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创作基础-播音创作理论基础教案_第1页
播音创作基础-播音创作理论基础教案_第2页
播音创作基础-播音创作理论基础教案_第3页
播音创作基础-播音创作理论基础教案_第4页
播音创作基础-播音创作理论基础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播音创作理论基础 课程教案课程编号:02108总学时:51 周学时:3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方向开课时间: 第 二 学年第 一 学期 使用教材:播音创作理论基础 授课教师姓名:李亚虹章节第一章 无稿播音的创作课时6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学习提纲加资料的主持方式,学会摆脱稿件用口语表达思想,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无稿播音的创作特性以及学生无稿播音能力的培养.突出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与学生互动及教师示范。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无稿播音能力的培养.突出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无稿播音练习。相关内容素材本教研室所编播音创作练习册中部分例句及文

2、章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严三九、李亚虹主编播音创作理论基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第一章 无稿播音创作“无稿播音”的概念,是相对“有稿播音而言的,也被称为“节目主持,是指创作主体在预先准备的基础上,根据现场情况即兴发挥,灵活应变的播音创作。一、无稿播音的类型1. 忠于原稿的复述2。 提纲加资料的评述3。 即兴口语表达4. 对话播音二、稿播音的创作特性1。 创作过程的特性有目的有意识的口语表达。“内部语言”与“跨越式思维言语化过程2.语言风格与日常口语相比:观点集中突出、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精炼、准确。与有稿

3、播音相比:强调“当下”、“现场”,因而推敲用词的时间很少,一般总以质朴、平易的语言风格面对受众,个性化是无稿播音最鲜明的语言特色。三、无稿播音能力的培养1。 对语境中谈话参与者的特点的把握是言语运用的前提。语境的定义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语境构成要素2。 言语生成过程训练动机内部语言与图式扩展性言语的生成语言的外化3。 快速反应与择词能力训练快问快答。一语中的.一语解困。限时反驳.反常合道。舌战群儒。4。 不同口语表达方式的要求复述描述 教学后记这一章是在学生学习了播音发声全部理论并能够自如运用发声技巧的基础上讲授的,目的是克服由于长期有稿播音给学生带来的放下稿子不会说话的消极影响,培养提高学生的

4、口语能力.这一章的关键处是对学生的训练,在结合例证将理论讲透之后、一定要保证学生训练的质与量。特别是述评与1分钟描述,而成语、诗歌接龙则应成为学生本学期每次课的短时训练项目.所有训练应记录成绩,作为本课平时成绩,以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章节第二章 准备稿件的基本方法课时9教学目的备稿是播音创作的基础,要帮助学生学会对稿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理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备稿的基本方法,能够做到快速、科学备稿。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备稿的四个步骤及其应用 突出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与学生互动及教师示范。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备稿过程中如何把握整体基调、如何把握语境及挖掘语句内在含义.突破方法:现身

5、说法,引导学生切身体会。相关内容素材本教研室所编播音创作练习册中部分例句及文章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严三九、李亚虹主编播音创作理论基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第二章 准本稿件的基本方法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播出的每一篇稿件,主持的每一个节目,都有一定的宣传目的.为了把握宣传目的,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认真备稿.备稿是播音创作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次具体的播音创作活动的开始,是如何播好稿件的第一步。备稿有广义的理解,指得是平时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我们在这里学习的主要是狭义的背稿,即播出前对具体一篇稿件的准备。我们把

6、备稿的过程总结为四个步骤:一、概括主题,确定基调(要点)主题:即稿件的中心思想,是稿件中提出的主要问题,或作者通过具体人物、事件所反映出来的看法、主张、态度等.对主题的概括要求准确、具体,同时也要言简意赅。对主题的掌握,是播音员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进一步掌握稿件精神实质的基础,也是激发播音员播讲愿望和确定播讲整体基调的前提。基调:是指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播音时总的态度倾向,不是指某一句或某一段的感情色彩和分量,也不是指播音时声音的高低.任何稿件都是有一定的感情色彩的,播音员在播读稿件的时候也是有一定的态度倾向的。基调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播音工作的成败。注意:稿件的基调不是一成不变

