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完整版_第1页
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完整版_第2页
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完整版_第3页
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完整版_第4页
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种群:在一个种的分布区内,有一群或若干群体中的个体,其形态特征相似,生态、生理特征相同,特别是具有共同的繁殖习性,即相同的遗传属性同一基因库的种内个体群。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集合。3.群体:可认为群体是种群之下的一个研究单位,指能够满足一个渔业管理模式的那部分鱼,可定义为一个群体。4.量度特征:量度特征又叫体型特征,主要是测量鱼体各有关部位的长度和高度,计算它们之间的比值, 主要项目有:全长与体长、头长与体长、体高与体长、吻长与头长、眼径与头长、尾柄高与尾柄长之比等。5.鱼类的生命周期:指鱼类个体从受精卵发育到成鱼,直至衰老的整个一生的

2、生活过程,又称之为生活史或个体发育。6.卵膜:位于卵的最外层,保护卵细胞免受外界因素的伤害,并使卵细胞保持一定形状,对外界环境起隔离的作用,以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7.卵黄: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由卵细胞质的液泡酿造而成,是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卵黄的大小和胚胎发育时间的长短有关。8.油球:是许多种硬骨鱼类卵子的特殊组成部分,它是含有脂肪的,表面围有原生质薄膜的小球状体。油球对于浮性卵不仅是营养的贮藏,还起到了“浮子”的作用,使卵子能经常保持在一定的水层;但对沉性卵只是营养的贮藏。9.卵质:就是卵子的细胞质,是构成卵细胞体的主要部分,是卵细胞营养和生命活动的中心。卵质的多少决定了细胞的大小。1

3、0.卵核:又称生殖核或细胞核,卵裂、生长、新陈代谢都和核有直接关系。11.极性:由于卵质中卵黄的分布不均匀形成了卵子的极性。卵黄多的一端称为植物极,卵黄少或没有的一端,即主要是细胞质集中的一端称为动物极。12.卵黄间隙或围卵腔:介于卵膜和卵细胞本体之间的空隙。13.浮性卵:卵的比重小于水,它的浮力通过各种方式产生,如含有油球,卵黄间隙大等。14.沉性卵:卵的比重大于水,卵子产出后沉于水底,一般比浮性卵大,卵黄间隙小。可分为:不附着沉性卵,附着沉性卵,有丝状缠络卵。15.年轮:鱼类耳石、鳞片等材料上由于四季生长速度的不同而留下的可用于年龄鉴定的轮纹痕迹。16.鳞焦:鳞片的中心,是最初期的鳞片细胞

4、,它是块状的突起,环轮以它为中心作同心排列。17.辐射沟:又称鳞沟,在鳞片的角质层里,由特殊的浅纹断裂而成,完全由环纹的存在而突显出来。18.环片:围绕鳞焦中心排列的许多隆起线,这些隆起线就称环纹,轮纹或环片。排列一般以同心圆圈形式。19.相对边缘测定法:在一周年内逐月采集一定数量的鱼类标本,并观察轮纹在鳞片、耳石边缘生长的变化情况 , 通过计算鳞片(或耳石)边缘增长幅度与鳞片长度的比值来证明鱼类年龄的形成周期和时间。(测量鳞片边缘增长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计算鳞片边缘增长幅度与鳞片长度的比值;第二种是根据鳞片边缘增长幅度与鳞片最后两轮之间的距离的比值。)20.生物学最小型:从幼鱼生长到一定程

5、度后,到性腺开始发育成熟的时间,称为初次性成熟时间。鱼类达到初次性成熟时间的最小长度称之为生物学最小型。21.雌雄同体:有些鱼类在同一鱼体内具有卵巢和精巢,这种现象称为“雌雄同体”。22.卵生:鱼类把成熟的卵直接产在水中,在体外进行受精和全部发育的过程。23.卵胎生:卵子在体内受精,而且在雌鱼生殖道内进行发育,不过正在发育的胚体的营养是依靠自身卵黄提供的,母体不供应胚体营养。胚体的呼吸是依靠母体进行。24.胎生:胎体与母体发生循环上的关系,其营养不仅依靠本身卵黄,也靠母体来供应。25.个体绝对繁殖力:一个雌性个体在一个生殖季节可能排出的卵子数量。26.个体相对繁殖力:一个雌性个体在一个生殖季节

6、里,绝对繁殖力与体长或体重的比值,即单位长度或单位重量所含有的可能排出的卵子数量。27.食物网:一种动物往往是摄食多种生物, 而其他各种生物也同样存在相互依存的营养联系。因此整个水域中的各种生物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着, 相互制约着, 形成一个复杂如网格状的网络状态, 称为食物网。28.寄生性鱼类:以其寄主的营养或排泄物来养育自己, 如鮣鱼专门吞食大型鱼类排泄物或未完全消化的食物为生。角鮟鱇的雄鱼寄生在雌鱼上吸取营养为生。29.选择指数:是种数量指标,是鱼类消化道(管)中某一食物的百分数与食饵基础中这一食物百分数的比值。30.饱满总指数:鱼类胃含物的当场重量(或换算更正重量)乘以10000,再除以鱼

