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O/G/O 课堂观察与分析课堂观察与分析 听评课的常识和理论听评课的常识和理论 例一例一:抛硬币抛硬币 ,面朝上与朝下面朝上与朝下 ? 例二例二:十字路口,从路左边过去的人和从路右边过去的人之比例十字路口,从路左边过去的人和从路右边过去的人之比例 ? 例三例三:借给自己熟悉的人还是把钱存在银行中借给自己熟悉的人还是把钱存在银行中? 只有当我们走进教师群体,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只有当我们走进教师群体,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通过对他人课堂教学的学习与观察,我们才可能真实地反省自我,反思自己通过对他人课堂教学的学习与观察,我们才可能真实地反省自我,反思自己的
2、课堂教学,在成功的地方继续成功,在失败的地方避免失败,从而找到超的课堂教学,在成功的地方继续成功,在失败的地方避免失败,从而找到超越自我与超越课堂的方法与策略。越自我与超越课堂的方法与策略。序:让教师的课堂找到回家的路序:让教师的课堂找到回家的路 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所有有智。所有有智慧的人都是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其智慧的。人的智力的本质慧的人都是通
3、过这种途径获得其智慧的。人的智力的本质决定了只有这种方法才能使人变得聪明起来。决定了只有这种方法才能使人变得聪明起来。 约翰约翰斯图尔特斯图尔特密尔密尔自由论自由论一一.什么是课堂观察什么是课堂观察 源于西方科学主义思潮: 1950年美国贝尔思-互动过程分析 拉开课堂量化研究序幕 1960年美国弗兰德斯-互动分类系统 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开始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 它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 它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
4、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堂观察是一种工作流程课堂观察是一种工作流程: 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从课前会议的讨论与确定,课堂中的观察与记录,到课后会议的分析与反馈,构成了确定问题 收集信息 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基于课堂观察,教师认识、理解、把握课堂教学事件,澄清教学实践的焦点问题,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反思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的教学改进策略与方式。 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
5、: 它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借助于课堂观察共同体,探究、应对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为什么需要建立一种课堂观察的合作体为什么需要建立一种课堂观察的合作体 建立合作体,有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听评课方式; 以合作体为组织依托,可以使课堂观察专业化; 有固定的合作群体,使课堂观察更加有动力,更加持续.二、课堂观察的目的与理念二、课堂观察的目的与理念 当课堂观察只是教师间非正式的专业交流方式时,大家能够分享课堂观察中
6、的教育智慧,还能够品味课堂观察过程中的友谊。可是,当我们感觉并认可了课堂观察的重要性后,就开始让课堂观察登堂入室,并用诸多规章制度来保障它。就像把美丽的花朵摘回家放到花瓶里一样,你越是欣赏花朵的美丽,越是用花瓶去滋润它,它却因为离开了自然环境而日渐枯萎。当课堂观察成为教师的一项任务的时候,教师只是感受到了课堂观察带来的压力,却离教育智慧与友谊越来越远了。 教师走进他人的课堂,可能会因此而发现他人的课堂经验,也可能总结出他人的课堂教训;但对于自己来说,既然主动地走进了他人的课堂,当自己走出他人的课堂时,也就得问自己一句话:我在他人的课堂中得到了什么?这才是课堂观察最为根本的目的。观察他人的课堂,
7、鼓励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最终还是要服务于自己的课堂,不仅仅要丰富自己的课堂经验,修正自己的课堂教训,还有必要加深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目的目的: 1、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经验、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经验 竭力去发现上课人的优点,并谦虚地向上课人询问竭力去发现上课人的优点,并谦虚地向上课人询问与学习产生课堂优点的原因,这是课堂观察中上课人与听与学习产生课堂优点的原因,这是课堂观察中上课人与听课人最为良性的互动模式。课人最为良性的互动模式。 2、拓展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拓展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 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有两种途径:一是填补自己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有两种途径:一是填补自己的课堂劣势;另一是拓展
