(3)肌肉组织:由肌肉细胞(肌纤维)组成,根据结构和机能特点,分为平滑肌、横纹肌和心肌三种。平滑肌:反应较慢,能持久收缩,一般不由意志所支

7、配,又称不随意肌。无脊椎动物中除节肢动物外主要肌肉,也分布在脊椎动物各内脏器官如胃壁、肠壁、血管壁、子宫壁等处。细胞梭形,单核。横纹肌:也称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持久性差,其收缩一般可由意志指挥,也称随意肌。如支配四肢的运动等。主要固着在骨骼上。整个肌细胞显示出横纹。肌细胞呈长圆柱状,多核。心肌:为心脏所特有,由心肌细胞(纤维)组成。受自主神经支配,不随意肌。心肌细胞短柱状或分支,分支相连成网;核椭圆形,有时可见双核。心肌也有横纹,但不明显。(4)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能力,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

8、树突可有多个,传入刺激。轴突细而长只有一个,传出刺激。神经胶质细胞呈星形,有突起,突起无树突轴突之分。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补等作用。6. 生物的分类系统:由大到小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7个重要的分类阶元。7. 种的命名:物种一般用由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创立的双名法命名。即用拉丁文的属名和种名来表示物种。双名法:一个物种的学名由拉丁字(或拉丁化文字)属名和种名两部分组成,属名在前,首字母大写,种名在后,其后附以命名人的姓氏。字体格式:印刷体中学名(属名与种名)用斜体排版,命名人姓氏用直体排版;手写体中学名下加下划线。例如:小家鼠的学名 Mus musculus Linne。 种不确定

9、时:当某个研究对象的种本名尚未确定时可用:属名sp. 表示。例如 Culux sp. 即为库蚊属的某种蚊子。多个种则以spp.表示。属名的更改:学名的属名更改后,在学名的初定名人姓氏上加括号: 池鹭的原学名Buphus bacchus Bonaparte更改后为 Aedeola bacchus (Bonaparte)8.原生生物门: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真核生物,也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类群。(1)主要特征单细胞或组成群体,每个细胞和整个高等动物体相当,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具各种营养类型(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渗透性营养);具无性和有性两种生殖方式;以伪足、鞭毛或纤毛进行运动。(

10、2)分布:广,淡水、海水、潮湿土壤、寄生(人类健康和经济动物的养殖)。(3)大小:微小,肉眼不易见到。利什曼原虫(一个细胞内可以找到200个)。形态多种多样。(4)细胞结构: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具有一般细胞所具有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各种生活机能,例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等。细胞膜(表膜)作用:使虫体保持一定形状,帮助虫体运动;有一些在表膜外还覆以保护性外壳,由细胞本身分泌形成。如表壳虫(几丁质)、有孔虫(钙质)、放射虫(硅质骨针)比较坚硬。表膜结构中的附属物:刺丝泡(纤毛虫)、纤毛或鞭毛(9+2结构)、伪足细胞质:外质与内质细胞核:1

11、个,2个或多个。如草履虫的大核(主核,营养核)和小核(辅核,生殖核)。(5) 原生动物的运动:纤毛、鞭毛以及伪足(6) 水分调节和排泄:伸缩泡:伸缩收集细胞质中多余的水分和溶解的代谢产物,通过固定的开口排出体外,以保持水平衡。有的1个(眼虫,变形虫)。有的2个(草履虫:2个收缩泡交替收缩,通过表膜排除体外)。(7) 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植物性营养(光合营养)(自养):具色素体的种类如鞭毛虫类。动物性营养(吞噬营养)异养 :通过胞口、伪足等吞食固体食物颗粒,形成食物泡,流动,与溶酶体融合,食物泡在细胞质内被消化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体后的胞肛排出,称为排遗。腐生性营养(渗透性营养)异养:借体表

12、的渗透,摄取周围的有机物质。如寄生种类。(8) 原生动物的呼吸:通过细胞膜的渗透扩散作用吸收水中溶解的氧,释放能量,维持各种生命活动。同时排出二氧化碳。(9) 应激性:趋性、刺丝泡发射等。(10) 生殖:无性生殖:横二分裂(草履虫)、纵二分裂(眼虫)等;有性生殖:接合生殖(草履虫)、配子生殖(团藻)等。遇到不良环境时形成包囊,当环境适宜时,虫体破囊而出。(11)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根据运动胞器等特征,将其分为5个纲:鞭毛虫纲(鞭毛,通常1-4条):眼虫、团藻、锥虫(睡病虫)、披发虫、利什曼原虫(黑热病,肝、脾)等肉足虫纲(伪足):变形虫、砂壳虫、太阳虫孢子虫纲(全部营寄生生活):间日疟原虫(疟

