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财政学概论是财政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财经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阐述财政的基本理论、基本学问,同时吸取财政科学争辩的最新成果,反映财税改革的最新政策和实践。该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是财政职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财政管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同学能够在了解财政基础学问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娴熟应用财政基本学问,分析归纳有关实际财经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财政学概论教案前 言一、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1.增加学问、了解社会;(财政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学问时代;(2)作为社会人;(3)走出生疏误区学问有用主义;2.财政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3.树立宏观思维
2、观念。二、如何学习。1.勤于思考;2.擅长观看;3.自觉接受;4.机敏方法;第一章 财政与财政学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用。 王安石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生疏种种 财政现象,对财政的产生、进展有清楚的了解,明确财政与国家的关系,把握财政的构成要素、一般概念和特征,并通过 现象把握财政的本质,同时,把握科学的学习和争辩方法,为学好财政的基本理论和财政管理的基本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考核要点财政的概念;财政要素与特征;财政是国家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财政是国家调控经济及干预社会生活的经济手段;财政与国家的关系;财政与经济的关系。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财政的
3、概念一、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财政现象(一)财政就在我们身边;(二)财政是一个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简单的经济安排活动 二、财政的产生(一)剩余产品的消灭为财政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二)社会公共需要的形成与进展是财政产生的重要条件(三)国家的产生是财政形成的必要前提和根本标志三、财政的进展(一)奴隶制国家财政(二)封建制国家财政(三)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四)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四、财政的定义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集中性安排。其次节 财政要素与特征一、财政安排的构成要素;(一)安排主体国家。国家是社会的正式代表,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权代表社会(二)安排客体 一部分社会产品;
4、M(三)财政安排的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四)安排形式力役、实物、货币二、财政安排的特征(一)国家主体性(二)强制性(三)无偿性(四)社会集中性第三节 财政与国家一、财政是国家存在及实现其职能的经济基础二、财政是国家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三、财政是国家调控经济及干预社会生活的经济手段(一)国家利用财政作用于经济基础 支出、公债、补贴(二)国家利用财政调整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1)税收;(2)支出(转移支付) 第四节 财政与经济一、经济打算财政(1)经济打算财政安排的对象社会产品收入(2)经济体制打算财政安排体制。二、财政影响经济(1)财政作为生产要素经济的一部分打算经济;(2)财政作为社会需求的一部
5、分,调整供求关系;(3)财政作为政策工具,调整社会、经济生活,促进经济进展。第五节 财政学的对象与方法一、财政学的争辩对象(一)财政学争辩财政安排活动(二)财政学争辩财政安排关系(三)财政学争辩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四)财政学争辩财政管理极其方法二、财政学的争辩方法(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次章 财政职能一个拥有主权的政府的崇高意图或目的便是最大可能地增进人的幸福。 奥斯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明确公共需要的特征及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混合物品的区分,重点把握财政各个职能
6、的含义、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并且要把握本章的分析思路。考核要点公共需要的特征;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现代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资源配置职能的必要性和内容;收入安排职能的必要性和内容;经济稳定职能的财政措施。课时安排6课时教学内容上一章主要讲解了财政的种种现象以及与国家、经济的关系。本章重点是讲解财政的三大职能问题,同学们应重点把握。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一、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一)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二)公共需要的特征1.社会集合性2.共同享用性3.外部性4.非市场竞争性和非营利性5.客观性和历史性6.层次性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一)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二)混合物品三、
7、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一)公共物品(二)外部效应(三)自然垄断(四)信息不充分(五)收入安排不公(六)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四、现代政府职能(一)政治统治职能(二)社会管理职能(三)经济与进展职能其次节 资源配置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一)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1.人力资源劳动者;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森林2.非人力资源人造资源:厂房、机器设备、农田水利设施(二)资源配置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资源(三)资源配置方式1.市场配置需求制约价格,价格引导投资;2.政府配置财政收支活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其中,支配支出直接配置;财政税收政策间接配置。二、资源配置职能的客观必定性。1.社会公共需要的
