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__定稿版4_第1页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__定稿版4_第2页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__定稿版4_第3页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__定稿版4_第4页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__定稿版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明文阅读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文知识2、掌握说明文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说明文知识点分析:( 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中根据说明内容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科技

2、类说明文是向读者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说明文。社科类说明文是指介绍社会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根据说明语言风格: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三) 说明的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10种。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识别标记: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2分类别:要说明

3、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识别标记:  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3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识别标记:列数字:数词,概数、确数。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识别标记: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文知识2

4、、掌握说明文方法教学过程:常用说明方法: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识别标记: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识别标记: 打比方:像、是、当作,就是比喻。  7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

5、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识别标记:有绘制的图表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识别标记: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识别标记:使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10.引用: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识别标记:引用:引用,标记是引号。   &

6、#160;  说明方法的作用:共同的作用是说明事物的特征,但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如打比方:形象生动;列数字:准确;举例子、作比较:通俗、具体;摹状貌: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直观引言论:印证;分类别;条理清楚。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配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常见失分点】 辨析说明方法,主要的失误有: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混淆,如把“打比方”说成“比喻句”;下定义与作诠释区分不清;打比方与作比较混淆;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的,会漏写等。第三课时学习目标: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教学过程:一、说明顺序:

7、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二、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 (1) 说明事物发展变化,时

8、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文中一般有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动作先后顺序,如“首先、其次、然后”等时间顺序;(2) 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用来说明建筑物或处所的特点,出现“上面、下面、左边、右边”等词语,即是空间顺序(3) 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一般用来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在说明时,按照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因及果,由总到分的顺序。第四课时学习目标: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过程:说明文的语言: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

9、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比如“几乎、也许、大约”和数词“一倍”“左右”“大多数”等往往起到限制性的作用。解答时,我们可以考虑这类词语删掉后与原文相比有何不同,是不是说话太绝对,与事实不符或有可能不符。这,那,等词语的指代含义第五课时学习目标:掌握说明文的结构教学过程: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并列式:结构并列方式安排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

10、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例如:课文题目 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结构方式 中国石拱桥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一般到特殊;整体到局部;由简到繁;由主到次;由概括到具体 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作比较 层递式 苏州园林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由概括到具体;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分类别 总分总式 故宫博物院 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空间顺序;(由南到北)(由中间到两边)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承接式 第六课时学习目标:掌握说明文阅读技巧教学过程:阅读说明文应该抓住以下方面。 

11、60;   (一)理解说明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阅读说明文,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便掌握了文章的中心。在整体阅读,理解说明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1)局部分析,综合概括。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组材和选材,段落层次的意义和联系,从而综合归纳出说明事物的特征(2)抓住关键语句。我们要学会抓住这些关键性语句,从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二)理解说明顺序    (三)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分析说

12、明文中运用得准确的词语的表达作用,首先要弄清这个词语的意思,然后看这个词语,如果是起修饰作用的,就看它修饰了哪个中心词,为什么要用这个修饰词语。说明性文章语言首先具备准确性和严密性。科学小品还具有生动性的特点。比如“几乎、也许、大约”和数词“一倍”“左右”“大多数”等往往起到限制性的作用。解答时,我们可以考虑:1. 这类词语删掉后与原文相比有何不同,是不是说话太绝对,与事实不符或有可能不符。2.还有些词语起强调作用,去掉后虽意思没有变化,但语气上有所变化。           

13、0;                            说明文阅读训练学习目标:    1 理解文章所说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的重点,领会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     2 领会事理说明文是如何抓住说明的对象及本质进行说明的

14、。     3 理解说明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领会说明文内容和形式的条理性。     4 能理解和分析常用的说明方法,包括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喻等。     5 体会说明性语言准确、简明等特点,了解平实说明文和科学小品的不同特点。 重难点: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语言特点等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中考形势分析)说明文的阅读,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所选文章以课外为主;内容更关心环境保护、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题型

15、由主观题占主导地位,其中开放性试题已占一席之地,并有扩大的趋势。所谓“开放”是指解题思路和试题答案的多元化,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二 基本知识点回顾(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

