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综合(新课程版·教育部)名师资料_第1页
2020年新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综合(新课程版·教育部)名师资料_第2页
2020年新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综合(新课程版·教育部)名师资料_第3页
2020年新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综合(新课程版·教育部)名师资料_第4页
2020年新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综合(新课程版·教育部)名师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5 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山东省高考理科综合阅卷质量检查小组2005.06.17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试题总体评价: 试题基本符合考试大纲的精神,以考查各科基础知识为主,注重考查基本能力,试题的背景材料新颖,试题没有科学性错误,答案比较准确,试题编排顺序较合理,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生物学科:试卷注重能力测试,综合考察基础知识,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试卷较好地覆盖了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范围。题目比较新颖。试题难度与去年相近,保持相对稳定,区分度较好。简答题的答案多样,有一定的开放性。化学学科:化学试题较好

2、地贯彻了考试大纲的精神,发挥了应有的考查功能,相对于往年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试题立足于能力立意,突出主干知识,注重对应用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能力的考查,试题长度适中,难度基本符合考试大纲要求,适当考虑了对中学化学知识点的覆盖,题目设计有层次,文字语言表述清楚、简洁,试题的阅读量不大,可以使考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深入地思考,试题和答案基本无科学性错误,但有的开放性试题答案省略,给制定评分标准及阅卷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物理学科:注重基础,特别突等出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突出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突出考查判断、分析、归纳和推理等能力;2005年物理试题知识的覆盖面比去年更大。试题的改革和创新性比200

3、4年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没有旧题、成题。有的题难度太大,应放在后面(如24题)。有些题目提供的参考答案太繁琐,不能符合大多数考生的做题情况。理科综合试卷学科内综合建议在广度上进一步扩大,体现基础,降低难度.2005年理科综合试题难度有所上升,物理第二卷24题过难。一、试题结构二、试题特点生 物 学 科2005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包括 5 个选择题和 2 个非选择题,共计 72 分。试题结构基本稳定,题干简捷,要求明确。试题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好地覆盖了考试大纲列表中的生物学

4、基础知识,其中 13 项内容涉及到 7 项内容。试题贯彻了考试大纲精神。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但试题的题量偏少,得分点的分值较大。抽样统计:第 I 卷平均分 17.02 分,难度系数为 0.57;第 II 卷平均分 32.74 分 ,难度系数为 0.78; 生物全卷平均分 49.76 分,难度系数为 0.69。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综合考查基础知识。生物试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生理

5、过程和生物实验的理解、掌握和综合应用情况。能通过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例如,1 题涉及到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转录翻译,信使 RNA 等知识点。3 题涉及到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基因序列,限制性内切酶等知识点。4 题涉及到种子的萌发与酶的合成受温度的影响,淀粉酶水解淀粉,还原性糖的鉴定等知识点。由于综合性比较强,使1 题和 3 题的难度比较大。2注重考察学生能力。生物试题以考试大纲中要求“理解”的主干知识为依托,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综合测试,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6、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等五种能力。例如,1 题、3 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2 题、4 题、5 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图形、数学坐标曲线等获取知科目生物化学物理第卷题数分值530848848(126 分)第卷分值 比例题数分值42%24244%46040%472(174 分)(300 分)        分值全 卷分值比例题数分值比例58%77224%56%1210836%

7、60%1212040%识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4 题、30 题、31 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3以实际问题为命题的切入点。联系实际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例如,1 题以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为什么不同为切入点。3题以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病因为切入点。5 题以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和持续利用为切入点。30 题以某同学的实验方案为切入点。31 题以如何确定牛群中的有角、无角谁是显性为切入点。4重点考查生物学主干知识,突出考查实验。试题考查了遗传变异、遗传工程。光合作用、生

8、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基因的分离规律、生物实验等主干知识。突出考察了涉及生物实验的内容,例如,4 题、30 题、31 题。5注重学科内综合。生物试题从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突出了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降低了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要求。7 个试题都是学科内综合。6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30 题,31 题,题目设问具有开放性,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的程度不同。7试题设问清楚,要求明确。3 题、1 题比较难,30 题比较简单,30、31 题的得分点偏大不易于阅卷老师掌握。化学学科2005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

