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大纲MK2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大纲MK2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大纲MK2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大纲MK2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学大纲MK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微生物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课程名称:医学微生物学英文名称:Medical microbiology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总 学 时: 36 学时(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6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护理、美容、公管、社保、法学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体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为学习临床各科的感染性疾病、传染病、超敏反应性疾病和肿瘤等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可运用所学的知识直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 医学微生物学分为基本原理、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四篇。在基本原理中主要叙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生物

2、学特征、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机理、遗传变异的规律、微生物与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等内容。在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中主要介绍几种引起较为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性状、致病因子、抗感染免疫机理以及所致疾病诊断、预防与治疗。第一章 绪 论目的要求:一、掌握微生物(microorganism)的定义、特点、分类;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及真核细胞型三大类微生物的基本特点。二、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微生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微生物学发展过程 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微生物(micro-organism)二、主要教学内容

3、1、微生物分类(1)非细胞型:代表是病毒(2)原核细胞型: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3)真核细胞型: 真菌2、医学微生物学及其发展简史、学习目的。第二章 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目的要求:一、掌握细菌细胞壁的组成与结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差异和意义;质粒的概念和特点;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病毒、病毒体的概念;病毒的结构;真菌的概念。二、熟悉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细胞壁的功能,L型细菌的概念、特点、致病性;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生长方式、速度、生长曲线及其应用意义;病毒的化学组成和功能;病毒复制周期的概念和核心生物合成阶段;亚

4、病毒的概念和分类;真菌的形态与结构。三、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在自然界生物中的地位;细菌的概念和细菌的大小;细胞膜、细胞质的组成、结构、主要功能;细菌的核质;病毒的大小和形态;顿挫感染和缺陷病毒的概念。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L型细菌、质粒、病毒体、复制周期、干扰现象、亚病毒二、主要教学内容: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2、细菌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cell wall)功能;组成;细菌细胞壁的缺陷型(2)细胞膜(cell membrane):(3)细胞质(cytoplasm):核糖体;质粒:F质粒(致育性质粒)、R质粒(耐药性质粒)、Vi质粒(毒力质粒);胞

5、质颗粒 (4)核质(nuclear material)3、细菌的特殊结构4、细菌的理化性状与新陈代谢5、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1)生长繁殖的条件(2)生长方式与速度6、细菌的分类和命名7、病毒的大小与形态8、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1)病毒的结构(2)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核酸、蛋白质、脂类和糖9、病毒的增殖(1)复制周期(replication cycle)(2)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10、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11、病毒的分类:13、真菌第三章 遗传与变异目的要求:一、熟悉与细菌遗传变异相关的物质、R质粒的组成及其通过接合转移的特点、普遍转导和局限转导的异同点、溶原性转导中前噬菌体的作用特点、原生

6、质体融合的特点及意义。二、了解细菌的变异现象。学时安排:理论课: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原生质体融合二、主要教学内容1、细菌的变异现象2、与细菌遗传相关的物质 (1)细菌染色体(chromosome)(2)质粒(plasmid)(3)噬菌体(bacteriophage或phage) (4)转座子(transposon,Tn) 3、细菌变异的机制(1)基因突变 (2)基因转移和重组转化 (transformation);接合(conjugation);转导(transduction);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7、conversion);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4、了解病毒的遗传与变异。5、微生物遗传变异在医疗实践中的意义。(1)在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应用(2)微生物基因组研究(3)检测致癌物质(4)在流行病学方面的应用(5)在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第四章 感染目的要求:一、掌握细菌侵袭力的概念;细菌毒素的种类、产生菌、化学本质以及作用特点;细菌感染的类型;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病毒感染的类型。二、熟悉感染、传染、致病微生物、致病性的概念、毒力的概念;细菌性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三、了解毒力量化指标LD50、ID50;自学真菌致病性及感染特点。学时安排:理论课

8、:3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外毒素(exotoxin)、内毒素(endotoxin)、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慢发病毒感染(slow virus infection)二、主要教学内容:1、细菌的致病机制(1)侵袭力(invasiveness)(2)毒素(toxin):外毒素(exotoxin);内毒素(endotoxin)(3)超抗原(superantigen)与疾病:2、细菌性感染的传播(1)细菌感染的来源(2)传播途径 3、细菌性感染的类型(