13、疾)丝孢子虫纲纤毛虫纲(纤毛):草履虫等。(12)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形成和探测石油;污水生物处理;重要科研究材料有害:危害人类健康危害牲畜业和渔业危害水环境水华与赤潮9.无体腔动物:体腔的形成与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胚层分化有关。最重要的三个门:海绵动物门(没有真正胚层,故无体腔)、腔肠动物门(两胚层,故无体腔)、扁形动物门(三胚层,但未形成体腔)。10.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和体腔的形成(包括胚层的分化和器官的形成)11.动物体对称类型:体制。(1)非对称型:没有中轴或中点,身体各部分布局比例依生理状态或着生地点而异对称类型。如单细胞动物、海绵(体

14、形不对称,树枝状、块状、管状等)蜗牛。(2)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平面都能把身体平分为相等的两个部分对称类型。(3)两侧对称:通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等分身体的对称类型。扁形动物起开始出现。12.两侧对称的生物学意义:1)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方为头部,神经与感官相对集中;后方为尾端;背部保护,腹部运动。2)两侧对称不仅适于游泳,又适于爬行。从水中爬行才有可能进化到陆地上爬行,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13.体腔:内脏器官周围的腔隙。体腔的形成与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胚层分化有关。无体腔动物:胚胎发育中无中胚层出现的动物(腔肠动物等)、以及有中胚层而无体腔的扁形动物等。假体腔(原体腔

15、)动物:囊胚腔遗留的空腔成为体腔,而不是中胚层形成,如线形动物等。真体腔动物:中胚层形成,内外由肌肉包围。如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脊索动物。14.假体腔和真体腔对比:真体腔:即次生体腔,中胚层之间形成的腔。假体腔:又称原体腔,是由胚胎发育时期的囊胚腔遗留的空腔成为成体的体腔。区别:真体腔在肠壁(或消化道壁)上有肌肉层,并且有体腔膜,假体腔无这两种结构。15.分节:沿身体纵轴方向的分段,每段为一个体节同律分节:除身体前两节与最后一节之外其余各节形态相同,如环节动物;异律分节:前后端体节形成与机能均不相同,如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在分节现象的基础上重新愈合或部分愈合,外表分节不明显。但是体内

16、分节明显,如腹部的肌节、脊椎骨、脊神经等。16.分节的生物学意义:分节是指沿身体纵轴方向的分段,每段为一个体节。体外分节,体内也相应分节,且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体节重复排列的现象,不仅增强了运动机能,而且促进了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特化与生理分工的开始。因此分节现象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一个极重要的过程。17.海绵动物门: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又名“ 侧生动物”,固着生活。(1)结构与功能体壁结构:两层细胞+中胶层。皮层(扁平细胞);内层(胃层,领鞭毛细胞);中胶层(骨针、海绵丝、变形细胞、星芒细胞):骨针和海绵丝:形成骨骼,支持;变形细胞:

17、骨骼形成、消化排泄、形成精卵。水沟系统:海绵特有,适应固着生活. 摄食、呼吸、排泄、生殖等都要靠水沟系的水流实现。基本类型有3种: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生殖与胚胎发育:无性生殖(出芽、芽球)、有性生殖(与变形细胞相关)。发育中有逆转现象。(2)根据骨针的质地、形状、水沟系统的结构类型分类: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寻常海绵纲。(3)海绵动物的用途与危害用途:科学研究材料、外科上用于吸收药液和脓血、洗浴用品、水环境的鉴别。危害:妨碍水流,堵塞输水口、危害贝类养殖。18.腔肠动物门(1)生物学特征与进化地位身体辐射对称或两侧辐射对称体制,能够自由运动;首先出现了胚层分化,具有两个胚层;出现了组织分化

18、和简单的器官;有一个开口的消化循环腔(原始消化腔,不完全的消化系统):具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有刺细胞;无专门的呼吸、排泄器官。(2)体壁结构外胚层(皮层):保护和感觉,最外层由上皮细胞(皮肌细胞)组成,内有刺细胞。内胚层(胃层):具有消化和营养、运动动能,内有内皮肌细胞、腺细胞等。中胶层:由皮层和胃层共同分泌的物质而成。(3)分三个纲: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4)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钵水母类的经济意义与药用价值:海蜇:食用、药用(经济)。钵水母类的科研价值:药物研制、仿生学(水母预测风暴)珊瑚与人类的关系:构成珊瑚礁和珊瑚岛、建筑、观赏、制作装饰品、珠宝、地壳形成、骨骼的代用品、动物饲

