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教案(学案)_第1页
文言句式教案(学案)_第2页
文言句式教案(学案)_第3页
文言句式教案(学案)_第4页
文言句式教案(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届高三语文复习之文言文句式学案课时序号授课日期授课班级高三 班学生人数 出席旷课课题文言实词复习之文言句式考纲要求把握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教学目标把握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句法结构,并能根据句法特点正确翻译。复习重点把握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句法结构。复习难点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类型及句法结构的把握及翻译。内容分析与整合把握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是文言翻译的基础,要想很好地翻译文言句子,必须掌握一定的文言句式的句法结构特点,并能在翻译时根据句子的特点正确翻译。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学情分析学生文言文基础较差,文言语法知识也较差,学过的东西没印象。教具 (多媒体)多媒体课件、数字展台教学过程:一【特殊句式】(一

2、)、判断句:判断句即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古汉语中判断句大多不用判断词“是”,表判断的,可以分为两个系列:“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常见的格式有以下三种:1、“者,也”系列。“者,也”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A、“者,也” B、“也” C、“者”,例: 忠义者圣贤家法。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百战百胜,非战之善者也。粟者,民之所种。虢,虞之表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用“为”、“及”、“则”等词表示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即”、“则”、“是”表示,构成又一系列。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翩翩两

3、骑来是谁?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审谛之,顿非前物。3、句中不用“者”,句末也不用“也”例:刘备天下枭雄。 当堂练习:口译下列各判断句: 1环滁皆山也。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3已后典籍皆为板本。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5臣本布衣。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8此乃太公兵法也。(二)、省略句:文言文中常见的省略有以下几种: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介词宾语省略 E.介词省略主语和谓语的省略,如:(余)问之,(蒋氏)则曰:“吾祖死于是” 省主语一鼓作气,再( 鼓 )而衰,三(鼓)而竭省谓语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

4、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其)善。杞子自郑使 (人)告于秦。介词(于、以)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或异(于)二者之为省介词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课堂练习:补出省略

5、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1( )见渔人,( )乃大惊,( )问( )所从来。 2贫者自南海还,以( )告富者。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4(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5小惠未遍,民弗从( )也。6或异( )二者之为。(三)、被动句文言文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意念被动句。(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形式标志:“为”、“为所”、“为所”、“见(受)于”“于”,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而君幸于赵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意看

6、,谓语和主语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这称之为“意念被动句”。如: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屈平方正之不容也。孝景七年,栗太子废,窦婴力争不能得。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四)、倒装句文言文倒装句主要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亦称主语后置句或谓语前置句)(一)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一般都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特殊的提宾句式。其中又可分以下五种情形:A、否定句宾语前置(否宾前):文言文否定句(常有“不”“莫”“无”“毋”等否定词等作标志)中,如果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那么该代词一定要放在动词或介词前

7、,例如: (1)忌不自信=忌不信自(2)三岁贯汝,莫我肯顾(3)不患人之不己知,而患不知人也(4)三岁贯汝,莫我肯德=莫肯德我(5)古之人不余欺也(6)恐年岁之不吾与翻译要领:要将作宾语的代词还原到动词后即可。B、疑问句宾语前置(疑宾前):文言文疑问句(常有“何”“安”“焉”“谁”等疑问代词等作标志)中,如果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则该疑问代词一定要放在动词或介词前,例如:(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斯人,吾与谁归?(2)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操?(3)沛公安在?=沛公在安?翻译要领:要将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还原到动词或介词后即可。C、用助词“之”将宾语提前,称之为“之”宾前,例如:“之”“是”

8、是标志性的词语。 (1)宋何罪之有?=宋有何罪?(2)何陋之有?=有何陋?(3)夫晋,何厌之有?=夫晋,有何厌?(4)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钩党遍于天下翻译要领:要将“之”去掉,并且把宾语还原到动词后即可。D、用“是”将宾语提前,称之为“是”宾前,例如:(1)惟余马首是瞻=惟瞻予马首(2)惟你是问=惟问你。(3)惟命是从=惟从命(4)孜孜焉唯进修是急(5)唯利是图=唯图利翻译要领:要将“是”去掉,并且把宾语还原到动词后即可。E、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以一言蔽之(2)是以后世无传矣。(是以=以是)(3)夜以继日=以夜继日(4)仁以为己任=以仁为己任翻译要领:要将“以”前的

