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大体结构观察,视力、视野、盲点的测定课件_第1页
感官大体结构观察,视力、视野、盲点的测定课件_第2页
感官大体结构观察,视力、视野、盲点的测定课件_第3页
感官大体结构观察,视力、视野、盲点的测定课件_第4页
感官大体结构观察,视力、视野、盲点的测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感觉器官的结构与机能感觉器官的结构与机能三三. .1.1.视器(眼)视器(眼)2.2.眼球眼球2.2.眼球壁眼球壁外膜外膜2.2.眼球壁眼球壁中膜中膜2.2.眼球壁眼球壁内膜内膜3.3.眼内容物眼内容物房水房水前房前房后房后房巩膜静脉窦巩膜静脉窦膜静脉窦膜静脉窦3.3.眼内容物眼内容物晶状体、玻璃体晶状体、玻璃体晶状体核(硬)晶状体核(硬)4.4.眼副器眼副器泪器泪器4.4.眼副器眼副器泪器泪器4.4.眼副器眼副器眼外肌眼外肌5.5.位听器官(前庭蜗器、耳)位听器官(前庭蜗器、耳)5. 5. 耳耳外耳、中耳外耳、中耳5. 5. 耳耳中耳中耳听小骨听小骨5. 5. 耳耳内耳内耳5. 5. 耳耳内

2、耳内耳耳蜗耳蜗目的要求1、学习测定视力视力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视敏度视敏度的概念。2、学习视野视野的测定方法,了解测定视野的意义。3、证明盲点盲点的存在,并计算盲点所在的位置和范围。原理步骤4、观察瞳孔对光反射,掌握该反射的反射弧掌握该反射的反射弧。视力、视野、盲点的测定及瞳孔的对光反射视力、视野、盲点的测定及瞳孔的对光反射原理步骤目的要求视力的测定 P65 视力又称视敏度,是指一定条件下眼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 视力1/视角视力衡量标准:在一定距离上能分辨空间两点的最小距离。距离眼球5m远的物体上两点间的距离约为1.5mm时,所形成的视角为1分角 通过测定视力可检查视网膜中央凹精细视觉的分辨

3、能力。 原理步骤目的要求视力的测定:国际标准视力表对数视力表视力表1、受试者在距离5m远处,视力表上第10行字与受试者的眼同高 2、受试者用遮眼板遮住一眼,另一眼看视力表,按主试者的指点自上而下进行识别,直到能辨认的最小字行为止,依此确定该眼的视力。同法测定另一眼的视力。3、若受试者对最上一行字也不能辨认,则令受试者向前移动,直至能辨认最上一行字为止。此时 受试者视力远距离正常视力辨认该字的最距离受试者辨认某字的最远 视力的测定 P65原理步骤目的要求视野的测定 P66 视野是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单眼视野、周边视力),也就是黄斑中央凹以外的视力。 测定视野可了解整个视网

4、膜的感光功能,并有助于判断视觉传导路及视觉中枢的机能。正常人的视野范围: 相同亮度下: 白色视野白色视野 红色视野红色视野 绿色视野绿色视野 下方上方;颞侧鼻侧。下方上方;颞侧鼻侧。原理步骤目的要求1、将白色视标紧贴弧架内面并从周边向中央缓慢移动,直至受试者能看到为止,并记下弧架该处的经纬度。2、将弧架转动45角,重复上述测定,共操作8次,得出8个点,将视野图上的8个点用曲线依次连接,即得出该眼白色视野的范围 视野测定方法:视野的测定 P66原理步骤目的要求盲点的测定 P67 生理盲点: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部位(即视神经乳头所在的部位)没有感光细胞,外来光线虽成像于此但不能引起视觉。 由于盲点

5、的存在,视野中也必然存在盲点投射区。根据物体成像规律,通过测定盲点投射区,可计算出盲点所在的位置和范围 原理步骤目的要求 取一白纸贴在墙上,受试者立于纸前50cm处,在纸上与眼相平处用铅笔划一“+”字。按照实验教程P103的步骤操作。盲点的测定: 盲点的直径()盲点投射区的直径50015盲点的测定 P67原理步骤目的要求瞳孔的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人眼在感受光刺激时,瞳孔的大小可随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弱光下瞳孔散大,强光下瞳孔缩小,此反射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实验步骤:P1041、让受试者注视远方,观察其瞳孔大小,再用手电筒照射其一眼,可见其瞳孔立刻缩小,即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2、用手在鼻侧

6、挡住光线以防照射另一眼,重复上述实验,可见双眼瞳孔同时缩小,这称互感性对光反射互感性对光反射。 原理步骤目的要求瞳孔的对光反射原理步骤目的要求1、任内氏实验(RT):比较同侧耳的气导和骨导1)主试者敲响音叉,立即将音叉柄底部压置于受试者一侧颞骨乳突,当声音减弱至刚听不到时,立即将音叉臂移近同侧外耳道口,听力正常者又可听到声音。反之,先置音叉于外耳道口处,当刚听不到声响时,立即将音叉移至乳突部,也听不到声音,即任内氏实验阳性(任内氏实验阳性(+ +)。2)用棉花塞住受试者外耳道(相当于气导途径障碍)重复上述实验。听力正常者的气导时间缩短,等于或小于骨导时间,即任内氏实验阴性(任内氏实验阴性(- -)。声音的传导途径声音的传导途径原理步骤目的要求2.魏伯实验(Rinne test,WT):比较两耳的骨导 1)将敲响的音叉柄压置于受试者前额正中发际处,令其比较两耳所听到的声音是否相等(=)?若某侧音响强度增加,则该侧骨导增强()。2)用棉花塞住受试者一侧外耳道,重复上述操作,两耳感受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听力正常者被塞棉球一侧耳听到的声音更响,为什么?)3)取出棉球,将胶管一端塞入受试者耳孔,另一端塞入另一人耳孔。再将敲响的音叉柄置于受试者插胶管侧的乳突上,另一人可通过胶管听到声音。该现象说明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