16、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二是抽象事理,说明的目的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随堂练习一:黄金的延展性和可锻性很高,一个直径为3毫米的黄金球,可压成0.6平方米的金箔。这种薄得透明的金箔既可治疗皮肤溃疡病。也可用于治疗皮肤烧伤和烫伤。黄金的熔点高达1065。消防人员面革上涂上一层极薄的金箔,就能防止面部受到高温的伤,而且不会妨碍视线。金箔还可用于摩天大楼的窗子上,能使射进来的阳光不刺眼,并且能阻挡室外热辐射,改

17、各人们的生活环境。 1上段文字所属都是_,从语言特点的角度看属于_(填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2上段文字说明对象是_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_ 第二课时说明的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9种。1.举例子:。2.分类别: 3.列数据: 4.作比较:5.下定义: 6.打比方:7.画图表: 8.作诠释:9.摹状貌:随堂练习二:请分别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1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 )2主要由4个因素决定:一是建筑物下的土质及地面的移动量有多少能够转移到建筑物上来;二是支柱的数量;三是支柱的牢固度;四是采用何种方式减少横

18、摆度 ( )3它就是一台车式机器人,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公斤,靠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 ( ) 4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上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 )5据最新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报道,世界上三个有名的“长寿村”巴基斯坦东部的芬扎、厄瓜多尔南部的毕路卡其巴以及前苏联高加索的一个村庄,仅百岁以上的寿星就有数百人( )6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第三课时 说明顺序  (一) 事物的特征或本质是通过合理的顺序逐层表现出来的,所以

19、,弄清文章说明的顺序,有助于对被说明事物(事理)的理解。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 l )按时间顺序作说明。即按事物变化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作说明。     ( 2 )按空间顺序作说明。即按照具体事物的空间位置或由前到后,或自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从远到近等进行说明。     ( 3 )按逻辑顺序作说明。即对事物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特点到用途,或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概括到具体等进行说明。随堂练习三:读下列一段文字,想一想这段文字

20、的说明是采取哪种说明顺序的。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态,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第四课时五 说明文语言特点    准确、简明 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往往体现在文中一些表时间、表数量、表程度、表范围的词上,因此,研究、体会这些词是如何准确地说明事物的形

21、态、性质、成因、功能,将有助于我们对被说明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讲到说明文语言,还有一点要把握的是:说明文如果从写作上的特点分,可有平实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等之分。平实说明文指的是一些非文艺性的科普说明文,它以介绍科学技术知识为内容,在语言表达上只对事物作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说明,对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时语言简明平实。这类说明文的特点是科学性和知识性都很强。随堂练习四:语段一:把煤和空气隔绝,加热使之分解,便可以得到一种黏糊糊的污臭而黑的煤焦油。这些外貌不扬气味不佳的东西,里面却蕴藏着好几百种化工原料,这些原料的名字为苯、甲苯、萘、酚、蒽、菲等。普通人听来有些千奇百怪的感觉,但这些东西经过化学家们的手,

22、可以( )出千千万万常用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把人们带到更美好的生活境界。 语段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千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1指出“语段一”中划线的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2指出“语段一”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是( ) A变化 B变幻 C改变 D演变 3联系“语段二”的内容,说说划线的词语“大约”“可能”“几乎”不能删去的理由。 4联系“语段二”的内容,划线的词语“有许多”能否换成 “都”,为什么? 六

23、 如何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和层次? 说明文的结构(重点是段落和层次)比较清楚。通常分为三部分: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详细说明对象;结尾总结说明对象。常见的结构形式有: 1总分式。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段落(层次)之间有一个总分关系,表现为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由总到分再到总。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开头两段总说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和它们的共同特征。第三至九段分说苏州园林的具体特征,其中第三至六段分说始终紧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并分别对应第二段总说中的四个“讲究”,第七至九段分说,从细部紧扣苏州园林的特征。这样写,脉络分明,结构严谨,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征。 2

24、承接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或者按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前后相互承接。3递进式。后边在前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除以上三种结构方式外,还有并列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等。理解并掌握了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分析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就迎刃而解7(具体情况,结合语段再作分析)。 例一课堂训练(信息的获取与加工)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

25、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茵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  