7、体重量,所得的万分比,称为饱满总指数。31.饱满分指数:如果把胃含物各个成分分开,把各个成分称出当场重量,分别乘以10000,除以鱼的体重,所得的万分比数值,则为某成分的饱满分指数。32.更正重量:统计出全部食物团中各成分个体数(残余个体也按完整个体计之),然后按预先测定的各成分每个个体的平均重量,换算出该种成分全部个体的重量更正重量33.洄游:鱼类的洄游正像候鸟的迁徙,是一种大规模集群进行周期性、定向性和长距离的迁移活动,是鱼类集群行为的特殊形式,也是扩大其分布区和生存空间,达到满足某一生活时期需要的环境条件。34.产卵洄游:又称生殖洄游,是当鱼类生殖腺成熟时,由于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到血液中,

8、刺激神经系统导致鱼类的排卵繁殖要求,并集合成群,去寻找有利于亲体排卵,后代生长、发育和栖息的水域而进行活动的洄游。35.索饵洄游:又称摄食洄游或肥育洄游。越冬后性未成熟鱼体或经过生殖洄游和生殖活动,消耗了大量能量的成鱼,游向饵料丰富的海区强烈索饵,生长育肥,恢复体力,积累营养,准备越冬和来年生殖。36.越冬洄游:又称季节洄游或适温洄游。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鱼类为追求适合其生存的水域,便产生集群性的移动,这种移动叫越冬洄游。37.生物群落:系指在一定地段或者一定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单元,这个集合体中的所有生物在种间保持着有机联系,共同参与对环境的反应,组成一个具有独特成分、结构

9、和机能的“生物社会”。38.优势种:群落中少数数量较多、个体较大或活动性较强的种类,在群落中占据主导优势地位,称优势种。39.物种多样性:包括两种方面的内涵,一是种数的多少即种的丰富性;一是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即群落的异质性。40.群落演替:在一定地段上,群落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个类型的有序演变过程。41.大陆架渔场:在有上升流的水域,正由于营养盐充足,初级生产力高而形成的渔场。第二部分:简答以及论述:1.种群的定义?划分鱼类种群的方法?答: 所谓种群,实际系指生活在有限空间内、有较多特征一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换句话说,种群是一个在种的分布区内 , 有一群或若干群体中的个体, 其形态特征

10、相似 , 生理、生态特征相同, 特别是具有共同的繁殖习性, 即相同遗传属性-同一基因库的种内个体群。以下方法可鉴别种群:形态学方法:又称生物测定学方法, 是属于传统鉴别方法。是根据对大量个体的形态特征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显著性比较来鉴别。(1)分节特征方面:主要是计数测定鱼体解剖前后各项可计测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计数测定的鱼体分节项目有:脊椎骨(躯椎骨+尾椎骨)、鳞片、各鳍鳍条和鳍棘数、幽门垂数、鳃耙、鳃盖条、鳔支管、鳞相和耳石轮纹数。(2)量度方面特征:又叫体型特征,主要是测量鱼体各有关部位的长度和高度,并计算其比值。优缺点:在统计学水平上给予判断,科学性较强,但对种群判断说服力不大。

11、生化遗传学方法:通过对不同群体生化遗传学指标如肌浆电泳、同功酶特征的比较来鉴别。生态学方法:通常是划分种群最直观、也是最可靠的方法。主要通过对洄游分布的研究,考察生殖及分布区的隔离状况从而判别种群。1) 洄游分布 最直接的方法是标志放流2) 生殖习性 鱼类生殖习性的差异是最有效的隔离与间断的要素,其中以繁殖期的分异最常见。3) 寄生虫标志 栖息于不同水域的群体,往往有自己固有的寄生虫区系。2.种群结构的基本特征:a) 年龄结构:年龄构成是种群的重要特征。种群包括着各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组个体的百分比组成。b) 长度与重量组成:各长度与重量组所占比例。c) 性比与性成熟组成 种群

12、是由不同性别个体组成的。如果按性别统计其雌、雄个体数及其相对比率, 即为性比。性成熟组成为种群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 , 反映着外界环境和捕捞压力对种群的影响。3.种群鉴别的采样原则与要求:种群鉴定的材料: 1.一般应采用产卵群体 , 并在个别产卵场采样, 方有可靠的代表性。2.其次是鱼体新鲜、完整 , 尤其是生理、生化遗传学方法更要求现场鲜活采样, 即使形态学方法也要求鱼体的鳞片、鳝条等完整无缺损, 以减少测计误差。3.采样的数量则依方法不同各有要求。总之, 采集有足够代表性和数量要求的标样, 是开展种群鉴别研究的前提。4.鱼类生命周期的时相划分(8个)1、 卵期:鱼类个体在鱼卵膜内进行发育的时