8、自己的课堂优势劣势;另一是拓展自己的课堂优势. 在课堂观察中,用别人的成功经验来填补自己的课堂在课堂观察中,用别人的成功经验来填补自己的课堂劣势,在短期内的确会有效;但别人的成功经验并不劣势,在短期内的确会有效;但别人的成功经验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学术经历与教学环境一定适合自己的学术经历与教学环境. 意识到并自我肯定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是学习他意识到并自我肯定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是学习他人的课堂经验与拓展自己的课堂优势的前提人的课堂经验与拓展自己的课堂优势的前提. 3、反观自己的课堂教学不足、反观自己的课堂教学不足 通过与上课人的优点相比而发现自己的缺点时,这通过与上课人的优点相比而发现自己
9、的缺点时,这就意味着有可能自己的这些缺点是可以弥补的,虽然弥就意味着有可能自己的这些缺点是可以弥补的,虽然弥补的方式方法仍然需要自己去探索,但从讲课人的成功补的方式方法仍然需要自己去探索,但从讲课人的成功之道中却是可以获得较大的启示。之道中却是可以获得较大的启示。 当教师发现自己与上课人有着同样的课堂缺点时,当教师发现自己与上课人有着同样的课堂缺点时,表明自己的课堂缺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很可能这些课表明自己的课堂缺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很可能这些课堂缺点要么是不需要避免的,也有可能是无法避免的,堂缺点要么是不需要避免的,也有可能是无法避免的,这就为听课人有此课堂缺点寻找到了安慰,为教师课堂这就为
10、听课人有此课堂缺点寻找到了安慰,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寻找到了自信。教学的创新寻找到了自信。 4、探寻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探寻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 由于策略与技术总是镶嵌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之中,由于策略与技术总是镶嵌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之中,这就让我们越发地觉得课堂观察给讲课人与听课人带来这就让我们越发地觉得课堂观察给讲课人与听课人带来的帮助,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的帮助,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要充分地发现课堂观察的功能,就必须站在课堂教要充分地发现课堂观察的功能,就必须站在课堂教学实践之上来观察课堂教学实践,从而探寻到课堂教学学实践之上来观察课堂教学实践,从而探寻到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的内在机理。
11、 理念: 课堂观察的数量与技术问题决定课堂 观察的效率,而课堂观察理念则决定着课堂观察的效果. 起点和归宿都是指 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 1、“听别人的课听别人的课”是为了是为了“建设自己的课建设自己的课” 当我们以建设自己的课堂为出发点来参与和体验他人课堂时,就会更乐意于认可并借鉴他人的优势,就会易于理解他人的课堂劣势,并在自己的课堂中回避掉。2、“教师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 当我们在他人的课堂中,能够站在学生立场上当我们在他人的课堂中,能够站在学生立场上体验课堂进程并感受到课堂真正的目的;再次回体验课堂进程并感受到课堂真正的目的;再次回到自己课堂时,不但会改变自
12、己的课堂理念,而到自己课堂时,不但会改变自己的课堂理念,而且会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离学生学习更近,因此让且会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离学生学习更近,因此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深度。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深度。 3、“怎么教怎么教”服务于服务于“教什么教什么” 要提高课堂观察的品质,不是在课堂观察中如要提高课堂观察的品质,不是在课堂观察中如何表现自己的何表现自己的“听评课能力听评课能力”,而是更有效地拓,而是更有效地拓展自己课堂观察的视野,在观察上课人课堂教学展自己课堂观察的视野,在观察上课人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表现的同时,更要将上课人的教学活活动与教学表现的同时,更要将上课人的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情境结合起
13、来,把上课人的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情境结合起来,把上课人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从而恢复课堂教学的系动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从而恢复课堂教学的系统性与目的性。统性与目的性。 4、从、从“教学有效教学有效”到到“教师成长教师成长” 课堂观察的目的既不是对他人的课堂进行鉴别与改造,也不是对装饰或者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而是通过课堂观察来优化听课人与上课人的课堂教学理念,来提升听课人与上课人的课堂教学能力。 三、课堂观察的要素与结构三、课堂观察的要素与结构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A)教学目标的清晰度)教学目标的清晰度 教学目标是教师为自己课堂教学活动设教学目标是教师为自己课堂教学活动设定的任务,
