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doc_第1页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doc_第2页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doc_第3页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doc_第4页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5 年电大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动区1. 教师在布置活动区域时,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这是活之间的 B oA. 界限性B. 相容性C. 转换性 D. 规则性2. 积木、拼板、穿珠等材料应投放在BA. 操作区 B. 木工区 C. 科学区 D. 语言区3. 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医务室等是上_。A. 教育内容B. 教育方法C. 教育工具D. 教育的物质资源4. 放大镜、天平、水箱等材料应投放在C 。A. 操作区B. 木工区C. 科学区D. 积木区5.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CA.1 小时B.2 小时C.3 小时D.4 小

2、时行管6. 教师在布置活动区域时,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界限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和教师进理,这是活动区之间的 A 。A.界限性 B.相容性 C.转换性 D?规则性7. 幼儿园环境是指D 。A. 幼儿园生活环境B. 幼儿园心理环境C. 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D. 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8. 活动室墙饰的高度首先要适合A 。A. 幼儿的身高B. 教师的身高 C. 家俱的高度D. 房屋的高度9. 决定一个班级活动区数量的主要因素是£oA. 教师教学的需要B. 幼儿的人数C. 活动室空间的大小D. 幼儿园的规定10. 容易对学前儿童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社会因素是 oA. 物质环境 B

3、. 精神环境 C. 经济发展 D. 科技进步11. 木块、螺丝、工作台、砂纸等材料应投放在旦。A. 语言区 B. 木工区 C. 科学区 D. 积木区2、 概念解释1. 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指幼儿园内部内部环境,包才舌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幼儿园的物 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最基本保障。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与其中 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2. 环境创设:建构良好的环境、改善不良的环境,以期充分利用环境中

4、各种有价值的信息、 要 素,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3. 活动材料:为幼儿各种活动的进行、维持与发展所需耍提供的各种物品、器具与资料等。4. 行为情境理论:提出者是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巴克。他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若要理解一 个人的行为,就需要观察和理解他所处的环境。主要观点包括在相同的情境中,不同个体所必需的行为模式具有相似性;行为情境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5. 生态系统理论:人类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环境和个体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种联系构成了整个生态组织系统,具体来说影响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可分为四个相互关联 的小系统: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6. 全方位

5、户外活动场地:以大型组合游戏结构为主体,兼容其他游戏区域及各种可移动的 活动材料,不仅能满足幼儿各领域的发展需求,而且能够满足幼儿个别差异的需要的具有复 合功能的游戏场地。7. 物质环境:幼儿园内影响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 最基本保障。8. 精神环境: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 , 是 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3、 分析1. 请在实习过程中观察所实习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提示: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包括: ( 1 ) 活动室外物质环境及空间的设计。主要包 括: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大型玩具及其它体育器材、园艺区

6、、种植区、养殖区等。 ( 2 ) 幼儿园活动室内物质环境的设计与布置。主要包括:活动室内生态环境、活动室的空间布局、 活动室的材料与布置、活动室的设备、活动室陈设的变更等。 ( 3 ) 幼儿园活动材料的选择 与提供。活动材料既包括投放在园区环境内的材料(大型活动设施、轮胎阵、攀爬架等), 也包才舌投放在户内活动区中的材料。(4)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利用的策略:充分地利用环境 ,把环境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要素;加强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利用环境,“纪录”儿童的成 长。2. 举例说明如何营造幼儿园良好的精神环境。幼儿园精神环境的三大构成要素一一大众心理(包括幼儿园风气、大众情绪及时尚与 教育潮流等)、幼儿

7、园文化、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中,人际关系是决定性要素。就精神环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来说,幼儿园最重要的精神坏境要素是师幼关系,其次是幼儿之间的同 伴关系。( 1 ) 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教师应该关心幼儿、热爱幼儿、包容幼儿;教师应该尊重幼儿;支持幼儿自由充分地探索。(2)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幼儿之间的 交往有着成人不能替代的作用:同伴交往有益于幼儿个体社会化;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良好 态度、个性等的形成;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 系:鼓励幼儿之间的相互协商和探索;提供幼儿之间相互帮助的机会;促进幼儿常握交往的 技能及交往的规则。3. 瑞吉欧教育模式、华德福

