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复习_第1页
生物制药复习_第2页
生物制药复习_第3页
生物制药复习_第4页
生物制药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技术制药总复习(11级制药工程)一、 名词解释1. 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并与工程相结合,利用这样的新物种(或品系)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2. 生物技术制药: 是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人为的创造一些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用药品。3. 生物技术药物:是指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4. 细胞工程:以细胞为单位,按照人们的意志,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和技术,有目的地进行精心设计,精心操作,使细胞的某些遗传特性发生改变,从而达到

2、改良或产生新品种的目的,以及使细胞增加或重新获得产生某种特定产物的能力,从而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大量培养、增殖,并提取出对人类有用的产品。5. cDNA文库: cDNA文库是指某种生物基因组转录的全部mRNA经反转录产生的cDNA片段分别与克隆载体重组,并将其引入到相应的宿主细胞中繁殖和扩增,理论上此群体就包含有该物种的全部mRNA信息,称该生物基因组的cDNA文库。6. 限制酶 : 是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对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核酸内切酶。7. PCR :是指聚合酶链式反应,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组成。8. 模拟酶:在分子水平上模

3、拟酶活性部位的形状、大小及其微环境等结构特征,以及酶的作用机制和立体化学等特性,用各种方法人为制造的具有酶性质的催化剂。9. 抗体酶:抗体酶是抗体的高度选择性和酶的高效催化能力巧妙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类具有催化活力的免疫球蛋白,在其可变区赋予了酶的属性。 10. 外植体:外植体是指用于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的器官或组织(的切段),植物的各部位如根、茎、叶、花、果、穗、胚珠、胚乳、花药和花粉等均可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11. 微生物和植物的原生质体:是指去除细胞壁的微生物和植物细胞。12. 免疫:机体一种生理功能,机体依靠这一功能识别“自已”和“非已”成分,从而破坏与排拆进入机体的抗原物质或机

4、体产生的异构物质 。13. 抗原:凡能激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相结合的物质。对人有重要性的抗原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异物血清、异型红细胞、异体组织等。14. 抗体:机体内B淋巴细胞在抗原剌激下所合成的具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抗体与相应抗原能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微生物失去致病性。15. 单克隆抗体:由纯一的单克隆细胞系产生的,结构和特异性完全相同的高纯度抗体。这种抗体是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又是单一的B淋巴细胞产生的,故称为单克隆抗体。16. 基因:指存在于细胞内有自体繁殖能力的遗传单位,一个基因是核酸或核蛋

5、白的一个微小片断,主要功能是编码蛋白质,是决定蛋白质的一级结构。17. 染色体:细胞有丝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细长的染色质丝盘旋折叠而成,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 18. 克隆(clone):即无性繁殖系19. 质粒:原指一切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但现在习惯上专指细菌等微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这些遗传因子是能独立复制的共价闭合环状脱氧核糖核酸分子。20. 原核生物:细胞核无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称为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如细菌、放线菌等。21. 真核生物: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

6、绿体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22. 载体(Vector)系一种DNA片段,它可以在宿主细胞内引致自身复制,其他DNA分子也可与之连接扩增。很多载体是细菌质粒,在某些情况下,一种质粒在导入细胞后可与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并在宿主细胞生长和繁殖过程中保持其模式。23. 细胞株(cell strains)系传代复制能力有限的细胞群。24. 细胞库:细胞系来源于经充分鉴定并证明无外源因子的单一来源的均质细胞。25. 抗原性:指在适宜的体外免疫学试验中,某物质和相应抗体反应的能力,如絮状反应阳性、凝胶免疫反应阳性或酶联免疫测定阳性等即证明某物质具有抗原性。26. 免疫原性:指某一制品接种人体后诱生免疫应答的能

7、力。接种疫苗后,此种反应导致出现理想的特异性体液免疫(由B细胞产生抗体)或细胞免疫应答(各种T细胞增殖)或二者兼有之,一般情况下使被接种个体获得保护,以免受相应传染原的感染。27.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药品管理法)28. 药品制造:药品、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操作步骤。29. 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