19、料钙质的补给源、人体钙和其它微量元素的补给源、生物多样性维持。钵水母类的危害:渔业生产。刺丝囊:释放的毒素可使人呼吸困难,肌肉痉挛等,严重创伤时可以致死。19.扁形动物门(1)生物学特征和进化地位: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三个胚层,没有体腔;体壁由表皮和肌肉层形成皮肌囊;消化道与体壁之间为实质;出现器官系统;消化道有口无肛门不完全;排泄系统为原肾型(一端开口于体外的盲管);(2)代表: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20.假体腔动物:线虫门、线形动物门、轮虫门等。(1)生物学特征:两侧对称,多蠕虫状,体表有角质层,可以自由运动。假体腔内充满液体或具有胶质和间质细胞;腔内液体出现简单的流动循环,可运输营养,

20、也可起“静力骨骼”作用保持虫体形态。出现有口有肛门的完全消化道。排泄系统是原肾型。没有循环系统和呼吸器官。广泛分布在海洋、淡水和潮湿的土壤中,有很多寄生在动植物体内。(2)线虫门:呼吸靠体表渗透作用从水中获得氧并排出二氧化碳,寄生种类行厌氧呼吸。重要代表:蛔虫、蛲虫、丝虫(象皮肿)、钩虫。(3) 线形动物门:代表铁线虫(4) 轮虫门:淡水浮游动物组成的主要类群。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及尾部。头部有一个由腹面口周围纤毛区和环绕头区的纤毛环组成的纤毛器,称为轮盘,为特有的运动和摄食器官。所以称为轮形动物。轮盘有运动和取食的功能。呼吸与循环没有专门的器官,以体表进行气体交换,靠体腔液完成物质输送。有孤

21、雌生殖现象。21.假体腔的进化意义假体腔出现使动物肠道与体壁之间有了空腔,为体内器官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体壁有了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体腔液具有一定流动压,使动物的运动摆脱了单纯依赖体表纤毛摆动,运动能力明显加强。腔内充满体腔液,腔内物质出现简单流动循环,可有效输送营养物质谢产物。22.真体腔动物:软体动物开始、环节、节肢23.软体动物门(1)生物学特征两侧对称或不对称,具三胚层和真体腔;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和外套膜4个部分;通常有外套膜分泌的石灰质的贝壳;排泄系统是后肾型(由腺质部和管状部组成);出现了循环系统和专门的呼吸器官。间接发育的软体动物具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阶段。(2)进化地位:

22、软体动物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出现了所有的器官系统。(3)外套膜的生物学意义: 水生种类呼吸、滤食、排泄(纤毛)。陆生的蜗牛呼吸空气(血管)。 形成贝壳(外侧表皮层)。头足类反方向运动。(4) 呼吸器官:鳃(水生):外套腔内面的上皮伸展形成;“肺”(陆生):微细血管密集成网,形成肺,直接摄取空气中的氧。(5) 完全消化系统:消化道(口、口腔、食道、胃、肠、直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脏等)。(6) 多为开管式循环系统:携氧和输送营养效率低。头足类为闭管式循环系统:快速运动种类,快速捕食和躲避敌害。(7) 根据身体构造的不同,分为7个纲:无板纲、多板纲、单板纲、瓣鳃纲(双壳纲、斧足纲)、掘

23、足纲、腹足纲(单壳类或螺类)、头足纲。(8) 软体动物的用途:食用、保健品和化妆品、工艺及工业用 软体动物的危害:对港湾木石建筑及木船等危害、影响航行速度、贝类或藻类养殖业的敌害、寄生虫的中间寄主。24.环节动物门(1)进化地位:身体出现原始分节;具有发达的真体腔和闭管式循环系统;出现扁平状的疣足。(2)生物学特征:两侧对称,三胚层;同律分节,一些内部器官按体节重复排列;体壁向外延伸成扁平的疣足或刚毛;真体腔发达,闭管式循环系统;间接发育的种类均有担轮幼虫期。(3) 运动器官:疣足(多毛类如沙蚕)、刚毛(寡毛纲如蚯蚓)和吸盘(蛭类如蚂蝗)。(4) 排泄系统多为后肾(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5)

24、 环节动物的分类:多毛纲(沙蚕等)、寡毛纲(蚯蚓)、蛭纲(蚂蟥)(6) 呼吸:皮肤呼吸,保持湿润。25.真体腔的出现的重要进化意义1)提高消化机能。2)为肠的进一步分化提供了条件。 3)对循环、排泄、生殖等系统的形成及功能起到促进作用,使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各种机能更趋完善。26.闭管式循环系统的意义闭管式循环系统中出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分化,血液自始至终均在密闭的 血管中流动,没有进入到组织的间隙中去,可以更有效、迅速地完成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输送。27.节肢动物门:种类最多的门。(1)基本生物学特征异律分节;身体分部:头、胸、腹3部分;附肢分节:带关节的附肢;几丁质外骨骼,有蜕皮现