7、的,在同一篇文章里面是会有所变化的。举例:生日二、结构分析搞清楚稿件的布局结构,有利于我们在形之于声的时候表达得清楚明白。结构分析可分为两步:1。段落组合.段落组合就是以自然段为单位,把内在联系比较紧密的段落合并在一起成为一个层次,使播音员可以透过大于自然段的语言单位来掌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举例:生日中的段落组合及段意总结。2.句群切分。(要点)句群是在语意上有逻辑联系,在语法上有结构关系,在语流中衔接连贯的一群句子的组合,是介于句子和段落之间的,或者说大于句子、小于段落的语言表达单位。对一些文章中比较长的段落,通过句群切分把长的自然段划分成几个小的层次,这些小层次往往会反映出稿件的内容

8、发展变化的细致层次和思想感情变化的层次.三、研究语境对稿件语境的研究,难点在于对稿件“潜在与语言之外的非语言的主客观情境”,也就是社会环境的研究。里面包括稿件的历史背景、写作背景,以及稿件的播出背景。历史背景:稿件所反映的时代,可以帮助播音员理解稿件内容写作背景:作者写作年代,可以帮助播音员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入理解稿件。播音背景:播音室的具体背景。可以帮助播音员明确播讲目的。四、推导语句含义,细扣重点难点教学后记章节第三章 情景再现课时15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播音创作中感受的特点与关键性,学习并掌握播音创作中情景再现的展开步骤,在播音中做到情景再现。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播音感受、情景

9、再现的展开步骤中分镜头本的构思与现身说法。突出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与学生互动及教师示范.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播音创作中的感受与情景再现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突出方法:反例示范,引起学生警惕。相关内容素材本教研室所编播音创作练习册中部分例句及文章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教学过程第三章 情景再现情景再现是播音学的一个重要术语。感受是播音员情景再现的前提和基础。一、播音创作中的感受 1什么是播音感受 感觉与知觉设问:播音员感受与普通人感受的区别? 播音员的感受感知于外,受之于心。感受,是播音员因语言(文字的、声音的)达于客观事物,从而接受其刺激并主动体验

10、产生内心反映的过程。例句:锅里的水吱吱地响,老大娘里屋外屋地忙,烧完热水,又端饺子,又端鸡蛋,香味儿伴着腾腾的热气在屋里弥漫。(要点)设问:此句中调动哪些感知觉?2。 感受对播音创作的意义感受是理解通向表达的桥梁,是进入创作阶段的关键。(要点)3。 感受的分类形象感受与逻辑感受例句: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设问:此句中怎样调动逻辑感受与形象感受?二、情景再现情景再现是指稿件中的人物、事件、场面在播音员的脑海中形成连续的活动的画面,并产生相应的态度、感情的过程.情景再现展开的步骤:分镜头本的构思。(要点)举例:麻雀设问:以前三段为例说说分镜头

11、本是怎样的?角度、景别、镜头技术.设身处地。举例同上。触景生情.举例同上。现身说法.(要点)举例同上。设问:重点段怎样运用技巧表达感受?三、情景再现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后记首先,案例教学法在这节课中的重要性应予以充分重视。播音课的教学特色是师徒认知式教育,这节课的教学如果只讲理论不做示范(包括正面与反面例子),就等于没上,因此,精心选择典型例句、例文是重中之重。教师的示范同样重要。教学实践表明,这一方法行之有效.其次,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也是这一章学习的关键.学生自己就是老师,让他们自己先读句子与文章,老师讲解,他们再读,这样学到的播音技巧才能印象深刻,学以致用。第三,在教学环节的把握上,不能操之

12、过急.感受这一节一定要讲透、让学生学会才能进入情景再现步骤的讲解。最后,在教学效果方面,只要理论讲透,示范做好,这一章在全课程理论教学课上应该是最出彩的,也应该力争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章节第四章 内在语课时6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准确分析和表达语句的内在含义。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内在语的分类与表达突出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与学生互动及教师示范.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内在语的表达突出方法:正反例对比示范,引导学生自主练习。相关内容素材本教研室所编播音创作练习册中部分例句及文章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严三九、李亚虹主编播音创作理论基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3、2005年第一版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第四章 内在语第一节 内在语的含义一、什么是内在语播音的内在语,就是指那些在稿件文字语言所不变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显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的表达。二、内在语的作用1。 起语言链条的承续作用2。 是语句目的的集中体现3。 是确定语气的依据4。 是播音创作性和播音员创作个性的一个重要标志5。 是播音真实性的重要保证第二节 内在语的分类一、发语性内在语二、寓意性内在语三、关联性内在语四、提示性内在语1。 设问呼应2。 提醒关注3。 表现情态4。 展示过程5。 感叹强调五、回味性内在语 1。 寓意式回味 2。 反问式回味 3。 意境式回味