14、这既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归宿,定的任务,这既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归宿,也是教师让听课人理解自己课堂教学活动的也是教师让听课人理解自己课堂教学活动的解释。解释。 教学目标是用来引导与评价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南,它可能通过学生来表现,但并不包括也不可能包括学生的学习结果。 比如,当数学教师在讲解函数这个概念时,教学目标: “向学生清晰地表达函数的数学意义,并通过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函数”, 而不是“要求学生借助于具体事例,理解函数这个概念,并明白函数的数学意义”。 不管是教学目标中的教学过程设计还是教学目标设定,既要讲究科学性,更要讲究清晰性。 教学过程设计对教师自我的清晰度,教学目标设计对
15、教师与学生共同的清晰度,是课堂教学效率的决定性要素。 B)学习目标的预测)学习目标的预测 教师在预测学生学习目标时,要从学生实际的学习教师在预测学生学习目标时,要从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出发,结合教材对学生的要求,提出可以为学生接受水平出发,结合教材对学生的要求,提出可以为学生接受的学习目标。的学习目标。 C)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关联)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关联 教师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间的关联与互动,则是成就成功课堂的重要因素。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间的关系,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同一,而是指教师的教学目标能够真实地为学生所理解与接受 . 2、教学指导方式的丰富性、教学指导方式的丰富性 A
16、)多种方式令人的印象深刻)多种方式令人的印象深刻 B)多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多角度理解知识)多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多角度理解知识 C)多种方式使得教学内容更为)多种方式使得教学内容更为生活化生活化 D)多种方式适合有)多种方式适合有差异差异的学生群体的学生群体 3、教学过程的清晰度、教学过程的清晰度 A)教学设计的清晰度)教学设计的清晰度 B)学生)学生感受到感受到的教学清晰度的教学清晰度 C)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度)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度 4、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A)广度)广度:是指班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是指班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B)深度)深度:课堂
17、教学对学生的适应性以及给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适应性以及给学生带来学习乐趣的大小了生带来学习乐趣的大小了 C)梯度)梯度:就单独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中就单独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中存在参与深度的区别,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来存在参与深度的区别,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来说就表现为课堂教学的梯度了。说就表现为课堂教学的梯度了。 5、学习成功率、学习成功率 A)学习目标达成度)学习目标达成度 学生对课堂情趣的预期是否得到满足;学生对课堂情趣的预期是否得到满足; 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预期是否得到满足;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预期是否得到满足; 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是欢送还是欢迎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是欢送还是欢迎. B)教学计划
18、实现度)教学计划实现度 两种判断方法:两种判断方法: 一是看教师的教学计划与他在课堂中实施的一是看教师的教学计划与他在课堂中实施的教学活动相对比,看两者是否保持一致;教学活动相对比,看两者是否保持一致; 另一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教师实施的课堂另一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教师实施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否与教师教学计划的内容保持一致。教学活动,是否与教师教学计划的内容保持一致。 C)课堂教学拓展度)课堂教学拓展度 把教师计划中的学习结果命名为教学效果,把课把教师计划中的学习结果命名为教学效果,把课堂教学给学生造成的实际影响命名为教学结果,堂教学给学生造成的实际影响命名为教学结果,那么从教学效果到教学结果之
19、间的距离,就是课那么从教学效果到教学结果之间的距离,就是课堂教学拓展度堂教学拓展度 . 6、课堂思维深度、课堂思维深度 A)课堂学习氛围)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是教育的起点,而教师对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是教育的起点,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控制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B)课堂人际互动)课堂人际互动 如果只有利益共享而没有情感共享,那只是商业伙伴;如果只有利益共享而没有情感共享,那只是商业伙伴; 如果既有利益共享又有情感共享,那可能是朋友;如果既有利益共享又有情感共享,那可能是朋友; 如果没有利益共享只有情感共享,那就是真正的知已了。如果没有利益共享只有情感