9、测试卷化学部分共包括 12道题,共计108分,占全卷总分的36%。其中第卷8道单项选择题,共48分,占第卷总分数的38.1%;第卷4道非选择题(包括无机推断题、实验题和有机填空题),共60分,占第卷总分数的34.5%。 第I卷平均得分40.28分,难度系数为 0.84;第II卷平均得分37.28分,难度系数为0.62 ;化学试题抽样全卷平均得分77.56分,难度系数为0.72。化学试题特点具体表述如下:1化学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化学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在理综测试中发挥了应有的考查功能,试题立足于能力立意,突出主干知识,适当考虑了对中学化学主

10、要知识点的覆盖,试题长度适中,题目设计有层次,文字语言表述清楚、简洁,较好地贯彻了考试大纲的精神,试题的阅读量不大,可以使考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深入思考。总体来看,试题难度适中,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中提出的以中等难度题为主的难度要求,没有出现偏题、怪题。虽然就化学试题本身来讲,总体难度不大,但是从它在理科综合试卷中的功能定位角度看,较好地发挥了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试题相对于往年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注重对化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突出了对中学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均是中学中的基础知识,尽可能的突出所考察范围的主干知识,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明确、具体,试题虽然在解答思

11、路和思维层次上要求较高,但知识的出处均源于课本,试题的落脚点比较基础,即高起点低落点。部分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题目提供了较有意义的问题情景(如29题)。试题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是:物质结构( 6题、9题);化合价( 7题);电解原理(11题),离子共存、离子反应(10题);化学平衡理论(12题);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与物质的能量( 13题);质量守恒定律( 8题);晶体结构类型、原子结构示意图(27题);物质的量的计算( 7、8、 28、29题);同分异构体、官能团、酯化反应等概念(29题)。有些知识点并没有明确考查到,如:原电池、胶体

12、、pH计算、离子方程式、溶解度的计算等,也说明新形势下的化学命题,并不苛求知识点的面面俱到。试题遵循考试大纲的命题原则,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理在教材内,题在教材外”的命题理念。3注重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试题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在全面考查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基础上,试题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主干知识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即能否理解化学基本观念、原理和定律的含义、实用条件和它的前因后果;是否知道相关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是否懂得定量地描述化学现象和变化规律;是否能大胆假设,设计实验探索方案,得出结论

13、并解决问题。第 6、7、9、8、11、12、13、27、29 等题,均深层次的考查了学生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理解水平以及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7、29等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对物质结构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迁移发散的能力。第 26、27、28、29 题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还重点考查了学生读图、析图、获取信息、采集处理数据的能力;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28 题重点考查了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试卷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点考查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

14、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4实验题注重了开放性设计,体现了创新意识的考查试题强调了对实验过程、实验原理的分析,突出考查学生的探究过程,增加了开放性实验内容,要求进行实验结果的定量计算,较好地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明问题的能力以及定量处理实验数据的的能力。题目设置了开放性实验设计,关注考生的创新意识,要求考生根据题给实验要求,设计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它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评价能力,还考查了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靠题海战术形成的定式思维有一定的冲击和挑战。该题立意很好,与去年比较,设计角度新颖,呈现方式

15、独特,但要求比较宽泛,评分标准中答案又省略,给评卷带来一定困难。5化学计算能力的考查仍受到重视今年高考仍然重视考查运用数理运算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在对化学计算能力的考查中,降低了数学运算难度,但运算涉及到的范围广,突出了应用性,这样从定量的角度提高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的测试要求。本套试题中,涉及化学计算因素的试题有 7、8、13、28、29 等题。物 理 学 科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包括 8 个选择题和 4 个非选择题,共计 120 分。从总体看,题量适中,题目的分值较大;试题难度一般。

16、第 I 卷平均得分 30.95 分,难度系数为 0.64,第 II 卷平均得分 26.91 分,难度系数为 0.37 。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1.知识点覆盖面较好,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用能力。2005 年考试大纲知识内容表有 19 个部分,试题考查了其中的 15 个部分,占 79%。19 个部分中有 4 个部分的知识点完全未涉及,如机械振动、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动量。试题以考查相关部分的

17、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用能力为主。2.重视对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主旋律。试题在知识点布局上出现了两个明显、突出的主旋律:物体的运动( 16/23,6/25),牛顿运动定律(6/14,6/16)机械能守衡定律和(13/23)电场(14/25)稳恒电流(1222 等)。这几个考点,总分 73 分,占了 60以上的份额。试题考查到中学物理 5 个部分知识占分的情况见下表。2005 年考查到的中学物理各部分知识占分情况知 识内 容分 值力学64热学6电学38光学  原子物理

18、6          6实验17占 分 比比 例533%    5.0%      317%      50%      5.0%     142%(注:实验内容已统计在力学、电学中,但为了突出实验,