8、教育模式等在环境创设上有什么共同特征。瑞吉欧教育模式、 华德福教育模式等虽然不能涵盖世界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的全貌,但是这几种教育模式中的环境创设却真正体香了当代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的潮 流: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以崇尚自然为主,真正开放的保护天性的环境创设思想。 ( 1 ) 体 现了真正把幼儿当成是独立、完整的人的理念。这些幼儿园本身真正秉持了 “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一方而,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自由。 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看书或者参加老师组织的集体活动,甚至可以选择独 处。( 2 ) 真正考虑到了幼儿正常的心理需求, 为他们创造属于自己

9、的活动空 I' 可。 这些幼儿园都认识到幼儿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因此,很多幼儿园都在教室里设置了 “安静角”,或者以矮柜、屏风、布帘、帐篷等将教师分隔成相对隐秘的小空 间,以便那些想独处的孩子,以及因失败、纠纷、误解而产生各种不痛快的孩子,可以来这里静静地坐着,或者钻进一个帐篷,或躺入悬空的摇床等,通过游戏、自省得到排解。 ( 3 ) 追求自然朴实的风格。都是以“重返自然界”为环境创设的着眼点,注重朴实、自然及实实 在在的生活场景,没有很多人为的装饰,这些环境给人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朴素而自然。 ( 4 ) 以低结构、多功能的活动材料为主。幼儿可以通过创造、组

10、合、变换、移动各种材料,从而 即满足自己身体运动、认知建构、发展想彖力、交往互动等身心发展的需要,也享受游戏生 活的快乐。 ( 5 )重视户外环境的充分利用,开展灵活多样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特别是城里的孩子回到自然中去,重新亲近大地,带领他们在自然中做游戏,去体验人与人、人与自 然以及自然本身原来应有的和谐与平衡,这不仅仅是为了环境教育,也是对稚嫩心灵的抚爱 和陶冶。4. 举例说明幼儿园户外物质环境创设的要求。5. 请结合自己的观察,分析活动室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提示: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利用的策略:充分利用环境,把环境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素;加强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利用环境,“记录”儿

11、童的成长。6. 请结合所阅读的材料,分析森林幼儿园兴起的根源及环境特征。森林幼儿园的成立并非实践某位知名学前教育家的理念,而是从丹麦的一些妈妈每天带着自己的学龄前孩子到森林中散步中得到灵感。这些天天在八外活动的幼童们游戏行为和社会行为已于一般传统幼儿园的幼童,他们较少争执,互动频繁,身心平衡,较少生病,体能较佳。于是一些人联合起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森林幼儿园,此后便受到广泛重视。森林幼儿园基本上都建立在保持原生态的口然坏境中,而且没有围墙。其环境创设较注重两方面特征: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成为这类幼儿园首先要考虑的环境问题,国家往往对这类幼儿园设有比较严格的路线和范围;充分利用林地环境:幼儿可以尽情

12、跑跳,可以以自由组合的方式自由活动,无论是严寒的冬季还是炎热的酷暑,孩子们都在这里进行活动。第八章一、选择题1 .对一个人的影响最早也最持久的教育类型是旦。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社区教育2 .当今,学前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实施形式是旦。A.家庭学前教育B.幼儿园C.社区幼儿教育D.托幼机构3 .个别方式的家园衔接最经常的交流方式是 ABC 0A.个别谈话B.家园联系手册C.电话交流D.家访4 .最方便的个别交流方式是A.个别谈话B.家园联系手册C.电话交流D.家访5 .具有全员、全程、全方位之特征的教育类型是旦。A.家庭教育B.幼儿园教育C.学校教育D.社区教育6

13、.国外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的研允始于£?A. 18世纪60年代B. 19世纪30年代C. 20世纪70年代D. 21世纪7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A、B。A.皮亚杰B.维果茨基C.班杜拉D.巴普洛夫8 .提倡“做中学”强调儿童中心的著名教育家是旦。A.陶行知B.杜威C.卢梭D.洛克9 .在幼小衔接的内容上,要把儿童的发展和衔接作为重点。A.知识B.身体健康C.创造力D.能力二、填空题1 .学前教育衔接,就是指学前教育机构同家庭、教师以及学前教育同社区教育的衔接,保 证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功能,和幼儿成长发展的连续性。2 .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全面性、情感性、渗透性、灵活性的特点,而