9、宾语还原到动词后即可。 练一练:翻译下列各句,注意宾语后置句的翻译。1何有于我哉?2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3王曰:“何为者也?”4微斯人,吾谁与归?5子将安之?6唯我是听7唯才是举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9君何以知燕王?10何以战?11自古及今,未之有也1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13城中皆不之觉1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1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二)状语后置我们先来看一个现代汉语句子:陈康在街上遇到一位朋友。这个句子如果用古人的话来说,该怎么说?陈康遇友于市。“在街上”(于市)是一个介词加其宾语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状语要放在动词谓语前;但在

10、古代汉语中,状语必须放到动词谓语后作补语了,称之为状语后置句。能表示状语后置的介词只有“于、乎、以”三个字。例如:(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翻译要领:一般要把这个介宾结构提到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再行翻译。练一练:翻译下列各句,注意状语后置句的翻译。1开小门于大门之侧2赵急,请救于齐3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5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7公与之乘,战于长勺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9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10为政以德(三)定语后置句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或限制的作用。

11、但在古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具体格式有:A“中心词之定语者”。例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的石头都是这样的)B“中心词定语者”。例如: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这是挑选狭长形的桃核来雕刻的)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有些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当即就把它刻出来)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村子里有个好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况且

12、将军您的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长江)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想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向秦国回复的人,也没有找到)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上白衣,戴上白帽,给荆轲送行。)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率领能挑担的子孙三个人。)C“中心词之定语”。 例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高高的朝廷,就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在偏远的江湖即民间,就担忧他的国君。)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健强的筋骨)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

13、察,受物之汶汶者乎!(高尚的人谁又能让自己清洁的身子,蒙受污浊的外物污染呢!)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腰佩着长长的宝剑啊,头戴高高的切云帽。)D“中心词数量定语”。 例如: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跟随着十来个女徒弟)持白璧一双,欲献大王。(一双白璧)翻译要领:一般要把这个后置的定语还原到中心词之前作定语再行翻译。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定语后置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切不可简单地“对号入座”,而应从句子词语间的结构关系上进行深入思考,特别是要认真分析“者”的词性和作用,否则极易出现错误。练一练:翻译下列各句,注意定语

14、后置句的翻译。 (1)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2)人马烧溺死者甚众(3)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4)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6)尝贻余核舟一(7)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8)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四)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通“慧”)。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 了”。再如: (1)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2)

15、君子哉若人(3)贤哉回也(4)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翻译要领:一般要把这个后置的主语还原到谓语动词之前再行翻译。练一练:翻译下列各句,注意主语后置句的翻译。(1)尚德哉若人 (2)野哉,由也! (3)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课后自测一:特殊句式汇总练习(把相应的句式代码填入表格中)A判断句 B被动句 C省略句 D主语后置(谓语前置)句 E定语后置句F状后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句 G宾语前置之“否宾前” H宾语前置之“疑宾前”I宾语前置之“之宾前” J。宾语前置之“是宾前” K。宾语前置之“以宾前”序号句子代码序号句子代码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輮以为轮,其曲中

16、规 4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44质明,避哨竹林中 6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45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 7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6死生,昼夜事也 8而耻学于师 47痛何如哉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8而幸生也何为 10师不必贤于弟子 49将请罪于君 11不拘于时,学于余 50请罪于母,母不许 1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51请罪于先人之墓 13举酒属客 52使予委骨于草莽 14月出于东山之上 53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15徘徊于斗牛之间 54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16凌万顷之茫然 55使旦夕得正丘首 17客有吹洞箫者 56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1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

17、郎者乎 57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19固一世之雄也 58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20而今安在哉 59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2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0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22寄蜉蝣于天地 61断头置城上 23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6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24而又何羡乎 63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2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64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26相与枕藉乎舟中 65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27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66不能容于远近 28斯用兵之效也 67显荣于身后 29赵尝五战于秦 68忠义暴于朝廷 30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69斯固百世之遇也 3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70扼腕墓道