19、又单独列出)从表中可看出,物理主干知识中的力学与电学的占分比例高达 85,比 2004 年(80)的比例也增加了。3.试题难度有所增加,试题的区分度很好。4.试题内容背景源于学生常见的题目,设计上又有新意。试题内容背景源于学生常见的题目有: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共十二题。占题量的100. 设计上有新意,问法上有创新,这些试题是对中学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5. 重视对物理实验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的考查。第 22 题属于组合实验,形式比较陈旧。涉及知识点有平行四边形定则;

20、电源电动势的测量。本实验题占物理学科总分的14,有利于引导加强中学物理实验的教学。6. 试题特别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选择题第 15 题,应用核反应的基本规律,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观察能力。例如:选择题第 20 题,对旧题改造较好,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计算题第 24 题、第 25 题源于基础题目,体现了取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命题思想。但是,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7重点考查学科内的知识综合能力。全卷没有跨学科综合题,绝大部分是学科内

21、综合。8实验题没有新意,无法考查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而且本题计算电动势、内电阻的方法欠科学。三、2005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双向细目表知识内容1生命的物质基础2生物体的结构基础生物学科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3生物的新陈代谢4生命活动的调节30非选择题79.7%5生物的生殖和发育6遗传、变异和进化7生物与环境8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9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1315302选择题非选

22、择题选择题非选择题选择题621614637.5%8.3%19.4%8.3%10微生物与发酵工程11细胞与细胞工程12遗传与遗传工程13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34选择题选择题668.3%8.3%总计72化学学科考查内容题号题型分值百分比合计分值百分比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原子结构化学平衡质量守恒定律离子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电解原理及应用化合价离子共存金属单质的性质单质、化合物性质单质、化合物性质6912810131171072627选择选择选择选择选择选择选择选择选择框图推断文字推断6666666666151556%56%56%56%56%56%56%56%56%56%139%139%48

23、60;     44.44%42      38.89%有机化学官能团判断和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同分异构体判定;有机物化学式、结构简的式推断与书写29      填空      15     139%      15   &#

24、160;  13.9%化学实验混合物中主要物质含量的测定28      填空      15     139%21      19.44%化学计算电解实验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有机化学中的有关计算11781329选择选择选择选择计算6666256%56%56%56%1.85%22    

25、0; 20.37%化学实验中的有关计算实验28                 2      1.85%物理学科四、考生答题情况分析内容分值/题号知识点卷 选择题实验卷    计算合计总计物体的运动力物体的平衡5/2216/23,6/256/242211力牛顿运动定律6/14,6/1612动量,动量守恒64(

26、53.3)学7机械能、转化和守恒13/2313机械振动6机械波热分子运动论,热和功6/18学2气体6/2166(5.0)电电场稳恒电流12/2214/25       1412磁磁场电磁感应6/206/196638(317)学6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光学2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6/1766(5)原子和原子核16/15                 

27、;                66(5.0)合计48                72               

28、0;       120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统计题号科目满分平均分难度P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卷小计生物生物生物生物生物化学化学化学化学化学化学化学化学物理物理物理物理物理物理物理物理科目生物化学物理合计666666666666666666666满分304848126234402174436456525470474515511497525511567553474406298483416298平均分1702402834.9592250.390.670.290.720.760.880.7

29、80.790.860.850.830.880.850.950.920.790.650.480.800.690.48难度0.570.840.720.73难中难易易易易易易易易易易易易易中中易中中P中易易易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统计题号科目满分平均分难度22232425262728293031卷小计物理物理物理物理化学化学化学化学生物生物科目生物化学物理17161920151515152121满分42607254211453496551062802809105519611313平均分32.7437.2826910.320.720.180.330.710.530.540.700.930.63难度0.78

30、0.620.37合计17496930.56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卷统计科目生物满分72平均分49.76难度0.69化学物理10812077.5661.860.720.52300合计189.180.63理科综合若难度以 P>0.7为容易,P<0.4为难,则卷: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4:5:2卷: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4:3:3全卷: 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18:8:5分值比例:易、中、难为:151:81:68生物学科1. 统计结果分析若难度以 P>0.7为容易,P<0.4为难,则卷: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31、: 2:1:2卷: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1:0全卷: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3:2:2分值比例:易、中、难为:33:27:122.卷统计结果及分析:30 题:本题满分 21 分,平均得分 19.61 分,难度 0.93。本题是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情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提供了某同学的正确实验方案。考察学生:(1)写出实验原理,(2)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3)回答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该题由实验方案逆推实验原理,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纳