8、防治疗和诊断。人用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体内及体外诊断制品,及其他生物活性制剂,如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剂及微生态制剂等。 30. 细胞融合: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或用人工方法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31. 批:在同一生产周期中,同一批原料、同一方法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一批制品,在规定限度内,它具有同一性质(均一性)和同质量。32. 失效期:指在特定条件下保存的制品,到此日期后一般已不可能继续符合相应规程的各项要求,特别是效价要求,故不能继续使用。失效日

9、期应注明在成品容器上。并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许可的有效期确定天数、月数或年数。33. 有效期: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许可用以签发制品供临床使用的最大有效期限。该有效量根据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进行稳定性研究获得的贮存寿命而确定。34. 继代培养:由最初的外植体的组织,培养一代时间而称为第一代培养。连续多代的培养即为继代培养。35. 原料: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生物材料和化学材料,不包括辅料36. 辅料:生物制品在制过程中所使用的辅助材料,如佐剂、稳定剂、赋形剂等。37. 包装材料:指成品内外包装物料、标签、防伪标志和药品说明书38. 原始细胞库(Master Cell Bank,MCB

10、):源自单一组织或细胞,经过充分鉴定的一定量的人、动物或其他来源的细胞悬液分装于容器内,组成应均一,冻存于130或以下,用于制备主细胞库,由本细胞库移出的细胞无论开瓶与否,均不得再返回贮存。对二倍体细胞应该是群体倍增尽可能低的细胞建立的细胞库。从原始细胞库中取一定数量容器的细胞制备生产用细胞库或称工作细胞库贮存于的细胞应该是从来的,或从单一安瓿来的,或从多个安瓿在融化即刻混合在一起的,然后经培养扩增达一定数量后,在分装贮存形成的细胞库。第一章 绪论1. 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及其组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并与工程相结合,利用这样的

11、新物种(或品系)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2. 生物技术制药: 是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人为的创造一些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用药品。3. 生物技术制药的特点: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4. 生物技术药物:是指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新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药物。5. 生物技术药物的特性:分子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基因稳定性不易保持体内半衰期短具有免疫原性具有种属特异性检验的特殊性多效性和网络效应具有受体效应疗针对性强、疗效高。6.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

12、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诊断药品、血清、血液制品和疫苗等。7. 失效期:指在特定条件下保存的制品,到此日期后一般已不可能继续符合相应规程的各项要求,特别是效价要求,故不能继续使用。失效日期应注明在成品容器上。并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许可的有效期确定天数、月数或年数。8. 有效期: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许可用以签发制品供临床使用的最大有效期限。该有效量根据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进行稳定性研究获得的贮存寿命而确定。9. 批:在同一生产周期中,同一批原料、同一方法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一批制品,在规定限度内,它具有同一性质(均一性)

13、和同质量。10. GMP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哪些?1) GMP的总体内容包括机构与人员、厂房和设施、设备、卫生管理、文件管理、物料控制、生产控制、质量控制、贮存和销售管理等方面内容;2) 从专业化管理角度,GMP可以分为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系统;3) 从硬件和软件系统的角度,GMP可分为硬件和软件系统。4) 其特点有:时效性、原则性、多样性、基础性、层次性。11. 实施GMP的重点:a) 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认识GMP;b) 建立合适的厂房设施,引进先进而实用的工艺设备;c) 逐步完善软件管理;d) 实施价值工程是实施GMP的关键。12. 简述新药研究和开发的主要过程及内容:a) 确定研究计划:要

14、综合考虑医疗、市场、化学的评估结果,文献和专利的检索、结构的选择、合成的前景等因素。b) 准备化合物:研究文献,合成或分离化合物、结构鉴定、标准化、专利申请、对研究目标的复核等。c) 药理筛选:a) 药理学: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合理用药,减少毒副反应。b)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有益的治疗效应。c) 毒理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有害的不良效应。d) 化学试验:活性成分分析.e) 临床前I期:进一步药理研究包括毒性(2种动物)及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研究。f) 临床前II期:在前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药理研究包括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研究(2种动物), 畸胎学研究,药物动力学(动物体内的吸收和排泄),剂型的