20、共享,那就是真正的知已了。 C)课堂思维品质)课堂思维品质 通过考查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来判断通过考查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来判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进退之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进退之道; 通过考查课堂管理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来判断通过考查课堂管理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来判断课堂教学的深度课堂教学的深度; 通过考查教育效果与教育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来判断通过考查教育效果与教育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来判断课堂教学的效度。课堂教学的效度。 四四.有关课堂观察的几个问题有关课堂观察的几个问题 1.课堂观察的视角与改革方向课堂观察的视角与改革方向 2.课堂观察的两大类型课堂观察的两大
21、类型 3.关注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关注教学中的关键事件 4.有时细节决定成败有时细节决定成败 1. 课堂观察的视角与改革方向 关注知识传授关注知识传授高认知水平高认知水平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高参与度高参与度 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认知水平探究探究 探究探究 理解理解 理解理解 理解理解 记忆记忆 记忆记忆 无教学的活动无教学的活动 记忆记忆 记忆记忆 (匹兹堡匹兹堡大学大学QUASARQUASAR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因素分析1 1、提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提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2 2、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防止顾及一部分
22、而忽、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防止顾及一部分而忽略另一部分(女生、差生、内向、不举手略另一部分(女生、差生、内向、不举手) 3、使课堂充满求知欲(问题意识)和表现欲(参、使课堂充满求知欲(问题意识)和表现欲(参与意识),好奇求知的欢乐和自我表现的愿望是与意识),好奇求知的欢乐和自我表现的愿望是推动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推动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 4、恰当组织小组讨论,提倡组内合作,组间、恰当组织小组讨论,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能够产生竞争,能够产生“感染的行为感染的行为”和和“竞争的努竞争的努力力”。5、对学生的主动发言和积极参与,鼓励接纳,、对学生的主动发言和积极参与,鼓励接纳,
23、禁止打断批评,耐心倾听学生的自由表达,鼓励禁止打断批评,耐心倾听学生的自由表达,鼓励不同意见,欢迎补充、质疑、标新立异或综合、不同意见,欢迎补充、质疑、标新立异或综合、改进。改进。6、营造充满情趣的学习情境,宽松平等民主的、营造充满情趣的学习情境,宽松平等民主的人际环境,创设有利于体验成功、承受挫折的学人际环境,创设有利于体验成功、承受挫折的学习机会,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开放式问题。习机会,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开放式问题。关于儿童学习的十二条原则丝黛拉丝黛拉沃斯尼亚杜(欧洲学习与教学研究会主席)沃斯尼亚杜(欧洲学习与教学研究会主席)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励社会性学习激励社会性学习促进有
24、意义学习促进有意义学习建立新旧之间的联系建立新旧之间的联系讲求教学策略讲求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自律,学会反思引导学生学会自律,学会反思前知识的再建构前知识的再建构更注重理解而不是记忆更注重理解而不是记忆帮助学生学会迁移帮助学生学会迁移投入足够时间进行练习投入足够时间进行练习发展差异与个体差异发展差异与个体差异自我激励的学习者自我激励的学习者 原载原载教育研究教育研究2002.5 2002.5 张铁道译张铁道译 “高参与度高认知水平教学”课堂教学观察表课堂观察视角课堂观察视角/ /主要视点主要视点观观 察察 记记 录录优秀优秀 5良好良好 4一般一般 3不满意不满意2未观察未观察到到1 1、激发
25、学习动机,调动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动机,调动积极参与2 2、关注学生发展差异与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发展差异与个体差异3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我监控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我监控思维过程4 4、激励社会性学习,学会聆听合作、激励社会性学习,学会聆听合作5 5、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搭好脚手架、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搭好脚手架6 6、促进有意义学习,明确重点难点、促进有意义学习,明确重点难点7 7、投入足够时间练习,组织变式教学、投入足够时间练习,组织变式教学8 8、强调问题解决,激励好奇探究、强调问题解决,激励好奇探究来源:欧洲丝黛妮沃斯尼亚杜12条;美匹兹堡大学7因素;国家级骨干班8要素课堂