32、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重点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此题比较简单,得分比较高。考生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1)审题不仔细,没有获取题干中的有用信息,如没有注意到“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这一重要信息,导致实验原理写错。如:把实验原理写成实验方法,“利用单一变量法”,“利用对照实验法”等。(2)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分析不出来。或者回答成调节血糖的作用,平衡血糖的作用等答案。(3)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记忆不清楚,不作回答。或回答错误,如:“胰岛素导致糖原分解”,“胰岛素导致血糖升高”,“胰岛素导致血糖降低”,“胰岛素调节血糖”,“胰岛素平衡血糖”等。

33、(4)有些同学书写不规范。31 题:本题满分 21 分。平均得分 13.13 分,难度 0.63。本题是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A 与 a 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 1 头无角公牛和 6 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生 1 头小牛。在 6 头小牛中,3 头有角,3 头无角。要求学生回答:(1)根据上述结果

34、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性状)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重点考察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设计完成实验的能力。(考生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1)推断的结论错误,“能确定”,“能”。 不作推断,无结论等。(2)推断过程不作假设,推断过程杂乱。(3)考虑问题不全面,只写出一部分推断过程,缺少另一部分。不说明 AA 母牛的后代。不说明 Aa 母牛的头数大于等于 3

35、 头。(4)遗传图解书写不规范,杂交的符号写成自交的符号等。 5)不知道如何设计实验,不作答或设计错误。如:有角×有角全为有角无角显性,不说明多对;无角×无角全为无角有角显性,不说明多对,用一对杂交或一对反复杂交等对上述实验进行错误解释;用纯和的有角和纯和的无角杂交等;原因是对分离规律不理解,不会灵活应用,设计实验的能力不强。化学学科1. 统计结果分析若难度值以 P>0.7为容易,P<0.4为难,则卷: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8:0:0卷: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3:0全卷: 易、中、

36、难的题数比例为:9:3:0分值比例:易、中、难为:60:48:02.卷统计结果及分析:考生答卷总体情况较好,也反映出部分考生对基本概念不理解,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特别是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础知识的运用不灵活;对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了解不到位,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不能很好地对应。有些考生审题不细,对题意的理解有偏差,不能很好把握题目要求,答非所问;有些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强,抓不住要点,甚至词不达意;不少的考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的分析能力、说明能力还有明显欠缺,特别是实验设计能力还有待提高;还有部分学生数据运算能力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得分。第卷各题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26题:&

37、#160;本题满分为15分,平均得分:10.62分,难度值:0.71本题为无机框图式推断题,试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要求考生不仅要了解元素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同时要熟悉各物质间的相互关系,要进行广泛联系,反复对比,以 CaCl 为切入点,大胆假设,仔细推断。突出了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试题综合性强,2条件不明显,给部分考生解题造成一定障碍。考生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1)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中学常见物质的性质状态不熟悉,缺乏整体观念,不能很好地利用题给条件,不重视提出假设、仔细验证,造成推断错误。(2)化学用语书写出错较多。如:将 NH ,错写成“NH

38、 ”、将 NH Cl 错写成”NH Cl”,3443再就是书写化学方程式不配平、不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27题:本题满分为15分,平均得分:8.02分,难度值:0.53本题为无机文字推断题,重点考查原子的结构、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要求考生从微观粒子的结构角度认识物质性质及存在形式,试题综合性强,题给条件隐蔽性强,涉及到等电子体、有机可燃性气体、原子结构示意图、晶体结构类型、还原剂CO的工业用途等,由于条件较不明显,从微观粒子的结构特点推断物质,对考生来讲,作出完全正确的判断有一定难度。考生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1)对周期表及原子结构有关知识

39、不理解、不熟练,难以正确推导出甲、乙、丙、丁是何物质。(2)CaC 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有的是化学式写错或书写不规范。如将2“CaC ”错写成“C Ca、CaC”;将“C H ”写成“H C ”等。222222(3)硅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书写错误或不规范。(4)不少考生对SiO 及其他典型物质的晶体结构不清楚或表述不准确造成失分,该2空有的填成“硅原子”“原子晶体”“SiO ”等等。2(5)金刚石的“刚”字出现错别字。28题:本题满分为15分,平均得分:8.09分,难度值:0.54本题是一道实验题