25、象;具混合体腔和开放式循环系统;身体结构和形态、呼吸器官、排泄器官多样化;多种生殖方式,发育多有变态现象;无脊椎动物中唯一真正适应陆生的动物,是原口动物中最进化的类群。(2)身体分部的生物学意义:体节的愈合和分部,使结构与机能既分化又集中,从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3)附肢:形态和机能多样化,形成了口器、触角、足及辅助呼吸和生殖的结构。(4)体壁:表皮、上皮、基膜三部分组成。外骨骼就是包被节肢动物身体的表皮,坚硬厚实而发达,由上表皮、外表皮和内表皮组成。蜕皮是因为坚硬的体壁限制了机体的生长。(5)混合体腔:由真体腔的一部分和囊胚腔形成,内充满血淋巴(血液与体腔液混合),也称为血腔。(6)开放

26、式循环系统:由于血液在血管和血腔中运行,血压较低,可避免因为断肢等的大量失血。(7)呼吸器官: 体壁:低等的小型甲壳动物 鳃:薄膜状,充满毛细血管。如水生的虾、蟹等。 书鳃:书页状,有血管分布(水生的鲎特有)。 书肺:书页状(陆生的蜘蛛、蝎) 气管:分支的管状结构(陆生的昆虫、马陆、蜈蚣等)(8) 多样的排泄器官:腺体状结构(与后肾同源,如虾的触角腺,排氨)、马氏管(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排尿酸)。(9) 取食与口器:咀嚼式口器(蝗虫)、嚼吸式口器(蜜蜂)、刺吸式口器(蚊)、虹吸式口器(蝶类)、舐吸式口器(家蝇)(10) 生殖与发育:变态变态:从卵到成熟阶段之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逐渐增大

27、躯体,还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发育为成虫的现象。渐变态:幼虫翅和生殖腺未发育,称若虫,如蝗虫、蜚蠊半变态:幼虫形态和习性和成虫不同,生活环境不一样,称稚虫,如 蜻蜓完全变态:幼虫形态和成虫不同,变成成虫前有一个不食不动的蛹期,如家蚕、蝴蝶。(11) 对不良环境的抵御:休眠:冬眠、夏眠;滞育。(12) 常见节肢动物:蛛形纲、甲壳纲、多足纲、昆虫纲(13)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供食用,如甲壳类中的蟹虾;提供工业原料,如家蚕;经济鱼类的天然饵料:枝角类、桡足类等;完成植物的传粉作用,如蜜蜂等;抑制害虫,如用寄生蜂金小蜂抑制棉铃虫;制成药物,如蝎子,蜈蚣等。有害:危害农作物(蝗虫、稻飞虱、玉米螟

28、、蚜虫、棉铃虫、蝗虫、松毛虫等);传播疾病:虱子传播斑疹伤寒、回归热,跳蚤鼠疫等。28. 棘皮动物门:成体五辐射对称(或5的倍数),幼虫全部两侧对称;体表具棘、刺,突体表粗糙(棘皮动物);部分体腔形成了特殊的水管系统。最原始的后口动物。分海星纲、海胆纲、海蛇尾纲、海参纲、海百合纲5个纲。29. 最高等的动物门类-脊索动物门(1)三大特征: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脊索细胞富有液泡,充满细胞液;外被厚的结缔组织鞘脊索鞘。使整条脊索极有弹性、结实,起骨骼支撑的作用。背神经管:位于脊索背面的中空管状的中枢神经系统。咽鳃裂位于消化道前端(2)其他特征:肛后尾、闭管式循环系统、心脏位于身体腹面、内骨骼等。(

29、3)脊索动物门的分类: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其中尾索动物与头索动物合称为原索动物(无头类)。30.脊索在演化史上的意义a.强化了对躯体的支持与保护功能;b.提高了定向、快速运动的能力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功能c.是脊椎动物头部以及上下颌出现的前提。31. 尾索动物亚门:无真正的头和脑(无头类),代表:海鞘。32. 头索动物亚门:缺乏真正的头和脑,鱼形。代表:文昌鱼33. 脊椎动物亚门(1)基本特征出现明显头部(有头类)。高等种类脊柱(脊椎相连接形成)代替脊索(脊椎动物)。出现上下颌(圆口类除外)。出现成对附肢(圆口类除外)。陆生的在胚胎或幼体阶段用鳃呼吸,成体肺呼吸。肾脏代

