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中杂诗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 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 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此诗与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结构不同,开了一种新的格式。 其实,这四句中虽句句是
2、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 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 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 也于此可见。吴均是写山水的高手,这四句小诗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征就在于作者观察角度的选 择得当。“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所见,“鸟”在檐上,“云”从窗 出,这样,就不同与寻常的写山岚、落日、鸟和云,而带上了诗人山居所见的主观色彩, 并有了典型的意义。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篁,竹林也;啸,撮口作声也。诗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
3、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但琴 声似乎不足以宣泄郁抑之情,所以长啸一声。“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进一步渲染那种孤寂的情绪和气氛的。明月相照,不仅点明坐得久,坐到明月东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明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它独自放射光辉于青天碧海之中,不也像诗人一样吗?所以王维引以为知心的“朋 友”。整首诗表达了一种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首句点题,一个“独”字,一个“幽”字,创设了一种特有的意境:在茂密的竹里之 中,诗人遗世独立,面对的是一片 幽静。在这翠竹环绕
4、,十分幽静的环境中,诗人独自一人 在做些什么呢? 一下子能 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二句承上,原来诗人一会儿弹琴,一会儿又长啸。此句暗用典故,另有寄意 。阮籍曾到苏门山见孙登,与其商略栖神导气之术,孙登皆不应。阮籍乃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 如鸾凤之鸣,响于山谷,乃是孙登长啸也。后人常用“苏门长啸”咏隐士高雅情怀。三、四两句写诗人在竹林深处一个人弹琴长啸,世人一点也不知道,只有一林如水的 月光照着诗人,诗人和明月仿佛相知相会。在王维的诗中,明月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意象。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独自一个,弹琴长啸,就是在等待一轮 明月与他相会。这首小诗并无新意巧思,也无警言佳句。但
5、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篇,自有妙 处。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以整体见美。四句诗分开来看平平淡淡,合起来看则境界始出。 竹林的月倣空明洁净,弹琴长啸又安闲自得。诗人的心境,意兴与幽篁明月两相清幽、两 相澄澈。物与我、景与情、内与外、契合无间、浑然融出和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峨眉山月歌诗从首句点出了 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月只“半轮”, 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 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
6、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 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 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 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点明出蜀的时间在秋天,天“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 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 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首句诗人采用倒装的艺术 手法,突出了“峨嵋山月”,正常的语序
7、是:半轮山有峨嵋秋。 上的明月是“半轮”,诗人是在月夜乘船告别故乡的。此句的视觉与上句是一仰一俯。一方面为自己出蜀远游感到兴奋,心情是很复杂的,。写水中的月影,是写峨嵋山的明月一直陪伴着诗人,二句写清清的平羌江水,映带着峨嵋山月在静静地流淌, 可以从中体会到诗人写水中的明月时的 一方面又为离开故乡感到淡淡的忧伤 仿佛为诗人送行。要驶向浪高水急的三峡。 在四句诗当中,似乎这一句没三句诗人从清溪这个地方出发, 有写月。其实,此处无“月”更有“月”,诗人担心的是船到了三峡,由于山高林密,加上 峡窄,就看不到天上的明月了。可见,诗人一路上一直在望月。四句的一个“思”字,就突出了 诗人对“峨嵋山月”的深
8、情,实际上是对故乡的思念。 诗人以“峨嵋山月”为题,山月渗透了乡情、亲情、友情,也渗透了别情,成为极富意蕴的艺术形象。前人称道此诗“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就在诗中,峨嵋山平羌一一清溪驿一一渝州一一三峡,渐次展开一幅千里蜀江的行旅图,并处处以意蕴丰富的“山月”贯串,在诗句的韵律中, 流露出一种顺流而下的轻快自由而又频频回首的离情别 绪。虽然连用五个地名,却用得巧妙生动,读来只觉得一气贯下,古今视为绝唱。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
9、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第二句着意 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第三句点出折柳 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 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所以,诗人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折柳为全诗点睛,是 不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
10、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 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为什么闻笛声诗人会触动乡思呢 来归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 地,或云其地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 听到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到日暮天晚,就容易 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 亦即“闻笛”的题义所在。 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 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 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首句一个“暗”字耐人寻味,灯火将阑的夜晚,不知谁家玉笛声暗飞,这笛声不是清脆瞭亮,不是欢快热烈的,它是暗暗的
11、,幽幽的。二句采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春风可以吹满整个洛阳城,但暗暗、幽幽的笛声纺佛融入了春风。一个“散”字,是一种通感的手法,诗人用听觉的笛声,用视觉的“散”来表现, 写出了笛声似乎成为有形的物质。三句的“闻”字是点题,“折柳”两字是理解此诗的关键,“折柳”,就是折杨柳,是一种伤感的曲调,所以首句诗人用了一个“暗”字。故乡分别的时候往往要析柳相赠。这折杨柳的曲调唤起听者的是对离别的回忆,是浪迹天涯游子久积心头的对故乡的思 念之情。未句以折杨柳引出“故园情”,以黯然心头的乡思作法。全诗扣住一个 “闻”字,通过闻笛触动的 情感变化,衬托出笛声的幽怨,抒写无限乡思。逢入京使诗人此时34岁,前半生功名
12、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远离京都和家园的心情是 凄凉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 ,因而不免 感伤。但远行之人又想安慰家人,说自 己在外平安,不必担心。这样朴素而又复杂的人之常情,用朴实无华的叙述式语气道出,更觉得真切感人。“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 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 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
13、回家报平安 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 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走马相逢,没有 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 抱着“功名只向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马上相逢无纸笔, 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 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 马上取”的雄心,此时, 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滁州西涧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14、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如同随口而出,特别是后两句写马上相逢的情景, 充满了浓郁边 塞生活气息,镜头集中清晰,如影视特写一般,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道,清新明快, 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 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 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 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诗人以情写景,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 诗人独爱自 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后二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
15、襟 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 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 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 人思索的用意的。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但是,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呢?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 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
16、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 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江南逢李龟年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诗的开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语极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
