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修女作文素材_第1页
特蕾莎修女作文素材_第2页
特蕾莎修女作文素材_第3页
特蕾莎修女作文素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特蕾莎修女:将爱播撒人间一、人物简介特蕾莎修女(Blessed Teresa of Calcutt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又称作、,是世界著名的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的穷人服务。因其一生致力于消除贫困,于1979年得到。2003年10月被教皇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单Beatification,特蕾莎的名称也因此变被祝福的(Blessed Teresa)。二、主要经历兴办学校1948年,38岁的特蕾莎修女离开爱尔兰的罗瑞托修道院,来到印度加尔各答。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下了罗瑞托修女穿着的蓝色的,改穿印度平民妇女常穿的白色棉纱丽。特蕾莎修女是在车站后面

2、的贫民窟展开工作的。白天的经历让修女难以入睡,这些可怜的孩子们不但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不会数最简单的数字,将来长大了怎么办?要从根本上解救这些孩子,莫过于让他们掌握知识!于是,在贫民区里办一所露天学校的想法,在特蕾莎修女的头脑中成熟了。第二天,在一块大树下面的空地上,特蕾莎修女宣布那里就是教室,地面就是黑板,愿意念书的就坐下来。经过她的耐心说服,巴布首先坐了下来,接着又坐下了四个孩子。特蕾莎修女饶有趣味的讲课,渐渐地吸引了他们,其他的孩子也慢慢地走近了大树。等到第二天特蕾莎修女再次来到大树下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用破布、木板等物搭起了一座帐篷,坐在里面的小孩也比昨天多得

3、多了。就在这简陋的“教室”里,特蕾莎修女除了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读读写写之外,还教他们卫生常识,比如刷牙、洗脸、洗澡等。她还亲自带孩子们到井边,一个个教他们如何洗澡。贫民窟的妇女们将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快地,她们也仿效特蕾莎的做法,替自己的孩子洗澡了。特蕾莎修女在贫民窟办露天学校的事儿很快就传开了,一个星期后,来听课的孩子达到了一百多人,后来又增加到了五百多人。救助垂死者有一天,她发现一位老妇人倒在路上,像是死了一般,破布裹着的脚上爬满了蚂蚁,头上像是被老鼠咬了一个洞,残留着血迹的伤口周围爬满了苍蝇和蛆虫。特蕾莎替老妇人测量呼吸与脉搏,发现老妇人似乎还有一口气,就赶紧把老妇人送到了附近的医

4、院。医院得知是位无家可归的老人,便不予接收,但特蕾莎修女态度坚决:“老奶奶是否有救的责任不在医院,但作为医院想办法给予治疗却是必须的!”迫于特蕾莎修女的义正辞严,医院才对这个垂死的老妇人予以治疗。光靠特蕾莎及修女们的工作,要救助全加尔各答的垂死者是不可能的,但她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她认为人类的不幸并不存在于贫困、生病或饥饿,真正的不幸是当人们生病或贫困时没有人伸出援手,即使死去,临终前也应有个归宿,这就是特蕾莎对垂死者的爱。正是这位貌不惊人的修女,曾经让无数被世俗社会抛弃的人,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获得尊严的补偿。解救难民1946年9月10日,特蕾莎修女到印度大吉岭的修院休息了一年,并强烈的感

5、受到了自己要为穷人服务的心,返回加尔各答后,她向当地的请求离开学校和修会,但一直得不到许可。1947年脱离印度独立,加尔各答涌入了数以万计的难民,巷尾爆发开来,于是加尔各答的街头,学校的高墙外越来越像是地狱,这一直折磨着特蕾莎修女的心,在不断向总主教以及请求下,1948年,终于给特蕾莎修女以自由修女身份行善的许可,并拨给她一个社区和居住所让她去帮助有需要的穷人,于是特蕾莎修女马上去接受医疗训练,并寻找帮手。1950年10月,特蕾莎修女与其他12位修女,成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Missionaries of Charity,又称博济会),并将教会的修女服改为印度妇女传统的,以镶上朴素的蓝边,成为博

6、济会修女的制服。 1952年8月收容院、垂死者收容院正式成立,当时在入口处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尼尔玛·刮德”, 按孟加拉丁语的意思,就是“静心之家”。1959年,特蕾莎的“仁爱传教会”分别又在印度首都和设立了两座这样的垂死者收容院。关注难民病情,建立慈善组织立了一所露天学校,收容失学儿童和流浪孤儿,一面给予教育,一面为他们寻找愿意收养的人家。不久之后,她又开始关注麻风病人的境况,这种已可治愈的疾病被人们视为瘟疫,致使病人被周围的人遗弃,心灵的痛远胜于身体的病痛。特蕾莎为此开办了许多麻风病人收容诊疗中心,多年后竟使孟加拉大城市吉大港的麻风病汉愈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当艾滋病开