30、替肾管,循环系统完善。(2)分类: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哺乳纲。34.圆口纲:现存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又称无颌类,因有一个圆形的口吸盘而得名为圆口类,是无成对偶肢,又无上下颌的低等脊椎动物。包括七鳃鳗和盲鳗。身体鳗形,无成对附肢,具软骨,脊索终生存在,有雏形脊椎骨。具口吸盘以吮吸方式取食,营寄生或半寄生生活。35.鱼纲:适应水栖生活的、最低等的有颌、变温脊椎动物。(1)特征头、躯干和尾三部分,鳞片,侧线;鳃呼吸;有上下颌;单循环;骨骼系统为硬骨或软骨,现存鱼类分为2大类: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 以鳍运动奇鳍与偶鳍(成对的胸鳍和腹鳍);多数硬骨鱼类靠鳔获得浮力,软骨鱼类以肝脏中脂肪减轻

31、体重;有发达的渗透压调节系统。 脊柱替代脊索(圆口纲未成形脊柱,脊索终身存在);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或体内受精,雄性软骨鱼类有交配器(鳍脚)。卵生、卵胎生或假胎生。(2)外形:头、躯干、尾(无颈部是鱼类与陆生脊椎动物的区别之一)。流线形(减少水中阻力)。主要体形: 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棍棒形等。(3)鳃:硬骨鱼有骨质鳃盖,内部是鳃,通过鳃孔与外界相通。软骨鱼类无鳃盖及鳃腔。(4)具奇鳍(背鳍、臀鳍、尾鳍)和偶鳍(胸鳍、腹鳍)(5)皮肤:单细胞黏液腺。黏液:减少阻力;保护。(6)鳞片:盾鳞(软骨鱼)、硬鳞(硬骨鱼原始种类鲟鱼、雀鳝特有)、骨鳞(硬骨鱼,分为圆鳞如鲤鱼鲫鱼等的鳞片与栉鳞)(7)侧

32、线:体表的特殊皮肤感受器,能感知水流、压力、低频振动等。对于鱼类取食、避敌和求偶具重要的作用。(8)鳔和浮力: 2种调节自身比重的方法:肝脏:软骨鱼类、金枪鱼等。巨大的肝脏,含有密度小于水的鲨烯。鳔:绝大多数硬骨鱼类通过鳔调节。(9)骨骼系统:中轴骨(头骨、脊柱、肋骨)、附肢骨(带骨、鳍骨)(10)呼吸器官:鳃(高效呼吸器官),优点:气体交换面积大(体表面积的1060倍)壁薄。血液和水流之间仅有1-3m的间隔。 鳃中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中血液流动方向与水流相反,利于交换。 辅助呼吸器:皮肤、口咽腔、肠、尾鳍、鳔等等。(11)血液循环:单循环: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心脏小,一心房一

33、心室。血量少,血液循环速度慢。 这是鱼类对代谢水平较低的水生生活的适应。(12)渗透压的调节和排泄鱼类调节渗透压:肾脏、鳃上泌盐细胞。肾脏: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排泄)、对调节体内渗透压。淡水硬骨鱼类:体内高渗,水分渗入体内。 多余水分经肾脏排出;鳃上皮具吸盐细胞。海生软骨鱼类:血液高渗(含2左右尿素)。 多余水分经肾脏排出,多余的盐分通过直肠背面的直肠腺排出。海生硬骨鱼类:体内低渗,大量失水。 大量吞饮海水造成盐分增高,通过位于鳃上皮的泌氯腺排出过多盐分;同时肾脏肾小体退化消失,排出的尿量极少。(13)神经系统:具有典型的脑,分为五部分: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

34、脑、脊髓)与外周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14)生殖:软骨鱼体内受精,硬骨鱼多体外受精体外发育。鱼类受精卵的发育方式有3种:卵生:受精卵在体外发育,如虎头鲨、硬骨鱼;卵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靠自身卵黄发育完全后产出,如棘鲨;假胎生:受精卵在子宫内靠自身的卵黄发育,但发育后期,卵黄囊与母体子宫壁相连形成卵黄囊胎盘,由母体供给后期营养,如星鲨。36. 水、陆环境的差异氧的状态:溶解态与气态氧的含量:空气中为水中的20倍浮力的改变(密度1000倍)稳定状态:水体恒定水温变化小;陆地干燥,气温变化剧烈。37. 生物登陆需要解决的问题(1) 支持体重并完成在陆地运动;(2)呼吸空气中的氧气;(3)