9、1)隐性感染(2)显性感染(3)全身细菌性感染4、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1)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杀细胞效应;稳定状态感染;包涵体形成;细胞凋亡;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免疫抑制作用5、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1)传播方式: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2)传播途径6、病毒感染的类型 (1)隐性病毒感染(inapparent viral infection): (2)显性病毒感染(apparent viral infection):急

10、性病毒感染(acute viral infection)持续性病毒感染(persistent viral infection) 7、 真菌性感染第五章 抗感染免疫目的要求:一、掌握干扰素的概念、种类与性质、抗病毒的机制及特点。二、熟悉机体天然免疫的组成及作用特点;熟悉机体抗病毒免疫的机制及特点。学时安排: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干扰素二、主要教学内容: 1、 抗细菌免疫(1)抗胞外菌免疫:抗体补体的调理作用以及抗体的中和毒素作用起主导作用(2)抗胞内菌免疫:主要防御机制是特异性细胞免疫2、抗病毒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干扰素:种类与性质;IFN的诱生;生物学活性;抗病毒作用机制(2)N

11、K细胞3、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4、抗真菌免疫第六章 消毒与灭菌目的要求:一、掌握消毒、灭菌、抑菌、防腐以及无菌的概念;掌握高压蒸汽灭菌法;熟悉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二、了解常用的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方法。学时安排:理论课: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消毒、灭菌、抑菌、无菌二、主要教学内容: 1、物理消毒灭菌法(1)热力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2)射线灭菌法:紫外线;电离辐射(3)过滤除菌法(filtration)2、化学消毒灭菌法3、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温度与酸碱度;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有机物第七章 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目的要求:一、掌握正常菌群

12、的概念及其生理作用、微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及微生态失衡的防治、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二、熟悉微生态平衡及失衡的概念、机会性感染的概念及引起疾病的重要条件。三、了解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系;了解影响微生态平衡的因素、了解机会性致病菌及其主要特点、了解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分类及微生物。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正常菌群、微生态平衡、机会性感染二、主要教学内容:1、正常菌群及其分布2、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1)拮抗作用:占位性保护作用;营养竞争;产生有害物质(2)营养作用(3)免疫作用3、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系 4、微生态平衡与失衡(1)微生态平衡(2

13、)微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菌群失调正常菌群寄居部位的改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3)微生态失衡的防治:保护好宏观生态环境;保护好微生态环境;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强机体免疫力;微生态调节剂的应用5、机会性感染6、 医院内感染 (1)易感对象:年龄因素;基础疾病。(2)诊疗技术及侵入性检查与治疗:(3)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第八章 化脓性球菌目的要求:一、掌握葡萄球菌抗原构造(SPA),分类(色素、凝固酶、甘露醇发酵、SPA)。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物质(外毒素与胞外酶)。葡萄球菌所致疾病(侵袭性疾病与毒素性疾病)。掌握链球菌的分类(溶血现象分类、抗原构造分类),致病物质

14、(外毒素与酶),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中毒性和超敏反应性疾病),血清学试验(ASO试验)。二、熟悉致病性葡萄球菌分类鉴定原则。熟悉链球菌抗原构造、生化反应,致病物质(细菌胞壁成分),分离鉴定。三、了解葡萄球菌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免疫性、超抗原、抵抗力、防治原则;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致疾病。学时安排:理论课: 3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二、主要教学内容:1、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2)培养特性(3)生化反应(4)抗原构造: SPA(5)分类(6)抵抗力(7)致病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8)免疫性(9)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鉴定(10)防治原则2、链球

15、菌(1)按溶血现象分类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2)按抗原结构分类 (3)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4)生物学性状 (5)致病性:致病物质;外毒素类 (6)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中毒性疾病;超敏反应性疾病 (7)免疫性 (8)微生物学检查 (9)防治原则 第九章 肠道感染细菌目的要求:一、掌握ETEC、EIEC、EPEC、EHEC、EAEC的致病特性;掌握肥达试验;沙门菌属细菌的抗原构造与分类,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二、熟悉大肠埃希菌的生物学特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肠道外感染,及微生物学检查法;熟悉沙门菌属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免疫性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程序要点。

