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教学教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2/6fdb4705-29e6-41db-af0d-85d8cdb0a8d6/6fdb4705-29e6-41db-af0d-85d8cdb0a8d61.gif)
![答谢中书教学教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2/6fdb4705-29e6-41db-af0d-85d8cdb0a8d6/6fdb4705-29e6-41db-af0d-85d8cdb0a8d62.gif)
![答谢中书教学教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2/6fdb4705-29e6-41db-af0d-85d8cdb0a8d6/6fdb4705-29e6-41db-af0d-85d8cdb0a8d63.gif)
![答谢中书教学教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2/6fdb4705-29e6-41db-af0d-85d8cdb0a8d6/6fdb4705-29e6-41db-af0d-85d8cdb0a8d64.gif)
![答谢中书教学教案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2/6fdb4705-29e6-41db-af0d-85d8cdb0a8d6/6fdb4705-29e6-41db-af0d-85d8cdb0a8d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答中书书教学要求:(一)教学目标:1.了解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2.反复朗读课文,以至背诵。3.理解课文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体会大自然的美,理解作者写景的巧妙。(四)德育渗透要点: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孔子曾经说过:“仁者,智者乐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如: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有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优秀的诗
2、句真是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答中书书。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我在这一环节联系过去所学容,让学生对所学容有一定了解。同时简单的诗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 、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要求大家通过研读课文,体味文中的美丽景色,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够熟练的背诵课文。目标的出示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便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 、解题,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答中书书”两个“书”字连一起,这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最后一个“书”是指书信
3、,前一个“书”与“中”连读指的是一个人。作者: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他的答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作品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中书(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适当的背景介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容。介绍背景时,问题环环相扣自然流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画出自己读不准的字。)颓(tuí) 歇(xi)
4、 鳞(lín) 与(yù)(2)教师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及停顿。a.四字句两两停顿b.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学生齐读。(4)学生个别读。(教师做适当点评)朗读,也是理解文意、品味语言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不仅能掌握文章的字词及停顿,同时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五、小组活动找出你们组不理解的句子和词语,然后提问重点字词:四时(四季);歇(消散);鳞(鱼);自(从);复(再);与(参与,这里是欣赏)。重点句子实是欲界之仙都。译: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从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种美景的人了。
5、(3)找个别学生口译文章。(4)带着想象再读课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注释,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自己找问题共同解决的方法,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容的理解,比老师一人讲解的效果要好。六、探究学习(1)这篇文章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作者在文中用哪一个字来概括它的特点?明确:美。这个字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2)这个字所在的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明确:统领全文。(3)全文为了说明这个“美”字作者写了什么时候的景物?明确:四季,晨昏。(4)写了哪些景物?明确:有山、水、石壁、鱼、树木、猿鸟、夕阳、雾.(5)这些景物是杂乱无章的吗?作者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明确:不是。由仰视
6、到俯视再到平视。由早到晚。教师小结:作者依次向展现了山川四时的美景,和一天中晨昏景色的变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活灵活现、趣味盎然的山林世界。(6)活动这短短的几句话里蕴含着多少美呢?请你带上发现美的眼晴,当一次小导游,用“我从,看到之美,尤其是字用得好。”的句式造句。明确: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峻峭的山峰直入云霄,哗哗的流水澄澈清明。尤其是“入”字用得好,(体现出一种向上的气势)。这里有色彩搭配之美,你看山青水绿,石壁五色交辉。尤其是“交辉”用得好,(交相辉映,共增山色)。这里有晨昏变化之美,你看早晨白雾缭绕,猿啼鸟鸣;傍晚红日西沉, 沉鱼竞跃。尤其是“将歇”、“将颓”用得好,(展示出慢慢消失
7、的过程,不乏拟人化色彩)。这里有动静相衬之美,你看高峰的静,流水的动;你看青林翠竹的静,五色交辉的动;你看晓雾将歇的静,猿鸟乱鸣的动。尤其是“乱鸣”、“竞跃”用得好,(再现一种生机和活力,营造热闹的气氛)。教师小结:全文短短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各类皆备。全文无一字之虚,无一字之冗。(7)作者向我们展现了这么美的世界,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概呢?明确: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8)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明确:自豪,得意之情。(9)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描写其实承载着作者自己的心情和情感,作者向我们展现了这
8、么美好的世界,他又是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明确:对大自然的热爱。作者用诗一样精炼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片美不胜收的大好风光,这里有着无处不在的美,这里无处不在的流露着作者对这片美景的由衷赞叹和热爱。这一环节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美景,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所以所设置的问题很关键。我所设置的问题连贯,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让每一学生都能理解。这一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设置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自主发言,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七、背诵课文现在,你就是作者弘景,站在美丽的江南,体验着大自然的美好,放情歌颂山川之美,咱们一起背诵答中书书。为学生创设背诵的情境,再次体会文中美景,及作者志趣,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八、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随着弘景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倾听着他为征描绘的江南美好山水风光,跟着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所难以感受的纯净和平和。这是一篇集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容美的文章,读完让我们齿间留香,这是一篇深情满满的文章,读完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感动,我们也和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爱上了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们为这份无尽的美丽而醉、而感动吧。请记住: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小结时再一次概括了文章的主要特点,并对学生进行了情感培养。九、作业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及语言,描绘自己认为最美的一处景物。让学生懂得学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上册数学听评课记录 《平行四边形》人教版
-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听评课记录28-2-1 第1课时《 解直角三角形》
- 2025年筒式采煤机合作协议书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听评课记录:第六章《概率初步回顾与思考》
- 部审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3.3 第2课时《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听评课记录
-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听评课记录2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3《善用法律》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2《正弦》听评课记录
- 五年级上数学听评课记录
- 土地复垦合同范本
- 江苏省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反家庭暴力》课件
- 【物理】《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杆秤》(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简单的数量关系(一)》教案(共2课时)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数学 含答案
- GA/T 2146-2024法庭科学涉火案件物证检验移动实验室建设通用要求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服务外包合同:银行呼叫中心服务外包协议3篇
- 2025年新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五) (含答案解析)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专题培训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