26、  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

27、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文章多处运用比喻说明的方法。下列比喻分别具有什么作用?    (病毒)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文章从哪几方面把病毒和细菌作比

28、较?请分点概括回答。根据病毒的特征,给病毒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请简要回答。解析与点拨:第1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的理解能力。答案是:形象生动地说明病毒没有完整的生命结构。或“说明病毒没有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形象生动地说明病毒不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越来越大。第2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在题干的统摄下,跳读筛选文章中的有效信息,并加以概括。答案是:从四方面作比较:体积大小;生命结构,或“生存的配套设施”;生存能力;对抗菌素的反应。第3题考查的是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和说明方法理解运用的综合能力。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其实就是对信息的捕捉、筛选、理

29、解、加工。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准确把握病毒的特征;其次还要懂得什么是下定义,怎样下定义。回答时还要注意要点齐备,表述符合要求,不超过规定字数。答案是:病毒是没有完整生命结构的毫无独立生存能力的可以致病的微生物。    第4题考查对文章说明中心的归纳概括能力。把握说明文的中心,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说明的角度、说明对象的特征。对多角度、多层次、多要点进行说明的文章,要理解文章各部分内容要点间的内在关系,分清主次,准确把握文章的说明中心。答案是:说明病毒并不可怕。或:病毒具有致命的弱点,对人类的威胁是很小的。(意思符合,表述简明。)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把握文意,获

30、取知识和信息,这就要特别注意不放过文章中的任何一点有效信息,挖掘文本隐含的重要信息,对信息有完整的把握,这样才能根据题目的要求筛选、提取、综合、概括有关信息,顺利地解题。例1中的第2、3、4题都直接用到了这种能力,第1题也涉及到对文本隐含信息的理解。捕捉、处理信息的能力是阅读说明文的重要能力之一。例二(说明的方法和语言)汉文读物的特质一切用汉字“写”成的读物,都称为汉字读物。它时包括古今,地涵盖中外,型不分集散,体无论科艺,言不别文白汉文读物既具有一般读物的基本性质,又有其独具的特质。 汉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世代传承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文字,因此,汉字读物有着悠远的历史源流。自甲

31、骨文以来,汉文字体虽几经变易,都没有使文字出现断代情况,更没有产生新的文字系统。正因如此,才使历代典籍得以流传并保留至今。今天的汉文字读者依然能读得到并大部分读得懂先秦的典籍乃至四五千年前的甲骨文章,这在世界历史上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汉文读物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其信息密度相对很高。同拼音文字读物相比,汉文读物具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相同内容的一篇文章,汉文要比拼音文字篇幅小得多;同一本著作,拼音文字的书要比汉文的书厚许多。在联合国使用的五种工作文字文件中,汉文读物总是最薄的一种。有学者认为,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一个汉字字符所含的语义信息相当于3.7个英文字符所含的信息量。 汉

32、文读物比起拼音文字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解形象生动,意趣盎然。汉字本身就富于联想性。汉字由象形开端,终于大部分演变成会意,占汉字的形声字,不仅形旁有表意作用,大部分声旁也有表意作用。象形和会意是汉字联想的两扇大门。汉文的词语也往往引起读者的联想。汉语中不少词汇、成语、典故本身就是前人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摹状等形象思维创造的言语成果,当读者读到这些词时,就不是仅仅对字面义的直接摄入,而自然会从更广远的词语义域展开联想。例如,“萤雪”一词是刻苦读书的意思,但它立即会使人联想到晋代车胤以萤火虫的微光照书夜读和孙康映着雪光读书的情景。这样的联想无疑会加大思维的广阔度和读解的深刻度。 汉文读物

33、在形式上具有审美特点。首先,汉字形体的图像性先天具有一种审美基因,加之书写工具的不同,笔墨运用的变化,布局结构的安排等,使字体显得千姿百态,神采飞扬,气韵生动。其次,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语、句子,如果结构类型相同,字数相等,位置一致,就会形成平行、整齐的句式结构,看上去悦目,使人产生一种句式均齐的美感。再次,汉语音节乐感很强。如果利用押韵、叠音、双声、叠韵、反复、回文等手段,让相同的声母或韵母在语流中有节律地重复再现,在听感上就会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婉转的音乐美。汉文读物语言的音律美,为诵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汉文读物内涵渊深,外延博大,纵贯古今,深入人心,熏陶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 通读