40、,它着重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同时,题目强调了对实验过程、实验原理的分析,突出考查学生对实验探究过程的理解,设计了开放性实验内容,要求进行实验数据的定量计算,较好地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明问题的能力以及定量处理实验数据的的能力。考生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不少考生明白题目的要求,但文字表达不清楚而失分。实验数据的定量处理有偏差,实验创新能力不强第(1)小题:标准答案为“样品重,砝码轻”,有的答成“左重右轻”或“物体重”。第(2)小题:标准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CO 和水气进入U型管中”,有的考生不明2确空气中的CO 和H O都会对实验有影响,只考虑&#

41、160;CO 和H O 两者之一,表述不准确、回答2222不完整,造成失分。有的回答为 “防止空气中的CO 或水蒸气进入U型管中”、“吸收U2型管中出来的气体”;有的答为“吸收空气”、“防止空气的影响”、“防止干扰性气体进入” 等,因都不够具体、准确没有得分。第(3)小题:有的考生不清楚盐酸中挥发出来的HCl会对测试结果有何影响,错填为“偏低”,还有的考生不仔细看题目要求是“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其中之一,填成“偏大”。第(4)小题:标准答案为“把反应产生的CO 全部导入U型管中”,有的考生只写出2“把反应生成的CO 

42、;导出”、“把反应生成的CO 导入干燥管”不能得分。22第(5)小题:写出“使反应进行充分”、“减少误差”等,不能得分。第(6)小题:有的考生将(d-b)写成了(c-b),由于数据处理不当,造成纯碱的质量分数计算式出错而失分。第(7)小题:本小题是一个开放性实验设计题,该小题由于国家命题组没有提供标准答案,合理答案很多,有些答案似乎也合乎逻辑,但由于实验的可行性问题、实验结果的精确度问题等,没有得分,如压差法、MgCl 溶液法、电解法 ,等等。229题:本题满分为15分,平均得分:10.55分,难度值:0.70本题是一道有机化学试题,考题目以信息迁移题的形式呈现,

43、体现了对考生自学能力和变通、迁移能力的考查,突出了有机化学主干知识的综合应用,并渗透简单化学计算,涉及化学式、同分异构体、官能团、中和反应、酯化反应等概念,要求书写化学式、结构式、化学方程式。以苏丹红一号(sudan I)、苯胺、2萘酚作为背景材料,虽然这些物质不是教材中常见的,但其中含有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却是中学有机化学中的主干知识,体现了“理在教材内,题在教材外”的命题思想。有机化学内容共15分,其中书写化学式、结构简式的就占10分,突出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强调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考生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第(1)小题:分子式中的原子个数数错;分子式中夹杂着化学键如 

44、C16H12ON=N;分子式中漏写 N 原子等。第(2)小题:有的对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观察不够细致,判断同分异构体的方法不熟练或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不清。填空时漏选了 A、C、B 中的一个或两个。第(3)小题:官能团找写不全,可能有的考生不认为双键也是官能团,有的多找了官能团,如把苯环、甲基、五元环等都列为官能团。官能团书写不规范;官能团名称出现错别字,特别是“醛基”的“醛”字。第(4)小题:有的考生不能仔细观察 2-萘酚的结构特点,对 2-萘酚经反应得到芳香化合物 E 不能进行正确迁移,导致对 E 

45、的结构的推断出错,将 E 的结构式中的两个-COOH 写到间位或对位上,造成 E 的两种一溴代物的结构简式书写及 E 与碳酸钠反应、E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有误。物质的结构式简式书写不规范,不配平、漏写产物。将 NaHCO 写成 Na CO 反应类型描述不对,写成加成、水解、氧化等等。323物理学科1.统计结果分析考生第二卷最高得69分,最低得0分若难度以P>0·7为容易,P<0·4为难,则卷一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4:4:0卷二易、中、难

46、的题数比例为0:1:3全卷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4:5:3分值比例:易、中、难40:24:562.卷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年高考物理科卷平均得分:26.91,难度:0.37.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审题不细,粗心大意,不按要求答题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会灵活运用;分析综合能力差,不会找研究对象,不会分析物理过程 ,不会找临界状态,不会分析隐含条件;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差,简单的运算错误很多,有的列出了方程却解不出结果;不懂实验原理,实验仍是薄弱环节。以下逐题分析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2题: 属于组合实验,形式比较陈旧。平均得分:5.42,难度:0.32

