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省玉山县七一水库工程地质实习报告10大土木实验班王博雅2010102265一、实习总体概况实习时间:2011年11月13日2011年11月19日实习地点: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七一水库库区实习目的:通过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巩固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并且学会野外观察实际地质现象和初步分析地质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实习内容:1) 地质路线的观测,地质点的工作内容,2)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岩层产状的测定,地质记录及绘图方法3) 不同时代地层的主要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特征4) 地质剖面的测绘及节理的测量与统计5) 对滑坡体及断层作重点分析
2、6) 地下水及物理现象,岩溶地形地貌 7)坝址稳定和渗漏方面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二、实习地区概况玉山县七一水库位于县城东北,信江上游主要支流之一金沙溪中游,距城16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18度16分,北纬28度49分。东为少华棠梨山、茗坞村、东坑村,南与双明乡徐村毗邻,西为陶家山,北邻紫湖乡。实习地区为低山区和中部平原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上游接近北部怀玉山,三清山区,低湿多雾,昼夜温差大,高山气候较突出。中游一带气候温凉湿润,下游与中部平原丘陵区相接,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降水以亚热带锋面气旋雨为主,为典型的江南梅雨。七一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24平方公里,流域地形多山,东北高,西南低,
3、山区性气候显著。库区地质:老虎滩以上为奥陶纪、志留纪不透水岩石组成,其下分水岭两侧虽有卡斯特(石灰岩)现象,但多被不透水砂、页岩截断联系,成为库水向邻谷渗透的屏障,地下水均高于库水位。金沙溪源于三清山东北麓平家源,属于山溪性河流,上、中游两岸崇山峻岭,溪流纵横,坡陡流急,河床多为卵石和砂,少数河段有岩石出露,河床较稳定,为峡谷河道,少有开阔的河谷滩地。坝址以下河床较平缓,两岸广有开阔平原,是玉山主要粮食地区之一。三、实习地区工程地质条件(1)主坝地条件 坝址处于西峡谷最后段两岸地形较对称,且覆盖物不厚。组成岩石为下石炭纪砂砾岩与紫红色泥质砂质页岩互层及中石炭纪砂砾岩,石英砂岩与泥质,炭质页岩为
4、互层出现。其中砂砾岩,砾岩为硅质胶结,性坚硬,力学性佳,而下中石炭纪之页岩性软,劈理发育,岩石多呈片状剥落。露于地表之页岩性更差,在河床及河漫滩部位之坝基址由57米之砂卵砾石组成,左岸面地段上部为粘土及砂卵砾石充填粘土,下部为砂砾石层,为该坝段的主要持力层。(2)坝基地质构造 虽有卡斯特现象,然岩石之抗压强度能满足土坝要求。同时,地层中无软弱夹层,而岩基之页岩,也因其与坚硬砂岩互层,被砂岩所阻,且倾向上游,风化层较薄,压缩系数少,不会形成软弱滑动面。因此,主坝基础是稳定的。(3)副坝地质条件 坝址地层因F逆掩断层影响,使之倒超复在中石炭系地层之上,地基组成岩石,主要为志留系灰白,微红色砂岩,粉
5、砂岩,页岩及中石炭系砂砾岩,页岩,部分坝段落于2-3米厚有淤泥粘土层土。坝基和坝肩岩性软弱,风化破碎极为严重,风化层厚,力学性差。在构造上,位于倒转向斜南翼中,次一级为背斜之转折端稍偏南翼,岩层倾向下游,坝址落在F在逆掩层上段,且沿垭口有断层通过,并延伸至库内少华山左侧。四、实习准备 外业工作:实习开始首先由教师介绍实习地区的地质概要,布置实习内容及地质路线的具体安排,结合边讲课、边实习的现场教学方法,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紧密结合实地、实物进行教学实习,逐步培养同学的独立工作能力,为此,实习期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以教师多讲解,同学观察认识为主阶段;教师少讲解,多提出问题,同学多思考的独立工作阶
6、段;以同学观察分析为主,教师答疑小结,独立工作的阶段。外业工作有如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地质路线观测主要是通过几条地质现象比较丰富的典型路线,使同学观察到主要的地质现象,其内容包括: 实习地区不同地质时代地层的岩石性质和特征,地层的接触关系,风化情况和工程特性等。 主要的地质构造现象:如褶皱、断层、节理等。测定岩层的产状、确定褶皱的类型,研究断层和节理的性质、分布及发育规律等。 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岩性及分布;本区的地貌特征(山形,阶地、河曲等),查明河谷纵、横剖面情况,研究河谷阶地及其性质,以及新构造运动的特征等。 物理地质现象:如喀斯特、滑坡、冲沟、崩塌等的分布,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以及对工