15、研究与开发,包装与保存期的研究。g) I 期临床试验:I期为新药在人体内初试,内容为药物耐受性试验与药代动力学研究。其目的是在健康志愿者中研究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并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为新药期临床试验提供安全有效的合理试验方案。考察疗效、适应症、不良反应。提交研究报告,审核通过后进入期临床试验。h) 期临床试验:进一步的人体药理试验,包括计划并开始慢性毒性实验,致癌性和对生殖与后代的影响,药物动力学研究(不同种动物),确定试验药品是否安全有效;通过试验确定适应症;找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对本品有何不良反应及危险性作出评价并提供防治方法。药物的分析检定,保存

16、,临床药品的制备。此期为主要临床试验时期,分2个阶段进行。期临床试验应符合“四性”原则。i) III期临床:为新药上市后的临床试验,即在新药上市后,临床广泛使用的最初一段时间内,对新药的药效、适应症、不良反应、合理治疗方案等作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以期对新药的临床应用价值作出进一步的评价,并根据进一步了解的疗效、适应症与不良反应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j) 大约3-5年后,注册申请上市13. 什么是临床试验的四原则?a) 代表性:样品的抽样应符合总体规律的原则。b) 重复性:试验结果正确可靠、经得起反复验证。c) 随机性:试验中二组病人的分配是均匀的,不随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如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普

17、遍采用盲法试验。d) 合理性:设计既要符合专业要求与统计学要求,又要切实可行。14. 制药企业实施GMP的三要素分别为:硬件、软件、人员第二章 基因工程制药1. 原核生物:是指细胞核无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称为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如细菌、放线菌等。2. 真核生物: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3. 基因:指存在于细胞内有自体繁殖能力的遗传单位,一个基因是核酸或核蛋白的一个微小片断,主要功能是编码蛋白质,决定蛋白质的一级结构。4. 染色体:细胞有丝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细长的染色质丝盘旋

18、折叠而成,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 5. 克隆(clone):即无性繁殖系6. 质粒:原指一切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但现在习惯上专指细菌等微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这些遗传因子是能独立复制的共价闭合环状脱氧核糖核酸分子。7. 载体:系一种DNA片段,它可以在宿主细胞内自身复制,其他DNA分子也可与之连接扩增。很多载体是细菌质粒,在某些情况下,一种质粒在导入细胞后可与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并在宿主细胞生长和繁殖过程中保持其模式。8. 反转录法制取目的基因的主要过程。答:mRNA的纯化cDNA第一链的合成cDNA第二链的合成cDNA克隆重组体导入宿主细胞 cDNA文库的鉴定目

19、的cDNA克隆的分离和鉴定。9. 在大肠杆菌表达目的基因,对载体有哪些要求?b) 能独立地复制;c) 有位于启动子序列后的灵活的克隆位点和方便的筛选标记;d) 有很强的启动子能为大肠杆菌RNA聚合酶所识别。 e) 有阻遏子,使启动子受控,可以人为选择启动子起始转录m-RNA的时机;f) 有很强的终止子,产生m-RNA较稳定;g) 具有翻译的起始信号,即起始密码AUG和SD序列。10. 有哪些因素影响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1) 外源基因的数量 :高拷贝的表达质粒会导致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增加,对提高外源基因的总体表达水平非常有利2) 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a) 启动子的强弱:必须把真核基因编码区置

20、于大肠杆菌RNA聚合酶能识别的强启动子控制下;b) 核糖体结合位点的有效性:消除在结合位点及其附近的潜在二级结构;c) SD序列和ATG之间的距离是表达非融合蛋白的关键;d) 密码子的组成:应选择使用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3) 表达产物的稳定性:a) 组建融合基因产生融合蛋白 b) 利用大肠杆菌的信号肽或某些真核多肽中自身的信号肽,把真核基因产物搬动到胞浆周质的空隙中。不易被细菌酶类所降解。c) 采用位点特异性突变的方法,改变真核蛋白质中二硫键的位置,从而增加蛋白质的稳定性。d) 选用蛋白酶缺陷型菌株,减少表达产物的降解。4) 细胞的代谢负荷:减轻宿主细胞的代谢负荷,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5