13、期。2、 仔鱼期:是鱼苗脱膜孵化,从卵膜内发育向卵膜外发育的转变时期,口尚未启开,属内源性营养性质。3、 仔鱼后期:开始依靠外源性营养进行发育与生活的时期。在鱼体外形与内部结构上,为一生中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但与成鱼相比仍有很大差别。4、 稚鱼期:是体形迅速接近成鱼的时期。消化器官不仅在质上向成鱼的基本类型发育,而且胃、肠、幽门垂等也均达到各个“种”固有的类型和数量。鳞被发育完全及完成变态是该时期结束的基本标志。此期生态习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集群性显著增强。5、 幼鱼期:一般指性未成熟的当年生幼鱼,体形上与成鱼完全相同,但色泽、斑纹仍处于变化之中,是个体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6、 未成熟鱼期:这是

14、形态和成鱼完全相同而性腺尚未成熟的时期,一般是从当年生幼鱼向性成熟转变的时期。7、 成鱼期:已具备生殖能力,于每年一定季节进行繁殖发育的时期,第二性征发达。8、 衰老期:性机能开始衰退,生殖能力显著降低,生长极为缓慢的时期。5.鱼类早期发育的一般特征1、 卵期:(1) 卵裂阶段 由一个单细胞的有机体,经过繁殖分裂而成为一个囊胚期的多细胞体。(2) 原胚形成阶段 原肠作用开始到胚孔关闭为止。延续时间最长,变化最复杂。(3) 胚胎形成阶段 尾芽形成到心脏开始跳动。本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主要器官系统原基的分离和组织结构的分化。(4) 孵化阶段 心脏开始跳动到仔鱼破膜孵出。特点是胚胎在长度方面显著增长,特

15、别尾芽加速生长,头与卵黄分离及孵化腺体的出现,胚体不停地在卵膜内收缩摆动,即将破膜孵化。2、 仔鱼期:仔鱼仰浮于水面,不时作波状游动。结束仔鱼期,鱼苗在水中姿态亦仰游到垂直倒挂,最后开始转平,进入仔鱼后期。3、 仔鱼后期:外源性营养时期。(1) 卵黄囊消失阶段 鱼体细长,口部明显,肠腔褶皱可见,仔鱼转为波状平游。(2) 背尾鳍原基及鳍条出现阶段 肛门和尾鳍各有一丛黑色素,背鳍、尾鳍原基出现。到背鳍条、尾鳍条出现时,头部后缘也出现两块黑色素。摄食双壳类担轮及其面盘幼体。(3) 臀鳍原基及鳍条出现阶段 大量摄食双壳类幼体、海洋桡足类及其幼体。(4) 腹鳍芽及腹鳍条出现阶段 鳔开始充气。除摄食桡足类

16、外,人工培育时还大量投喂卤虫无节幼体,鱼苗摄食强烈,生长迅速。4、 稚鱼期:鱼苗体高显著增大,奇偶鳍条已似成鱼,均达定数,棱鳞出现,体渐不透明。鳞片开始出现。此时鱼苗个体大,活动力强,开始结群索食。5、 幼鱼期:鳞片覆满体表,背鳍后端鳍条开始延长。6. 鱼卵的基本结构与类型及其鉴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结构:1、卵膜 2、卵黄 3、油球 4、卵质 5、卵核 6、极性 7、卵黄间隙或围卵腔鱼卵类型: 1.浮性卵:卵的比重小于水。它的浮力通过各种方式产生的,油球,卵黄间隙。我国主要海产经济鱼类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鲐鱼和真鲷等,都产浮性卵。大部分浮性卵没有粘性,自由漂动。但也有少数种类的卵是粘聚在一起

17、,有的呈卵带状,有的呈卵囊状或卵块状,例如鮟鱇的卵连成一条带状的卵囊 ,漂浮水面,有的长达数米。2.沉性卵:卵的比重大于水,卵子产出后沉于水底。卵一般较浮性卵为大,卵黄间隙较小。沉性卵又可分为:(1)不附着沉性卵: 卵子沉于海底或亲鱼自掘的坑穴内,不附着在物体上;(2)附着沉性卵: 在附着型内又有粘着和附着两种,粘着:粘着卵的卵膜本身有粘液,粘着于其他物体上; 附着:附着卵的上面有一个附着器,通过附着器固定于其他物体上 ;(3)有丝状缠络卵: 如燕鳐鱼的卵属此类,卵球形,无油球,卵膜较厚,表面有30-50枚丝状物,它的长度为卵径的5-10倍左右,分布在卵膜的两极,卵子借此附着于海藻上。在各种鱼

18、卵中,沉性卵数量不多。3有些鱼卵的特性介于两种类型之间,卵膜微粘。另有一些鱼类的卵子分布在很大的深度范围,这就难于进行分类了。鱼卵的鉴别要点:1、 鱼卵类型:浮性卵、沉性卵2、 卵子大小和形状:卵径大小和形状是鉴别鱼种的主要依据之一。3、 卵膜特征:海产鱼类的卵膜通常较薄,表面光滑而透明。4、 卵黄结构:由于卵黄含量的丰富程度不同,卵黄的构造和形态也不相同。5、 油球:卵内有无油球及其数量、大小、色泽和分布都是鉴定卵子的重要依据。6、 卵黄间隙和围卵腔:大小在同种鱼或不同种鱼而有异。7、 胚胎的特征:是鱼卵整个发育期中外部形态比较稳定的阶段,是认识鱼卵十分重要的时期,如胚体的形状、大小及色素出