7、始被人们视为新瘟疫,一般人对病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特蕾莎又奔走于欧美各国,设立了多家艾滋病患者收容所,在医生治疗的同时,她和她的修女们则给予护理。在所有这些事情中,特蕾莎不仅仅表现了罕见的组织才能,更重要的是表现了本真的爱心。她细心地从腐烂的伤口捡出蛆虫、亲切的抚摸麻风病人的残肢所有这些深深地感动了全世界的人们。靠着这种爱心,也仅仅靠着这种爱心,她赢得了成千上万的追随者,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近千个类似的机构,把食物、衣服、住房、药品、医护、教育送到了千百万穷人、孤儿、灾民、病人和被遗弃者的身边,使他们感到有人在爱着他们。在这些事情中,特蕾莎和她的追随者的爱心已达到自我牺牲的程度,否则我

8、们就不会看到,越是人们的自私自爱之心阻挡人们前往的地方,他们越是要去:大城市里的贫民窟,荒凉贫瘠的高寒山区,饥荒和瘟设流行的穷国,随时有生命危险的震区和战区为了这些,有时她甚至得冒险犯难去克服一些政治上的障碍,例如,为了帮助海湾战后的伊拉克人民,她曾同一位神父两位修女前往巴格达;为了到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地区帮助受害者,她曾到当时禁止宗教团体办慈善事业的苏联去提出建立工作站的愿望,并终于在两年后得到批准特蕾莎也曾经上法庭打官司。1984年,她同一个名叫"赞助特蕾莎修女基金会"的组织对簿公堂,目的是要向全世界宣告:她反对任何人以她的名义募捐筹款;她希望人们不要关注她而只关注她要去

9、帮助的那些人。确实,她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及其资产,都来自她个人的奉献和人们自愿捐献。她要求手下的人只为受苦的人们服务,绝不要操心金钱的问题,因为,要让人感到被爱,需要的只是充满爱心的行动,其余的事听凭上主的安排。她经常对手下的人说:"你们不必注重成果数字。凡是有益于穷人和被弃者们的爱的行动,不管怎样微小,在耶稣看来都是重要的。"1969年,被这种精神感动的人们成立了"特蕾莎合作者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workers of Mother Teresa),现有会员数十万人。这个组织不要求会员缴会费,

10、也不筹集资金,只是通过"祈祷、克己和为穷苦人服务"来支持仁爱传教会的工作,被称为"世界上最无组织的组织"。三、社会评价她把一切都献给了、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特蕾莎修女以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穷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特蕾莎修女,没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诚恳、服务而有行动的爱,来医治人类最严重的病源:、等恶行;也为通往社会正义和世界和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特蕾莎修女是人类社会的福音,她与贫困中的人们融为一体,为他们带去光明和爱。而特蕾莎修女这样做,不为所图,不求任何回报,纯粹只

11、是去帮助那些受难的人民。我认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人是特雷萨修女,她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她于1910年出生于马其顿。父亲是建筑工人;年轻时学习宗教,热爱众人;她在爱尔兰成为修女,1929年前往印度,在那里教了许多年的地理;她一生关爱穷人,197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97年逝世,享年87岁。四、适用话题善良、爱心无私、奉献诚恳、博爱坚持、坚定传播温暖五、应用示例观点一:梦想需要不断追求叙述一:特蕾莎修女用她的一生,将爱传播给其他人,她一直都希望印度的难民能够拥有自己的家。从12岁起,特蕾莎便开始帮助印度的难民,她为难民儿童开设露天学校,亲自照顾无家可归的难民老人,为他们争取医疗条件与设备,每次他们

12、有什么新病情,特蕾莎修女都会第一个投身于研究中······七十五年来,特蕾莎修女每天都为一件事情都出奔走呼号,为印度难民们筹得善款,创办慈善基金会,隔段时间,就会亲自到难民家中抚慰他们。因为特蕾莎修女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和修女投身于解救难民的行列中去,特蕾莎修女也因此在1979年荣获了诺贝尔和平奖。议论一:如果特蕾莎修女只是短暂性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或许她的名字,她这个人不会被多少人记住,也不会成为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者之一。然而特蕾莎修女却用其一生,只为帮助他人,只为解救印度难民,消除贫困,完成自己心中的愿望和梦想,所以说,一个人的梦想需要不断追求,只有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梦想便永不会破碎。观点一:不断的传递邂逅温暖叙述二:特蕾莎修女常常将自己的温暖传递给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她将半路上遇到的垂死老人送到医院,并且照顾老人直至老人康复;她为素不相识的难民儿童讲解知识,为他们创办露天学校,他也为那些得了流行病的难民争取他们所需的医疗设备和条件······特蕾莎修女一生都在传递着邂逅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