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本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案第四单元借书不还,天打雷劈编写人:姚春艳 编写单位:青华一中 审核人姓名 郭蕊 单位 青华一中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案教材分析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是一篇杂文,题目是一句诙谐性的口语,作者借此为题,用夸张手法表明了对书籍的热爱,同时 也表现了作者对借书不还者的憎恶。教学目标:1. 感知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2. 体会作者对借书不还者的丑化和讽刺,品味本文诙谐幽默的语言。教学重点和难点:体会本文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过程导入新课: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心爱的书被借去后一去不返,或者你想从朋友那里借书但朋友却不肯借。(学生回答有)那谁起
2、来谈一下你当时的感受或者对这种现象的看法?(学生自由交流)。其实很多爱书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你瞧,连台湾著名学者柏杨先生都发出了“借书不还,天打雷劈”的诅咒,柏杨先对这一问题到底有何感想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请2位同学讲你们搜集的关于作者的内容展示到投影仪上柏杨(19202008),当代作家。原名郭立邦,后改名为郭衣洞,笔名柏杨。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49年前往台湾。他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之一。他的杂文畅快淋漓、文字刻薄尖锐,直指中国人的种种劣根性和中国文化的特点。作品主要有中国人史纲丑陋的中国人玉雕集倚梦闲话等。一、 揭示目标(1分钟)同学们
3、,首先我们齐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学习目标,由读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 自主探索(10分钟)自主学习指导:1、 请同学们标注出课文的段落,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易错字,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2、 通读课文,获知文章大意,小组内部挑选出语言表现力较强的同学再跳读组员们认为最精彩、比较精彩的段落,其他同学边听边听边领悟、揣摩。3、 大屏幕上展示本课中的生难字、易错字,以供学生参照:炫( )耀 过瘾( ) 迄( )今 诅( )咒( )潸( )然泪下 信笺( ) 歃( )血(注:括号前边的字为注音重点字,加横线的为字形重点字。)(学生们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巡视,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
4、效果好的组员、小组;善意提醒暂时不够积极、效率还没有提上来的个体、团队。全面了解、掌握巡视的自主学习情况。)自主探索教学方案:先让学生自主完成自学指导中对应的几个点,然后依据具体情况或展示或一带而过对应问题的答案,通过教师的引导,提升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理解。问题1一带而过,后面还有对应的习题。问题2处理方案: 建议毛遂自荐者或小组推选的佼佼者挑读出大家认为写得比较精彩的段落。在推选出一位同学用一两个关键词、一两句话点拨出你们组挑出该段的理由。 生1:段 理由:故意错误翻译,风趣! 生2:段 理由:把歪理说得振振有词,说到极端,够讽刺,够味! 生3:段 理由:借得如此理直气壮、气焰嚣张;要得如此忍
5、辱负重、吞气忍声。够味! 生4:段 理由:“夺”“塞”“扬长而去”借书者嘴脸何其霸道!何其无耻! 问题3处理方案: B2组和B4组的3号同学到黑板上演板,B1和B3组的对应同学负责检查并打出分数。 其他同学在随堂练习册上写出你的答案,由组长把关。三、 合作提升(检测自主探索效果,进行兵教兵)。(10分钟)学生在完成自主探索后,迅速完成“合作提升”中设置的问题。通过提问、展示、质疑等进行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一步品味作者的幽默诙谐的语言,总结知识方法,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读书、借书习惯。 1、课文标题为什么要采用“借书不还,天打雷劈”这样极端化的语言?2、作者列举的英文酒名“喂死剂”“
6、白烂弟”“拿破轮”与我们通常见到的译名“威士忌”“白兰地”“拿破仑”不同,这是为什么?3、再读段,作者用谴责的态度分析了借书不还的原因,说说有那那几点?4、“你摆着还不是摆着,俺拿来进德修业,以便救国救民,你不送慰劳金已差劲啦,还有脸讨呀。”这一句有什么表达作用?(注:教师巡视,时刻关注小组内部的讨论,掌握学生合作完成情况。)合作提升教学方案:本环节设置的问题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完成后在自己位上展示答案。如同学们合作激情较高,可找暂时学困生回答,有遗漏的话可由1号、2号同学帮忙补充。师生景象合作,及时对答案进行补充、纠错,展示完成后全班经纠错。明确:1、这是故意夸张,语言幽默风趣,痛快淋漓,能
7、使读者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痛批借书不还这种恶习。2、本来翻译英文名时,汉字只表音不表意。这里作者故意利用汉字表意的特点,引起读者的联想,表达对丢弃传统、盲目崇拜洋者的辛辣嘲讽。3、 朋友家发现一本好书,不愿归还。 有的是绝版珍本,宁愿举家潜逃,坚决不还。 书不还也不会吃官司、 认为书主只是摆放着不读不会发挥书的作用。4、通过模仿借书人的语气,既表现借书人强取恶借的无赖,又讽刺一些书主只是附庸风雅装点门面,并不是用心读书的做法。四、 当堂检测 (10分钟)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迄今( ) 衙门( ) 谚语( )潸然泪下( ) 杜暹( ) 纠缠( )歃血( ) 戋戋稿费(
8、) 间或( )差劲( ) 恐吓( ) 阻吓( )2、请圈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 大概物急必反,最近酒柜有开始撤退的迹象。 ( ) 当其借书时也,如果拒绝,八十年交情从此一笔勾消。 ( ) 书主被糟塌到这种程度,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 ) 你别看我丑态逼露,哼,等他讨书时,看他磕头吧。 ( )3、在下面的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或副词。 书柜上的书, 从没有人翻阅, ,用以炫耀主人学问庞大,已经足够。 借的是绝版珍本,该恶客举家潜逃,你 弄个探测器, 探测不到4、读课文第段,回答: “喂死剂”一般翻译成“威士忌”,作者在这里这样翻译起到什么作用? “俺拿来进德修业,以便救国救民