21、) 工程菌的培养条件:优化基因工程菌的培养条件,提高基因表达水平。11. 质粒不稳定分哪两类,如何解决质粒不稳定性?1) 质粒的不稳定性:分裂不稳定、结构不稳定。2) 提高质粒稳定性的方法:A. 选择合适的宿主菌B. 选择合适的载体C. 选择压力D. 分阶段控制培养E. 控制培养条件F. 固定化12.影响基因工程菌发酵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发酵的各种参数?1) 影响因素主要有:培养基、接种量、温度、溶解氧、诱导时机、诱导表达程序、pH的影响。2) 温度:利用自动控制或手动调整的阀门,将冷却水通入发酵罐的夹层或蛇形管中,通过热交换来降温,保持恒温发酵。3) pH:a) 使发酵培养基的基础配方有个

22、适当的配比,使发酵过程中的PH变化在合适的范围内(分批发酵) b) 在发酵过程中直接加酸或碱和补料的方式来控制。4) 溶氧:c) 在供氧方面,主要是设法提高氧传递的推动力和液相体积氧传递系数值,如调节搅拌转速或通气速率来控制供氧。d) 在需氧方面,可以控制菌的比生长速率比临界点略高一点的水平,达到最适浓度。e) 调节温度(降低培养温度可以提高溶氧浓度)、液化培养基、中间补水、添加表面活性剂。5) 搅拌:6) 进出液流量13.什么是高密度发酵?影响高密度发酵的因素有哪些?可采取哪些方法来实现高密度发酵?1) 高密度发酵是指培养液中工程菌的菌体浓度在50gDCW/L以上,理论上的最高值可达200g

23、DCW/L.2) 影响高密度发酵的因素有:f) 培养基:需投入几倍于生物量的物质,需要进行优化,以满足细菌大量繁殖和外源蛋白表达对基质中的营养物质的选择和配比的需要。g) 溶氧浓度:维持较高浓度的溶氧水平,不仅有利于菌体的生长,而且有利于外源蛋白的表达。h) pH:在发酵工程中,及时调节pH使其保持于细菌的最适pH范围。i) 温度:培养温度是影响细菌生长和调控细胞代谢的重要因素。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细菌生长。j) 代谢副产物:为降低培养过程中的代谢副产物额积累,可在保持高溶氧的同时,采用流加补料的措施,或保持适当的比生长速率。此外,在培养基中添加某些氨基酸(甘氨酸,甲硫氨酸),也可以减轻乙酸的抑制

24、作用。3)可采取以下方法来实现高密度发酵:1、发酵条件的改进a) 培养基的选择:选择容易被工程菌利用的营养物质,选用6g/L的甘油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各组分浓度比普通培养基高23倍。b) 建立流加式培养方式c) 提高供氧能力2、构建出产乙酸能力低的工程化宿主菌(1)阻断乙酸产生的主要途径(2)对碳代谢流进行分流(3)限制进入糖酵解途径的碳代谢流(4)引入血红蛋白基因3、构建蛋白水解酶活力低的工程菌 14.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亲和层析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6) 离子交换层析基本原理:离子交换层析介质常称为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剂由载体、活性基团、平衡离子三部分组成。依据流动相中组分离子与交换

25、剂上平衡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时的结合力大小的差别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方法。当溶液中存在着A、B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并通过离子交换层析柱时,原来吸附在离子交换介质上的离子与溶液中高浓度的A、B离子发生交换作用,脱离离子交换介质,游离在流动相中,并随流动相流出来。由于A、B两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的解离度不同,它们所带的净电荷有差异,因此两者在层析柱内的迁移速度不同。从上样起始点至A、B两离子的层析峰间的距离在加大,最终完全分离。选择合适的洗脱液和洗脱方式完成分离。离子交换层析基本操作:a) 离子交换剂的选择:阴阳离子交换剂的选择、强弱离子交换剂的选择、不同离子型交换剂的选择、不同基质离子交换剂的选择。

26、 b) 离子交换剂的预处理、再生和保存c) 选择合适的层析柱d) 平衡缓冲液的选择e) 上样f) 洗脱g) 样品的浓缩与脱盐7) 凝胶过滤层析的基本原理:以多孔的凝胶填料为固定相,按分子大小对溶液中各组分进行分离的液相层析方法。利用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的分子筛作用,根据被分离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来进行分离。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生物分子由于不能进入或不能完全进入凝胶内部的网孔,沿着凝胶颗粒间的空隙或大的网状孔通过,大分子相对于小分子迁移的路径短,保留值小,所以在层析过程中迁移速度最快,先从柱中流出;反之,分子量小的生物分子保留值大,后从柱中流出。分子量从大到小顺序先后流出,达到分离的目的。凝胶过滤层析的