16、三、了解肠道感染细菌的种类、防治原则;了解带菌者检查与意义及沙门菌属所致疾病的防治原则。学时安排:理论课: 3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埃希菌 (1)生物学性状:生化反应,典型的大肠埃希菌IMViC试验结果为“+ + - -”。(2)致病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3)微生物学检查(4)防治原则3、沙门菌 (1)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生化反应与培养特性;抗原构造;抵抗力(2)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免疫性(3)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的采集;分离培养和鉴定;血清学诊断;肥达试验;伤寒带菌者的检出。 (4)防治原则:做好卫生管理;伤寒V荚膜多糖疫苗接种

17、;治疗 第十章 厌氧性细菌目的要求:一、掌握破伤风梭菌培养特性、毒性物质和所致疾病以及防治原则。二、了解厌氧菌的种类、分布;了解无芽胞厌氧菌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学时安排:理论课: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二、主要教学内容:1、破伤风梭菌(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与免疫性:破伤风梭菌由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破伤风;感染条件是局部伤口形成厌氧微环境;破伤风痉挛毒素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机体的免疫主要依靠抗毒素免疫;有效保护的途径是人工免疫;破伤风类毒素无毒性有免疫性,可用于预防 (3)微生物学检查法 (4)防治原则:人工主动免疫;及时清创扩创;抗毒素(TAT) 4、无芽

18、胞厌氧菌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 (3)微生物学检查法 (4)防治原则:清洗创面,防止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95%以上临床厌氧菌对甲硝唑、克林霉素等敏感;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 第十一章 螺旋体目的要求:一、掌握螺旋体的基本概念、种类;钩端螺旋体所致疾病及免疫性、疫苗预防;梅毒螺旋体的传播途径、所致疾病、培养特性、微生物学检查法。二、熟悉钩端螺旋体的形态结构与染色、培养特性、致病物质;梅毒螺旋体的形态结构。三、了解伯氏螺旋体的致病性。学时安排:理论课: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螺旋体二、主要教学内容:1、螺旋体的基本概念: 2、分类:致病性螺旋体有三个属:(1)疏螺旋体属(

19、Borrelia)(2)密螺旋体属(Treponema)(3)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3、钩端螺旋体(): (1)生物学性状(2)致病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3)免疫性:(4)微生物学检查(5) 防治原则:疫苗预防。4、梅毒螺旋体() (1)生物学性状:(2)致病性:致病机制;所致疾病(3)微生物学检查 (4)防治原则 5、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 BB) (1)主要传播媒介:硬蜱(2)微生物学检查法第十二章 支原体和脲原体目的要求:一、掌握支原体的基本概念、肺炎支原体及脲原体所致疾病。二、熟悉细菌L型与支原体的区别,肺炎支原体及脲原体的形态结构,脲

20、原体的致病性。三、了解肺炎支原体及脲原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学时安排:理论课: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支原体二、主要教学内容:1、分类: (1)支原体科:支原体属;脲原体属(2)无胆甾原体科(3)螺原体科2、生物学性状: 3、致病性和免疫性: 4、微生物学检查 5、防治原则 第十三章 立克次体目的要求:一、掌握立克次体的基本概念。二、熟悉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致病性和免疫性;外斐氏反应;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的的感染途径及所致疾病。学时安排:理论课: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立克次体二、主要教学内容:1、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 2、分类 3、生物学性状:

21、 4、致病性和免疫性:致病途径;致病物质;致病机制;免疫性 5、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微生物学检查;治疗 第十四章 衣原体目的要求:掌握衣原体的基本概念、发育周期、致病性、沙眼亚种的传播方式。熟悉衣原体的形态染色、沙眼衣原体的三个亚种、血清型与所致疾病的关系。学时安排:理论课: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衣原体二、主要教学内容:1、共同特征: 2、生物学性状: (1)发育周期:原体 elementary body;网状体 reticulate body;包涵体 3、致病性:致病因素致病机制 所致疾病 第十五章 肝炎病毒目的要求:一、掌握HBV结构特点及其传播途径。二、熟悉HBV的、致病机制。三、HBV的流行状况及乙型肝炎对人类的危害。 学时安排:理论课: 4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二、主要教学内容:1、HBV的生物学性状:(1)HBV的形态(2)HBV的结构 2、HB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HBV无症状携带者;乙型肝炎患者(2)传播途径:水平传播(输血、器官移植、注射等;垂直传播1、3、致病机制 (1)细胞免疫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