14、学前教育具有社会 性、群体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的点。3 .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来讲,家庭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针对理一,幼儿园的教育对象具有性。4 .就教育时间上来讲,家庭对于儿童的教育具有早期性和连续性。5 .从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来讲,家庭教育的教育目的具有主观性和个别性,学前教育的目的 具有 客观性和计划性。6 .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衔接包括两种形式,-种是间接合作,-种是直接合作。7 .社区是介于社会和团体Z间的社会实体。&幼儿园要以家庭为载体,社区为依托,树立为社区服务的意识,主动与社区沟通,为社 区提供居 民需要的早教知识。9 .学前教育与社区衔接的开端是 o10 .幼小衔接的关键点是发展、

15、持续、支持、过渡,保证儿童在进入小学之后能在生理和心理,知识和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得到平稳的过渡。11 .幼小衔接的任务总的来讲,是要解决孩子的生理、心理以及能力上的不适应。12 .德国的哈克教授认为,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儿童,通常存在着下列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关系人的断层,学习方式的断层.行为规范的断层,社会结构的断层.期望水平的 断层和空 习环境的断层。13 .在学习方式上,幼儿园主要以遁戏为主要学习形式,而小学主要的学习形式是课堂教学。14 .在幼小衔接的内容上,要把儿童能力的发展和衔接作为重点。15 .幼儿不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身体上不适应,心理上的

16、不适应以及能力方面的不适应。三、概念解释1. 教育衔接:2. 学前教育衔接:从广义上讲,幼小衔接是指帮助幼儿在己有经验和后续经验之间建立联系,或者超越已有的经验。从狭义上讲,是指幼儿园要设置特殊教学内容,变换授课方式 ,和小学教 育连接,开展以使幼儿能尽快适应小学教育为目的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促进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3. 社区:介于社会和团体之间的社会实体。4. 社区教育: 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 动过 程。5. 幼儿心理适应: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接受离开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以及家长,做好 当一 个小学生的心理准备。6. 幼儿能力适应:儿童具备进

17、入小学之后所必须具有的基本学习、交往等各项能力。7. 幼小双向衔接:四、 分析题1. 你如何理解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的重要意义?要点:有利于学前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率;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为儿童营造最佳发展环境;有利 于更 好的利用家庭资源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促进家长、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 展。2. 请您谈谈我国家园合作共育的现状中出现的问题,并建议解决的策略。( 1 ) ?1! 现的问题。 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 就教师方而来讲, 大部分教 师都能做到热情接待家长、为家长保护隐私、采纳家长的意见和与家长通力

18、合作,但鉴于学前教育机构在幼教上的权威性,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无法达到真正的交流合作。合作不够深入,合作内容脱节。家长参与配合不够好,援助学前教育更少。母亲参与度明显高于父亲,不利于儿童阳刚性格的培养。(2)解决措施:幼儿园要主动创造条件开辟沟通渠道。 1 ) 教师要以诚相待,放下权威,把“支持每个家庭在学校里找 到归属感和幸 福感,家长和教师共同思考家庭参与的途径,不断丰富和支持家长参与学校教 育”作为宗旨, 实现与家长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和交流。2)引导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3 )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幼儿园网站,为家园双方提 供相互交流的

19、平台,加强家园交流的双向互动和信息共一亨。 4 ) 定期就儿童的家园表现进行交流。 5 ) 家访工作要落实到位。 6 ) 在家长每 FI 接送孩子时,教师应尽可能地和家长交流。家长要积极参加幼儿园保教活动。1 )在家园合作共育过程中家长要谨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和教师的立场是平等、 共育、 合作的关系。 2 ) 家长要有参与幼儿园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3. 谈谈你对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的意义的理解。要点:有助于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的真实的园外教育环境;有助于提高社区家长的育 儿 水平。4. 你怎样看待学前教育与社区衔接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试提出解决的方法。(1)主要问题:社区大背景不利于幼儿

20、园与社区教育的合作。首先,我国社区工 作 人员往往综合素质不高,缺乏教育合作和服务的意识;其次,社区服务人员认识不到社区 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不重视、不愿意向学前教育机构提供协助。第三,社区对如何配 合幼儿 园的工作往往也无所适从。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衔接合作流于形式。(2)解决策略:转变观念,树立社区与家庭、幼儿园合作共育的大教育观;以主题式单元组织幼儿园与社区的活动,使幼儿园与社区的结合有目的性;建设学习型社区,共同缔造社区文化;加强行政干预。5.你如何认识幼小衔接中的“小学化倾向”和“幼升小考试”?幼小衔接中的“小学化”倾向和“幼升小考试”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学科化;幼儿