7、程建筑的影响等。 水文地质:通过井、泉的调查,了解本区不同岩层的透水性和地下水位,查明地下水补给、运动和排泄条件,以及地下水与河水的水力联系的关系等。地质点的观测与描述地质点的选择、位置的确定、地层时代、岩性特征、产状要素的测定、地质构造特征、地质现象观察、地质图的使用,绘示意剖面图及素描图,标本的采集及记录描述等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问题评价结合实习地区的建筑物进行参观;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观测、分析与评价。主要有:水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与问题;坝(闸)两岸及河床的工程地质条件与问题;引水隧洞及泄水建筑的工程地质条件与问题;电站、厂房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与问题;内业工作:为了进一步巩固与提高野外实习效
8、果,对收集的实际地质资料,应及时进行分析整理,以便得到全面系统的深入认识。配合外业主要有以下内业工作安排:野外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记录及标本的整理,地质现象的分析,工程地质问题的讨论;节理统计图、实测地质剖面图、地层柱状图的绘制;区域地质概要及有关资料的阅读;勘测及试验工作的有关资料;参观水工等建筑物时记录的有关单位介绍的资料的整理;按时完成实习作业及阶段小结,做好实习总结报告。四、七一水库基本情况介绍:玉山县七一水库位于县城东北,信江上游主要支流之一金沙溪中游,距城16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18度16分,北纬28度49分。东为少华乡棠梨山、茗坞村、东坑村,南与双明乡大徐村毗邻,西为陶家山,北临
9、紫湖乡。实习地区为低山区和中部平原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上游接近北部怀玉山,三清山区,低湿多雾,昼夜温差大,高山气候较突出。中游一带气候温凉湿润,下游与中部平原丘陵区相接,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降水以亚热带锋面气旋雨为主,为典型的江南梅雨。七一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24平方公里,流域地形多山,东北高,西南低,山区性气候显著。库区地质:老虎滩以上为奥陶纪、志留纪不透水岩石组成,其下分水岭两侧虽有卡斯特(石灰岩)现象,但多被不透水砂、页岩截断联系,成为库水向邻谷渗透的屏障,地下水均高于库水位。金沙溪源于三清山东北麓平家源,属于山溪性河流,上、中游两岸崇山峻岭,溪流纵横,坡陡流急,河床多为卵石和
10、砂,少数河段有岩石出露,河床较稳定,为峡谷河道,少有开阔的河谷滩地。坝址以下河床较平缓,两岸广有开阔平原,是玉山主要粮食地区之一。七一水库管理局坐落棠梨山脚,具体管理水库运行、生产、经营和职工生活。地形地貌一、流域地形流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河源分水岭高程搭1200米以上,河口高程仅为100米左右(均为黄海高程)。坝址以上流域形状为叶形,平均宽度为7公里,最大宽度为12公里。上游紫湖口至河源段,崇山峻岭,河谷两岸悬崖陡壁,相对高程150400米,坡度6075度;流域中游贲口至紫湖口段为浅山区,河谷两岸有断续平原,山脉走向零乱,相对高度50200米,坡度约5065度;坝址以下河谷显著开阔,两岸多
11、为平原,有山脉也有高丘陵,相对高度在100米以内,坡度约为2040度。流域上游土层浅薄,多为紫色土,林木茂盛,植被良好,耕地甚少。中游多为沙壤土,植被稍次于上游。下游以冲击土为主,耕地较多,是玉山县粮食地区之一。二、流域地貌坝址以上,河床狭窄,呈“V”型,两岸台地不对称发育,为一壮年期河谷。坝址以下,河床开阔平坦,漫滩和台地均很发育。按成因类型及山的标高,本流域分为3个地貌单元:(1)侵蚀低山区 坝址以上,山峰毗连,绝对标高200900米,相对标高150500米。山脉之分水岭走向:北西南东向,山坡高度一般40度左右。坚硬岩石分布地区,坡度角达60度以上,常形成高山峰和陡岩峭壁,区内冲沟发育,一
12、般冲沟垂直河流与构造吻合,且多呈“V”型。本区石灰岩自北东南西向,呈条带状不连续分布,喀斯特地貌颇为发育。根据其出露形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地表型,主要以溶洞漏斗、幽谷、天生桥及喀斯特、洼地等形式出现;二是地下型,主要有溶洞及地下暗河两种形式。溶洞内常有钟乳石和石笋出现。老虎滩以上树木茂盛,植被良好,老虎滩至坝址一带树木稀疏,基岩出露良好,山顶及山坡均有残坡积层覆盖。(2)侵蚀丘陵区 主要分布于坝址以下,山丘低矮,山坡平缓。绝对高程在200米以下,相对高程3050米。植被不佳,基岩裸露,极易风化和侵蚀,山顶光秃浑圆,水土流失严重。(3)侵蚀堆积区 主要有漫滩、台地洪积和冰水期堆积扇等形式,分
13、布于沿河两岸反冲出口处,漫滩有沙砾石组成,高出枯水面01.0米。台地分一级台地和二级台地,一级台地,台面平坦,微倾河床,上部为亚粘土,下部为沙砾石,高出正常水面36米,主要为农田分布地区;二级台地仅见于伯力坞西山坡附近,台面高出水面78米,与一级台地组成内迭台地。三、山脉与水系(1)山脉金沙溪流域分布诸山,均属怀玉山脉。怀玉山脉,发脉于三清山,横贯县境西北部,是赣,浙,皖三省的天然屏障。其支脉向东,南走向,沿库区分屹于金沙溪东、西两侧。三清山 位于县城东北,与怀玉一脉相连。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为怀玉山脉最高峰,因与玉华、玉虚峰“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巅”,故名。东、西、南三面分属玉
14、山县三清,紫湖,南山诸乡境内,北麓与德兴皈大乡上分水 ,下分水,蜈蚣岭三个自然村交界。大桥头岭 三清山东南,紫湖乡大桥头(现为川桥村)之西,海拔高程553米,岭南有公路通往浙江省开化县境。凰岗岭 三清山东南,海拔高程720米,南通紫湖乡凤叶,北连紫湖乡川桥,程村。葛仙公山 又名石拂山,葛胜山,三清山之南,海拔919米,与毛坞尖对峙。南接南山乡中蓬村,白石桥村,北连紫湖乡干坑,仓坂村。太甲山 三清山之南,海拔966.7米,东至七一水库,西尽横街乡峡口,横跨20余公里,为怀玉山脉主要支脉之一。据清乾隆玉山县志载,“伊尹奉太甲巡于此”,故名。 箬皮尖 少华乡东面,海拔702米,因山产箬竹而名,东与浙