19、现的早晚、分布和形状等。仔、稚鱼及其形态学鉴别要点 :基本要点和方法与鱼卵相同,掌握各个发育期鱼苗的形状特征,是鉴别仔、稚鱼的基础。 1.仔鱼期:鱼体的形状,卵黄囊的形状,油球在卵囊中的位置,肛门的位置,鳍膜的形状,肌节数目以及色素的形状、颜色和分布等都是鉴别仔鱼种类的主要特征。2.仔鱼后期:以测定鱼体长度、体长与各部分比例,肛门开口的位置,肌节数目以及色素的类型和排列,各鳍原基或鳍条的形状和位置等。3.稚鱼期:鉴定要点除与仔鱼后期相同外,更应注意头部和尾部的形状,鳍条的数目和脊椎骨的数目等可数性状和量度特征。7.鱼类生命史类型1、 单周期型鱼类:年满一周龄便性成熟,终生只繁殖一次,产后即死亡

20、,种群只由一个年龄级组成。如大银鱼、矛尾刺虾虎鱼等。2、 短周期型鱼类:虽可重复性成熟,但寿命较短,年龄组简单,该鱼资源易受过度捕捞等破坏,但资源回复也较易。如蓝圆鲹、带鱼、沙丁鱼等。3、 长周期型鱼类:生命周期长,一生重复产卵次数多,年龄结构复杂,其资源逐年变动较为平稳,变动过程较为缓和,变动幅度不大,但该类型鱼类资源受到破坏后,恢复速度也较缓慢。如大黄鱼、小黄鱼。8.影响鱼类生长的主要因素:1、最适水温 :每一种鱼都具有最适的水温变化范围,在此温度条件下鱼类的新陈代谢最活跃、最旺盛,生理反应能力最强,鱼体迅速生长和发育。2、充足饵料 :在最适水温的条件下,充足的饵料供应是鱼类生长的关键因素

21、,特别是饵料的质量高,数量丰富,食饵的大小适宜以及获得的程度容易等诸因素,能导致鱼类生长速度超过几倍甚至几十倍。3、不同世代出生的鱼,生长速度有显著的差异。鱼类的生长受环境因素所限制,对于不同世代出生的鱼,其生长速度有明显的差别,所以有丰歉年的出现。9.鱼类年轮形成的原理:鱼类年间生长节律的变化形成年轮。春夏季节鱼类生长十分迅速,在鳞片上形成许多同心圆,而且呈宽松状况成为“疏带”,也称“夏轮”;但到了秋冬季节,鱼类生长缓慢甚至停滞,这时在骨片或鳞片上形成的同心圈纹较窄,称为“密轮”,也称“冬纹”。 疏带与密带结合起来构成生长带,这样,每年就形成一个生长轮带,也就是一个年龄带或一个年轮。10.鳞

22、片类型:(详细见课本)1、 鲑鳟型:鳞片质薄,无辐射沟,环纹以疏密相间形式,规律性显著。2、 鲷型:鳞片呈矩形,前端左右略似直角。3、 鲱型:鳞片呈圆形,质薄而透亮。4、 鳕型:年轮的轮纹标志以环片的疏密状排列,特别在鳞片的后区更为清晰。11.耳石介绍:鱼类耳石系鱼类头部耳室中所具有的一种结构,主要生理功能是平衡。在渔业生物学研究中,利用耳石上的年轮特征可用来进行年龄与生长研究,同时,利用耳石形态学可协助进行种类鉴定、种群分划;鱼类耳石成分指纹亦是鱼类种群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12.鳞片上的年轮特征:1、 疏密型 :鳞片上的排列特点为疏、密、疏、密,绝大多数鱼类所具有。2、 切割型: 一周

23、年中环纹的排列都是互相平行的,在新的一周年开始时,前一周末的环纹群和新周年开始的第一条环纹相交界而形成切割,该切割处即为年轮,一般在鳞片的顶区和侧区交界最为明显。3、 明亮型:由于鳞片上年轮处的环纹发育不全, 往往出现 1-2 个环纹的消失或不连续排列,造成明亮的痕迹即成明亮型。该类型的鳞片多出现于前区。4、 平直型: 由于鳞片上环纹排列一般为弧形 , 在正常生长下突然出现1-2个呈平直的环纹排列, 与相邻环纹截然不同, 即将二个年度的环纹由平直排列隔开。这种类型的鳞片多发生于前区, 主要种类有白姑鱼等。5、 疏密乱纹型:年轮表现为环纹的疏密和碎裂结构, 间或也有疏密与切割的情形。第一个生长年

