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差半车麦秸 教案²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法。 2、能够正确指出本篇小说的三要素。 3、学会分析和欣赏短篇小说,了解其“以小见大”的特色。 4、学习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手法,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5、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感受广大人民对乡土的热恋、对和平的向往以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和反抗侵略的精神。 6、学生通过学习本
2、文,应深深感受到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²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分析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代表的意义。 3、体会细节描写的运用及其效果。 4、了解和把握短篇小说“以小见大”的重要特色。 5、学
3、习短篇小说“以一目尽传精神”的细节描写方法。 ² 教学步骤: (两课时) 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检查学生掌握抗战的历史,导入新课。 2、 介绍本文作者和本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默读本文。 3、 指导学生分析本文的人物、情节、环境,分 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4、 结合本文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第一教时
4、0; 一、导入新课: 一个并不聪明的人,身上有许多陋习,一次戏剧性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一生,从此他在革命队伍中学习、锻炼、成长留下了一串串让人怀念、让人回味的故事。二、作者简介:姚雪垠(19101999),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姚冠三,字汉英,河南邓县人,其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李自成,曾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另有作品长篇小说戎马恋新苗、春暖花开
5、的时候、长夜等。三、写作背景:差半车麦秸写于1938年4月,同年5月发表于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第一卷第三期。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王哑巴、外号叫“差半车麦秸”的落后农民参加游击队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的过程。参加游击队前,他憨厚,质朴,善良,但愚昧落后,懵懂无知,有着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观念和习气;参加游击队后,在集体斗争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他从昏睡中觉醒并奋起抗争,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发表后,以反映现实的迅速和刻画人物的真实、生动获得广泛好评。四、字音字形:1、字词读音: 喷嚏(tì) 擤(xng) 绰(chuò)号 分泌(mì) 颤(chà
6、n)抖 毡(zhn)帽 冷峻(jùn) 瘪(bi) 倒霉(méi) 舐(shì) 饱嗝(gé) 瘫痪(tn huàn)谩(màn)骂 瞟(pio) 忌讳(huì) 窘(jing) 胆怯(qiè) 诌媚(chn mèi) 茶盅(zhng) 掠(lüè)过 弧(hú)线 霹雳(p lì) 哽咽(gng yè)2、词语:绰号:外号。 心不在焉:思想不集中。 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哽咽: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谩骂:用轻慢、嘲笑的态度骂。 诌媚:用卑
7、贱的态度向人讨好。五、学生阅读小说,把握小说故事情节。 1、提问:“差半车麦秸”的含义以什么? “差半车麦秸”在本文具体指什么? 游击队员为什么喜欢用 “差半车麦秸”打趣他? “差半车麦秸”表示不够数,不够聪明的意思;本文具体指新加入游击队的王哑巴。 “差半车麦秸”既是小说主人公的绰号,有时贯穿全文的线索。游击队员们见证了“差半车麦秸”王哑巴由普通百姓成长
8、为游击队员的历程,队员们喜欢用“差半车麦秸”打趣他,也表现了他们对王哑巴的喜欢和怀念及其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阅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清小说的脉络? 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王哑吧、外号叫“差半车麦秸”的落后农民,参加游击队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的过程。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不由地想起一段动人的故事来”):写游击队员用“差半车麦秸”这个绰号打趣,以及由小烟袋引出的生活片断。 第二部分(从“一个寒冷的黄昏”到“点着灯我睡不惯,啊,你抽烟吧!”):写 “差半车麦秸”的身份,身世及刚参加革命的情景。 第三部分(从“可是他对于集团生活渐渐习惯了”到“他就受了沉重的