21、园教育内容不断地超前化;幼儿园教育的去游戏化现象日益明显;幼儿 常规管 理照搬小学的标准。所导致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首先,这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其次,这种顾首不顾尾的衔接也影响到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最后,这也误导了社会民众对儿童教育的正确认识。因此,要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观,正确看待衔接问题:树立教育衔接的过程观念;树立教育衔接意在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观;树立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小学教育一体化的大衔接观;树立发展幼儿整体素质、侧重能力的全面衔接观;树立实践中的全程衔接观;树立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辩证衔接观。第九章一、选择题1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组成部分包才舌是学前教育政策和旦。A.教育法B.学

22、前教育法规C.教师法D.幼儿园工作规程2 .发布机关以决议、决定、命令、指示、通知、意见、复函或重要领导人的谈话、报告、 讲话 等形式发布的有关学前教育的文件是A.学前教育政策B.学前教育规律C.学前教育法规D.学前教育目的3 .学前教育政策制定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政党,在一定条件下,专业团体等D也会成为 学前教育政策制定的主体。A.儿童B.家庭C.幼儿园D.非政府组织4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学前教育活动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总称是A。A.学前教育法规B.学前教育政策C.学前教育目的D.学前教育措施5 .我国学前教育法规的立法主体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人大、国

23、 务院 及其部委以及A.民间参与B.地方政府C.私人参与D.社会参与6 .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有区别,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A.分割开来B.没有联系C.相互转化D.没有关系7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本质是一定的政治权力和 关系的反映。A.教育权B.受教育权C.利益分配D.办学权8 .宪法、教育法中的学前教育条款属于 A层面的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A.国家B.社会C.地方D.集体二、填空1 .英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发展是从对 的监管开始的。将英国的保育学校纳 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法案是1918年的费舍法案。1998年,英国开始实施帮助贫困家庭儿 童 的“确保开端”计划。2 .最早开始政府管理学前教

24、育的国家是法迪。世界上第一份学前教育的政策与法规是法国1837年颁布的托儿所管理条例。对法国战后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法是 1975年的哈 比教育法。3 .美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干预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一所公立幼儿园的创办。1965年,美 国开始实施面向贫困家庭幼儿的“开端计划”。 美国在1990年颁布了专门的学前教育法 是儿 童早期教育法。4 .日本第一份专门的学前教育法规是 1899年颁布的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从20世纪60 年代开始日本分别在1964年、1989年、1991年推出了幼儿教育振兴计划。日本在1989年 修订颁布新的幼儿园教育大纲将幼儿园教育内容改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

25、语言、表现5个方面。2004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 关于幼儿教育、保育一体化的综合机 构 的咨询报告,提出设立“幼保一体化”的综合机构构想。5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肇端于清末。中国首份学前教育法规是 1904年颁布的奏定蒙 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壬子?癸丑学制将清末的蒙养院改名为蒙养园。 1922年的 新学制将蒙养园改为幼筵园中国现代首份幼儿园课程法规是 1929年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暂 行标准。将幼稚园改为幼儿园的是 1951年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6 .我国当代一些重要的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颁布的时I'可分别是:幼儿园管理条例颁布 于年。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于 1996年。幼儿

26、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颁布于2001 年。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颁布于2003年。三、简答题1 .简述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类型。2 .简述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意义。引领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调节学前教育领域的权利与利益分配的冲突;规范学前教育的发展秩序。3.简述中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概况。(教材 P322-323 )4. 简述我国当代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发展的阶段及代表性法规名称。(教材P323-326 )5. 简述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发展的特点与意义。( 1 ) 特点: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始终伴随并推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是逐步完善的。 ( 2 ) 意义

27、:经过百余年的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30 多年以来 的大力推进,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比较庞大、相对完善的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体系。四、 论述题1. 试分析影响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因素。( 1 ) 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制定; ( 2 ) 教育发展影响学 前 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制定; ( 3 ) 个人因素影响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制定。2. 试分析幼儿园管理条例、 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关 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 ) 幼儿园管理条例:共6 章 32 条,全面规范了幼儿园建立及运行各环节的条件标 准与要求。 这是到 H 前为止, 我国层级最高的幼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