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作文教学初探牧护关小学 曹锋栋 论文摘要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为作文的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指明了方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让学生做到勤积累而厚积薄发;善创新而别有洞天。 关键词:新课标 积累 创新 人文素养 语文素养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也是学生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如何教作文,如何写作文,一直困扰众多的老师和学生。各种作文选、作文指导等刊物满天飞,让众多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为当前中学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指导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
2、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再给以明确的具体的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探究体验,用心灵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学会将自己的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作文的字里行间,变被动写作为自主参与,实践探究,创意写作,尽显作文生命的原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传统的中学作文教学过程,通常是老师讲得多、讲得深、讲得透,等老师作文指导结束,学生已经失去了作文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
3、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焦点。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新课程标准对当前的作文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一、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但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究竟是以传授知识为本,或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或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或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新课标理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素养”中的“养”字,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持续的自主发展作用,对应了叶老“国文教学
4、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的“养成”思想。它的形成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不是一种终结状态,而是必须由学生自己借助语文课程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如同父母给的手足之于生命。 语文新课标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这告诉我们,写作能力不仅是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而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表现。因此,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就写作论写作,而应是既立足于大
5、语文教育观,培养语文素养,又要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律,使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新课标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 传统作文教学的一个突出的弊端就在于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讲授内容陈旧老套,规定了条条框框,学生自身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会、见解以及感情态度得不到重视,也没有表达的机会,学习过程中只有被动的接受,没有思考。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丧失了独立学习的能力,熄灭了探索的动力与兴趣,最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新课标强调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要研究和关注学生在什么样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学
6、习。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陶行知说过:“与其把学生当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宝库和宇宙之宝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说,发展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能力,一定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求异性、独创性。引导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与实践,并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与见解。这样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 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美国出版的一本提高写作技能一书介绍过一个实验,只读不写或只写不读,提高写作能力的效果差不多,而又读又写则能使写作能力的提高事半功倍。只是读,就大大
7、有益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包括读在内的多途径的语文素养的培育,一定能使写作能力的发展水涨船高。语文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 1、勤积累。 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丰富的积累。这里既有语言积累、生活积累、还有情感积累。 (1)语言积累。 新课标突出强调了语言的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才能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相反语言积累贫乏,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那么,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语言是写作文章的建筑材料,要有意识的积累,建立自
8、己的心理词典,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累中要善于学习课文的语言材料,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要积累。语文课本在书前“说明”中指出:“多数课文后面介绍一则与课文有关的,有趣味的小知识,(或小资料,小言论,小趣闻等),以便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随便读读,不检查,不考试。” 确实如此,课本的大多数课文的后面,都有一段被学生称为“花边文学”(放在小花方框中)的文字。如在紫藤罗瀑布后有一段唐弢关于生命的名段;梅岭三章后加上了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名句“人,最宝贵的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在每一篇古文后基本上都有典故,可以丰富我们的古文化知识。这些语言知识的积累可供学生在记叙文
9、中展开纵横驰骋的联想;可供学生作为议论文的依据,已足以应付一般性的作文需要了。一篇篇课文组成的语文书,本身就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文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足,只要作一番整理归类,不少内容都可作为写作的材料,真所谓是“就地取材”。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积累。要赋予语言生活气息,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在课外阅读中,对自己喜欢的语言,要能大体理解它的意思,摘抄下来;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自己喜欢的语段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理解了的语言在记忆仓库中处于激活状态,才能犹如整装待发的士兵。才能文思如泉涌,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0、 (2)生活积累。 宋朝著名诗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真正要学写诗,必须在诗外下功夫,也就是需要生活实践。学诗如此,学文何尝不是?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如果仅仅限于作文课上的冥思苦想,那只能是无源之水。我们除了要在课外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作文素材库,有效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外,还要指导学生带着思考去深入生活,并能通过生活的表面现象,看到它深刻的本质。 生活的一大内容是读书。美国的约翰卢保克在读书的乐趣中说:“书籍所赋予我们的思想比现实生活所赋予我们的更加生动活泼,正如倒影反映的山石花卉常常要比真实的山石花卉