9、枪伤了”)写“差半车麦秸”参加游击队后受到的教育和锻炼(改掉坏习惯,思想不断进步)。 第四部分(从“一个约瑟苍茫的夜晚”到结束)写“差半车麦秸”为革命差点牺牲。第二教时 一、剖析课文,吃透教材:研读读第一部分(1-11段):写游击队员用“差半车麦秸”这个绰号打趣,以及由小烟袋引出的生活片断。1、开头第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开篇点题,先声夺人,设置悬念。2、“差半车麦秸”出场之前,课文先写游击队员用”差半车麦秸”这个外号互相打趣,以及由小烟袋引出的生活片断,阅读课文,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时什么? 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这“差半车麦秸”到底是谁?为什么有这么怪的绰号?他为什
10、么离开我们?他有哪些奇特的经历?游击队员们为什么还这么想念他?)也是为了说明“差半车麦秸”给队友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这是侧面叙述和描写,为后面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3、体会下面一段话中动词的运用:“有时候他一个人离开屋子,慢吞吞地走到村子边,蹲在一棵小树下面,皱着眉头,眼睛茫然的望着原野,噙着他的小烟袋,过很长的时间,把两片嘴唇心不在焉地吧嗒一咂,随即,有两屡灰色的轻烟从他的鼻孔里呼了出来。”文中的动词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王哑巴当时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形象、生动、逼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这种典型的细节描写有力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假若在我们队里没有
11、这个宝贝词儿,生活也许会像冬天的山色一样地枯燥无味”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形象生动地表明了“这个宝贝词儿”给游击队员们带来的欢乐,使部队充满了生气和活力。5、分析“队长保存着他的那支小烟袋,像保存着爱人的情书似的,珍惜得不肯让别人拿去”一句的作用? 精彩的比喻,写出“小烟袋”在队长心中的分量。同时也表现了队长和他培养出来的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的感情。6、 如何理解“平稳年头人能安安生生的做活,好好的地里哪会长这么深的草?”细节描写。“大口吸着烟”抱怨地说出这番话,表达了一个朴实的农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7、 仔细品味“从地里捏起来一小块坷拉,用大拇指和食指把这地是一脚踩出油
12、的好地”细节、动作描写。“捏”“捻”“闻”“品”等动词点出人物极具个性化的动作,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他对土地痴迷般的热爱,这是世世代代以土地为生的的中国农民才会有的动作。8、 第11段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研读课文剩余部分:1、“差半车麦秸”初到游击队时,思想行为有哪些特点?小说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 初到游击队时给人的感觉是憨厚、质朴、善良,但愚昧落后,懵懂无知,有着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的观念和习气。当我问他:“你为什么加入我们游击队?”他说:“为啥不加入呢?你们都是好人啊,鬼子不打走,庄稼做不成!”他有着朴素的民族感情。“他不习惯集体的生活,晚上睡觉要熄灯
13、”;为了节省一点香油,弄出了乱子,表现了他的质朴善良和愚昧。他认为,干革命总可以为自己捞点好处,拿了老百姓家的一根牛绳这件事表现了他有着自私的观念和习气。2、“差半车麦秸”后来他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变化。还有哪些没变? “差半车麦秸”参加游击队后,在集体斗争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使他从昏睡中觉醒并奋起抗争,他改掉了说土匪黑话的恶习,习惯了“同志”这个称呼,从有些胆怯到主动要求当探子。从一字不识到会认三十个字,最后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 王哑巴从一名普通百姓成长为一名游击队员,离不开全体游击队员对他的关心和帮助,离不开当时激烈和艰苦的斗争条件,离不开
14、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迷信;惦念孩子老婆,始终表现了对乡土的热恋,对家乡的思念,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侵略者的愤恨。3、作者既写了人物的善良朴实,又写了人物的一些旧思想、旧陋习,是否损害了人物形象? 这正是作者塑造人物成功的地方,真实地描写农民的形象,实事求是地塑造人物性格转变和成长的过程,正表明了伟大的民族战争或者说一个民族灾难的作用,它能影响人、锻炼人,有饿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造人。正是他们思想的觉醒与性格的变化,才促使了我们民族的成熟与伟大,促成了中国的进步。4、分析王哑巴这一人物形象,并说明其代表的意义。 “他很胆小,他拿日本旗”,“他很勇敢,他打过土匪,他敢先