8、客观存在,需要财政配置资源满足其需求;2.弥补市场缺陷盲目性财政税收政策引导、制约。三、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1.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配置;(比例) F/GDP F/V+M2.在政府部门内部合理安排资源;社会公共需求的内部结构财政收支结构各种比例(支出)3.在不同地区之间配置资源;(调整)财政补贴、财政投资、税收及财政政策,调整资源在各地区之间的流向。4.调整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即在竞争与非竞争的产业部门之间调整。第三节 收入安排职能一、收入安排职能的含义财政的收入安排职能是指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成员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分额的影响。其目的,是要将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把握在社会
9、可以接受的限度内,以实现社会公正的要求。二、收入安排职能的客观必要性1. 市场安排机制以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打算。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和安排规章。而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的劳动力量、财产占有量、就业机会、竞争环境、条件均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收入多寡悬殊。其结果导致:(1)挫伤劳动乐观性;(2)生产效率下降;(3)社会不稳、动荡担忧。2. 政府安排机制矫正市场安排机制缺陷、调整安排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三、收入安排职能的主要内容1. 调整部门及产业之间的收入安排2. 调整企业之间的收入安排3. 调整地区之间的收入安排4. 调整个人之间的收入安排四、实现收入安排职能的主要途径
10、资源税: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等形成的级差收入1.税收 差别税率:不同行业的盈利水平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个人收入中心地方对地区地方上级下级2.转移支付 退休保险、失业救济、对个人 特困、 医疗保险等、 福利 3.购买支出政府部门人员工资、津贴。第四节 经济稳定职能一、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经济稳定职能是通过制定、实施和调整财政政策,运用税收、公债、投资等财政手段,调整和把握社会总供求平衡,以实现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1)充分就业:95%左右就业;(2)物价稳定:通货膨胀率为3%5%;(3)国际收支平衡:影响国内总供求平衡;(4)适度的经济增长;生产资料原
11、材料等逆差:支出多进口多 国际收支 生活资料 顺差:出口多国内物价削减(收入多)二、客观必要性市场机制的缺陷:(1)物价与就业的总水平由总需求水平确定,并与当时的生产力量有关,而总需求水平是难以估量的。(收入水平)(2)生产的盲目性、自发性 供应与需求之间消灭的偏差,引起经济稳定;(3) 政策的缘由;(4) 国际缘由;如:俄罗斯的改革:1991年150% 通货膨胀率;1992年1354%通货膨胀率;我 国:1998年通货膨胀率27%;1994年通货膨胀率25%左右;1997年通货膨胀率 -%;1998年通货膨胀率0%;1999年通货膨胀率 0.2%;2000年通货膨胀率 2%;2001年通货膨
12、胀率 -%;2002年通货膨胀率 -0.6%;2003年通货膨胀率 3%;2004年通货膨胀率 3.9%;估计2005年通货膨胀率 1.8%;三、经济稳定职能的内容(一)调整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大体平衡需求过大时,紧缩政策;需求不足时,扩张政策。(二)调整社会总供求结构上的平衡关键是调整社会总供应结构。四、实现经济稳定职能的财政措施(一)相机选择机制 需求 < 供应减税 需求 供应均衡财政政策需求> 供应增税(二)自动稳定机制累进税制:纳税额与收入(应税所得额)正相关关系转移性支付:经济高涨时,领取社会救救济人数削减,失业率低;反之,亦然。(三)其他措施。投资、补贴、税收等对调
13、整社会总供应结构起重要作用。第三章 财政支出概述世人莫不怀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欲望,要使支出超过收入,此乃一切进步的动力。 勃特勒·S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财政支出的内涵与外延、基本分类方法以及支出形式;理解和把握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和原则等基本理论;能够结合我国财政实践,机敏运用公共需要和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理论,探讨提高我国财政支出比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途径。考核要点财政支出的内涵与外延;打算财政支出形式的经济前提和具体因素;优化我国支出结构的途径;解析我国财政支出比重变动的轨迹;衡量政府规模的合理而有效的指标。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内容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是财政安排的两个
14、过程和阶段,是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章主要叙述财政支出的基本学问(分类、形式、规模、结构)。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一、财政支出的含义财政支出 :1.肯定数量的资金(国家集中把握);2.过程和行为对国家集中的资金的安排(一个预算年 度内)。3.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同时 也是(政府)国家职能范围及其变化的集中反映。二、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不同归纳方法对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分类,有助于争辩和生疏财政支出的性质、范围、结构和方向,从而有利于管好、用好之。(一)以政府职能为标准分类现代社会政府职能: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财政支出一般可分为:国际支出、行政管理支出、 社会
15、文教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法。(二)以政府机构为标准分类中心部地方厅此法便于将财政支出与实际使用部门联系起来,有利于对支出效用的考核。此法亦可看作是第一种分类的派生或具体化。(三)以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为标准分类生产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生产性基建支出企业改造支出流淌资金支出生产性支出(积累) 科技文化费用地质勘探费用简易建筑费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非生产性基建支出文、教、科、卫事业费国际支出非生产性支出(消费性) 行政管理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武警部队支出公、检、法支出(四)以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为标准分类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消费性支出(五)以