9、,你不送慰劳金已差劲啦,还有脸讨呀。”这句话中的划线句是如何体现柏杨的幽默感,他的任情率性、无所顾忌的? 五、 抽查清(3分钟)学完了这篇课文,相信大家已经被柏杨先生那夸张又不失幽默风趣的文字风格所折服了,那么我们的收获是什么呢?我们是不是也该学以致用呢?下面我们通过“抽查清”这一环节来检测本节课大家的掌握情况。1、补充完整下列词语。 物 必反 劳 动众 一笔勾 转陈词 丑态 露 声泪 下略 小计 爱不 手2、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歃血 潸然泪下 迄今 糟蹋 存心干没 第二课时学习过程复习导入: 1、简单回顾上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重点是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感情和主张。2、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诙谐
10、幽默,这也是柏杨先生作品的主要特色。这节课我们就着重来来欣赏这一点。一、揭示目标(1分钟)朗读课文,体会本文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二、 自主探索(10分钟)自主学习指导:1、上节课小组内挑选的精彩段落请再次重读,品读其中的诙谐幽默。(A区小组的1号和2号同学上台展示,B区对应号的同学评价,学习班长打分数。)2、作者在本文中表达了什么主张?3、尝试着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自主探索教学方案问题1处理方案:甲生:“一个人省吃俭用,好容易买了几本视同性命的巨著,却被列强瓜分,实在是痛彻心肺。”点评:“列强瓜分”一词让读者联想到旧中国被列强瓜分的惨痛经历,激发读者的愤慨之情,既表达对借者的强烈谴责,又表达对
11、书主的极大同情。乙生:“他阁下从我老人家手中把书夺了过去,看了几页,爱不忍释,声言要借,我还没有开腔,他已塞到怀里,扬长而去。”点评:通过“夺”“塞”“扬长而去”这几个词表现了此人的猖狂,无视主人的存在,写出借书人的霸道。这哪里是借,分明是枪了,难怪主人惧怕别人借书。问题2处理方案: 借书必还。问题3处理方案: 第一部分(14):指出文化气息淡漠的现状。 第二部分(59):批判借书不还的不良社会现象。 第三部分(1011):呼吁“借书必还”。三、合作提升(检测自主探索效果,进行兵教兵)。(10分钟)1、作者把借书不还这一事写得如此严重,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2、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说“书非借不能读
12、也”是什么意思?与本文作者提出的“借书必还”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解。明确:1、在一般人看来,这的确有点夸大其词,但对于酷爱书籍的人来说却一点也不过分。读书人对书的感情是射手对良弓的感情,是旗手对坐骑的感情。爱书胜过爱自己的生命,心爱之物一去不返,自然会痛心疾首。同时,借书不还这一举动又属于人的道德品质问题,看到自己认为好的书籍就想据为己有,那看到别人的更珍贵的东西呢?所以,从某种上说,借书不还这种现象是人的道德沦丧的社会缩影。作者以一斑窥全豹,以小见大,表达了对“诚信”的呼唤与期盼。2、“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意思大致是一个人好学却没有钱买书,而向别人借书来看,固然是憾事。但正是因为书的借来的,要
13、还给人家,而能留着自己手中的时间不长,这就会逼迫自己抓紧时间,尽快读完,并把书的内容牢记消化,这比只买书而不读书的要好得多了。袁枚的本意是劝勉人好学读书,将不利因素可以转化为有利因素,边外界的压力为前进的动力;本文作者并没有反对借书阅读,反对的只是借书不还的恶性,这与本文作者的诸子并不矛盾。借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途径,但要做到借书必还。四 、 当堂检测 (10分钟)1、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比喻讲道理不看对象。 ( ) 比喻始终没有消息。 ( )2、比较下面加横线的词与括号里的词句,说说原句的表达效果。 然而,一个人省吃俭用,好容易买了几本视同性命的巨著,却被列强瓜分(借走),实在是痛彻心肺。(痛心) 最后忍无可忍,终于在他卧室里人赃俱获(发现了被借去的书),先把该书夺回去,宣称内急(小便急了),而他家的厕所是在大门口,于是我就驾风而逃(不告而别)。 3、仿写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与前面句式相同且句意连贯的句子(书名号只能填写课外读物)。我爱读书,我经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读西游记,我仿佛跟随孙悟空去西天取经,领略了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读 , , 。答案:1、对牛弹琴 石沉大海2、 用夸张的语言,形象强调被借者的内心感受。以雅语说俗事,体现庄重之下的诙谐,更体现被借者的无奈。3、读三国演义,我如同追踪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陶醉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产业园中石墨产业的市场营销规划
- 计算机导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韶关学院
- 集成化智能印刷系统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理工大学
- 急救护理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安徽中医药大学
- 2025年海口经济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
- 2025年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社交媒体中的商务礼仪与形象维护
- 2025-2030年中国电动窗帘行业前景趋势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我国的双重国籍问题研究 边防管理专业
- 广东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 全电发票样式
- (完整)药剂学教案
- 提案改善课件全员版
-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冯至《江上》
- 铜陵油库重油罐区工艺设计
- 质量手册CCC认证完整
- DB51∕T 2767-202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 反兴奋剂考试试题与解析
-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清洗消毒保养及注意事项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