15、冲进村子去探路”,“他很老实”,“他爱抽烟,他粗中有细”,“他很想他的老婆和孩子”,“他有点自私,他拿老百姓的牛绳”,“他是个好同志,他知错就改”,“他恨土匪,恨日本鬼子,他想过上平静的好日子”。 参加游击队前:憨厚、质朴、节俭、 善良,但愚昧落后,怯弱,胆小、贪小,懵懂无知,有着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观念和陋习; 参加游击队后:认字,接受革命思想,变得开朗活泼。在集体斗争生活中受到教育和锻炼,不再怯弱,变得勇敢坚强,冲锋在先,并光荣负伤。总之,他由一个毫无觉悟的贫苦农民,逐渐觉醒并走向了自觉奋起抗争,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
16、0; 王哑吧这个落后农民形象的塑造,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历史内涵。这个形象表现了我国广大农民对乡土的热恋,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蕴藏在老一代中国农民身上无穷无尽的反抗侵略者的强大潜力。他们能够也一定能够同祖国一起彻底告别昨天,走向新生。 5、作者塑造王哑巴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情况?(结合写作背景) 说明在日本不断侵略的情况 下,人们的反抗精神被进一步激起;说明日本侵略者已经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人民的胜利是必然的。 二、分析并找出文章中的细节描写,说
17、说这样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行动、肖像、心理以及周围环境和自然景物的逼真、细腻、具体、生动的描写。概括起来,细节描写分为情态细节和生活细节两大类。人物描写中的细节书属于情态细节。1、动作细节:“差半车麦秸” “噙着小烟袋”、擤了一把鼻涕,一弯腰抹在鞋尖上干的地方微微发亮。“他吃的又快又多葱叶子同牙花子从一个同志的头上飞了过去。”分析:这两段读起来是有点令人恶心,但又非常的真实,表现了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的身份特征,举止粗俗,不讲卫生。正是这样的农民在革命队伍里受到了教育和锻炼,成为了出色的革命战士。2、动作、神情、语言细节:“他拭去了眼角上的白色分泌物这地是一脚
18、踩出油的好地”分析:从“捻、看、闻、品”这些动词我们可以看出”差半车麦秸”对土地的眷念,也表达了他的质朴及对和平的向往。“在我的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像小孩子似的笑了起来”分析:这个细节把”差半车麦秸”的质朴,憨厚的特征表现的很充分,表明了他慢慢的开始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称呼,只是开始时显得有些不习惯,先试探的叫一叫“同志”。3、神态细节:“我看见他噙着小烟袋默默的坐了半天把小烟袋放到枕的东西下面就倒下去了”分析:他费劲了心思,只是为了把灯火吹灭,真令人捧腹,但对于一个曾是贫穷的农民来说,他时十分心疼那些香油的,因为他闹不明白,睡觉点灯不是白费油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令他坐卧不安,他又不敢直截了当的把火吹灭,而是采用了迂回的办法,这一细节把主人公看着夜晚灯火通明十分心疼但又不敢吹灭灯火的心理表现得活灵活现。三、主题归纳:小说通过写“差半车麦秸”由一位落伍农民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的经过,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广大农民对乡土的热恋,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蕴藏在老一代农民身上无穷无尽的反抗侵略者的强大潜力,预示着中国农民已经觉醒,将甩掉压在他们头上的精神枷锁,彻底告别昨天,走向新生。四、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巧设铺垫,烘云托月:王哑巴出场前,课文先写了游击队员用“差半车麦秸”这个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伏储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测算表
- 广西建设工程专用合同条款
- 海上货运代理合同 答辩状
- 合同到期搬离通知书
- 大班数学认识半点课件
- 专项8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练习
- 2024普通软件产品销售合同
- 2024公司借款保证合同范本
- 深圳大学《印度文化遗产赏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菜苗栽种合同(2篇)
- 《临床决策分析》课件.ppt
- 家风家训PPT课件
- 泪道冲洗PPT学习教案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表(带拼音)-六上册词语表连拼音
- 浅谈校园影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 无公害农产品查询
- 试剂、试药、试液的管理规程
- 研究生课程应用电化学(课堂PPT)
- 通信综合网管技术规格书doc
- 六宫数独可直接打印共192题
- 班会:如何克服浮躁心理PPT优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