15、江省常山县接壤。 少华山 太甲山之东,少华乡驻地西北,海拔564米。一山有少华寺而名。 棠梨山 又名鹰背岗,太甲山之东,少华乡所在地,海拔293米,山下为七一水库管理局驻地。(2)水系流域主要河流为金沙溪。金沙溪,又名“上干溪”,源于怀玉山脉主峰三清山东北麓的平家源,是玉山县境内五大河流之一,信江上游主要支流。流域位置 县城东北,地理坐标;东经118度02分118度21分,北纬28度4分28度59分。流域西北以怀玉山脉与饶河流域相隔,东面以海拔901.4米的猴古尖与浙江省常山县分界,西面与武安山,玉琊溪毗邻,流域总面积501平方公里,县内流域面积457.3平方公里,七一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32
16、4平方公里,占全流域总面积的64.8%。支流 金沙溪源头及流域一带,山多峡谷,溪流纵横,水源丰富,主要支流有:冰山洞水,源于三清山东麓,南流至金沙,注入金沙溪。清乾隆玉山县志载为金沙溪之源。贵人坑水,一源小横坑,一源中山源,北向南流,经干坑口流进大湾而入金沙溪。柘坑水,源于源头,北向南流,经下柘坑,田棚至建设村注入金沙溪。仓坂水,源出有三;北源八仙洞,称坪溪水;南源小葛岭北麓,经田坑源水。八仙洞水北向南流至双溪口,与西向东流的坪溪水相汇后,东流经提坞至仓坂,又与南向北流的田坑源水汇合,再东流至张岭,注入库中。干坑水,源出石佛山,西向东流,经干坑,大叶。注入库中。凤叶水,源出凤叶村龙潭,北向南流
17、,经小叶至颜家,注入库中。洞岩水,源出观音山,西南向东北流,经漏底至洞口,注入库中。张源水,源出源头,北向南流,经张源,注入库中。金沙溪水出七一水库后的主要支流有:球川水,源出浙江省常山县球川,北向南流入玉山县境,经道塘至喻村,注入金沙溪下游。竹枧水,源出常山县后弄,东向西流,入玉山县境,经梨园,沙岗洲,和尚亭,竹枧至外山,注入金沙溪下游。樟木水,源出樟水,北向南流,经樟木,外出,注入金沙溪下游。大岭脚水,源出太甲山,西北向东南流,经大岭脚,山塘,范家,注入金沙溪下游。大塘水,源出范家,西北向东南流,大塘,大路边,注入金沙溪下游。流向 金沙溪自源头出谷后,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金沙,建设,紫湖口,
18、该向南流,经张岭注入七一水库。出库后,向南流经双明,喻村,外山,四股桥,十七都,至东津桥附近与甘溪(又名“古城溪”)汇合改向西流,在山头淤汇沧溪(又名“八都溪”)而入冰溪。冰溪由东向西,沿县城流至十里山,与西向东流的玉琊溪汇合,同入信江。全长66.5公里,主坝坝址以上46.4公里。特征 金沙溪自河源至紫湖口为上游,紫湖口至主坝坝址为中游,坝址以下为下游。该河属山溪性河流,坡陡流急,平均坡降为3.78%,坝址以上平均坡降为5.87%。河床多为卵石和砂,上中游少数河段有岩石出露,河床较为稳定,多为峡谷河道,河宽2060米,少有开阔的河谷滩地,河流蓄水能力较差。坝址以下河床较平缓,河宽40100米。
19、五、野外地质工作方法1)罗盘的使用方法地质罗盘仪又称袖珍经纬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等。因此必须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地质罗盘仪的组成地质罗盘仪由磁针、长照准合页、短照准合页、圆水准泡、长水准泡、刻度盘等构成。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磁偏角的校正。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正北方向不一致,这两方向间的夹角叫磁偏角。校正时可旋动罗盘的刻
20、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盘向左或向右转动,(磁偏角东偏则向右,西偏则向左),使罗盘底盘南北刻度线与水平刻度盘0-180度连线间夹角等于磁偏角。经校正后测量时的读数就为真方位角。目的物方位的测量是测定目的物与测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就是测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到该测线的夹角)。测量时放松制动螺丝,使对物觇板指向测物,即使罗盘北端对着目的物,南端靠着自己,进行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对目觇板小孔等连在一直线上,同时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度数即为所测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针一时静止不了,可读磁针摆动时最小度数的二分之一处,测量其它要素读数
21、时亦同样)。若用测量的对物觇板对着测者(此时罗盘南端对着目的物)进行瞄准时,指北针读数表示测者位于测物的什么方向,此时指南针所示读数才是目的物位于测者什么方向,与前者比较这是因为两次用罗盘瞄准测物时罗盘之南、北两端正好颠倒,故影响测物与测者的相对位置。为了避免时而读指北针,时而读指南针,产生混淆,放应以对物觇板指着所求方向恒读指北针,此时所得读数即所求测物之方位角。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测量岩层产状是野外地质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必须熟练掌握。1. 岩层走向的测定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