11、更加多姿迷人一样。”从书中汲取写作的材料,是一条被事实证明正确的道路。不少的现代作家随身带着一个素材本,随手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为日后写作做好了必要的准备。据说,清代的蒲松龄在 自家门口专门设置了一家茶亭,欢迎过往客人前来饮茶休息,听他们谈奇闻轶事,为写作聊斋志异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因而对生活“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清王夫之的姜斋诗话),这些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写作必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有源头活水。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另外,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街头巷尾,商场一隅,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夕阳西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真是
1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3)情感积累。 语文素养,不仅包含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标准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伴随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发展的过程而孕育,并随着发展。 情感,不仅是热爱母语的情感,还有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还有人类共同的高尚的情感,如富有同情心、爱心、真善美等。陶行知说:“千教教人求真,千学学做真人”,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真人,从童真的角度去看世界;在阅读中接受真善美的熏陶
13、;在指导表达时,既要指导学生做到表达语言流畅,又要表达真实的情感,真诚的态度和人文价值观。情真始能意切,情真始能洞察人的心灵,情真才能创造出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纷繁生活。 “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没有情感的文章苍白无力,也无法感动人。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写作中除了要有丰厚的材料,语文的积累外,还必须有情感的积累。唐代是人元稹说:”每公私感愤,道义激扬,朋友切磋,古今成败,日月迁逝,光景惨舒,山川盛事,风云景色,当花队酒,乐罢衰余,悲欢合散,之预疾痒穷身,悼怀惜逝,凡所对遇异于常者,则欲赋诗”,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揭示了写作的心理体验,即在生活中每有情感“异于常者”,便抓住
14、不放,便想写诗。他在多种生活景象中,无不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积累多了,写诗情感就多了。人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平时积累了这七情,写作事便能根据需要自然的流淌。这样的文字,是浸透了感情的文字,也是有生命的文字。 “无情未必真豪杰”平时对观察的事物付与浓烈的情感,付与真情,深情,深情,纯清,至情.写作时就能情真意切,字字动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只要作者情感的积累丰富,写作是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如杜甫对诸葛亮十分景仰,写过不少专门颂扬诸葛亮的诗,其中的一首蜀相,更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思慕之情,尤其结尾那堪称千古绝唱的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把诗人对景仰者的极度的
15、痛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泪满襟”的“英雄”是谁?回答不难,首先应该是诗人自己。 同样,朱自清的背影写得感人至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真实地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真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深情。试想,如果没有这浓浓的真爱深情,只怕很难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文章来。 事实告诉我们,有了真正发自内心的“从肺腑中流出”的真情实感,就能做到“写山能情满于山,写海能意溢于海,甚至让作品富于永久的生命力。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一词,虽不着一“情”字,然词情采毕出,情味无穷;辛弃疾“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一词,虽未言一“愁”字,然谁不知词人的满腹的“愁”滋味呢?李辛二词何以取得如此的艺术效果,其中之一是情感使然,是情
16、感的魅力所致。 完成语言积累、材料积累、情感积累需要依赖两条:一是深入生活,心入生活,是为开源;二是阅读,广泛读书,是为引流;两者结合就是传统经验的“走万里路,读万卷书”精神的继承与弘扬。积累愈厚实,写作就愈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了。 2、善创新。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活动。它具有一般思维的性质,又具有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创新思维的结果是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增值,这是一般思维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正是我们作文所必备的。培
17、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逆向思维法。即从与材料内容或题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一反传统看法,想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运用逆向思维审题构思,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班门弄斧,通常用来比喻和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竟敢在行家面前显示自己本领的人。如果运用逆向思维,便可以从中演化出“班门弄斧又何妨,这种胆识和魄力不正是改革中每一个成功者所必有的吗?”这样的见解常能使人耳目一新 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运用同向思维(即一种定式)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新课标强调,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说,发展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能力,一定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求异性、独
18、创性。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贯彻的: 首先通过课文训练。例如教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文提问 “最严厉的三味书屋有值得歌颂的吗?”大多表示不值得。理由是三味书屋是封建教育制度的象征,不值得歌颂,应该批判。这时,我就让学生阅读“第二次行礼时”到“博学的人”,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段话是褒还是贬。有的学生马上醒悟是赞扬先生的。于是我又因势诱导:“先生是封建制度的宣传者,但是他在执教中有值得赞扬的一面,例如有戒尺不常用,这就表现了他的进步与开明,可以赞扬。”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如此一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导向于分析事物的两重性是逆向思维训练 ,再如教皇帝的新装一文,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谁最聪明谁最愚