34、全文,概括汉文读物的特质。 () () () () 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要说明的是 。第段划线句中加点的“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能否删去?为什么? 请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第段划线句子所举的例子,并说说举这个例子有什么表达作用。“萤雪”一词能使人产生联想,请你再写出一个词语,并简述由此联想到的情景。 解析与点拨:第1题考查对信息的捕捉、筛选、概括能力。答案要点是:悠远性、简约性、联想性、审美性。第2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辨析理解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用图表等,要能够正确理解和辨析。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服务

35、的,答题时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它具体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答案是:作比较、列数字,汉文读物具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第3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分析能力。说明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准确性,所谓准确,就是符合客观实际。如何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呢?语言准确主要体现在表示程度、范围、依据、估计等修饰限制性词语的恰当使用上,例如向沙漠进军中说,对于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这里的“过度”、“任意”均用得非常恰当有分寸,意思是说,不是不能砍伐,而是砍伐不能“过度”,不是不能放牧,而是放牧不能“任意”。但要注意的是有时把话说得肯定是准确,有时说得不肯定也是准确

36、。例如,中国石拱桥中说:“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这里的“大约”、“可能”表示估计,说得不肯定但很准确。因为这是根据目前手头现有的资料写成的,这样说留有余地,不把话说绝对,更符合客观实际。这道题的答案是:不能,“语义信息量相当”是两种字符语义信息量作比较的前提(限制条件),如果删去,就无从比较了。第4题考查语言概括能力和对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的理解能力。分析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要与说明对象的特征相联系,还要考虑说明的效果,如准确、清楚、生动、形象、具体等。答题时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分析。答案是:“萤雪”一词会使人联想到车胤和孙康读书的情景,形象具体地

37、说明了汉文的词语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加大思维的广阔度和读解的深刻度。    第5题考查语言积累和联想能力,很有特色。答案示例:知音,俞伯牙弹琴遇到钟子期,两人相知相交的故事。例1的第1、3题,例2的第2、4题都是有关说明方法的题目;例2中的第3题是关于说明文语言的题目。不管是说明方法还是说明文语言,都是从文章的技法角度来考查对说明文的阅读理解。下面我们就来做几个比较典型的题目。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及命题方向。2、掌握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和答题规范。教学重点掌握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了解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及命题方向。教

38、学难点掌握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和规范。教学方法以例点拨、自主练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中考链接阅读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回答问题: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人类最槽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因为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所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家伙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该报称,蟑螂曾被誉为顽强生命力的象征,但是自从塑抖袋出现后,它甚至超越了蟑螂,将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后一个见证相信它会带着人类历史进入下一个冰河期。塑料“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从70年代起,塑料袋垄断了欧美超市购物袋的市

39、场。现在仅英国每年就要使用80亿个塑料袋。每次人们使用崭新的塑料袋装东西时,应该想想也许有一天海龟会把它当作美味的水母一口吞下去,然后悲惨地死于窒息。塑料食品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它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自然界的光、热、细菌和酶难以将其化解,即使埋在土里数百年它也不会分化、降解;焚烧塑料也不是解决办法,塑料燃烧后残存在大气里的氧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会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所以大量弃置塑料袋的堆积,已经造成农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与其他国家相比,南非的“白色污染”更为严重。大风吹过,树木上经常挂满了塑料袋,居民还以为是下雪了。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自2001年3月

40、起,爱尔兰政府开始征收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9便士。而美国采取另一措施,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目前,其他国家正在效仿该方案,为“最糟糕的发明”做补救工作。但不知什么时候,人类才能告别“塑料时代”。、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塑料袋、本文说明了什么内容? 提示: 塑料袋的产生、发展及危害、本文采用了什么顺序? 提示: 逻辑顺序、文章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并分析其作用。 提示: 举例子、作比较、举例略、第自然段加点词“该方案”具体指什么? 提示: 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读了全文你认为人类怎样才能告别“塑料时代”提示: (1)自觉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2)多宣传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坏处等。二