22、水平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与SW210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2. 岩层倾向的测定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
23、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3岩层倾角的测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水平面之夹角为视倾角。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
24、,即为岩层之真倾角。4.岩层坡角的测定两个身高相仿的人分别站在要测岩层的两端,透过长照准合页镂空的地方再通过镜子小孔,并旋转罗盘底部的旋钮,从镜子中看到长水准泡居中,读底部白线所指的角度即为坡角。使用罗盘时的注意事项1.磁针和顶针、玛瑙轴承是仪器最主要的零件,应小心保护,保持干净,以免影响磁针的灵敏度。不用时,应将仪器关牢。仪器关上后,通过开关和拨杆的动作将磁针自动抬起,使顶针与玛瑙轴承脱离,以免磨坏顶针。2.所有合页不要轻易拆卸,以免松动而影响精度。3.仪器尽量避免高温暴晒,以免水泡漏气失灵 4.合页转动部分应经常点些钟表油以免干磨而折断。 5.长时期不使用时,应放在通风、干燥地方,以免发霉
25、。2)野外地质记录方法 1.野外地质记录要求详细记录: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是进行综合分析和地质研究的基础,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之一。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即看到什么记什么,如实反映,不能凭主观随意夸大和缩小或歪曲。但是,必须在记录上表示出作者对地质现象的分析判断。因为这有利于提高观察的预见性,促进对问题的认识的深化。记录清晰美观,文字通达:这是衡量记录好坏的一个标准。图文并茂:图示表现地质现象的重要手段,许多现象仅用文字是难以说清楚的,必须辅以插图和照片。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地质现象,包括原生沉积的构造、结构、断层、褶皱、节理等构造变形特征,火成岩的原生构造
26、、地层、岩体及其相互接触关系、矿化特征,以及其他内、外动力的地质现象,要尽可能的绘图表示,好的图件的价值大大超过单纯的文字。2.野外地质记录内容日期和天气、实习地区地名、路线、观察点编号及位置、观察目的、观察内容。其中观察内容包括:岩石名称,岩性特征,包括岩石的颜色、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工程特性等。 化石情况,有无化石,化石的多少,保存状况,化石名字;岩层时代的确定;岩层的垂直变化,相邻岩层间的接触关系,列出证据;岩层产状,岸方位角的格式记录;岩层露出的褶皱状况,岩层所在构造部位的判断,是褶皱的翼部还是轴部等;岩层小节里的发育状况,节理的性质、密集程度,节理的产状,尤其是节理延伸的方向;岩层
27、破碎与否,破碎程度,断层存在与否及其性质、证据、断层产状等;地貌、第四纪(山形、阶地、河曲等),河谷纵、横剖面情况,河谷阶地及其性质,水文地质特征及物理地质现象(如滑坡、冲沟、崩塌等地分布,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以及对工程建筑的影响等);标本的编号,如采取了标本、样品或进行照相等,应加以相应标明;补充记录。总的地质构造特征 本区处于下扬子地槽浙西地向斜之西南端,北元靠近波阳地背斜,南部为华夏地块浙闽隆起区,为浙西地向斜和白石桥球川倒转复向斜之内,因经历过强烈的旋回性地壳运动使岩层形成NESW和NWSE强烈褶皱和断裂,以及相应发育的节理和壁理。褶皱:整个区内为白石桥球川倒转复向斜,轴线方向NESW
28、偏向NW,沿轴线方向自白石桥经扇山棚,观音山,梁洞,韩村,路东至球川,在倒转向斜中,又产生一系列次一级褶曲,如区内东南次一级的褶曲有太甲山背斜,里岭脚茶元向斜,陈家庄古坑棚倾状背斜,路口周家坞倾伏背斜和大岭背斜等。更次一级的褶曲也到处可见。断层:按其方向和性质可分两组。(1)NESW向逆断层,主要有洞口逆断层,少华山逆断层,1号副坝逆掩断层,主坝区逆掩断层和大岭逆断层,延伸长1.54.5公里。(2)NWSE向平掩正断层,主要有贲口至坝址下游平掩正断层,副坝平掩断层,江口贲口河中游正断层,延伸长23公里。节理:区内岩层因受历次构造运动及火成岩侵入影响,节理很发育,尤以奥陶系板岩,砂岩和中石炭系砂
29、岩较为明显。有闭合的,有张口的,张节理一般均由粘土,砂砾,黄铁矿和方解石脉充填。劈理:区内劈理很发育,主要出现在奥陶系板岩中,和下石炭纪的性页岩中,页岩呈薄片状,新鲜页岩也多沿劈理石裂开。新构造运动:根据河流及冲沟的切割情况,台地类型,灰岩的岩溶溶洞分布特征,区内在新生代以来长期处于缓慢上升,期间并有相对稳定时期,总趋势仍属新构造运动不强烈的较稳定区。地震:据<<中国地震资料年表>>载,区内地震出现次数不多,元朝甲戌年(1933年)六月,玉山县出现过一次地震,详情不明。明朝甲辰年(1502年)发生过一次地震,其震声传数百里。江西省地震烈度区划图表明,区内属小于6度区。1
30、958年的调查表明,近百年来未发生过任何地震。另据国家地震局,福州地震大队1977年1月20日闽震业字第7号文关于江西省玉山七一水库地区地震基本烈度鉴定意见称:“本区处于东西向构造带与新华夏系构造的复合部位,是可能孕育强震的构造背景。但是,区内新华夏系断裂规模及近期活动强度远不及主体部分;东西向构造带近期活动强度不大,地震活动水平不高,未来可能发生最大的地震将不会大于VI度。同时,邻近强震危险未来一百年内对本区的影响不会达到VI度。因此,玉山县七一水库的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六、实习内容和过程2011年11月13日5点14分,我再一次比闹钟响的时间早一分钟醒了,关掉闹钟,起来刷牙洗脸,收拾好