24、带(有时也出现第二个生长年带 )临近结束时, 常有2-3 个环纹彼此靠拢, 在放大镜下观察, 一般呈现粗黑的线状阴影 ,其余的生长带为环纹排列, 凡出现破碎结构即为年轮。 有的环纹为波浪状断断续续出现, 有的出现交叉或合并为一些点状纹。这类特征在鳞片的前区或侧区出现较多, 如吻鮈、圆筒吻鮈、赤眼鳟。6、 此外, 许多鱼类的鳞片上年轮可出现两种以上复合的年轮类型, 如鲤鱼、唇鱼等。13. 鉴定鱼类年轮的方法 :(一)饲养法 即将已知年龄的鱼饲养在人工环境里 , 定期检查生长状况 , 研究年轮的结构和年轮的形成时期 , 并且进一步探索年轮形成和环培因素变化关系,以及环境对鱼类生长的影响。适用于养殖

25、环境的鱼类,但还不能反映在自然条件下的真实情况。(二) 标志放流法 因为鱼类标志放流时鱼体长度和体重是经过测定的。根据重捕后测定, 可以对年龄和生长作对比分析。这种方法可研究鱼类的年龄和生长关系。标志的鱼类是生活在大自然条件下进行的, 但是由于标志放流的技术不够完善, 鱼体上带有标志牌, 多少会影响其生长, 而且放流相隔了一年或数年后再重捕的数量不多, 会影响研究的效果。(三)相对边缘测定法 在一周年内逐月于渔获物中采集一定数量的标本,并观察轮纹在鳞片、耳石边缘生长的变化情况 , 即可证明鱼类年龄的形成周期和时间。测量鳞片边缘增长的方法有两种 :1.第一种是计算鳞片边缘增长幅度与鳞片长度的比值

26、。 R- rn 式中 , rn -各轮距长度 ;K=- R -鳞片长度 ; R K -相对边缘增长值。这个计算式的缺点在于分母数值 R 因年龄增加而变大 , 以至于在愈高的年龄组中这个比值也愈小。2. 根据鳞片边缘增长幅度 (R-rn) 与鳞片最后两轮之间的距离(rn -rn-1) 的比值 K 的变化 , 作为确定年轮形成周期和时间的指标。K=(R- rn)/ (rn -rn-1)鳞片边缘愈宽, K值就愈大; 反之, K值就愈小。在新轮纹形成之初, K值极小, 几乎接近于0; 当K值逐渐增大, 边缘幅度接近两个轮间的宽度时, 则表明此时新轮即将出现和成形。14.论述彼得生的鱼体自然长度分布曲线

27、法理论基础每相隔1年, 其平均长度和体重相差一级;随着年龄的增加, 鱼类个体数量减少。应用:群体年龄组成的求算;生长以各长度组为横坐标、其所占比例频数为纵坐标绘图,可以看出某些连续长度组的数量特别多, 而某些连续长度组的数量特别少, 或者没有,形成一系列的高峰与低谷。各个高峰代表一个年龄组,每个高峰的长度组即代表该年龄组的体长范围。在渔具不具备选择性的条件下,长度组分布区域的高峰一般是依次降低的, 如冰岛东部鳕鱼的长度分布曲线。优点:简便易行,成本低。局限性:用这种方法鉴定鱼类年龄有一定的局限性。渔具选择性:渔具对渔获物有着一定程度的选择性, 如 拖网、围网、张网、钓具等, 都有其限制性的一面

28、, 在所捕获的总渔获物中很难包括着各个长度组(或年龄组) 的鱼类。鱼群分布的局限性:鱼群在各个渔场,所处的季节时期并不是按体长和年龄的数目成比例地混合着。高龄鱼长度界限模糊性:老年鱼进入衰退期, 生长缓慢, 甚至停止生长, 因此不免出现长度分布的重叠现象,所以不容易根据长度分布曲线来确定高龄鱼的年龄组成。尽管具有上述的缺点, 但仍可作一种间接测定年龄的方法。尤其是对一时无法找出鉴定年龄的合适条件之前, 常常要依靠这种方法。15. 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过程概述(以耳石为例)12确定研究目标:鱼种、群体、海域1采样:时间:周年逐月进行,每月采样一定数量。数量:最好每次数十尾。全部用于研究的样本数量视

29、具体情况一般在2001000尾左右。样本:随机采样,包涵各个年龄段个体。群体:要求所有样本属同一海域的同一群体。采样要记录清楚采样日期、海域。2样本生物学测定与记录长度测量:长度(体长、全长、叉长等,视需要可测一个或多个指标备用);长度一般精确到毫米或厘米,重量测定:体重与纯重;重量精确到克、0.1克或0.01克不等,视个体大小而定。性别鉴定:鉴别并记录每个样本的性别。(其它常规测定等。)记录:鱼类生物学测定表鱼种;采样时间;采样地点;序号 长度 重量 性别3摘取年龄鉴定材质耳石:一般用矢耳石,位于头部两侧耳室中。工具:剪刀;摄子方法:从头部下方入手,去掉鳃,从耳室后下方下剪打开耳室,取耳石。

30、注意耳石完整。数量:对数十尾标本分别摘取左、右耳石(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状况);其余每尾取同一侧(左或右)的耳石。 保存:小纸袋。记录:放入小纸袋并做好记录工作(日期、鱼名、鱼号、耳石位置等)。4耳石的预处理称重:清水清洗后,40度下烘干30分钟后称量;并根据情况确定:不做特殊处理;硬组织切片机切片:树脂包埋后进行;0.20.3mm厚;切后打磨。灼烧;5读耳石确认耳石年轮数原则:盲读:每个标本读前要不了解背景信息(个体大小等)。重复性:两人分别进行,并将结果比对;或同一人间隔一月以上再随机盲读第二次。读两次会涉及到一个问题需要进行处理:不一致的问题不一致:再复核一次,以三次中两次一致的结果为准;