19、蠢?皇帝大臣是否愚蠢,为什么?经过讨论,皇帝大臣并不愚蠢,只是因为他们昏庸虚伪才造成他们的愚蠢。讨论中逆向思维活跃,讨论的结果,主题明确而清楚。 其次、指导写作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例如上完皇帝的新装时,我要求学生把皇帝在大臣们簇拥之下游行之后的情况,写一篇后续。并要求学生把皇帝写成更加残酷的人物形象或者表现皇帝有所悔悟。结果有一部分学生以此发生了逆向思维,写出皇帝由于此次所受欺骗及羞辱。回宫后,痛定思痛,励精治国,变成了一个令人敬重的皇帝。这是逆向思维的一大成效,有利于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和开拓精神的发挥。 指导学生学会在主题思想上的创新。主题在文章中具有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是文章中的核心及最本质
20、的东西。主题的创新要在广泛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产生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要破除流俗的观点和自己的单纯的主观认识,“发前人所未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主题创新。 在命题作文中,同一题目可以写成不同主题的几篇文章,原因就在于对这个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如滥竽充数,从结果入手,可以谈南郭先生不懂装懂而贻笑天下;从原因入手,则可以谈齐宣王搞大锅饭,未建立严格的人才考核制度。又如以雪为题:从雪的颜色可以赞美雪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从雪的作用可以赞美雪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从雪的覆盖大地可以批评雪的虚伪懦弱,即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的污秽;或者鞭挞雪的冷酷
21、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木萧条。再如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篇作文的主题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一种对科学、真理执著追求永不妥协的精神的体现。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有人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作为挡箭牌,固执己见、我行我素,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建议,这显然是错误的。(2)发散思维训练 多向思维方法,即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多方面去阐述,注意对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纵横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从而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四个不同的几何图形,有人看出了圆的光滑无棱,有人看出了三角形的直线组成,有人看出了半圆的方圆兼济,有人看出了不对称图形独到的美同是“谁解
22、其中味”的红楼梦,有人听到了封建制度的丧钟,有人看见了宝黛的深情,有人悟到了曹雪芹的良苦用心,也有人只津津乐道于故事本身“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要鼓励学生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不同,不必担心自己的思维偏差,坚信自己的眼睛,用敏锐的视角去注视这个世界,用善感的心灵去体味这多彩人生。下面是一篇多向思维的训练材料: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供料作文贵在立意新,而新的立意的
23、来源是多角度地分析材料,挖掘出材料中隐藏的含义。一般地说,写供料作文时所给的材料的含义不止一个,是否能写出新意,就看是否能多角度地分析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出材料的含义。这则材料中,分析的角度可以有四个:a卖马者、b伯乐、c买马者、d骏马,从这四个角度来分析就会发现不同的内涵。 a卖马者。应该说这个卖马者非常聪明,当他发觉自己的马难以卖出去时,便去请来伯乐,结果马价增加了十倍。这说明他有对商品进行包装、宣传的意识,酒好也怕巷子深,经商者这种包装、宣传意识一定要强烈。如果不是推销员假装失手打破一瓶酒的话,或许中国的茅台就不会那么快进入国际市场,原因正在于此。从这个角度可确立中心论点为:“酒好也怕巷
24、子深。” b伯乐。马还是那匹马,但伯乐去了一次之后价格就上涨了十倍,幸好这是一匹好马,如果是匹劣马,伯乐的一世英名岂不要因此付诸东流。中央电视台某位著名主持人曾给某产品作过一次广告,产品的销售量一时上升了很多,但后来证实了该产品属伪劣商品,该主持人的形象在观众心目中大打折扣。因此,名人一定要慎于言行。 c买马者。同样一匹马,先是三天无人问津,只因为伯乐来看了一下,价格就涨了十倍,买马者的心态可见一斑。同样的马,花少量的钱就可以买到,却等到伯乐来了、价格上涨之后才买,让人费解。联系现实生活中众多的名人广告,购买者该何去何从,一定要考虑清楚,否则就会犯和买马者同样的错误,贻笑大方。千万不能盲目崇拜
25、。 d骏马。马虽是骏马,但也只有在伯乐来了之后才显示出自身价值,马虽好,仍需识马人。诸葛亮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如果没有徐庶的走马举荐,又怎得刘皇叔重用?美玉虽好,如果没有卞和的冒死相献,是不会被世人认识和了解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实中还有众多的“千里马”在等待着“伯乐”的发现。马好仍需识马人。 只要能抓住材料中所提出的各个因素,从各个因素的角度对材料作整体分析,写出新意应不是难事,多试为之。 只有在课堂上多设置这样的题目,鼓励学生多练习,多思考,才回有更多的创新。 作文的创新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个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创新
26、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灵感,迸发创新的火花,产生优秀的佳作新人。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断地创新,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创新的另一个个途径是要通过想像能力的培养,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合乎事理、情理。想像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作文创新的主要途径,也是克服思想、思维、思路之定势,打破呆板、僵化之旧模式的主要方法。别林斯基说:“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像。”鲁迅在创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常常是“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神思飞动,纵
27、横驰骋,没有了束缚、羁绊,把自己的情感、意志,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以及自身积累了的知识,几者融会一处,展开想像的翅膀,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使作文具有创造性。 但想像并不是胡思乱想,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生活为基础。想像的丰富与否取决于对生活的观察和对宇宙万物的思考。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高分数,对外界事物知之甚少,生活底蕴极为贫乏,那么,其想像力也必然十分苍白。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只有认真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多姿多彩地表现生活。 想像必须合乎事理情理。放飞想象力决不是让学生毫无根据地肆意发挥,如天马行空,无所羁绊。事实上,想象是不能离开生活的。因为想象用来制造新形象的表象一一是人脑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来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注实践经验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深度剖析试题及答案
- 船体亮化施工方案怎么写
- 系统分析师考试全面提高的试题及答案
- 糕点烘焙设备操作与维护考核试卷
- 宠物收养家庭宠物养护与宠物友善交通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师考题重点试题及答案
- 科技会展参展商关系维护与管理考核试卷
- 灯具销售中的价格策略与利润控制考核试卷
- 纤维板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考核试卷
- 水利工程施工原材料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 肠梗阻的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新编样本
- 山东省济南市2022年中考英语情景运用拔高练习(Word版含答案)
- 第九章证据规则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护理课件
- JJF 1847-2020 电子天平校准规范(高清版)
- 《XX医院安宁疗护建设实施方案》
- 污水处理站运行维护管理方案
- 《机电传动控制》模块化实验装置设计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练习题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