16、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为标准分类 购买性支出直接获得等价补偿(市场性再安排);转移性支出无偿性支出或补助支出(非市场性安排)。在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中,以支出法计算GNP时,政府财政购买支出直接构成GNP,而转移性指出排解在外。此法便于争辩宏观经济效应,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社会供求关 系。(六)在复式预算下,还可有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行支出或资本性支出之分 。其次节 财政支出形式财政支出形式是指实行何种方法和途径将资金使用出支,是就其自身形态而言的。形式经济效益、财政效益职能实现问题。一、财政支出形式的选择(一)财政支出的基本形式拨款(无偿)两种基本形式 贷款(有偿)(二)选择财政支出形式的打算因素1.用
17、款单位的全部制性质2.用款单位的还帐力量或经济性质必需的拨款 3.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可有可无的有偿 4.财政的承受力量教育二、财政支出的具体形式(一)拨款形式:无偿社会公共需要(社会职能、政治职能)行政管 理各种周转金专项资金(二)贷款形式(有偿) 政策性投资贷款:粮、棉、粮储备贷款等农业开发贷款、科技开发贷款与抚恤金贷 款 (三)补贴形式: (1)列预算支出(2)抵补形式以收入抵(上缴) (3)减免税(4)财政退库(5)财政贴息(代管付息)(6)其他承受等(住房租金)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规模反映着政府参与社会财物(GDP、GNP)的状况,反映着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程度。(体现着政府职能
18、的范围和程度),也反映着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程度。一、财政支出规模的理论界定(一)最低界限(二)最高界限二、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有两类(一)确定量指标 确定量指标 一国肯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财政年度)财政支出的货币价值总额。如:1995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为6823.72亿元人民币,其中:经济建设 2855.78亿社会文教 1756.72亿国 防 636.72 亿行政管理 996.54 亿其 他 577.96 亿这一指标能直观地、具体地反映肯定时期内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是国家政府部门编制财政预算和把握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二)相对量指标 相对量指标一国在肯定时期内财政支出占国民生
19、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F/GNP) (F/GDP)GNP 一国全部常驻单位在肯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安排的最终成果。GDP 一国全部常驻单位在肯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二者的关系为:GDP + 来自国外的劳动者酬劳和财产收入 付给国外的劳动者酬劳和财产收入 = GNP 如:1995年,我国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GNP为57494.9亿元人民币GDP为58478.1亿元人民币财政支出相对量指标: F/GNP为11.87% F/GDP为11.67%相对量指标的好处:1.不同时期比较;2. 不同国家的比较。 但两类指标也有冲突:一方面,确定量反映不能扩大,如:从1978年的1122.09亿元
20、1995年的6823.72亿。另一方面,相对量指标不断下降,同期;1978年,F/GDP=30.96% , 1995年,F/GDP=11.67% 。(表明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同时,确定量指标也有误导现象,如:与上年相比,财政支出增长了5%,但同时通货膨胀率亦为5%,则说明,财政支出规模实际并未扩大。因此,有必要对二类指标进行修正:对确定量指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对相对量指标:(1)经济不断增长或不变条件下,相对量指标上升,表明支出规模扩大;(2)经济衰退或不变时,相对量指标下降,表明支出规模缩小。1、F/GDP;2、F/GDP;三、财政支出规模的进展趋势(不断增长)四、瓦格纳法
21、则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一)经济因素(二)政治因素(三)社会因素 第四节 财政支出结构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结构是指按不同的标准分类下,各项支出在总额中的比重构成状况。如:一个班50人,男女各半(50%)。按政府职能标准分类,财政支出一般分为19801999 同组F 经济建设支出 10.85% 13.32% -2.45%国防费 9.42% -3.88%社会文教支出 16.52% +3.20%行政管理费 18.88% +5.56%其他支出 (见教科书 3-3表)二、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与财政支出结构购买性支出(经济建设、行政、文教、国防)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财政补贴)
22、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发达国家 小 大进展中国家 大 小缘由:(1)经济进展水平(2)经济进展模式(市场与方案)三、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1.突出财政的公共性特征2.加大科技与教育投资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五节 财政支出原则一、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相结合的原则二、统筹兼顾、全面支配、保证重点的原则三、厉行节省、提高效益的原则四、公正原则受益力量原则 经济公正要素贡献与要素收入相全都。不同状况 同等对象社会公正 (横向公正) (纵向公正)不同对待 同等对待实现社会公正的途径:(1)社会保障制度;(2)政府间转移支付。 第四章 财政支出内容国家可以通过任何法律,甚或进行单独行动,只要它的最终结果可
23、以增进人类幸福之和,就不失为正值的。 杰文思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手上有点钱的人认为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而穷人则明白世界上最重要的是金钱。 布伦南·G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财政补贴、社会保障支出和税收支出;理解和把握加强支出管理的意义和方法;能够依据经济进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一国准公共需要的主要项目和财政支出的重点。考核要点我国公共消费支出的范围;我国政府投资的范围和重点;财政补贴的功能;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途径;对税收支出的预算把握。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内容财政