31、毛巾牙刷等等,然后离开寝室,运气真好,一开门就遇到张喆,然后走到2楼毛凯璐追了过来,在大厅里遇到了刚从南楼下来的邓小强,咱们四个人乘着夜色浩浩荡荡的离开了15栋。月黑风高之时,当全校还在熟睡中,唯有10大土木实验班的人拎着大包小包的在黑暗中向清心广场聚集,没错,我们再一次踏上去江西省玉山县七一水库的道路,开始工程地质实习。到了玉山的当天下午我们就去了七一水库的右坝,没想到右坝上的起点处就有一个小向斜,左图是那个小向斜,当时已经五点过,天色已暗,不过还是可以看清楚,小向斜的核部展现在我们面前,中间核部是砂岩,下面则是页岩,在这里的确需要退一步才能看出来,当时老师站在离小向斜五米左右的地方问我们看
32、到了什么,我们一下就一窝蜂的冲了上去,结果什么都没发现,然后老师公布了答案,顺着老师的指点我们发现了这是个向斜,原来向斜那么小那么明显,我以前一直以为向斜背斜都是小的几十上百米,大的几公里都有可能,但是那天看到了这个向斜的核部,才有了真实的感觉,其实这个向斜应该也挺大的,只是相当一部分在地表以下,被大坝掩盖了,所以才没有看到,虽然知道了这一点,不过也就等于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修水库水坝等等的地方,地质问题就是相当复杂的,往往几十几百米内就会出现很多个构造右图是小向斜的另一个角度看,不过从中间可以看到有一处走向特别奇怪,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倒转褶皱,但是觉得岩层产状不太对,后面老师告诉我们,这里有个断
33、层,就在右图的中间那里,简单节看了一下大坝右坝的情况,我们便回到了宾馆,晚上修养生息,准备第二天更辛苦的工作。第二天我们去了溢洪道那边的一处滑坡体,当时我们站在滑坡体的最高处,看着垂直的黏土层,估计有三米,心都寒了一大截,听着老师讲课,心想:真的要从这里下去?肯定不可能,在分组之后,组长开会、东张西望时发现左边有一处容易下去的地方,于是我和滕宇轩从发现的地方先下去了,我先下去,不过因为大意,摔了一跤,刚好皮带上捆着罗盘,不知道是罗盘还是石头,撞了一下手臂下的肋骨,那个疼啊继续往下走,这里脚踩的大部分的都是从上面滑下来的,如果要测量数据还要去两边的地方,左图就是滑坡体剖面的示意图(电脑鼠标画的大
34、概,将就看一下吧)中间是以土壤为主,黏土,砂土还有砾土,含砾在60%以上的叫砾壤土,含砂50%以上的叫砂壤土,含砾在10%到50%的叫砾质壤土,同样,含砂在10%到50%的叫砂质壤土,对于砾是颗粒长度大于2mm的,砂是颗粒长度小于2mm但是大于0.005mm的,而颗粒长度小于2mm的就是黏土,而砾又有两种,角砾状的碎石是由风化作用形成的,而圆砾状的是由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取自上课笔记),介绍完这些,请看左图,左边是我当时在滑坡体上第四层上,也就是第一个凸起来的地方上往上拍下来的,可以看到,这里明显是黏土层,而且有三层,第一层和第三层,也就是示意图中的红色和黄色的地方是砂卵砾石层,因为第一层和第
35、二层没办法爬上去测,又和第三层差不多平行,所以我们小组商量的结果是把第三层的产状当成前两层的结果,统一记为走向298,倾向28,倾角66,因为下面都没有比较好的拍照点,而且我手上受伤了,所以在底下都没怎么拍照,所以直接摆数据吧名称走向倾向倾角备注1砾质黏土层29827662砂质黏土层29827663砾质黏土层29827664砂岩2871770紫红色5砾岩1203059灰白色6页岩数据遗失数据遗失数据遗失7砾岩1758559在滑坡体脚下,我们看到了滑坡体的庐山真面目,在山脚下老师讲了为什么有滑坡,此处斜坡体有两大裂隙,两侧有切割面,有很大的滑动空间,滑坡体处于河道拐弯地段(凹弯侵蚀,凸弯侵积),
36、底部为黏土岩,经水侵蚀长期软化开裂,且力学强度较低,粘聚力与摩擦力较小,滑土体易滑动,东倒西歪的树恰恰标志着滑坡,顺向坡易于产生滑坡,短期降雨,雨水经地表渗入滑坡体内,滑坡体总重力增加,使得下滑力增大,人为堆放工业垃圾、破坏植被使得地表水和地下水容易渗入滑坡体内也是引起滑坡的因素之一,当然这里不是。看着整个滑坡体,看着满手的伤痕,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成就感,不过任务还没完成,因为第七层的东西根本找不到,从山上滑下来的一大堆土几乎掩盖了所有的东西,让我们十分费劲的在仅有的地方寻找着第七层岩层,而我在搜寻的同时顺便测了一下滑坡体的坡脚,老师要求测坡脚是要一个身高和我一样的人站在山顶,然后以他的眼睛作为
37、目标来测角度,不过看着大家都已经下来了,又看着这么大的一个山坡,估计这不到两米的误差也不会造成数据太大的偏差,所以我以山顶上的那颗树作为目标,居然坡度才38度,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当我们从山上下来的时候,都在想这个坡是不是有五六十度,但是数据显示还不到四十度,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回到正题,我们也最终在滑坡体的右边找到了第七层岩石,因为我手上有伤,还需要跨过一个富含泥浆的水沟,我就没过去,但是这条泥浆的水沟却是个大发现,当时滕宇轩说那个这么没素质把水倒在这里,可是往下走水的含量却明显超过了一瓶水甚至一桶水,所以我们断定,这个是地下水渗透出来了,也就是说地下水位高于地表水,条件反射的想到不用做防渗处
38、理。不知道老师从哪溜到了滑坡体脚下,看着我们在滑坡体上东奔西走,感慨颇多,的确,咱们这一行人在这次滑坡体上互相帮助,勤奋努力,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增进了友谊,倒很有必要的说一下我的小妹,在此之前我们斗气已经近一个月没说话了,在这次滑坡上,她一个不小心从上面冲下来,我当时在她下面,本能的去拉她,把她往我这拉过来了,但是我踩的地方也是一个非常不稳的滑坡体处,虽然比她重了近二十公斤,但是还是被她撞了下去,她也没站稳,摔倒在了那一小块平地上,而她却没有松开我的手,要知道,她不松手就绝对会被我拽下去,可是也正是她拽着我,让我不是很快的掉下去,有了反应的时间,从而左手抓住了一棵树,继而我被大家死拖活拽的拉上