26、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历史的反思改革的重点改革的重点注意的问题注意的问题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强调个性充分、和谐、差异发展的同时,不在强调个性充分、和谐、差异发展的同时,不要忘记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要忘记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提倡探究性学习提倡探究性学习 有意义探究性学习与有意义接受式学习的整合有意义探究性学习与有意义接受式学习的整合赫尔巴特:明了赫尔巴特:明了联想联想系统系统练习练习标准答案杜标准答案杜威:问题威:问题推理推理假设假设验证验证创新答案创新答案提倡教师指导下的合作提倡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学习 在从知识传递走向儿
27、童与课程、与他人对话过在从知识传递走向儿童与课程、与他人对话过程中,还要注意独立思考基础上的表达与分享。程中,还要注意独立思考基础上的表达与分享。提倡儿童提倡儿童“主体性主体性”、“自主性自主性”学习学习 防止绝对化、表面化、片面化,只重形式活泼,防止绝对化、表面化、片面化,只重形式活泼,不重实质内容,仍要重视教师主导作用,师生互不重实质内容,仍要重视教师主导作用,师生互动动.2.课堂观察的两大类型 界界 定定 特特 点点 区区 别别定定量量观观察察 以结构化的以结构化的方式收集资料,方式收集资料,并且以数字化的并且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资料的方式呈现资料的课堂观察。课堂观察。 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
28、方式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 三种记录方式:编码体系、记号体三种记录方式:编码体系、记号体系(或项目清单)、等级量表。系(或项目清单)、等级量表。 两种抽样方法:时间抽样和事件两种抽样方法:时间抽样和事件行为抽样行为抽样 在在观察前提出观察前提出问题,然后具体设问题,然后具体设计指标系统来分析。计指标系统来分析。定定性性观观察察 以质化的以质化的方方式收集资料,并式收集资料,并且资料以非数字且资料以非数字化的形式(比如化的形式(比如文字等)呈现的文字等)呈现的课堂观察课堂观察 依据粗线条的观察提纲,对观察依据粗线条的观察提纲,对观察对象做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呈现形对象做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呈现形
29、式是非数字化的,分析手段是质化的。式是非数字化的,分析手段是质化的。 四种主要记录方式:描述体系、四种主要记录方式:描述体系、叙述体系、图式记录、工艺学记录。叙述体系、图式记录、工艺学记录。 只有在搜集了只有在搜集了大量客观资料后,大量客观资料后,才提出问题。研究才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常在研究过程问题常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被重构,时中不断被重构,时间较长。间较长。课堂教学观察表 课堂观察视角课堂观察视角/主要观点主要观点 观观 察察 记记 录录优秀优秀 1良好良好 2一般一般 3不满意不满意 4未观察到未观察到 5 某视角某视角主主要要观观点点a.b.c.d. 八个八个视角:视角:内容设计内容设计
30、教学表述教学表述 进度安排进度安排 资源利用资源利用 激发动机激发动机 师生互动师生互动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鼓励创新鼓励创新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表记号体系或记号体系或核查清单核查清单 次次 数数 非投入非投入 投投 入入 人人 数数 % 人人 数数 % 1 4 16 21 84 2 6 24 19 76 3 1 4 24 96 4 0 0 25 100 5 3 12 22 88 6 3 12 22 88 7 6 24 19 76 8 5 20 20 80 9 4 16 21 84 10 4 16 21 84 总计(人数)总计(人数) 36 214 平均数(平均数(%) 14.4 85.6 (资
31、料来源资料来源:Hopkins,D,A Teacher s Guide to Classroom Research, 1993, p.104.) 观察方法观察方法: :每每2 2分钟扫视分钟扫视, ,记录记录 记号体系或记号体系或核查清单核查清单课堂管理中学生不当行为记录表 不当行为的类型不当行为的类型 1.5 3 4.5 6 7.5 9吵闹或违记说话吵闹或违记说话 1不适宜的活动不适宜的活动 1不适宜地使用材料不适宜地使用材料损坏学习材料或设备损坏学习材料或设备不不经经允许拿别人的东西允许拿别人的东西 1动作侵扰其他同学动作侵扰其他同学违抗教师违抗教师拒绝活动拒绝活动 1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
32、:Wragg,E.C. , An lntroductin to Classroom Observation. 1994, p. 49. ) 美美拉格拉格 后续观察后续观察:教师对不当行为的反应教师对不当行为的反应,学生对教师的应对学生对教师的应对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类分析体系(FJAC) 教师讲教师讲 间接影响间接影响 接纳学生感觉接纳学生感觉 赞许学生行为赞许学生行为 接受学生主张接受学生主张 问学生问题问学生问题 直接影响直接影响 讲解讲解 指示或命令指示或命令 批评或维护权威批评或维护权威学生讲学生讲 间接影响间接影响 回答老师的提问或按老师要求表述回答老师的提问或按老师要求表述 直接影响