14、4. 线索式回味六、反语性内在语1。 对立型反语内在语2。 反问型反语内在语3. 双关型反语内在语4。 非对立型反语内在语第三节 内在语的表达一、 内在语的挖掘和把握1. 内在语是对稿件理解和感受的集中概括2. 内在语包含着具体的思想感情3. 要注意语句本质的差异4. 在稿件的重点和难点上下功夫二、 内在语的表达1. 默念2. 通过表达技巧表现内在语三、 应注意的问题章节第五章 对象感课时3教学目的学习对象感的表达和把握。要求学生在播音时能够在眼前无人的情况下,做到心中有人,使播音具有较强针对性.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获得对象感的途径及对于对象感的把握突出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与学生互动

15、及教师示范。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对象感本身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无法具体摆出来让学生看到,只能是靠教师引导学生去自行领悟.突破方法:有、无对象感的两种表达方式对照,加深学生理解。相关内容素材本教研室所编播音创作练习册中部分例句及文章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严三九、李亚虹主编播音创作理论基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第五章 对象感对象感就使播音员必须设想和感受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听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一、获得对象感的途径着重把握获得

16、对象感的几种方法.一是对听众进行设想:1.依据节目形式对听众进行具体设想2。依据主题、目的对听众进行设想二是要感觉到同种的存在和反应,才能构成“交流三是要努力熟知和了解听众二、对象感的形式直线交流:通常是比较端庄严肃地面对着观众,坐在那里用播报式语言,规整有一定力度,语势流畅,干净明快。即使两个播音员,相互之间也无交流,只与想象中的观众“交流呼应三角形交流:两个主持人相互交谈,交流起来,再与观众形成互动要求主持人必须默契配合,发挥得体,应变自如。直接交流:分两种情况:一是直接面对听众、观众播讲,要求主持人情绪要与现场气氛相吻合;二是热线交流,要求主持人要自信、沉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三

17、、对象感的把握1。对象感的清晰度:根据对象不同,可以适当调节.表达时对象感可以时隐时现2。和具体对象的交流中,对象感要相对稳定3。要诚恳待人。传者与受众平等、融洽、坦诚4.努力熟知和了解受众,广交朋友教学后记章节第六章 话筒前状态的把握课时3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调整自己在话筒前的状态,通过学习把握话筒前状态,充分发挥播音才能,获得更好播音效果。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不良话筒前状态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办法突出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与学生互动及教师示范。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不良话筒前状态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办法。突出方法:反例示范,引起学生警惕。相关内容素材本教研室所编播音创作练习册中部分例

18、句及文章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严三九、李亚虹主编播音创作理论基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第六章 话筒前状态的把握话筒前播出是播音工作中的最后一环,是整个播音创作的关键。可以说话筒前状态正确与否是播音成败攸关的问题.所以播音员来到话筒前应该怎样工作,怎样才能有一个正确的播音状态,是极为重要的问题。一、话筒前状态的重要性一个好的话筒前状态,可以使播音员充分准备的稿件得到发挥,感情、声音、气息运用自如,避免差错,又能应付紧急情况。二、话筒前状态不正确的表现1。紧张怯阵:思维空白、播错,不能控制语速、声音气息紧张不畅原