39、来了,经历了这次险情,我也和我心爱的小妹和好如初。算是一大好消息吧。右图是我心爱的小妹,嘿嘿,漂亮吧?呀,爱死她了回到正题,在山下,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些他的宝贝。并让我把它们背了回来,其中好多根鹌鹑蛋似的页岩,紫红色的,而且一捏就碎,看形状老师说是河流地质作用,不过我就觉得奇怪了,页岩遇水易软化,怎么还会被磨成这么圆?接下来老师拿着一个东西,我一看就说,莫非是混凝土?然后老师大喊,滕宇轩,这个是什么,傻不拉几的滕宇轩笑嘻嘻的说,这个是石头,哈哈哈,老师大骂“混凝土都不认识了啊”不过好戏还在后面,老师拿起一个硕大的石头,和滕宇轩脑袋差不多,让我们踩着那个石头把它砸开,随着几声铁锤的声音,石头被砸
40、开了,在砸开处,我们看到了金光闪闪的东西,是的,这就是黄金,但是主要是铜,虽然说不能提炼出来,不过能找到这样的矿石还是挺高兴的。接下来我们便往溢洪道走,到了一处全是大岩石的地方,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穿越时空,这里有很多断层,不过因为数据不太会记,所以测完之后当时分得清哪个是哪条的断层,但是现在看的好迷茫,下面便是断层的四处照片,最右边是两个断层的交汇地,在那张图里面,从左上到右下走向的那条断层便是第一张图曹露露测的断层,滕宇轩说从他那个角度看曹露露好性感,我也就专门爬上去看了一下,由此得到这张照片,第二张老师跨过去的那个断层和第三张照片上的断层其实是一个断层,为了侧着一条断层,我们学会了一个
41、新的测量方法倒测,一开始还以为要倒立着测,结果才知道,所谓倒测,就是拿罗盘上面的那一根线贴着岩层,聪明的我其实早就用过这个方法啦,嘿嘿。我记录下来的一共有九组数据,但是已经不知道哪个是哪条的数据了,我先全部丢上来吧.名称走向倾向倾角备注1下游41131352上游228138653断层东西向22516582数据之一4断层东西向10919980数据之一5白垩纪24833880数据之一6白垩纪18427465数据之一7石炭纪3012075数据之一8石炭纪26535575数据之一9不明确断层18427465左图是溢洪道C2与K角度不整合剖面示意图上面是在溢洪道路上的一处平行断层,只是下面转弯了,右图则
42、是这里的示意图,图中标的那个“1”处岩石产生坍塌,不能作为断层面测其产状,所以只有两个数据,在黑线上面的左边那条红线表示的断层,和右边那条是属于平行断层,所以数据没测了,差不多一样的。传说中的穿越,我们在这个地方玩着我们的穿越,一只脚踏在了中石炭纪,一只脚踏在了白垩纪,左图是那个地方的示意图,老师当时站在那里说,我现在一只脚在什么什么上,一只脚在什么什么上,不过我当时背了好多石头走在最后,所以没听到,但是左图是我们刘挚朴踏在两个岩层上,左脚中石炭纪,右脚白垩纪。一路上我捡了好多石头回来,虽然没有几个好看的,不过有一个是比较光滑而且层理非常清楚是一块石头,之后我背着一大堆石头回了房间,而老师上了
43、溢洪道就坐着车跑了。下午我们开始整理笔记,所以剩下的时间都呆在宾馆,第三天早上我们再次去了大坝的右岸,老师让我们测出大坝右岸的岩层产状,老师要求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少量的人组成小组进行测量,于是我和滕宇轩还有朱文敏三人组成三人组开始对大坝右岸进行测量,然而向斜处还比较好测量,比较好画图,但是没几步路分歧就大了,我们在原地吵架吵了进半个小时,主要的就是岩层的产状和分布还有岩性,结果老师过来告诉我们了结果,我们三个都错了,因为这个地方时最复杂的揉皱地带,四周都向这一个地方发力,就把本来平行的岩层,被挤得乱七八糟的,因此我们始终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左图就是其中揉皱地带的一角,因为没有测量长度的工具,
44、我们用李婷的步长测了一下揉皱地带大致的长度,一共走了82步,大约42米吧。揉皱地带两边都是正常的岩层,都是倾向上游的,既然是倾向上游的页岩砂岩砾岩等等,就说明不需要额外防渗处理,但是据说大坝底下有一个巨大的断层,横穿大坝,因此要对这个断层经行处理, 老师说这个断层如果不处理的话水就会从这个断层里面直接流到下游,所以在断层里面装了两个防渗的东西,增加了水流的路程,虽然还是会有水从下面流过,不过已经减小了很多,当然这个断层我们也只能做了解,现在大坝已经修好,水库里面全是水,我们是看不到这条断层的,回到正题,继续讲揉皱地带,揉皱地带的受力特别的大,老师告诉我们当年修七一水库的涵洞的时候,按照正规程序
45、,先开挖,然后做支护,当时施工方挖好了涵洞,准备第二天做支护,谁想到第二天一去看,涵洞已经垮掉了,又挖了一次还是这个样子,才意识到这里的地质有问题,所以换了一个地方挖,由此,现在咱们看到的调压塔纯粹也就是个装饰,没有什么用。七一水库的揉皱地带有一个典型的特点为:地应力集中区。在1958年开挖时,开挖到规定标高后的第二天,标高回弹了50厘米,这种情况的出现足以说明地质特征的特殊性,四周岩体的卸荷作用可能造成岩体坍塌或标高回弹。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重新开挖并且马上进行支护、回填或压实。这样的例子也告诉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办事,既不能低于规范也不能高于规范。我看以后我们施工看到这样的岩层的走
46、向一定要注意,首先要反应时揉皱地带,然后要考虑这里是地应力集中区,最后是要提前做支护,不过这个技术现在应该没问题了。走过揉皱地带,就又是正常的,之后也就是这里测一下那里测一下,没什么好说的,所以此处省略一万字,我会在文章最后将大坝的右岸的示意图摆出来,在一处转角之后我们进入了一段没有马路的路了,也就是泥巴路,继续测到水塘,其实这里是有玄机的,只是大家都没发现,虽然我很聪明也善于观察,但是这里需要爬山,而我也喜欢冒险,所以我完成测量任务之后我就三下五除二的爬上了山,没有仔细的看这里的地形地貌,上图就是那个山。不过缩小了看貌似没有摆正照相机,这个地方仍然是以页岩和砂岩为主,至于这里有什么玄机,按照