35、防止体内水分蒸发;(4)在陆地上繁殖;(5)适应陆地的感官和神经系统;(6)在变化剧烈的气温下维持体温。38.两栖纲: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的一场革命,处于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中间地位。四足类中的低等类群,初步形成由水栖向陆生的转变,基本具备了陆生脊椎动物的结构模式,但仍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1)生物学特征变温;幼体以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咽式呼吸),辅以皮肤呼吸;皮肤裸露,多腺体和色素细胞,轻微角质化;五趾型附肢出现;脊柱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首次出现胸骨,但未形成胸廓。心房出现分隔,血液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幼体经变态转为成体。口腔具有摄食与湿润功能,无咀嚼与消化功能:唾液腺(

36、分泌唾液,无消化酶)(2)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身体结构上的一系列的矛盾多样的体型:依据生活方式分为3类:穴居蠕虫状(有尾)、水生鱼形、陆生蛙形.皮肤的改造:表皮轻微角质化: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蒸发,多层细胞,皮肤衍生物如黏液腺保持湿润。骨骼肌肉系统的改造:五趾型附肢出现,支持体重,使之在陆地上灵活运动;脊椎加固、分化,颈椎和荐椎的出现使之在陆地上运动相对灵活和稳固;首次出现胸骨(陆生四足类所特有的结构);附肢肌强大而发达运动迅速有力。消化系统与摄食的完善:结构完全的消化器官以及能动的肌肉质舌和口腔腺(陆生四足动物的共同特征)。多样性的呼吸途径:鳃、皮肤(辅助,重要)、肺呼吸(咽式呼吸)不完全的

37、双循环:(肺呼吸的出现)心房内出现不完全房间隔,多氧血和少氧血没有完全分开,不完全双循环。比鱼类的单循环更有效。体循环:血液从心脏流出到身体各部经过静脉窦流回右心房。肺循环:从心脏流出到肺部经过肺静脉流回心脏左心房。神经系统与感官的发展:比较适应陆生生活,大脑顶部开始出现原脑皮,感觉器官的完善。(3)保留的原始性状与对陆生适应的不完善性生殖方式离不开水:体外受精,幼体水中发育;变温:代谢水平低,神经体液调节能力弱,保温散热能力差;表皮角质化程度不深,不能很好解决体内水分蒸发的问题;排泄器官的不完善性:在陆地上肾脏要靠泄殖膀胱一定的重吸收水分功能帮助解决失水,但无法补偿体表水分蒸发不能长时间离开

38、水源。肺的发展不完善需皮肤辅助呼吸。(4)两栖纲分类:无足目、有尾目(大鲵、鳗螈)、无尾目(青蛙)39.爬行纲真正陆生的变温、羊膜动物在两栖纲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陆地生活,完全摆脱了对水生环境的依赖:繁殖脱离了水的束缚;有效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在陆地上运动能力等方面也超过了两栖类。(1)爬行类进一步适应陆生和进化的特征体内受精,羊膜卵(离水繁殖)表皮角质层的分化,缺少皮肤腺(保持水分)骨骼的进一步分化(脊柱:颈椎、胸腰椎、荐椎和尾椎;颈椎数目增多,颈部活动灵活),胸廓出现(羊膜动物特有,保护内脏,加强呼吸等)。肺呼吸的完善:胸腹式呼吸(借助于胸廓扩张收缩)排泄方式和排泄物(尿酸,膀胱吸收水分,保

39、持水分,盐腺:排盐)循环系统(不完全双循环更完善)神经系统(新脑皮出现,大脑增大)(2)分类:喙头目(喙头蜥)、龟鳖目、有鳞目、鳄目40.羊膜卵:(1)羊膜卵的结构 卵壳:坚韧避免机械损伤,减少微生物侵入 不透水防止水分蒸发 透气表面有小孔,通气性好,保证胚胎发育时气体代谢的正常进行。卵黄囊:内有大量营养物质,保证胚胎不经过变态而直接发育的可能。胚胎发育期出现的胚膜:羊膜:羊膜腔(羊膜包围胚胎形成)内有羊水免于干燥和机械损伤尿囊膜:形成尿囊充当胚胎发育时排泄器官绒毛膜:和尿囊膜共同充当胚胎的呼吸器官。 (2)羊膜卵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羊膜卵可以产在陆地上,并在陆地上孵化。羊膜卵行体内受精