24、支出到底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这时第四章重点要叙述的问题。第一节 公共消费性支出一、公共消费性支出的含义与性质二、公共消费性支出的主要内容(一)行政管理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外交支出、公安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国家平安支出等;(二)国防支出:国防、国防科研、民兵建设、其他;(三)文教、科卫、事业费:文化、出版、文物、体育、卫生、方案生育、地震、海洋、通讯、广播等;三、公共消费性支出的管理(一)逐步规范公共消费支出的范围(二)推行定员定额管理,改进预算安排方法(三)改进财务管理方法其次节 投资性支出一、投资性支出的含义和性质二、政府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一)政府投资的特点(二)政府投资的范围:公益性、基础
25、性、竞争性;三、政府投资的重点(一) 公用事业:电讯、自来水、供电、工交等;(二)基础产业:农业、能源、交通、邮电通讯等;(三)新兴产业:遗传、航天、电子信息等。 (四)政策性金融机构第三节 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和内容(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及社会服务、个人储蓄积累保障。二、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抚恤及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三、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与进展 第四节 财政补贴一、财政补贴的概念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在肯定时期内向特定企事业单位或居民的某些指定项目所供
26、应的补助。二、财政补贴的特征(一)政策性(二)机敏性(三)时效性(四)无偿性三、财政补贴的分类(一)按财政补贴的性质分类可分为价格补贴、亏损补贴、职工福利补贴、财政贴息和税收支出。(二)按财政补贴的对象分类可分为对生产者的补贴、对经营者的补贴、对消费者的补贴。(三)按财政补贴的方式分类可分为明补和暗补(四)按补贴的渠道分类可分为退库、列支、抵补和税式支出。四、财政补贴的功能(1)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2)弥补价格体系的不足;(3)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4)促进国际贸易的进展。第五节 税收支出一、税收支出的概念与性质税收支出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通过税收法律条款,以主动放弃部分税
27、收收入的形式而向特定纳税人供应的无偿性资助。二、税收支出的形式(一)税收豁免(二)纳税扣除(三)税收抵免(四)优待税率(五)延期纳税(六)盈亏相抵三、税收支出的预算把握(一)对税收支出进行预算把握的意义(二)税收支出预算把握的方法(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支出预算 第五章 财政支出效益人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动物。 亚里士多德要了解政府的政绩只需要观看民情。Junius Unidentified letter writer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基本途径和我国财政决策科学化的主要内容;理解和把握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我国财政支出制度改革的目标与具体措施;
28、能够运用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对一些简洁的支出项目进行可行性争辩。考核要点打算财政支出效益的环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部门预算管理方法;政府选购制度;财政决策科学化。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内容要了解财政支出的效率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建设和进展有何影响,就必需分析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第一节 打算财政支出效益的环节一、财政支出效益及其意义二、打算财政支出效益的环节(一)确定适当的财政支出规模(二)建立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三)保证财政支出的有效使用其次节 国外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一、“成本效益”分析法(一)政府投资项目效益与成本的确定(二)贴现率的确定(三)时间期限的确定二、最低费用选
29、择法三、公共定价法第三节 我国财政支出制度改革一、部门预算管理方法(一)部门预算改革概述(二)部门预算管理方法1.定员定额管理方法2.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方法3.综合预算管理方法二、政府选购制度(一)政府选购制度概述1.政府选购制度的含义政府选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 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者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具备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开性是政府选购的基石。 西方国家的政府选购占GNP的比率叫多,一般为10%20%,美国20% ,欧盟15%20% ,日本 10% 。2.政府选购制度的程序,一般为三个阶段:(1)确定选购要求;(2)鉴定选购合
30、同;(3)管理、执行选购合同。 (二)我国推行政府选购制度的必要性(1)有利于政府强化支出管理,硬化政策约束,在公开、公正、公正的竞争的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支出访用效益;(2)通过招标竞价,优中竞选,提高商品、服务质量;(3)引入招标、投标、竞价机制,使得选购集团与供应商之间的“合谋博弈”转为“囚徒逆境”型博弈,以削减他们之间的共谋和腐败现象。(三)我国政府选购制度的现状与完善政府选购在国外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才刚刚起来起步。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和特点1.含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由国库直接对各部门和单位的支付过程进行集中处理的一种制度。2.特点:
31、政府全部的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账户,全部的财政支出均通过这一单一账户进行拨付。同时,财政部门在单一账户下按支出部门、资金性质等设立国库分类账户。当支动身生时,财政资金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给商品供应商和劳务供应者,不会消灭非单一账户下的多个转账环节。(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缘由1.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导致财政资金活动透亮度不高,不利于对其实施有效管理和全面监督;2.财政收支信息反馈迟缓,难以准时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宏观经济调控供应精确依据;3.财政资金入库时间延滞,收入退库不规范,大量资金经常滞留在预算单位,降低了使用效率;4.财政资金使用缺乏事前监督,截留、挤占、
32、挪用等问题时有发生,甚至消灭腐败现象。因此,必需对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分散的国库支付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1.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由国库单一账户、余额账户、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小额现金账户、特殊过渡性专户五种构成。2.规范支出拨付程序(1)支出类型。(2)支付方式。依据不同的支付主体,对不同类型的支出,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3)支付程序。 四、会计集中核算(一)会计集中核算的含义它是将若干行政、事业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集中在财政部门的集中
33、核算机构,统一进行办理的一种会计核算制度。(二)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运作方式(三)会计集中核算的效应及进展趋向第四节 财政支出决策一、财政支出决策与财政支出效益二、公共选择理论三、我国财政决策的科学化第六章 财政收入概述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马克思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同学重点把握财政收入的分类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了解我国财政收入的构成及其变化。学习中,要求同学理论联系实际,尝试用所学理论学问分析我国财政收入状况,解决当前我国财政收入方面存在的某些问题,培育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考核要点财政收入规模分析;财政收入规模的确定和调整;财政收入占GDP的
34、比重;财政收入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内容财政收入是财政安排的第一个阶段,本章主要叙述财政收入的规模及其构成。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一、财政收入的含义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主要从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手中取得的由政府支配的肯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主要表现为肯定量的货币资金。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1.企业、事业单位、居民以税收、公债及其他形式上缴财政的货币资金; 2.政府、财政部门把握、不支配的肯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实物)3.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资金来源;4.过程收入转移过程(大部分是无偿的);5.实质
35、支配使用权的转移(经济利益关系)。二、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通常,包括税收和其他收入两大类。(一)税收国家和财政的主体收入。1998年,多项税收占财政收入的 93.8% 。(二)其他收入1.企业收入:1994年税制改革后,此项收入在财政统计中已经消逝,但还存在微量。2.债务收入: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后,不再列入经常收入,债务收支单独核算。3.其他收入:包括:排污费收入、城市水资源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单项收入,以及规费收入、事业收入和外事服务收入、国有资产管理收入、罚没收入等。三、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一)是以财政收入来源的全部制结构为标准(二)是以财政收入来源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其次节 财政收入规
36、模一、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一)确定量指标(二)相对量指标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一)经济进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基础性制约。1.经济进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凹凸。经济进展水平社会产品及净值 GNP F 如:1986年,中心政府经常收入占GNP的%:低收入国家15.4%;中等收入国家24.0%发达国家:英国 37.9%;法国 40.9%;意大利 36.7%;荷兰 51.6% 。再如:1880年,英国、法国、美国、F/GNP为10%左右;20世纪80年月:英国、法国、美国、F/GNP为2040% 。2.生产技术水平是指生产中接受先进技术的程度,又可称为技术进步。其
37、对F的影响:第一:技术进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GNP增长F增长 ;其次:技术进步物耗降低效益提高 产品附加的比重上升F增加 ;(二)安排政策和安排制度的制约。年份 政府收入 企业收入 个人收入1978年 31.3% -19.3 18.2% +3.3 50.5% +161994年 12.0% 21.5% 66.5 (三)价格的影响。(见表)1. 1984年、1985年,F高于物价,F的实际、名义均增;2. 1987年、1988年、1989年,物价高于F,F名义、实际;3. 1986年,二者大体全都,F不增不减。我国零售物价上升率和财政收入增长率对比(%)年份零售物价上升率财政收入增长率198
38、42.820.219858.822.019866.0 5.819877.33.6198818.57.2198917.813.1见表中,价格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引发物价总水平上升的缘由财政赤字;二是:现行财政收入制度累进税制。三、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财政收入以经济为基础。所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财政收入也必定不断增长。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项目 年份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同GDP增长对比的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9781132.329.52.2331.219801159.91.20.1025.719852004.822.00.8822.