47、时间来,等写到老师讲的时候我在公布。好继续,那天我们也差不多完成的比较快,虽然老师要求要以个人为单位,不过渐渐的都拧成几大股力量,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形散神不散,关键时刻分工明确,态度端正,所以还是比较快的完成了任务。我们当天中午14点08分才接到通知3点集合,然后我们起床了就去了大坝顶上,老师在大坝中间给我们讲了一下断层,给我们指了一下大坝两岸的延伸方向什么之类的东西,也说了一下两边互相对应的向斜的地方,也发生了错位,说明,大坝底下也有个断层,让大坝两岸左右移动,接着我们去了大坝的右岸,这时老师介绍了揉皱地带,上面已经介绍过了揉皱地带,所以此处再省略738个字,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有擦痕的断层,
48、这个霸气,继续走,到了马路的转角处,在那个地方老师踩在一堆水泥板上,然后告诉我们这里的地形地貌也很复杂,是一个断层破碎带,现场挺乱的,所以没拍照片,接下来我们又回到了那个池塘,老师告诉我们,这里有个小水池,让我们找一个断层,一个提示是并告诉他方位,结果大家都拿出罗盘来测,我的确找到一个断层,不过和这个水塘没关系,找了半天,我实在憋不住了,又爬到了山上,在山上搜寻着线索,发现了一处在底下看上去和周围没什么明显的区别,但是在上面去发现它是一处巨大的沟,主要是这个沟长满了草和树,所以在底下就没在意这里,于是我很断定这里就是老师所说的断层,当然,回答正确!然后去了大坝的左岸,老师让我和滕宇轩测左岸断层
49、,我们在右岸就拿着锤子往下冲,柯磊看着我们就跑,然后那一个场景就是,前面一个人在跑,后面两个人拿着锤子再追,别提多搞笑了,到达左岸,我们在那里的厕所边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石头,可惜当时天色已暗,岩石又特别的巨大,所以拍的照片都不清楚,之后我们走到了一个岸边的房子边,看到了房子上巨大的裂缝,老师再次给我们摆出难题,为什么这个房子裂开了,我们几个人就开始原地讨论,首先房子开裂肯定是不均匀沉降造成的,但是为什么造成不均匀沉降的理由却没有统一,我比较主张是因为水库的水浸泡了,导致两岸的岩层出现软化,因为两岸是以砂岩页岩砾岩为主,共同的特点就是遇水易软化,所以靠近水库的一边下降比较多,而远离水库的一边下降比
50、较少,从照片上也可以看出,左边是靠近水库的一边,明显左边下降的要多一些,而胡君则赞成是因为地质不良,那里的土质太软,所以有点滑坡的味道吧,当然还有其他想法,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不过不知不觉中就吵到晚上,老师和一大帮学生都不见了,大事不妙,赶紧撤退,当时那个天黑啊,什么都看不到,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不冒险从来的路回去,毕竟那条山路在看不见路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危险的。结果运气好,中间的门没关,所以还是比较安全的离开了七一水库,一路上我们仍然在讨论着房子为什么开裂的问题,不过我仍然坚持我的看法,这次大家都有理,而且都没有证据,所以我们也没办法说服对方,就这样回到房间,准备第二天的内容。第四天的内容早有耳
51、闻,那就是去传说中的溶洞,老师带着我们坐车到了天梁风景区,天梁风景区位于玉山县西北20.3公里处,距三清山28公里,与三清湖隔路相连。浙赣铁路、沪瑞高速、景婺黄常高速、320国道转玉紫旅游公路直达。属岩溶山水生态型景区,为距今约3亿年石灰纪滨海环境形成之碳酸盐岩漏斗地质景观。区内奇峰怪石挺拔峻秀,峰林谷地深幽静寂,石门天梁雄伟壮观,暗河溶洞神秘莫测,涌泉飞瀑奇奥瑰丽,民间传说丰富多彩。梦幻山水,如诗如画,为历代文人雅士垂青,传说乾隆皇帝曾到此一游。2005年建成开放,依托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精萃的自然景观,倾情开发了状元文化谷、好运通天洞、归墟深渊探幽、石林丛中寻缘、望湖长廊休闲、会仙茶楼品茗等游
52、览项目。称着的有江南罕见的灵霄天梁、归墟之门悬壁栈道及长达5公里的乌龙洞地下暗河涌泉、江西十大历史名人宋端明殿大学士汪应辰幼年读书游玩的仰天崖、猴面山、天池、掬翠石、至尊人桥、花轿洞、象依相亲、龙涎隐瀑等景观,享有“三清旅游第一景,天梁风光醉游人”之赞誉。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天梁和那条暗河。暗河主要是在喀斯特(岩溶)发育中期形成的。它往往有出口而无入口。高温多雨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最有利于暗河的形成。暗河的空间分布受岩性、地质构造和排水基准面的控制。在地层褶皱的轴部、裂隙和断裂部位、可溶岩同非可溶岩的接触处和排水基准面附近常发育暗河。暗河有自己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系统。大的暗河也形成地下河系,主要