40、,受精不必借助水作为介质。羊膜卵的胚胎悬浮在羊水中,使胚胎在自身的水域中发育,环境更稳定,既避免了陆地干燥的威胁,又减少振动,以防机械损伤。因此,羊膜卵的出现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一个很大的飞跃。有了羊膜卵,可完全解除了脊椎动物在个体发育上对水的依赖,确保陆上繁殖的可能。摆脱了两栖类的两栖生活,为登陆动物征服陆地、向陆地纵深发展、遍布陆地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可能。41.内温动物:具有较高而稳定的代谢水平和产热、散热的调节能力,能够保持体温恒定并略高于环境温度的动物。恒定高温的生物学意义:恒温动物包括鸟类与哺乳类,其体温高而恒定。动物体温高而恒定:促进了体内各种酶的活动,大大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 机体细

41、胞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而持久,肌肉收缩快而有力,显著提高了恒温动物快速运动的能力,有利于捕食及避敌。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围,特别是获得在夜间积极活动的能力和得以在寒冷地区生活。42.鸟纲:适应陆生飞翔的恒温动物(1)生物学特征体流线型,颈长;具角质喙,无齿;体表被羽,皮肤薄而干且少腺体;前肢为翼;气质骨,有发达的龙骨突和胸肌;肺呼吸,具气囊,双重呼吸;完全双循环,恒温;大脑纹状体发达,有复杂的生殖行为;尿酸为主要排泄产物。(2)适应陆生飞翔的特点特化的特征鸟类对飞行的适应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减少比重(骨骼、气囊等)和加强飞翔(骨骼、肌肉、呼吸等)的力量。体表被羽:保护、隔

42、热保温、飞行、伪装、传感,分为正羽 、绒羽、纤羽。骨骼和支持系统:气质骨组成,即中空并充以气体的骨骼。脊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颈椎数目多、寰椎环状:颈部灵活性很强。 龙骨突:固着发达胸肌(不能飞行者无); 部分尾椎愈合尾综骨:着生尾羽,舵。 前肢特化为翼,V型锁骨(鸟类特有,具弹性,避免扇翅时左右肩带碰撞,保护内脏)。 后肢骨骼简化,延长与关节形式:利于起飞和降落的弹性。 开放式骨盆:便于产大型硬壳卵。背部肌肉退化,颈部肌肉发达,胸肌发达,后肢肌肉发达(使脚趾紧握树枝,鸟类栖止于树枝上)、皮下肌肉较发达(羽毛竖起散热)消化系统:消化能力强,速度快活动性强,代谢旺盛;直肠:极短,粪

43、便尿液随时排出高效的双重呼吸系统:独特的肺和气囊而构成高效的呼吸器官。独特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满足鸟类飞翔时高耗氧量和高代谢水平。气囊:使身体比重(非体重)减轻、储存气体、防止内脏器官互相摩擦、帮助散热调节体温循环系统的完善:心脏:完整的4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多氧血和缺氧血完全分开完全双循环。血压和血流速度高,循环速,心跳快(供氧充分,保证高的代谢率和体温的恒定),红细胞仍保留细胞核。体液的调节和排泄:排泄物尿酸为主,水分很少;无膀胱,直肠短排泄物随粪便随时排出。盐腺眼眶上部(5%氯化钠液)。神经及感官:小脑发达且体积大;大脑纹状体极为发达;中脑视叶发达。感觉器官:视觉最发达,听觉次之,

44、嗅觉最退化。生殖系统:体内受精,产大型羊膜卵。雌性:多数具左侧卵巢、输卵管,右侧卵巢退化(与飞行生活的产大型具硬壳卵有关)(3) 现代鸟类的分类:平胸总目(鸵鸟、几维)、企鹅总目、突胸总目43.哺乳纲:最高等的脊椎动物(1)生物学特征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具胎盘(单孔类除外),哺乳(具乳腺);大脑发达,皮层加厚,神经感官高度发达,有外耳壳;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具汗腺;完全双循环,红血球无核;肺泡是气体交换的最终场所,具肌肉质横膈。(2)进步特性胎生、哺乳:二者为哺乳动物的显著特征皮肤及皮肤衍生物:皮肤加厚,分为表皮与真皮两层。具有皮下组织储存脂肪(保温、隔热、贮能、缓冲)。具有多种皮肤衍生

45、物,功能多样(保护、调节体温、感受刺激、分泌、排泄),如毛、鳞片、爪、指甲、蹄、角(洞角如牛羊角、实角如鹿角、表皮角如犀牛角、瘤角如长颈鹿角)、皮肤腺(皮脂腺、汗腺、乳腺:特化的汗腺、气味腺:特化的汗腺)发达支持和运动系统骨骼:骨骼高度发达,支持、保护、运动功能进一步完善。脊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具椎间盘:软骨,缓冲,保护脑与内脏;颈椎:7块(特征)具膈肌,分隔胸腔和腹腔的横膈(哺乳类特有);皮肤肌发达,抖动皮肤、蜷缩身体。灵长类面部皮肤肌发达(表情肌,人类尤为发达);口腔内物理性消化,咀嚼肌附着于颧弓;腹直肌保留原始分节状态。食性和消化系统:分化程度高,出现口腔消化。唾液腺发达,