39、419902937.110.21.0515.819956242.219.60.7810.719967408.018.71.0810.819978651.116.81.7311.6 财政收入:1978年1132.5亿元1995年6242.2亿元 增长4.5倍,平均增长10.56% 。财政收入:1978年31.2% 占GDP% 1995年10.67% 每年降一个多%点。与国际上比较,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既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进展中国家。1990年,美国为34%,法国为46.3%,英国为41.4%,泰国为21.3%,印度为(87年)20.5%,韩国为(92年)18.5% 。
40、假如按调整口径计算,1996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7.8%,也低于别的国家。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存在两个问题:(1)财政收入增长慢于GDP增长;(2)财政收入增长慢于财政支出增长;这种情形导致两种结果:(1)收不抵支,消灭财政赤字,且不断增长;(2)支出不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及政府实现职能的正常需要,预算外资金不断膨胀,财政被肢解,国家资金分散化。随着近几年来,财政体制的改革深化,税收征管工作的不断加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停止下降且缓慢回升,1998年上升为12.4%,比1995年上升了1.7% 。 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一、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即财政收入形式构成。如表示:财政收入分
41、项目构成(%)年份各项税收企业收入企业亏损补贴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预算调节基金教育费附加其他收入197845.950.53.6198049.337.513.21985101.92.2 -25.3 7.3 13.9199096.22.7 -19.76.34.510.2199596.7-5.3 0.30.61.36.41996 93.3-4.60.10.21.39.7199795.2 -4.3 1.27.9199893.8-3.31.18.4 1993年,利改税第一步,对国有企业征收所得税;1994年,其次步利改税,工商税分解为:产品、增值、营业、盐税、1983年,开征能源重点交通建设基金,199
42、4年停征;1989年,征集预算调整基金;1994年,开征教育费附加。二、财政收入全部制构成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的全部制构成(%)年份国 有集 体个 体其 他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 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197887.077.612.6 22.40.4 198086.876.012.623.5 0.60.5198577.764.919.332.11.91.90.91.2199071.354.618.635.6 4.75.4 5.44.4199571.133.917.336.66.1 12.9 5.516.6从表中看出,19781995年间国有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
43、77.6%下降为33.9%,而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只由87.0%下降为71.1%,集体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却仅由22.4%上升为36.6%,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却仅由12.6%上升为17.3%;19851995年间,个体经济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上升为6.1%,其他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2%上升为16.6%,而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也仅由0.9%上升为5.5%。消灭这种状况的缘由主要有三:一是税率高的企业,如烟酒行业等主要是国有企业,自然其上缴比重较大;二是,至今尚未实行完全统一的税制,国有企业税负重(1994年以前);三是集体及个体经济小型企业居多,税收征管难度大。三、财政收入
44、部门构成财政收入部门结构分析,在于说明各生产流通部门在供应财政收入中的贡献极其贡献程度。这里的部门有双重含义:一是按传统意义上的部门分类,分为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服务业等;二是按现代意义上的产业分类,分为第一产业、其次产业和第三产业。按传统意义上的分类,工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两大生产部门,它们制造的国民收入始终占国民收入总额的80%以上,也是供应财政收入的主要部门,直接表现为工业始终是财政收入的支柱。这类财政收入部门构成状况见表:财政收入部门构成(%)年 份 工 业农 业商 业交通运输建 筑其 他197874.62.812.17.20.23.1198077.42.91.46.00.1
45、12.2198559.64.47.2 6.50.421.9199046.54.324.77.9 1.515.1199543.95.832.63.62.012.1从表中看到,农业部门直接供应财政收入的比重是比较低的。但是,农业是国名经济的基础,是其他部门赖以进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农业的进展,其他部门的进展及所能供应的财政收入都将受到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农业部门供应的财政收入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直接上缴的农(牧)业税。另一种形式是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间接供应财政收入。四、财政收入价值构成。 C、 V 、M第七章 税收原理一般来说,为了获得更多的公正,必需牺牲一部分效
46、率。J·斯蒂格里茨没有效率就没有经济。狄斯雷利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全面生疏税收基本理论学问, 重点把握税收的概念和特征、税制的含义及构成要素、税收分类方法、税收原则和拉弗曲线,理解税收负担、税负转嫁和税收效应理论,为后面具体税种的学习奠定基础,并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税收的某些问题。考核要点税收概念和特征;税收制度及税制构成要素;税收分类;税收中性原则;税负转嫁与归宿;税收效应;拉弗曲线。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内容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整个财政收入的90,是调整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章具体地介绍了税收的基本理论学问。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一、什么是税收税收是
