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心理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2008年级考试试卷B张伯华_第1页
中医临床心理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2008年级考试试卷B张伯华_第2页
中医临床心理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2008年级考试试卷B张伯华_第3页
中医临床心理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2008年级考试试卷B张伯华_第4页
中医临床心理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2008年级考试试卷B张伯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临床心理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2008年级考试试卷B张伯华装订线山东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2008年级(本科)中医临床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学号:班级:考试年月:2011年1月重修(是、否)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核分人得分,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5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阅卷人得分全名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分A、B、C三种类型,共15分)错选、不选均无分A型选择题(单选题,共6小题,每题1分,共6分)1、着眼于中医学发展史,中医临床心理学要研究()。A、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心理规律B、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心理现象C、发掘、整理中医学积

2、淀的心理学内容D、心理疾病与心理诊断2、唐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论及睡眠异常,其中有()A、似睡候B、小儿夜啼失眠C、嗜睡8、“形神合一”是中医临床心理学对待形神关系的基本理论观点,其准确的 涵义应是()。A、心身合一B、神本于形C、天人合一D、中傍人事E、以上都是9、素问?移精变气论记载了古代的“祝由”,认为“祝由”能治()。A、无眷恋思慕之累者的疾病B、无追逐名利而过度劳累者的疾病C、有眷恋思慕之累者的疾病-2 -装订线D、有追逐名利而过度劳累者的疾病E、以上皆是C型选择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分)10、对待人的欲望,中国古代思想家与医学家有下述不同观点A.节欲B.节 欲与导欲并行C.

3、寡欲D.导欲(1)老子的观点基本是()(2)荀子的观点基本是()(3)朱丹溪的观点基本是()(4)孔子的观点基本是()11、中医临床心理学认为与言语活动有关的器官有A、会厌B、喉咙C、顽颖 D、舌E、口唇F、悬雍垂与上述言语活动器官联系最密切的是(1)音声之气道是()(2) “音声之扇”是()(3) “音声之机”是()(4) “分气之所泄”是()12、情志变化所引起的气机变动如下:A、气上B、气下C、气消D、气缓E、气乱F、气结上述气机变动所对应的情志为:(1)喜对应()(2)怒对应()(3)思对应()(4)悲对应()(5)恐对应()(6)惊对应()阅卷人得分 二、填空(本大题有10小题,每题

4、1分,共10分)全名-3 -装订线1(中医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中,主要说明人的心理活动与脏腑之间关系的学 说是。2(中医临床心理学认为主肌肉者是。3(传统中医病因分类法将病因归为三大类,其中内因主要指。4(中医学与古 代哲学对人的“情”都有论述,一般而言古代思想家所论倾向于整合体。5(将内经“五志说”定型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说的 是。6(中医学史上的金元四大家中,提出“五志化热”著名理论的是。7(提出 “脑为元神之府”的是。8、就中医的“五神藏”的狭义而言,“五神”是指。9、“中傍人事”说的 是。10、素问?灵兰秘典论描述肾脏在心理功能上的作用,认为肾是“作强之 官”,与人的活

5、动有关。阅卷人得分 三、简述(本大题共12小题,5、6小题各5分,其他每小题4分,共全 名50分)1(简述你对传统描述的心理现象一一思、虑的理解。2(简述情志与情绪的异同。3(简述少阳人的典型的心理、行为特征。4(简述传统描述的心理现象一一意、志与现代意志概念的异同。5( “神者,水谷之精气”(灵枢?决气篇)。这句话表明中医临床心理学对 人的心理现象的哪种基本观点,你是怎样认识的,6(简述内经“人贵论”思想(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 悉备,莫贵于人”)在中医临床心理学中的意义。7(中医临床心理学与现代普通心理学都有“气质”的概念,试述二者的不同。8(简述你对传统描述的心理现象一一“

6、智”的理解。9(简述“血气者,人之神”(灵枢?营卫生会篇)体现的中医临床心理学的 基本观点。-4 -装订线10(简述白合病及其主要病机。11(简述“怒则气上”的含义。12(简述行为动作与五脏的关系。阅卷人得分全名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中傍人事2、五神藏3、五脏之志4、卑愫5、奔豚阅卷人全得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共10分)名请论述弦脉的表现及其与情志病机的关系。-5 -装订线中医临床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共12小题,共15分)一、选择题(错选、不选均无分(单选题,共6小题,每题1分,共6分)A型选择题1、 C 2、 D 3、 B 4、 D 5、 A

7、 6、 BB型选择题(多选题,共3小题,每题1分,共3分)7、ABDE 8、A C D 9、ABC型选择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分)10、(1)C (2)D (3)A (4)B11、(1)B (2)E (3)D (4)C12、(1)D (2)A (3)F (4)C (5)B (6)E二、填空(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五脏神明论2(脾3(情志病因4(情与知的整合体5(宋代陈无择6(刘完素7(李时珍的本草纲目8、神、魄、魂、意、志9、人与社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10、技巧三、简述(本大题共12小题,5、6小题各5分,其他每小题4分,共50分)1、简述你对传统描述的心理现象一一思、虑的