27、基本操作1. 凝胶的选择2. 凝胶的处理和保存3. 层析柱的选择4. 加样5. 洗脱速度8) 亲和层析的基本原理:亲和层析就是通过具有亲和力的两个分子中的一个固定在不溶性的基质上,利用分子间亲和力的特异性和可逆性,对另一个分子进行分离纯化。配体和基质是共价结合的,构成亲和层析的固定相。亲和层析时首先选择与待分离的生物大分子有亲和力物质作为配体,并将配体共价结合在适当的不溶性基质上。将制备的亲和吸附剂装柱平衡,当样品溶液通过亲和层析柱时,待分离的生物分子就与配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从而留在固定相上;而其它杂质不能与配体结合,仍留在流动相中,并随洗脱液流出,这样层析柱中就只有待分离的生物分子。通过适

28、当的洗脱液将其从配体上洗脱下来,就得到了纯化的待分离物质。亲和层析的基本操作:a) 上样,选择适当的条件,包括上样流速、缓冲液种类、pH、离子强度及温度等,以使待分离物质能够充分结合在亲和吸附剂上。b) 洗脱,选用某种能削弱专一性吸附作用的条件(包括:pH值、温度、离子强度、替代物。适量的氢键破坏剂如脲、盐酸胍等),将目的物洗脱下来。洗脱方法可分为:特异性洗脱和非特异性洗脱。c) 亲和吸附剂的再生和保存,一般可用大量洗脱液或较高浓度的盐溶液洗涤,再用平衡液重新平衡15.简述干扰素工程菌组建的过程。 提取诱生的白细胞或成纤维细胞全RNA,通过寡dt纤维素柱得获mRNA,经过5%-23%蔗糖密度梯

29、度离心提取12S的mRNA,自mRNA反转录成cDNA,双链cDNA用末端DNA转移酶接上dT或dG尾,与经过pBR322质粒DNA的Pstl酶切割加上dA或dC的pBR322质粒DNA退火获得杂交质粒,转化大肠杆菌K12,扩增杂交质粒,筛选抗四环素但对氨苄青霉素敏感的细菌克隆,用已知干扰素的DNA片段作为探针挑选富有干扰素CDNA的克隆将干扰素cDNA克隆入表达载体在大肠干菌中进行高效表达。16. 对由基因重组技术所获得的蛋白质药物产品进行鉴定时常做哪些项目分析?答:生物活性测定、理化性质鉴定、蛋白质含量测定、蛋白质纯度分析、杂质检测、稳定性考察、产品一致性的保证第三章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1.

30、 细胞工程:以细胞为单位,按照人们的意志,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和技术,有目的地进行精心设计,精心操作,使细胞的某些遗传特性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或产生新品种的目的,以及使细胞增加或重新获得产生某种特定产物的能力,从而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大量培养、增殖,并提取出对人类有用的产品。2. 细胞株(cell strains)系传代复制能力有限的细胞群。3. 细胞库:细胞系来源于经充分鉴定并证明无外源因子的单一来源的均质细胞。4. 原始细胞库(Master Cell Bank,MCB):源自单一组织或细胞,经过充分鉴定的一定量的人、动物或其他来源的细胞悬液分装于容器内,组成应均一,冻存于130或

31、以下,用于制备主细胞库,由本细胞库移出的细胞无论开瓶与否,均不得再返回贮存。对二倍体细胞应该是群体倍增尽可能低的细胞建立的细胞库。从原始细胞库中取一定数量容器的细胞制备生产用细胞库或称工作细胞库贮存于的细胞应该是从来的,或从单一安瓿来的,或从多个安瓿在融化即刻混合在一起的,然后经培养扩增达一定数量后,在分装贮存形成的细胞库。5. 生产用动物细胞有哪些种类?它们各具有什么特点?a) 原代细胞:是直接取自动物组织、器官,经过粉碎、消化而获得的细胞悬液。用原代细胞生产生物制品需要大量的动物,费钱费劳力。b) 二倍体细胞系:原代细胞经过传代筛选克隆,从多种细胞成分的组织中,挑选并纯化出某种具有一定特征

