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医疗-历史教案_第1页
(9)医疗-历史教案_第2页
(9)医疗-历史教案_第3页
(9)医疗-历史教案_第4页
(9)医疗-历史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医疗-历史教案中世纪的时候平民都在干什么?这个问题我理解的意思就是:中世纪时候平民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分以下几个方面逐一介绍中世纪时期平民的生活:(1)教育(2)婚姻(3)劳动(4)住房(5)妓院(6)娱乐(7)宗教(8)饮食(9)医疗/黑死病(10)葬礼(11)附录:中世纪各职业工资水平医 疗只要一有人死,邻居们就按惯例去找脚夫帮忙把尸体抬到大门外,找不到脚夫就自己动手。他们这样做并非出于恻隐之心,而是担心腐烂的尸体会威胁到他们自身。所以只要到街上转一圈,特别是到了早上,就能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口都堆满了尸体。这些尸体又被放进棺材(找不到棺材时,就用木板代替)抬走,常常一个棺材里放两三具尸体

2、,有的是夫妻、父子,有的是两三个兄弟挤在一起。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两个神父,手拿十字架去为一个人送终,脚夫们抬着三四个棺材在后面跟着;神父本以为只是替一个死者举行葬礼,结果却是六七个,有时甚至更多。再也没有人会为死者哭泣或点起蜡烛为其送丧了,事情演变成死一个人,就像死衹山羊那样无足轻重。不可否认,平常时候,智者偶尔遭遇到挫折,也很难从容面,可现在,经历了这场空前的浩劫之后,就算是再普通的人也会对一切事情泰然处之了。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大量尸体运往各个教堂,这样教堂也没有足够的墓地安葬这么多的死者,尤其是有些人按照传统习俗,一定要葬在祖坟里,那就更难了。最后教堂的墓地全满了,只好在四周挖一些

3、大坑,把后面运来的数以百计的尸体埋进去。像装载在船舱里的货物一样,尸体被一层层地摞起来,中间只填着薄薄的一层土,直到把整个坑都填满了为止。十日谈薄伽丘中世纪的医生很少,人们的平均寿命比现在短。虽然神父尽守本分,但他并不能有效地减轻人们的痛楚,只能为奄奄一息的病人做临死前的弥撒。有些僧侣掌握了一些医药学的知识,这些知识通常还很管用,一些乡村女巫也冒着被控告使用巫术的危险四处“行医。以四体液为基础的中世纪医学没有直接有效的措施对付传染病。博学的医生为了使弥漫鼠疫的空气清洁,劝民众使用强烈的臭味来“以毒攻毒,让病人空着肚子在厕所中,吸几个小时的臭气。主要的治疗术是以芦荟丸畅通大便,用放血来减少血液,

4、以焚火来消毒空气,以番泻叶和一些馥香之物舒通心胸,以杏仁丸剂不定期安神和气,以酸物来抵徇腐败。对付脓肿用吸血器吸、刺割或烧灼.或者用无花果与洋葱混入酵母菌,将脓肿破开等方式治疗。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无于事。中世纪欧洲的医生在任何地方都开始受到尊重。当时,放血疗法仍被视为万灵药,臀部被看作是最适合外科手术的部位。医生还可以利用千百年来人们运用药草的经验治病,有些医生还可以利用修道院的图书馆查阅医药书籍,这些书籍多数译自阿拉伯文。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教学目标: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

5、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教学例4(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

6、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按照“0”、“·”、“8”、“0”的次序按键。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4)尝试计算。(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2、完成“试一试”(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

7、算。(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完成“练一练”(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完

8、成练习九第6题(1)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3、练习九第8题(1)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2)思考: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5元减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重点解决“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5)拓展延伸。谈话: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

9、己的经济小帐本。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开支情况,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并且联系生活用数学,让学生学记经济帐,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4、练习九第9题(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2)汇报结果。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3)提问: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每个数的末尾都是9。小数中间“8”的个数和个位上的数一样。(4)根据这些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来探索一些计算中的规律,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