47、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据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安排,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税收这一财政范畴:1.税收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历史范畴;2.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3.税收体现以国家为主体的安排关系。(凭借政治权力,强制的、无偿的)4.税收是国家调整经济的重要手段。二、税收的基本特征(一)强制性1.安排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2.征纳过程具有强制性。(二)无偿性1.针对具体纳税人而言,具有无偿性;2.就财政活动总体或全部纳税人而言,这种无偿性又是相对性。(三)固定性1.固定性表现在税法中规定了征税对象、比例或数额;2.固
48、定性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税法也会作相对应地、适当地调整。“三性”的关系:税法(法律性)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其次节税制结构与税收分类一、税制的含义税收制度简称税制,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税制也可以称为税收法律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和纳税人向国家纳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程序。另一方面,税制是指国家依据肯定的政策、法规、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它的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种税种的搭配问题。实际上就是指那种由各不同税种所组成的税收体系。二、税制构成要素(一)纳税人 纳税人亦称纳税义务人,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
49、位和个人。(二)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也称“纳税客体”,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三)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率,主要解决征多少税的问题。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税率可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类。(四)课税标准课税标准是指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五)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以及供应劳务的经营活动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六)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应当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七)附加、加成和减免 纳税人负担的轻重,主要是通过税率的凹凸来调整的。但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附加、加成和减免等措
50、施来调整纳税人的负担。(八)起征点和免征额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头征税时应达到的肯定数额。免征额是课税对象中免予征税的数额。三、税收分类(一) 商品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和其他税类 依据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各税种分为商品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和其他税类。(二)直接税与间接税 按税负转嫁与否,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三)从量税与从价税 依据课税标准分类,可将税收划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四)价内税与价外税 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可将税收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五)中心税与地方税 按收入的财政级次归属,分为中心税、地方税、中心与地方共享税。第三节税收原则税收原则是税制设计和税制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最早明确提出税收原则的是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提出四原则: 1.公平;2.确定;3.便利;4.节省。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税收应具有公正、效率、稳定三大原则。(一)公正原则这是设计税收制度的首要原则。意在某一税制能够公正地或公正地对待每一纳税者,则这一税制就是公正的。这一原则的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煤炭进出口居间服务不可撤销合同4篇
- 2024预付款担保形式创新与合同起草策略合同9篇
- 二零二五年新材料存货质押融资服务合同3篇
- 年度胃动力药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Unit3AtasteofEnglishhumourSectionⅤGuidedWriting如何写幽默类故事性的记叙文教师用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合同范本集3篇
- 2025年度码头货物装卸机械租赁合同范本3篇
- 2024碎石原料生产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年度铝型材电商平台合作服务合同4篇
- 2024版招生合作服务协议
- 新生儿科年度护理质控总结
- GB/T 15934-2024电器附件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
-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知识培训
- 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发言稿
- 垃圾清运公司管理制度(人员、车辆、质量监督、会计管理制度)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营销人员薪酬考核方案
- 2024年版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
- 2024至2030年中国it外包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工程项目计价结算付款情况统计表
- GB/T 20554-2024海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