31、无法形成一致的做读不出处理并记录在案6年轮特征与形成规律的确认耳石径测量:目微尺下进行。测半径和各年轮径。利用12个月样本,通过耳石边缘生长测定法确认年轮形成时间及特征。耳石一般浸在水中或甘油中进行观察测量。7数据处理与基本研究结果:使用SPSS等统计第五章1. 试述鱼类性腺成熟度的几种划分方法及各自特点(1) 目测等级法主要是根据性腺外形、色泽、血管分布、卵与精液的情况等特征进行判断。本方法简便易行。 期 : 性腺尚未发育的个体。性腺不发达, 紧附予体壁内侧, 呈细线或细带状, 肉眼不能认别雌雄。期 : 性腺开始发育或产卵后重新发育的个体。狭长的细带已增粗, 并能辨识出雌雄。 生殖腺小, 只

32、占腹腔的一小部分。卵巢:呈细管状或扁带状,半透明, 分枝血管不明显, 呈浅红肉色, 卵巢膜较精巢膜坚韧, 肉眼不能看出卵粒。精巢:扁平稍透明 , 呈灰白色或灰褐色。期 : 性腺正在成熟的个体。性腺已较发达, 卵巢体积增大, 占整个腹腔的1/3-1/2。 肉眼可以明显看出, 卵巢内充满不透明的稍具白色或浅黄色的卵粒, 卵巢大血管 (生殖动脉) 明显增粗。卵粒互相粘连成团块状, 切开卵巢挑取卵粒时, 卵粒很难从卵巢上脱落下来。精巢的前部较扁平,后部收缩, 表面呈灰白色, 或因分校血管分布而呈浅红色。压挤精巢, 不能挤出精液期 : 性腺即将成熟的个体。卵巢已有很大的发展, 占腹腔的2/3 左右, 其

33、分枝血管也能明显看出。卵粒显著, 呈圆形。切开卵巢膜,卵粒彼此易分离, 有时能看到少量半透明卵。卵巢呈桔黄色或桔红色 , 轻压鱼腹无成熟卵粒流出。精巢也显著增大, 呈白色。挑破精巢或轻压鱼腹能有少量精液流出, 精巢横断面的边缘略呈圆形。期: 性腺完全成熟, 即将或正在产卵的个体。卵巢饱满, 充满体腔。卵大透明, 对鱼腹部稍加压力, 卵粒即行流出。切开卵巢膜, 卵粒就各个分离。精巢体积也有最大发展, 呈乳白色, 充满精液。压挤精巢或对鱼腹稍加压力, 精液即行流出。: 产卵排精后的个体。性腺萎缩、松弛、充血, 呈暗红色, 体积显著缩小, 只占体腔一小部分。卵巢套膜增厚, 卵巢、精巢内部常残留少数成

34、熟的卵粒或精液, 末端有时出现淤血。(2) 组织学划分法组织学切片,根据不同发育阶段进行划分。本方法能准确地表达出性成熟状况,减少主观随意性。(3) 卵径分布法根据卵子大小判断性成熟状况的方法。逐月测定卵巢内卵径大小的频率分布:可判断鱼类的产卵类型、放卵期以及随鱼体大小变化的规律。(4)性成熟系数法通过性腺重量的增长情况判断性腺成熟情况。以性成熟系数表示。性成熟系数 (%o)= (性腺重量纯体重)× 10002.鱼类繁殖习性特征一、 雌雄异体二、 雌雄异形三、 婚姻色 很多鱼类在生殖期来临时,发生色泽变异,或颜色变深,或出现鲜艳的色彩,生殖完毕即行复原。四、 珠星 在繁殖季节,一些鱼

35、类的身上的个别部位(如鳃盖、鳍条、吻部、头背部等处)出现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五、 雌雄同体和性逆转 鱼类一般是雌雄异体,但有些鱼类在同一鱼体内具有卵巢和精巢,这种现象称为雌雄同体。有些鱼类在低龄阶段,卵巢部分达到最大发育,而雄性特征不活动。这种个体就像雌性那样活动者,其卵巢经过一次或几次产卵活动之后即行退化,而精巢则开始发育起来。这种现象为性逆转。六、 体外受精与体内受精 体外受精是指雌雄生殖细胞都排到体外,并在水中相结合而完成受精作用。体内受精是精子到雌体内与卵子相结合而完成受精作用。3.鱼类的排卵方式卵生一般卵直接产于水中,在体外完成受精和全部发育过程。分为:不保护后代的:高生殖力,如翻车