8、理解。(4分)古人描述的“思、虑”指人思考问题的心理过程,但二者有所不同,就当下问题进行思考是“思”,对问题进行深远思考是“虑”。-6 -装订线2、简述情志与情绪的异同。(4分)(1)情志是中医的概念,情绪是现代心理学的概念。1分(2)相同:情志中包含情绪的内容,即情志中喜怒忧悲恐惊指的正是现代的情绪。1分(3)不同:情志中有“思”,即含有认知的成分。而情绪不含认知成分。2分3、简述少阳人的典型的心理、行为特征。(4分)少阳分高:善交际、朋友多、乐观开朗、敏捷机智、随和、灵活、做事不易坚持、喜欢文体活动、不愿静而好动。(选择其中8个,即可获4分)4、简述传统描述的心理现象一一意、志与现代意志概

9、念的异同。(4分)(1)传统描述的“意”的含义主要有三:记忆、思维、注意。1分(2)传统描述的“志”的含义主要有:记忆、意志、情志、心理活动的概称。1分(3)现代的“意志”指人自觉确立目的,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过程。2分5、“神者,水谷之精气”(灵枢?决气篇)。这句话表明中医临床心理学对人的心理现象的哪种基本观点,你是怎样认识的,(5分)(1) “神”指人的精神现象或心理现象。中医临床心理学将“魂、魄、意、志、思、虑、智”等心理现象都概括为“神”。(2分)(2)以血气、水谷精气为物质基础。(1分)(3)由这两句话体现出“神”与“形”(物质基础)的紧密结合,即“形神合一”的基本观点。(2分)6、

10、简述内经“人贵论”思想(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教,万物 悉备,莫贵于人”),在中医临床心理学中的意义。(5分)(1)人有主观能动性。(L5分)(2) “人贵论”思想体现了人的能动性的正面作用(1.5分)(3)联系心理治疗、心理健康等加以说明。(2分)7、中医临床心理学与现代普通心理学都有“气质”的概念,试述二者的不 同。(4分)(1)普通心理学的“气质”指个性心理中动态的心理特征,如情绪的强弱、发 生的快慢,言语行为的速度等。主要包括心理的成分。(2分)(2)中医临床心理学的“气质”指包括阴阳二十五人、阴阳五态人在内的人的 个性,所包括的内容涉及到人的个性心理、行为、生理素质等方面,不限

11、于现今气 质的有关内容。-7 -装订线(2分)8(简述你对传统描述的心理现象一一“智”的理解。(4分)智的主要含义是指人的主观认识符合于客观事物,能依据客观规律行事。(2分)以下只要能说到一条,即可得分。(2分)孟子?离娄下“智者若禹之行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 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荀子?正名所说:“知有所合谓之智”,意思是人的主观认识能合乎客观规 律,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即为“智”。灵枢?本神有“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9、简述“血气者,人之神”(灵枢?营卫生会篇)体现的中医临床心理学

12、基本观点。(4分)(1) “血气”可理解为“神”(心理活动)依据的物质基础。1分(2) “神”指人的精神现象或心理现象。1分(3) “血气者,人之神”体现了中医临床心理学“形神合一”的基本观点。2分10、简述百合病及其主要病机。(4分)百合病是一种以神思恍惚、饮食、感觉、行动失调,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 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2分主要病机为心肺阴虚内热,百脉失养。常继发于外感 热病之后,或因情志不遂所致。2分11(简述“怒则气上”的含义。(4分)指怒时出现肝气上逆的现象,(2分)可以表现为胸闷、憋气、呃逆、面红耳、甚至头昏脑胀。(2分)12(简述行为动作与五脏的关系。(4分)人的行为动作与心有关

13、,心为五脏之主;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四、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中傍人事“人事”指构成人生存的人情事理、社会环境,也即社会上大大小小的人间之 事。”中傍人事”是指人是社会中的人,无法摆脱“人事”,“中傍人事”就是人的基本 存在状态。2、“五神藏”-8 -装订线乂称“五脏神明”。(1分)内经把神、魂、魄、意、志分属于五脏,所谓“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3分)(素问?宣明五气论)。然从“神”(明)所包括的广泛含义来看,“五脏神明”之神明的外延应扩展, 故情志分属五脏、感知分属五脏、语言行为等分属五脏都应包括在五脏神明之中。 (若答出此内容3分)3、五脏之志指与五脏对应的五种情志活动,内经将其归纳为“喜怒思忧恐”,或“喜 怒悲忧恐"五种。4、卑愫指心血亏虚,心神失养而致的以胸中痞塞,不能饮食,如痴如醉,心中常有所 歉,爱居暗室,或倚门后,见人即躲避为主证的疾病。5、奔豚即奔豚病,指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热,气逆上冲或汗后阳虚,寒邪或水饮上逆 而致的以发作性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复还止为主证的疾病。五、论述题(共1题,共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