32、的细胞株。它具备“正常”细胞的特点,即染色体组型仍是2n的核型;具有明显的贴壁依赖型和接触抑制的特性;只有有限的增殖能力,一般可连续传代培养50代;无致瘤性。c) 转化细胞系:通过某个转化过程形成的,常由于染色体断裂变成异倍体,失去正常细胞特点,而获得无限增殖能力。转化过程可以是自发的,和人工的,从肿瘤组织中建立。d) 融合细胞系:用人工方法使离体的两个不同的细胞融合并成一个细胞,从而培养出一系列有其特性的杂种细胞和新的物种。e) 重组工程细胞系:有以上这些细胞进行融合和重组的工程细胞系。6. 动物细胞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有哪些?1) 天然培养基:在细胞培养早期阶段多采用该类材料做培养基,如血浆凝

33、块、血清、淋巴液、胚胎浸液以及羊水、腹水等。由于该类材料成分复杂,组分不稳定,来源有限,因此不适合大量培养和生产的需要。2) 合成培养基:主要含氨基酸、维生素、糖类、无机盐、核酸前体,氧化还原剂(谷胱甘肽),动物血清;它的优点是成分明确,组分稳定,可大量生产,3) 无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都是在上述的合成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种类的添加剂所构成。7. DNA载体导入动物细胞有哪几种常用方法?答:构建载体后导入动物细胞大致有四类方法,融合法(细胞融合、原生质体融合、微细胞介导、脂质体介导)、化学法(DNA磷酸钙沉淀法、染色体介导法、DEAE葡聚糖法)、物理法(电穿孔、显微注射法、基因枪法)、病毒法。

34、其中使用最普遍的是磷酸钙沉淀法和电穿孔法8.试述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方法有哪些?并加以说明。1) 悬浮培养:细胞自由地悬浮于培养基内生长增殖。大规模培养可采用通气搅拌罐式和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对设备的要求简单,培养条件比较均一,传质和传氧较好,容易扩大培养规模。不足之处是由于细胞体积小,较难采用灌流培养,因此悬浮培养的细胞密度较低。许多动物细胞属于贴壁依赖性,不能进行悬浮培养。2) 贴壁培养:细胞贴附在某种基质上生长繁殖的培养方法。它适合于一切贴附依赖性细胞和兼性贴壁细胞。优点是适用细胞种类广,较容易采用灌流培养方式使细胞达到高密度;不足之处是操作比较麻烦,需要合适的贴附材料和足够的面积,培养条

35、件不易均一,传质和传氧较差。在传代或扩大培养时常常需要用酶将其从基质上先消化下来,分离成单个细胞后再进行培养。3) 贴壁-悬浮培养,或称假悬浮培养a) 微载体培养:由于载体体积小,比表面积大,比重轻,在轻度搅拌下即可携带细胞自由悬浮在培养基内,充分发挥了悬浮细胞培养的一切优点。如容易控制和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培养基利用率高、采样重复性好、收获过程简单、放大容易、劳动强度小、占用空间小等。b) 包埋和微囊培养; 细胞被包埋或包裹在胶囊内。包埋细胞的载体最普遍采用的是:琼脂糖和海藻酸钙。微囊的制备常常是形成凝胶后,再用另一种电荷相反的材料与之作用,使在载体上形成一层聚合膜,然后再使膜内的载体液化而

36、成。 如海藻酸钙聚赖氨酸(ALG-PLL)包埋技术:动物细胞海藻酸钙包埋(1-2胶粒) 聚赖氨酸处理(包上一层PLL薄膜) 泡在柠檬酸钠溶液中(ALG溶解) 微囊微胶囊培养的优点:A. 细胞可获得保护,避免了剪切力的损害;B. 获得较高细胞密度;C. 控制微胶囊的孔径,可使产品浓缩在微囊内,有利于下游产物的纯化;D. 可采用多种生物反应器进行大规模培养。4)结团培养:用细胞本身作为基质,相互贴附后,再用悬浮的方法进行培养。可在培养基中先加入一些直径较小的微粒,促使细胞先附着其上,再相互附着。9.类淋巴细胞干扰素由细胞产生并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物质,它同时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37、缩写字为IFN。已发现IFN、IFN、IFN三类干扰素。干扰素是第一个获准用肿瘤细胞系生产的人用药品。10.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t-PA作为第二代特异性溶栓药,也是第一个用动物细胞大规模生产的基因工程产品。可用于治疗脑梗死的溶栓药,也可通过人黑色素瘤细胞株培养后大量产生。优点在于它对血栓有特异性溶栓作用,t-PA对纤维蛋白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与纤维蛋白结合后t-PA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比游离的t-PA强100倍。t-PA主要结合与血栓局部,进而激活纤溶酶原, 形成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 使血栓溶解。1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又称血细胞生成素、红细胞刺激因子,