41、、直击中考出示中考要求:1、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6、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7、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价;8、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三、阅读指导1、明确说明对象。考察方式:指出说明对象是什么。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找出中心句。答题方式: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特征。事理说明文:现象的起因、性质、解决措施等方面加以概括(中心句)。2、抓住事物(或事理)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

42、现在结构、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3、归纳说明方法。考察方式:考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主要有两个方向:会判断(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举例)会分析其作用(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回答模式:“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的/具体的/生动的/清楚)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 特点。”特别关注:、“下定义”。、“作比较”。4、理清说明顺序。1、概括要点。2、看说明的对象。5、体会说明语言。考察方式: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外一

43、个词语,为什么?某两个或多个词语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删。因为“”表示,删掉后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6、分析说明结构。1、顺序和结构是两个概念。2、总体结构:引出说明对象(引说部分)阐释说明对象(主体部分)总结说明对象(收尾部分)基本模式:横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几个方面)纵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果或制作过程)纵横交错式。常见形式: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3、开头作用有:引出说明对象;引出说明的内容;提出说明的问题 。结尾作用有:总结全文;提出一些希望、展望、预测等。四、实战演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题(河北省课改实

44、验区)生物学家预言,2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人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茁。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町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

45、,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茁发电站,仅需要100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力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刚大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放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放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

46、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现。人们还惊奇地发现,楞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选文有改动)1、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提示: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的时代2、文章第段介绍英国科学

47、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 1、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 2、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3、文章第段中加着重号的”这样“指的是什么?提示: 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4、文章第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提示: 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5、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提示: 举例子列数字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

48、能。6、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越性?提示: 1、清洁无污染(绿色环保)2、经济实惠(发电成本低廉)五、课外延伸(黄冈)阅读纳米卫星,回答文后题目。纳米的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95年首先提出的。科学家们把卫星按重量分为好多类,1000千克以上的为大型卫星,100千克500千克的为小型卫星,10千克100千克的为微型卫星,10千克以下的为纳米卫星。纳米卫星体积很小,仅仅比麻雀略大一点。首先,纳米卫星的研制成本低。目前,平均每1千克卫星的研制费用为8万10万美元。每千克的发射费用为2万4万美元。研制发射一颗质量为1000千克的卫星,其费用至少需要1亿美元,而一颗纳米卫星的造

49、价不到100万美元。其次,纳米卫星的研制周期短。目前,研制一颗大型卫星的周期为10年左右,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仅仅需要两三年即可,这样更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第三,纳米卫星不仅仅节约了发射、回收成本,而且还节约了轨道空间。第四,纳米卫星可以发挥群体优势。科学家正在设计由小卫星组成的星座,其功能使不少的大卫星甘拜下风。发展高频段的、高速宽带的低高轨道星座系统,构筑太空信息高速公路,将成为21世纪的热点。因为它比光纤通信成本低、建造容易,是信息时代的主力军。若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等间隔地布置648颗功能不同的纳米卫星,就可以保证对地球上任何一点进行全天侯、全天时的监视。纳米卫星突破了传统的“一星多

50、用,长久工作”的设计思想,不追求全面、综合、完美,而主张简化设计,采用成熟技术和模块化、标准化的硬件,所以,它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广泛用于通信、遥感、天文等许多方面。这样就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介入纳米卫星的研制领城,从而扩大了卫星研制和应用范围。纳米卫星将成为未来卫星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且,它的研制会给空间技术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7、概括回答纳米卫星具有哪些优势?提示: (1)成本低(2)研制周期短 (3)不仅节约发射回收成本,而且节约空间轨道(4)可以发挥群体优势8、比较文本画线句和下面的改句,你认为哪个句子好,谈谈理由。 原句: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仅仅需要两三

51、年即可。 改句: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需要两三年即可。提示: 原句好,因为原句中”仅仅”一词进一步强调了研制一颗纳米卫星的时间短。9、文中多处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例,并说说运用这种方法的作用。提示: 纳米卫星体积很小,仅仅比麻雀略大一点。作用: 将纳米卫星与生活中常见的麻雀作比较,直观形象地说明纳米卫星体积很小。1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提示: 为什么科学家想把卫星做得这么小呢?11、现代社会已离不开人造卫星,请列举人造卫星应用于生活的两个例子。(1)利用卫星观测天气情况(2)利用卫星转播电视节目等阅读万园之园圆明园节选,给文章设计几道问题。成功离不开积累()圆