19、因:经验少;环境改变;情绪气氛改变2.懈怠:情绪低落,四肢无力,动作怠慢,意志消沉,思维不畅,无精打采原因:过度疲劳;缺乏事业心;意志力不强3。应激现象:由于过度兴奋出现的状态原因:临场经验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差;对自己期望值过高4。追求技巧偏离稿件内容原因:基本功不扎实三、正确的状态1.思维清晰,信心十足2.知觉活跃,愿望强烈3。进稿迅速,注意力集中4.姿势体态精气神充足四、话筒前状态调整的方法1.生理调控法控制和调节生理变化,以缓解紧张心理,增强信心深呼吸调节试播几句熟悉、喜欢的稿子调调弦2。心理诱导法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使自己树立必胜信念,克服一切不利因素,稳定情绪,发挥水平。3.心境培

20、养法培养一种抗干扰的能力和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的稳定心境,一心只想稿件内容,主动调节自我情绪,以工作为重.4.排除杂念法用所播稿件内容或播讲目的来诱导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播音的内容和目的上,就会抑制杂念教学后记章节第七章 停连重音课时6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准确确定停连与重音的位置,并能够掌握停连和重音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停连的几种形式以及停连、重音的表达方法突出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与学生互动及教师示范。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停连重音的表达原则和方法。突出方法:反例示范,引起学生警惕.相关内容素材本教研室所编播音创作练习册中部分例句及文章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

21、版社1994年第一版.严三九、李亚虹主编播音创作理论基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第七章 停连重音一、停连停连,是一个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停,指停顿;连,指连接。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的传神达意.在播音有声语言的语流中,那些为表情达意所需要的声音的中断与秀枝,就是停顿;那些不需要中断与秀枝,特别是文字稿件上标有标点符号,而在播音中却不需要中断、休止的就叫做连接.作用:(1)通过停顿、连接,使语义明晰(2)转折呼应,使逻辑严密(3)强调重点,目的鲜明(4)并列分合,使内容完整(5)体现思考、判断,使传情更加生动(6)令人回味、想象,创造意境二、如何正

22、确确定停连位置1。达意正确理解语意,分析语句结构;把握句子当中词语的关系;处理好长句子2。传情把握好转换点,体现情绪变化和事实突变;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给人寻找回味点三、停连的处理方式停顿:落停缓收、仰停强收;连接:曲连、直连四、重音重音是指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目的和思想感情而在播音中需要着意强调的词或词组,作用是可以使语意清楚明确,语句目的更加突出,使逻辑关系更加严密,感情色彩更鲜明五、如何选择重音1。突出语句目的的中心词2.体现逻辑关系的对应词3.体现感情色彩的词语六、重音的表达方法 强弱法;快慢法;虚实法教学后记章节第八章 语气节奏课时6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语气变化规律与特点,掌握播音表达中对

23、节奏的控制,能够根据不同的稿件用合适的语气进行表达,并恰如其分的控制节奏的变化。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语气的表现形式和语气分量的控制;节奏的控制和表达突出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与学生互动及教师示范。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语气的表现形式和语气分量的控制。突出方法:正反例对比示范。相关内容素材本教研室所编播音创作练习册中部分例句及文章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严三九、李亚虹主编播音创作理论基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第八章 语气节奏语气是在具体的思想感情支配下,语句的具体声音形式.思想感情不同导致声音形式的

24、变化,而恰当的声音形式将准确体现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不恰当的声音形式将影响思想感情的具体体现.一、语气的构成1.具体的思想感情 2。具体的声音形式二、对语气的把握1。具体的思想感情是语气的灵魂要有适当的语气,必须要把握感情色彩的分量。要把我感情色彩的分量,就必须要:把握语境;把握对象;把握时代背景;从上下文寻找联系2。声音形式是语气的躯体 语势:一个句子在具体思想感情运动下声音的态势或者说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种类:波峰类;波谷类;上山类;下山类;半起类三、语气的表达方法1.要变声音先变状态2。抓住语势变化的关键部位四、节奏在播音中节奏应该是由全篇稿件生发出来的,播音员的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急徐的回环往复。五、节奏类型轻快型 低沉型 舒缓型凝重型 高亢型 紧张型六、节奏的表达对比手法:欲扬先抑,欲抑先扬,顺水推舟 欲慢先快,欲快先慢,慢而不断,快而不乱 欲重先轻,欲轻先重,学会甩与带对节奏的把握要控纵有节思想感情运动充分色彩分量要有节制,言犹未尽,起伏有度,不以悬殊惊人教学后记章节第九章 播音表达规律概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