18、 32其势弱于秦 71以其无礼于晋 33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7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4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7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35予羁縻不得还 74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36约以连兵大举 7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7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76敢以烦执事 38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7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39为巡船所物色 78夫晋,何厌之有 40真州逐之城门外 79沛公军霸上 41坐桂公塘土围中 80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42几落贼手死 81沛公欲王关中 43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8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83此天子气也 122奚以知其然也 84急击勿

19、失 123彼且奚适也 85沛公居山东时 124翱翔蓬蒿之间 86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125而彼且奚适也 87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126此小大之辩也 88欲呼张良与俱去 127此亦飞之至也 89曰:“毋从俱死也。” 128为政以德 90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129道之以政 9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130齐之以刑 92不然,籍何以至此 13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9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132使民以时 94亚父者,范增也 133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95因击沛公于坐 13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9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35无乃尔是过与 97客何为者? 136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98沛公之参

20、乘樊哙者也 137是社稷之臣也 99则与斗卮酒 138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100樊哙覆其盾于地 139天何言哉 101此亡秦之续耳 140临之以庄 10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41君子哉若人! 103何辞为? 143既庶矣,又何加焉 104大王来何操? 144于斯三者何先 105沛公安在? 145固而近于费 10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146季氏富于周公 107亚父受玉斗,置之地 147君孰与不足 108竖子不足与谋 148何以伐为 109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149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110吾属今为之虏矣 150子路行以告 111且臣少仕伪朝 15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12是

21、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15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113南冥者,天池也 153子路宿于石门 114齐谐者,志怪者也 154而谁以易之 11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155莫己知也 116去以六月息者也 156末之难矣 117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57吾道一以贯之 11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158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19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15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120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60门人问曰:“何谓也?” 121之二虫又何知 161固相师之道也 162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74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16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75不吾知也 164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22、 176则何以哉 165陈亢问于伯鱼曰 177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166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8异乎三子者之撰 167其斯之谓与 179浴乎沂,风乎舞雩 168素以为绚兮 180以吾一日长乎尔 169何谓也? 181毋吾以也 170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8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171绘事后素 172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课后自测二:阅读下列语段,翻译画线句。1、某鼠恶,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毯。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译: 。2、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以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23、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 。 二【固定结构】同学们,你能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吗?(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4)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5)嘻,技亦灵怪矣哉! (6)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7)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8)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9)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10)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像加点

24、部分这样的结构,我们称之为“固定结构”。学习文言文时,我们对这种结构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如果不能准确理解、翻译这种结构,势必会影响到对句子意思乃至文章意思的理解与翻译。有时候,一个句子的翻译很有可能就卡在这种结构上。在高考的文言文翻译题中,几乎每年至少有一个句子涉及到固定结构的翻译。那么,这类固定结构有哪些类型,每个类型又各有什么特点呢?文言文的固定结构一般出现在感叹句与疑问句中,出现在疑问句中又有表示一般性疑问、反问、选择性疑问与揣测性疑问之别。下面就让我们分别列表加以说明。一、感叹句中的常见固定结构类型句式意思请你或老师来翻译何其也!多么啊!,怎么那么啊!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直

25、耳!只不过罢了!直不过百步耳!惟耳!只罢了!惟待死期耳!一何!多么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亦矣哉!也真是啊!呜呼,亦盛矣哉!何如哉!多么啊!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说的就是啊!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说明】上表中的这一句式也可用于猜测性疑问句中,意思是:大概说的就是吧?确定是感叹句还是猜测性疑问句,关键是看句后是感叹号还是问号。如,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诗经里说:“孝子的孝是没有穷尽的,永远把它留给你这样的孝子们。”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二、疑问句中的常见固定结构类型 1表一般性疑问句式意思请你或老师来翻译何以?根据,凭什么?何以战?何所?所的是什么?问女何所忆? 卖炭得钱何所营?奈何?怎么?未辞也,为之奈何?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如何?奈何?拿怎么办呢?虞兮虞兮奈若何?如太行王屋何?孰与?跟比哪个?吾孰与徐公美?廉将军孰与秦王?何哉/也?为什么呢?或什么原因呢?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2表反问语气句式意思请你或老师来翻译何哉/也?怎么能呢?徐公何能及君也?何可胜道也哉?何为?什么呢?何辞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