36、鲀,亿粒,以保证后代数量。保护后代的:在海底挖巢产卵,后由雄鱼护巢,如鯻鱼。在口中育卵的,如天竺鲷;个别种类卵在雌性生殖道内完成受精,而后排出体外发育,如一些软骨鱼类(虎鲨,猫鲨)。卵胎生卵子在体内受精并在雌性生殖道内进行发育,胚体发育营养来自于卵黄,母体不供应营养,仅提供呼吸。海鲫,鼠鲨,魟等。胎生体内受精,雌性生殖道内发育,营养不仅依靠本身卵黄,亦靠母体供应。灰星鲨等。4.产卵类型:不同种类的卵巢内卵子发育状况差异很大, 有的表现为同步性, 有的为非同步性, 反映出不同的产卵节律, 因此形成了不同的产卵类型。按卵径组成及产卵次数分:单峰,一次产卵型(黄海鲱);单峰,多次产卵型;双峰,分批产

37、卵型(条尾鲱鲤);多峰,一次产卵型;多峰,连续产卵型(鳀)。5. 鱼类绝对个体繁殖力等相关基本概念(并以带鱼为例,阐述其变化规律)(1)概念:鱼类个体繁殖力:系指一尾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可能排出卵子的绝对数量或相对数量。个体绝对繁殖力:一个雌性个体在一个生殖季节可能排出的卵子数量。怀卵量:产卵前夕卵巢中可看到的成熟过程中的卵数。产卵量:即将产出或已产出的卵子数。个体相对繁殖力:一个雌性个体在一个生殖季节里,绝对繁殖力与体长或体重的比值。即单位重量(g)或单位长度(cm)所含有的可能排出的卵子数量。(2)变化规律,以带鱼为例:个体繁殖力随体长、体重和年龄的增长而变动个体绝对繁殖力随体长、体重的增

38、长而提高,提高幅度逐渐增大(幂函数相关)密切程度:体重肛长年龄。个体相对繁殖力r/l变化规律同上,依肛长、体重和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个体相对繁殖力r/w与肛长、体重关系则不同,呈不规则波状曲线,因此较稳定。不同种群其繁殖力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群,在不同季节其生殖鱼群的繁殖力亦不同。不同年份种群繁殖力变动很大。6.鱼类个体繁殖力的测算方法:(一) 重量比例法在进行生物学测定以后, 取出卵巢, 称其重量, 然后根据卵粒的大小, 从整个卵巢中取出1g 或少于1g 的样品, 计算卵粒数目, 如果卵巢各部位的大小不一则应从卵巢不同部位取出部分样品, 并算出其平均值(如前、中、后的三部位各取0.2- 0.5g

39、), 然后用比例法推算出全卵巢中所含的卵粒数。公式为 : WE=- * e w式中 ,E -一绝对繁殖力 ( 粒 );e- 一样品卵数 ( 粒 );W 一一全卵巢重量 (g),w 一 -取样重量 (g) 。(二)体积比例法利用局部卵巢体积与整个卵巢体积之比, 乘以局部体积中的含卵量, 即可求出总怀卵量来。求卵巢和局部卵巢的体积时用排水法。第六章1.鱼类摄食饵料的生态学划分1、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 这一类型的鱼类分布广泛,产量极高,体型以纺锤形为主,游泳速度快,消化能力强,生长迅速的小型、中型鱼类占绝大多数。2、以游泳生物为食的鱼类 这一类型的鱼类个体较大,游泳能力很强,口大型,消化酶十分丰富,

40、生长迅速,专门追觅稍小的鱼类、头足类和虾、蟹类为食,渔业价值颇高。3、以底栖动物为食的鱼类 这类鱼类鱼群疏散,不能形成密集的群体。牙齿变化较大,为适应多样性的底栖无脊椎动物类型而特化。2.鱼类食饵的更替现象(1) 随鱼类生长的变化随着鱼类生长发育, 体长逐渐增大, 口器发育完善, 对于食饵的种类组成和个体大小的要求发生变化。 (2) 随季节变化而引起食饵更替鱼类摄食的季节变化和节律是作为非生物性条件变化的一种适应而形成的, 这种变化包括了摄食强度和食饵组成两方面的差异。它是在同一年龄组或体长组的摄食差异。(3) 随栖息场所迁移而引起食饵变化鱼类由于生长发育,洄游移动于水域中, 随栖息的水域不同

41、, 食饵组成也不断变化。 (4) 食饵的昼夜变化鱼类并非在昼夜之间均匀地摄食饵料, 而是有规律进行摄食, 有的白天摄食强度大, 有的夜间摄食强度大, 昼夜间各时刻内也有差异。(5) 随鱼类性别的不同而变化某些不同性别的鱼类在营养食物的要求上有差异。2. 食物网食物链的概念 80鱼类食物链、食物层次:是指鱼类同饵料生物及捕食的凶猛动物的食物关系。它们之间呈现食物一 消耗者一二级消耗者及以上营养级的关系。整个水域中的各种生物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着, 相互制约着, 形成一个复杂如网格那样的网络状态, 称为食物网。3. 鱼类食饵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94-96(一)定性分析 鉴定食物团中的生物种类并列出食料名