46、含消化酶。消化道:复杂和长短与食性有关。食草的反刍类(复胃,反刍胃,多室胃):瘤胃:微生物消化(食道变形);网胃:微生物消化(食道变形);瓣胃:微生物消化(食道变形);皱胃:消化液消化(胃本体)。呼吸系统:外鼻孔、鼻腔、喉、气管、肺组成。硬腭和软腭鼻腔和口腔完全分开。肺细支气管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末端盲囊,表布微血管,气体交换场所)胸腔容纳肺(特有)。借横膈膜(膈肌)与腹腔分开。呼吸作用:腹式呼吸:横膈膜运动改变胸腔容积;胸式呼吸:胸廓扩大缩小。循环系统:完全双循环(同鸟类),红细胞无核;血液循环速度加快,血压升高,循环效率提高;淋巴系统发达。神经和感官:神经系统高度发达,感官发达。排泄系统:

47、肾脏(高度浓缩尿液)、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皮肤排泄:汗腺(特有)。代谢产物为尿素。生殖系统:子宫、胎盘。有袋类:无真正胎盘,供胎儿的营养有限,胚胎主要发育阶段在母兽的育儿袋中进行。真兽类:真正胎生,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完全后产出。产卵:单孔类,幼兽出壳,舔食母兽乳腺区乳汁在哺乳动物中,胚胎由于靠母体提供营养,卵黄囊退化。胎盘哺乳类胎儿通过胎盘内毛细血管网从母体的血液中获得氧和营养物质,并排出CO2和代谢物。(3)分类:原兽亚纲(单孔类,鸭嘴兽、针鼹)、后兽亚纲(有袋类)、真兽亚纲(有胎盘亚纲)44.胎生与哺乳的意义: 有利于后代发育和保护: 从受精卵、胚胎、胎儿产出、至幼仔自立的整个过程均

48、有母体良好的保护; 后代的成活率高; 在生存和竞争中具较大优势。45.动物体结构的进化(1)皮肤及其衍生物无脊椎动物:多数仅一层细胞脊椎动物:多层细胞、多种衍生物(毛、羽、鳞、甲、皮肤腺等)主要功能:机械保护、屏障保护、感觉、呼吸、贮能、排泄、调节体温、分泌、辅助生殖、运动:羽、皮翼、蹼、鳍膜进化简况:无皮肤系统:原生动物仅有表膜起类似作用,上有鞭毛、纤毛;皮肤由单层表皮及表皮外非细胞结构组成:大多数无脊椎动物。表皮与真皮组成,有多种衍生物如粘液腺、鳞等:脊椎动物。(2)骨骼支持系统总过程:海绵的骨骼:骨针与海绵丝,与中胶层变形细胞相关假体腔动物;假体腔中液体,静力骨骼,如线虫门的蛔虫外骨骼(

49、真正的骨骼):节肢动物,蜕皮内骨骼(真正的骨骼):软骨与硬骨组成,脊椎动物。尾索动物与头索动物起内骨骼作用的是脊索。脊椎动物中演化过程:典型的骨骼系统:中轴骨(头骨、脊柱、胸骨、肋骨)、附肢骨(四肢骨、肩带、腰带)。圆口类:脊椎骨雏形鱼类:具典型脊柱,脊柱无分化两栖类:脊柱分化,五趾型四肢,颈椎一块,出现胸骨爬行类:脊柱分化(颈、胸、腰、荐、尾椎),出现胸廓,颈椎:数目加多;荐椎:通过腰带关节使后肢承重。鸟类:轻、细而坚固。脊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颈椎多、寰椎环状灵活胸骨发达,具龙骨突。部分尾椎愈合尾综骨:着生尾羽,舵。哺乳类:具椎间盘:软骨;颈椎: 7块;出现胸腔;四肢下移到腹面,出现肘和膝,将身体撑起,适宜在陆地上做快速运动。(3)运动:主动运动,耗能,需ATP变形运动(伪足):原生动物肉足虫纲、高等动物体内游走细胞(白细胞、运动细胞等)。原理:细胞内肌动蛋白微丝与肌球蛋白分子间滑动反应的结果。鞭毛及纤毛的运动:原生动物纤毛虫与鞭毛虫,9+2微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