52、明园地处永定河冲积扇的边缘。明清时这一带清泉涌溢,湖沼密布,被称为“海淀”。圆明园最初是清朝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稹的宅园,后经不断地扩建与重修,总面积达到了5000余亩,成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2)圆明园是我国历史上最光辉的国体艺术杰作。它继承我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借鉴了欧洲园林的建筑形式,融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为一体。其影响使得当时的美法等国一度产生了中国园林热,在欧洲,圆明固被誉为“万园之国”和“一切造园艺术之典范”。(3)圆明园集叠山理水手法之大成。圆明园的水面大的如福海达600余米,正所谓“蓬岛瑶台福海中,往来只借舟相通"小的宽度均在四五十至百米之间“跨水为小桥

53、垂虹宛在,片云帆影,何必更羡吴江”。环曲潆流的河道把这些大小水面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构成全园的脉络和纽带,提供了舟行游览和水路供应的方便,由此不难想像当年翠荷接天,龙舟泛彩,歌声荡漾的图画。叠石而成的假山,聚土而成的岗、阜、岛、桥、堤散布于国内约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它们与水系相结合,把全园划分为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近百处的自然空间。每个空间都经过精细的艺术加工,既表现了人为的写意又保持着野趣的风韵其本身就是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有道是“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圆明园虽是千顷之园,但气势浑然一体,韵味隽永。(4)可惜圆明园经英法联军的洗劫和八国联军的焚掠其胜景巳荡然无存

54、。注文胤禛(yìn zhn)清朝雍正皇帝。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提示: 圆明园。2、结合第(2)段,概括说出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杰作”?(限26字以内)提示: 融我国古典造园传统和欧洲园林建筑形式为一体。3、本文说明的顺序是什么?提示: 逻辑顺序。4、作者在文中引用”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意在说明什么?提示: 圆明园(每个空间)是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说明文阅读学习目标:1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2.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讲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4阅读科技作品,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

55、维方法【能力要求】1.分析理解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准确理解、判断及阐释科技说明文中的关键词3.理解、把握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4.辨别、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5.分析归纳内容要点6.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7.感悟科学思想,拓展视野第一课时【知识梳理及答题技巧】一、弄清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解说事理,给人以知识依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类;根据语言风格与表达方式的不同,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着重介绍说明事物的特点(如:形

56、态、位置、结构、功能等)事理说明文:着重阐明事物内在机理(如:概念、特点、种类、原因、规律等)二、把握说明对象1分两类:实体事物、抽象事理           2表述形式: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3把握说明对象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对象,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找准首尾的总结句,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4考查说明对象:A若考全文的说明对象一般在标题中表明,有时选文无标题或标题中没有直接表明,可在文中找到

57、B若考段落的说明对象,一般是出现在段首的中心句,有时在段间的承上启下句中能找到三、说明对象的特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性质(软硬、冷热)、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方法:1看标题(修饰、限制成分)2抓关键句(即含有许多能提挈、收束全文或文段的语言信息,常出现在开头部分或结尾处,也有在承上启下的中间)3若无关键句,归纳各段段意,总体分析后概括4借助说明方法的分析四、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1时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表现为从古至今、具体日期等的依次推移另:介绍制作过程的程序,一般用程序顺序(也属于时间顺序)2

58、空间顺序:说明事物形状、构造或参观建筑物,表现形式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远近,表现为视线、方位的依次转移3逻辑顺序:阐释事理(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安排),表现形式有:因果,果因,主次,浅深,现象本质,简繁,整体部分,一般特殊注:有的说明文不单一用一种说明顺序,答题时注意题目问法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五、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包括总分总,总分,分总)2递进式(各层意思逐步深入: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3并列式注: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结构,其中“分”的部分常按并列式安排;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六、说明方法及作用1说明方法(10种):举例子、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