33、直接影响 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向老师提出问题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向老师提出问题 静静 止止 直接影响直接影响 静止或疑惑静止或疑惑,暂时停顿或不理解暂时停顿或不理解编码体系编码体系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 Hopkins, D, A Teacher s Guide to Classroom Reseavch, 1993, p111)编码体系编码体系 初二几何 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片断)序序号号 问问 题题 问答问答 方式方式A.教师提问教师提问B.学生答问学生答问管管理理认认记记推推理理创创造造批批判判无无答答机机械械认认记记推推理理创造 1第一组同学回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第一组同学回忆平行四边形的
34、定义1、2、3(无停顿)(无停顿) 先先指定指定齐答齐答 2定义是什么?(师身体前倾,提高嗓定义是什么?(师身体前倾,提高嗓音,加重语气,纠错,重复学生问答。音,加重语气,纠错,重复学生问答。由于紧张语塞、重复)由于紧张语塞、重复) 追问追问 3请请另一组同学回答矩形的定义另一组同学回答矩形的定义(师重复学生回答)(师重复学生回答)先先指定指定齐答齐答 4请请第三组同学回答菱形的定义第三组同学回答菱形的定义(师重复,语调平和满意)(师重复,语调平和满意)先先指定指定齐答齐答 5请一个同学回答平行四边形、矩形、请一个同学回答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停顿菱形的性质(停顿6,第一次未回答,第一
35、次未回答完整)完整)先先举手举手再指名再指名 6很好,那么平行四边形是不是中心对很好,那么平行四边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师手持教鞭,边指投影边问)称图形(师手持教鞭,边指投影边问)追问追问 7嗯,它的对称中心?嗯,它的对称中心?(未回答完整,继续追问)(未回答完整,继续追问)追问追问 8 910填空式提问 (四组、28问)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矩形菱形菱形正方形正方形边边对边平行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边相等对边平行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边相等对边平行对边平行四边相等四边相等对边平行对边平行四边相等四边相等角角对角相等对角相等四个角都是直四个角都是直角角对角相等对角相等四个角都是直四个角都是直角角对角
36、线对角线互相平分互相平分互相平分相等互相平分相等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平分对角平分对角互相垂直,平互相垂直,平分相等,平分分相等,平分对角对角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对称中心对称中心对角线的交点对角线的交点对角线的交点对角线的交点对角线的交点对角线的交点对角线的角点对角线的角点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不一定是不一定是是是是是是是对称轴对称轴无无两条两条两条两条四条四条各种提问行为类别频次统计表 行行 为为 类类 别别 频频 次次 百分比百分比% %A、提出问题的类型提出问题的类型 1、常规管理性问题、常规管理性问题 2、记忆性问题、记忆性问题 3、推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 4、创造性问题、
37、创造性问题 5、批判性问题、批判性问题 3 78 22 2 0 2.9 74.3 21.0 1.9 0B、挑选回答问题方式挑选回答问题方式 1、提问前,先点名、提问前,先点名 2、提问后,让学生齐答、提问后,让学生齐答 3、提问后,叫举手者答、提问后,叫举手者答 4、提问后,叫未举手者答、提问后,叫未举手者答 5、提问后,改问其他同学、提问后,改问其他同学 0 44 57 1 3 0 41.9 54.3 1.0 2.9C、教师理答方式教师理答方式 1、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 2、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 3、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
38、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 4、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 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12 2 13 78 0 11.4 1.9 12.4 74.3 03.关注教学中的关键事件 复杂性理论正在成为科学研究新的方法论。复杂性理论正在成为科学研究新的方法论。 阿申巴赫指出,科学正逐渐由易解问题走向难解问题,新发现代价阿申巴赫指出,科学正逐渐由易解问题走向难解问题,新发现代价越来越大,周期越来越长,边界越来越不清晰。科学家不约而同形成一越来越大,周期越来越长,边界越来越不清晰。科学家不约而同形成一个共识:个共识:“那就是,他们都坚信一个将普照自然界和人类的新科学那就是,他们
39、都坚信一个将普照自然界和人类的新科学复杂性理论复杂性理论“二十一世纪的科学二十一世纪的科学”。(米歇尔。(米歇尔沃尔德罗普)沃尔德罗普) 在自然、社会、思维中更为普遍存在的是非确定性、非线性的。在在自然、社会、思维中更为普遍存在的是非确定性、非线性的。在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之间,在事物内部诸元素之间,在事物以及外部环境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之间,在事物内部诸元素之间,在事物以及外部环境之间,由于大量随机作用、非线性、因果不等当性的复杂性存在,规律之间,由于大量随机作用、非线性、因果不等当性的复杂性存在,规律并不就是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决定性的性质。并不就是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决定性的性质。 在许多情