53、沿构造破裂面发育。地下河和伏流是岩溶地区重要的水源。暗河的水位、流量不稳定,旱季与雨季流量差数可达10倍或100多倍。有些暗河水流湍急,有跌水,甚至有瀑布,有的可形成地下湖泊。有一部分暗河水流具承压性。暗河也可发生袭夺改道,使水流集中,河水比降减小。暗河水可用于供水,在一些落差大的地段,可建造地下水电站。而且在冬季,长江之所以不断流,就在于众多暗河与地下水的补给。暗河的发育是地壳变迁与气候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暗河特征与暗河发育规律的研究是研究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溶洞,所以借鉴里一下前人的论文:1、岩溶地貌形成的原因岩溶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54、。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所以也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2、岩溶地貌的形成条件:可溶性岩石:是岩溶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从溶解度上看,卤化盐岩>盐酸盐岩>碳酸盐岩;由于碳酸盐岩种类较多,其各类岩石溶解度随着难溶性杂质的多少而定,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从岩石结构分析,结晶质岩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小;等粒岩比不等粒岩溶解度要小。岩石透水性:岩石
55、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流水作用:流水的溶蚀作用,水的溶蚀能力来源于二氧化碳(CO2)与水结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大气流动、有机物在水中的腐蚀和矿物风化。流水的流动作用,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时的补充,水的溶蚀作用才能顺利进行,水的溶蚀能力才得以巩固加强。同时,流动的水带动河底砂砾对岩石进行机械侵蚀,这样更有利于岩溶作用的深入。气候影响: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
56、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续进行。3、按种类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以及地下岩溶地表喀斯特地貌易形成溶沟和石芽、天坑和竖井、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干谷、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地表钙化堆积。地下岩溶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的地下洞穴,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怪,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漫。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侵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溶蚀地貌石锅和边槽,如果一个溶洞顶部的某一局部地点受到较为强烈的紊流作用,随着水压增大,溶蚀能力增强,这些地
57、方的溶蚀量比周围大,从而形成向顶侧凹入的弧形面,这样的地貌称为石锅。边槽是指溶洞的边壁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向洞测凹陷的槽状地貌。这两种溶蚀地貌在溶洞中很常见。堆积地貌 重力水的堆积是溶洞堆积地貌的主要形成方式,溶解了大量可溶性岩的水滴断续的从溶洞顶部落下并不断积累,从而形成绚丽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边石堤等。石钟乳是一种呈倒锥状的岩溶堆积物,大的可达数米,小的只有几厘米,主要是岩溶水沿着溶洞顶部细小的裂隙渗出并在滴水处不断沉淀产生的。它紧紧与洞顶相连,不断向洞底延伸。石笋是由洞底向上伸展的岩溶堆积物,主要是岩溶水滴滴落到洞底并不断沉积的产物,它与石钟乳相对生长,一般呈笋状、塔状和锥状。石钟乳和石笋的横剖面都具有同心圆结构。石钟乳和石笋相对生长,并逐渐结合成一体,随着岩溶水的不断沉积,慢慢形成粗壮的石柱。石幔是岩溶水沿着洞壁呈薄膜状的漫流过程中CaCO3逐渐沉积的产物,一般呈片状、层状,并且有弯曲的流纹,高者达数十米,非常壮观。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建筑工地施工合同效力证明
- 建材行业库存优化策略
- 恒大养老产业招投标流程
- 职务变动团队适应指南
- 乡镇环境美化工作指南
- 合作伙伴合同签订指南
- 环保项目招投标申请表
- 环保设施承包合同
- 办公大楼车辆出入管理准则
- 市政道路标线施工合同
- 连锁经营与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书
- 傅青主女科之带下病
-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病句的辨识与修改
- 法院服务外包电子卷宗随案生成扫描服务方案
- 浙教版劳动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铁血将军、建军元勋-叶挺 (1)讲解
- 智能控制导论 第4版 课件全套 蔡自兴 第1-12章 概论、递阶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史与展望
- 女子校长张桂梅
- 医学影像技术大学本科生生涯发展展示
- 2023年12月徐州市“三支一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人员专项招考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答案带详解
- 食品智能技术加工专业职业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