42、录。(二) 定量分析1食饵生物个体计算法 以个体为单位, 计算鱼所吞食各种饵料生物的数量, 然后把这些同类的个体数相加, 计算出每一种类的总个数与所占的百分些。2出现频率法 指某种饵料生物在所检测的胃含物样品中出现的次数, 而不计算其总数量, 最后求出食饵生物占全部检测样品的百分比。3视野计算法 4 记分法5.体积法6.重量法第七章1.洄游类型及特点103-109(一)产卵洄游产卵洄游又称生殖洄游, 是当鱼类生殖腺成熟时, 由于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到血液中, 刺激神经系统而导致鱼类排卵繁殖的要求, 并常集合成群, 去寻找有利于亲体产卵, 后代生长、发育和栖息的水域而进行的洄游。 洄游鱼类的生殖洄游

43、不仅仅是外界环境的因素, 还有鱼类适应环境的遗传作用。通常, 根据洄游路径和产卵的生态环境不同, 将鱼类的产卵洄游分为如下三种情况:、由深海游向浅海或近岸:一般来说多数的海洋鱼类均属于这一类型。、由海洋游向江河的溯河性洄游、由江河游向海洋的降河性洄游生殖洄游的特点是 :游速快, 距离长, 受环境影响较小。如果事先了解生殖洄游鱼群的前进速度和方向,就可以根据当前的渔况推测下一个渔场和渔期。在生殖洄游期间, 分群现象最为明显, 通常按年龄或体长组群循序进行。在生殖洄游期间, 性腺发生剧烈的变化, 无论从发育情况或体积和重量来看, 前后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生殖洄游的目的地是产卵场, 每年都在一定的海

44、区, 但在水文条件 ( 如温度、盐度的变化等 ) 的影响下 , 会发生一些变化。(二)索饵洄游 越冬后鱼类经过生殖洄游和生殖活动, 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的成鱼, 游向饵料丰富的海区强烈索饵, 生长育肥, 恢复体力积累营养 , 准备越冬和来年生殖。洄游目的在于索饵, 因此其洄游的路线、方向和时期的变更较多, 远没有生殖洄游那样稳定。鱼类索饵涧游的主要因子是营养条件, 水文条件 ( 温度、盐度等 ) 则属于次要因子。饵料生物群的分布变化和移动支配着索饵鱼类的动态 索饵洄游一般距离较短,群体较分散。(三)越冬洄游 又称季节洄游或适温洄游。越冬洄游的特点是:鱼类越冬洄游时通常向水温逐步上升的方向前进。因此

45、, 我国海洋鱼类洄游的方向一般是由北向南、由浅海向深海进行的。在越冬洄游期间, 鱼类通常减少摄食或停止摄食, 主要依靠索饵期中体内所积累的营养来供应机体能量的消耗。鱼类只有达到一定丰满度与含脂量后, 才有可能进行越冬洄游, 并受到环境条件的刺激 ( 如水温下降 ), 才促使鱼类开始越冬洄游, 因此 , 环境条件的变化是洄游的条件。未达到一定的丰满度和含脂量的鱼, 则继续索饵肥育, 而不进行越冬洄游。生殖、索饵和越冬三种洄游是相互联系的, 生活周期的前一环节为后一环节作好准备。并非一切洄游性鱼类都进行这三种洄游 , 某些鱼类只有生殖洄游和索饵洄游, 但没有越冬洄游。还有些鱼类这三种洄游不能截然分

46、开, 而且有不同程度交叉。如分次产卵的鱼类 , 小规模的索饵洄游就已经在产卵场范围内进行了, 索饵洄游中, 由于饵料生物量或季节发生变动, 有可能和越冬洄游交织在一起。2.黄渤海鱼类的分布类型:定着性鱼类 : 终年栖息于黄渤海某局部水域, 除了春冬作深浅适温迁移以外, 通常不进行洄游的鱼种或某些地方型。如孔鳝、梭鱼、魲鱼、海龙、海马、梅童鱼、鰕虎鱼、六线鱼、褐菖鲉和低龄小黄鱼、牙鲆等十余种均属此类型。黄渤海洄游型: 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均在黄渤海中度过。由于它们的适温性质不同, 又分为二个类型。其一,黄渤海鱼类泪游的基本型, 计有鳀鱼、真鲷、小黄鱼、带鱼、牙鲆以及对虾、枪乌贼等暖温性主要经济鱼虾类; 其二, 终生栖息于黄海冷水分布区内, 其泪游分布区与冷水团的消长息息相 关, 如太平洋鲱、鳕、虫鲽、石鲽、褐虾等, 种类虽不甚多, 但产量颇巨 , 是黄渤海的特产种类。东黄海洄游型: 春夏在黄渤海沿岸产卵、索饵, 秋后循原路线返回东海越冬。阶段性洄游型: 如金线鱼等部分暖水性鱼类 , 其越冬与产卵均在东海水域, 仅夏秋季索饵阶段进入黄海。溯河性洄游型: 在产卵期溯入河中或在河口附近产卵, 冬季即在附近海域深水处越冬。黄渤海只有刀鲚、香鱼、大银鱼等几种小型鲱形目鱼类 , 在产卵期溯入河中或在河口附近产卵, 冬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