40、况下,更需要我们深入现场,直面现象,关注事物的个性、在许多情况下,更需要我们深入现场,直面现象,关注事物的个性、特色、反常,关注教学情境中的关键事件。特色、反常,关注教学情境中的关键事件。从技术分析到关注关键事件以小学数学三下“摆一摆”为例第一轮课:通过教学时间分析,发现学生大量时间、精力用在第一轮课:通过教学时间分析,发现学生大量时间、精力用在 估算长方估算长方 形面积大小。形面积大小。第二轮课:要求学生在摆各种长方形过程中思考面积与长和宽第二轮课:要求学生在摆各种长方形过程中思考面积与长和宽 的关系,通过参与度分析,发现很多学生没兴趣摆,原来的关系,通过参与度分析,发现很多学生没兴趣摆,原
41、来 已知道公式,没有认知冲突。已知道公式,没有认知冲突。第三轮课: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多种方法测量第三轮课: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多种方法测量: 直接量出长和宽,代公式计算;直接量出长和宽,代公式计算; 摆一摆单位面积,数方块计算;摆一摆单位面积,数方块计算; 数横排、竖排单位面积个数,再乘。数横排、竖排单位面积个数,再乘。 教师让学生比较教师让学生比较“摆摆”与与“算算”的一致性,验证面积公式。的一致性,验证面积公式。 质疑:这就是有效探究吗?质疑:这就是有效探究吗? 聚焦关键事件:学生已知面积公式,还需要探究吗?聚焦关键事件:学生已知面积公式,还需要探究吗? 走向实质探究:长方形周长越长面积就越
42、大吗?走向实质探究:长方形周长越长面积就越大吗?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比较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比较单位:单位:cm/cmcm/cm2 2长宽周长面积图132图233图351图441图图1 1图图2 2图图3 3图图4 4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比较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比较单位:单位:cm/cmcm/cm2 2长宽周长面积图132106图233129图351125图4411044.有时细节决定成败 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是教学行为的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是教学行为的具体分解。教学细节具有情境性、随机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只具体分解。教学细节具有情境性、随机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只有处于教学
43、关节点、联接点上的教学行为,才具有细节有处于教学关节点、联接点上的教学行为,才具有细节关关节的作用,才具有推动、激活、联结、延续教学过程的功能。节的作用,才具有推动、激活、联结、延续教学过程的功能。 教学细节的类型:教师自身作出的行为(穿戴、表情、教学细节的类型:教师自身作出的行为(穿戴、表情、动作、语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行为的组合;学动作、语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行为的组合;学生对教师的回应。生对教师的回应。 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关注新课程理念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关注新课程理念能否落到实处,关注教学实践智慧与科学的统一。能否落到实处,关注教学实践智慧与科学的统一。何为学问? 学问不过两种形式而已:一是发现一般人难以发现的学问不过两种形式而已:一是发现一般人难以发现的事实,一是对各种事实发生的机理给出解释。做这两件事事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法律文书校对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法律风险评估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食品感官分析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精密陶瓷劈刀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必会题库完整版【答案】
- 2025年厦门市湖里生态环境局辅助岗位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电子计步器实验分析仪器项目发展计划
- 湘艺版二年级下册教案第四课 箫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网管述职报告范文
- 2025年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
- 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课件
- 铁路营业线安全管理办法
- 酒类销售用人劳务合同
- 2024年吉林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2025老年教育政策环境分析及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研究报告
- 2025年湖南省高考历史真题(答案版)
- 2025年中国伺服电缆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大数跨境】全球移动电源市场洞察报告
- 酒店安全奖惩规定
- 配电室运行维护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