38、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它可与骨髓内红系前体细胞表面的特异性EPO受体结合,促进其血红蛋白的合成并使之分化增殖成红细胞,从而调节体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理平衡。胎儿时期,EPO主要有肝脏合成,成人后主要由肾脏内皮质区近肾小管周围对氧压敏感的间质细胞产生。EPO是第一个被发现并批准用于临床的造血因子,也是迄今为止产值最高的基因工程产品。主要用于多种贫血,包括慢性肾衰性贫血、恶性肿瘤放疗和化疗引起的贫血、爱滋病继发性贫血、早产儿贫血等12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的基因组为部分双链环状DNA,有4个蛋白编码区,其中S区基因编码的S蛋白是表面抗原的主要成分,乙肝的基因工程疫苗主要是利用这些表面抗原蛋

39、白。两种宿主表达:酵母表达,CHO细胞表达。第四章 抗体制药1. 免疫:机体一种生理功能,机体依靠这一功能识别“自已”和“非已”成分,从而破坏与排拆进入机体的抗原物质或机体产生的异构物质 。2. 抗原:凡能激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相结合的物质。对人有重要性的抗原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异物血清、异型红细胞、异体组织等。3. 抗体:机体内B淋巴细胞在抗原剌激下所合成的具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抗体与相应抗原能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微生物失去致病性。4. 单克隆抗体:由纯一的单克隆细胞系产生的,结构和特异性完全相同的高纯

40、度抗体。这种抗体是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又是单一的B淋巴细胞产生的,故称为单克隆抗体。5. 抗原性:指在适宜的体外免疫学试验中,某物质和相应抗体反应的能力,如絮状反应阳性、凝胶免疫反应阳性或酶联免疫测定阳性等即证明某物质具有抗原性。6. 免疫原性:指某一制品接种人体后诱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接种疫苗后,此种反应导致出现理想的特异性体液免疫(由B细胞产生抗体)或细胞免疫应答(各种T细胞增殖)或二者兼有之,一般情况下使被接种个体获得保护,以免受相应传染原的感染。7. 简述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技术1) 由经过特定的抗原处理过的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杂交得到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具有特异性识别某抗原上的某一

41、个特定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由于是由单一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纯抗体,故称单克隆抗体。2) 不足:生成的抗体只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比较单一。单克隆抗体均是鼠源性抗体,运用于人体可产生人抗鼠抗体,加速了排斥反应,在人体内半衰期只有56小时,难以维持有效药物作用靶组织时间。完整的抗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过大,难以穿透实体肿瘤组织,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改进:降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原性;降低单克隆抗体的分子质量。3) 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 1.首先制备用于免疫的适当抗原,再用抗原对动物进行免疫,.取免疫鼠的B淋巴细与鼠的骨髓瘤细胞用PEG细胞融合4,在多孔板上筛选杂交瘤细胞,把已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大量培养或注

42、入纯系小鼠腹腔内制备大量的单克隆抗体。最后对单克隆抗体进行纯化。8. 简述HAT选择系统的原理。答:HAT选择系统由次黄嘌呤(H)、氨甲喋呤(A)、胸腺嘧啶(T)组成,其中A-氨甲喋呤(MTX),能阻断DNA主要合成途径,由于SP2/0骨髓瘤细胞都是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乏株,瘤-瘤融合细胞和瘤细胞因不能合成DNA而死亡,脾细胞因寿命有限也死亡。杂交细胞则依靠脾细胞中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用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合成DNA,使杂交瘤细胞得以生长9. 基因工程抗体研究的主要目的有哪些?什么是Fab抗体和scFv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研究的主要目的:一、降低鼠