47、。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涉及知识点有平行四边形定则;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学生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错误: 原理图错误,造成本题得0分计算错误,尤其是第二问求内电阻没有注意安培表有内阻滑线变阻器当作分压器来用。23题:平均得分:11.45,难度:0.72。题目的背景材料学生较熟悉,题目难度不大,但使人感觉新概念多抓不住要害。本题是比较常规、典型的运动学题目,针对学科m a  d =  m g(h +d );  m a  d =m 

48、g(h +d )  得到h  =  h  d /d =  62.5cm知识重点,考查目的明确,是学生重点复习和掌握的知识点。题意清楚、明确,是一道好题。典型错误有: 不理解题意,乱套公式,符号运用混乱。 不结合题意列方程,找不到的分点 错误的理解h ,h 的含义,结果H62.5+0.5=63m扣掉2分。1211111222221121224题:平均得分:3.49,难度:0.18。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静力学平

49、衡、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本题的难点是研究对象多,研究过程复杂。学生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错误不理解题意,无从下手研究对象选取混乱。用牛顿运动定律,按匀变速直线运动求解,步骤混乱,中心方程不突出,得分点少能的转化关系混乱,把的m 动能加上或者漏掉了m 的动能。2125 题:平均得分:6.55,难度: 0.33。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运动学公式的具体运用。本题难点:变化电场对粒子运动情况的影响。典型错误:对含电容的电路认识不清,串联的电阻看成并联,导致电容器两端电压计算错误。从而导致全题错误。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的基本规律掌握不好,不会计算偏转位移,偏转

50、角度图像中的主要问题。01 秒内偏移量计算错误;12 秒内偏移量计算错误;23 秒内偏移量没有计算,定性划线导致结果错误。五、对今后教学的建议生物学科(一)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全面复习,打好学科基础1.认真研究考试大纲、教学大纲和课本,全面落实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考试大纲知识列表中的 13 个部分,2005 年试题考察了 7 个部分,考试大纲要求的 5 种能力,试题全部进行了考察。建议高三教学要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强化落实双基,打好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谈的上提高能力。在全面复

51、习的基础上,要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做到深刻理解和会灵活应用。2.引导学生学会复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知识网络,建立知识体系。学会归纳、总结、演绎、检索、迁移、推理、实验、假设等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能力。3.适当训练,防止题海战术。高三复习中要以考试大纲和课本为依据,适当作训练题。要防止以做题代替复习,不求对知识的理解,大量重复训练。重复训练、题海战术加重了学生负担,并不一定能提高高考成绩,因为高考试题的知识点都是落脚在课本上,关键是理解不理解,会用不会用。4.注意学科内综合,适当降低难度。高中生物是分章节教学的,理科综合能力考试,适当进行了学科内综合,一个题往往

52、考察几个知识点。因此,高三生物教学要注意学科内综合,章节之间的相关知识,内在联系要作到融会贯通。同时不要教的太深,要适当降低难度,与高中的学习要求相适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二)注重能力培养,加强实验教学1.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能力。 考试大纲有五种能力要求,高考试题坚持了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因此,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例如,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的理解能力;根据现象、事实和条件进行抽象归纳、判断的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阅读资料,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应用基础知识、基本定律分析数据、图表、解释现象等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53、是,要努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只有在主动的学习实践中才能不断的提高能力。2.加强生物试验。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对生物试验的考察比较多,2005 年第 4 题、30 题、31 题都与试验有关。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是考试大纲要求的能力,生物实验也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特点。目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相对薄弱,有些学校实验教学只是讲一讲,或教师演示,不做学生实验,学生没有动手去做,感受不深刻,理解不透彻。高三复习应该加强试验复习,有条件的学校要让学生重做重要的试验。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3.注重学以致用。高考试题往往以实际问题为命题的切入点,生物教学要密切联

54、系生产生活实际和实验,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三)严格要求,规范答题在高三生物教学中要特别强调答题的规范化要求。从阅卷出现的问题来看,卷面书写潦草,字迹不清,答案步骤混乱,符号使用错误,如:自交符号写成回交符号等。高三生物教学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科学规范是十分重要的。化学学科1.转变观念,夯实基础,抓好主干知识的复习课堂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高考的成绩,为此,教师要潜心钻研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整合,精于问题设计,科学训练,使教学真正成为全体参与、交流互动、解决问题、掌握方法、培养能力的活动。从近两年的理综化学试题来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占有相当大的的比重,说明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不仅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内容,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立足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内容的复习中,既要注重能力培养,又不要过分拔高,复习中一定要跳出题海,用好课本,抓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