43、源性单克隆抗体分子的免疫原性,先后研制出多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如人-鼠嵌合抗体、改型抗体等;二、降低抗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增加组织的透过性。先后研制出多种类型的小分子抗体(如单链抗体、单域抗体等)。三、双(多)价及双特异性抗体的构建,克服了scFv在体内清除过快的不足,具有高亲和力性能,由于具有多个结合价,可同时与细胞膜上相邻的两个或多个靶抗原结合,与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多价结合有利于肿瘤的影像分析及治疗。四、抗体融合蛋白的构建,如近年来最受关注的CTLA4-Ig,抑制T细胞依赖的抗体反应。Fab抗体:抗原结合片段,由于保持抗体分子的立体构型,在人体仍然很稳定,成为小分子抗体的雏形。scFv抗

44、体:一种截短的Fab抗体片段,只有重链的V区和轻链的V区通过一段合成的肽链相连接而成。10免疫酶抗体诊断试剂工作原理1) 免疫组化用抗体诊断试剂:酶标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结合,当加入酶的底物时,底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组化反应,产生有色物质。在光学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常用的酶是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底物为二氨基联苯胺(DAB)2) 酶免疫测定用抗体诊断试剂:用酶标记已知抗体或抗免疫球蛋白,与待查配体抗原混合反应形成抗原抗体结合物后,再用适当方法分离出来,加入酶的底物进行显色,根据呈色程度使用分光光度计测知待测物的含量。11.抗体导向酶-前药疗法的工作原理答:前药是一类本身无活性或活性很低,

45、但在体内可转化为活性物质的药物,单抗与前药专一性活化酶交联并将其选择性地结合于肿瘤部位,使前药可以区域特异性地在肿瘤组织内转化为活性细胞毒分子,有效解决了药物在肿瘤组织内浓度过低和对正常组织损伤问题。ADEPT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活化酶前药对。第五章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1.外植体:外植体是指用于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的器官或组织(的切段),植物的各部位如根、茎、叶、花、果、穗、胚珠、胚乳、花药和花粉等均可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2.继代培养:由最初的外植体的组织,培养一代时间而称为第一代培养。连续多代的培养即为继代培养。3.什么是诱导子?答:诱导子(elicitor)是植物抗病过程中诱发植物产生植

46、物抗毒素(植保素、后感染防御物质)和引起植物过敏反应的因子,包括侵染植物的微生物及植物细胞内的分子。诱导子在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中,能快速、高度专一性地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4.各种植物细胞培养的生物反应器的特点是什么?1) 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反应器内的温度pH、溶氧及营养物浓度较其他反应器更易控制2) 鼓泡塔式生物反应器:优点没有运动部件,操作不易染菌,在无机械能输入情况下,提供了较高的热量和质量传递,适于对剪切敏感的细胞的培养,放大相对容易,缺点为流体流动形式难以确定,混合不均,缺乏有关反应器内的非牛顿流体的流动与传递特性的数据等。3)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结构简单,没有泄露点和死角,运

47、动部件不易染菌。流动性较为均匀,较高的氧传递效果,其缺点为高密度发酵时混合不够均匀。4) 转鼓式生物反应器:用过转动促进反应器内的氧及营养物质的混合,设置挡板有助于提高氧传递,在高密度培养时有高的传氧能力,其缺点为难于大规模操作,放大困难。5) 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器:可保护细胞免受剪切;细胞可以长时间重复使用;易于实现高密度培养;细胞间接触良好,易于分化,有利于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减少细胞的遗传不稳定性;易于实现连续化操作第六、七章 酶及发酵工程制药1. 限制酶 : 是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对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核酸内切酶。2. PCR :是指聚合酶链式反应,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组成。3. 模拟酶:在分子水平上模拟酶活性部位的形状、大小及其微环境等结构特征,以及酶的作用机制和立体化学等特性,用各种方法人为制造的具有酶性质的催化剂。4. 抗体酶:抗体酶是抗体的高度选择性和酶的高效催化能力巧妙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类具有催化活力的免疫球蛋白,在其可变区赋予了酶的属性。 5. 酶的化学修饰:通过主链的切割、剪接和侧链基团的化学修饰对酶蛋白进行分子改造,以改变其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称为酶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