17、对国事凋 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梦一样的回忆,毕竟改变不了眼前的现实。“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自己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诗人在飘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 它无情地证实“开元全盛日”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一场翻天覆地的大 动乱,使杜甫和李龟年这些经历过盛世的人,沦落到了不幸的地步。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
18、,到落花江南的重“ 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 乱的阻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送灵澈上人动、静互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诗的一、三、四句,写的是静景,二句写的是动景。 相衬托,互相映辉。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 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 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 清远幽渺 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 也寓之以情。第三句是 全诗立意的中心,也是唐诗中的名句。 如果把这首诗比作画卷,当人
19、们把卷轴缓慢地舒展开来,遥见群山青岱,竹树云烟;近看是一轮依恋人间行将西沉的骄阳和一个荷 笠远去的孤独身影。这是一幅清冷淡远的山人夕照图。句中“荷笠”两字,说明诗人和他的挚友这时已不是并肩细语或相对话别,而是别后目送友人远去的背影 了。用“荷笠”暗喻隐迹山林 的灵澈,是非常恰当的。“斜阳”,是指晚景无限美好。可它的光华却偏偏映照在一个离人身上,这客观的景和主观的情显得多么不和谐,而诗人正是利用这主客观的矛盾,以外物的美好来反衬惜别的情切和友情的深厚。夕阳尚且如此留恋多情,对朋友的情谊更可想而知了。后二句即写灵澈 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
20、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 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 非常生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 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 。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 因而构成种闲淡的意境。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 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 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约客“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 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 仿佛细雨就在身边 “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
21、而又有几分焦急 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 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 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 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 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论诗赵翼论诗 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 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以为即使
22、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 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 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 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 各 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练习题(一)山中杂诗1、“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你认为诗人他倾向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境界(心情)?环境清幽,闲适恬淡的心情。2、“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答:鸟飞檐上,云出窗里,在动和静的变化中写出了轻快飘逸的生活情趣。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答: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4、请结合具体的景物
23、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 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5、“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望”则是答:不能。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 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所以不能改。6、诗中说明怎样一个道理? 答: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二)竹里馆1、 月夜竹林的幽静,以弹琴长啸反衬。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答: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独坐、弹琴、长啸3、
24、 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三)峨眉山月歌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答: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犹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 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2、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 这样写的作用。答: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连用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
25、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对故乡(朋友)的思念之情。3、 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答:“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 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4、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三、四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四)春夜洛城闻笛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暗”和“散”的表达效果。答:“暗”有断续、隐
26、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 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 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3、“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试加以说明。“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折答: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
27、抒写了思乡之情, 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它表达了诗人4、 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答: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答: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 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6、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 人们无限的隐
28、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 闻笛后的孤寂心情。(五)逢入京使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2、请对“故园东望路漫漫”进行赏析。这句诗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 在走马西行 。“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离家已越来越远。“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3、 “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
29、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答: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5、一二句“龙钟” “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 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 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 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六)滁州西涧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全诗表露了恬静的胸怀和忧伤之情怀。2、请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
30、横”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答: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飘 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家去了, 只见一叶小舟系在渡口边, 随着涧水的涌动, 横浮在那里。3、“独怜”是什么意思?请赏析这两句诗。答: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 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4、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表现出来的景象。不断传来在那暮色答:我独爱这涧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 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黄鹂鸟的叫声,
31、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 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一只小船独自悠闲地横泊在水边,任凭潮来潮去。5、在诗人笔下,幽草的寓意是什么? 答:生于偏僻之处而不甘堕落、坦然、安贫乐道的高尚气节。6、人们历来称赞“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舟自横”三字,结合整首诗歌,请你也来品一 品这三个字的妙处吧。答:“舟自横”三字,一说小舟处此清闲之地,闲而无用,表达诗人的不被重用的忧伤情怀; 一说小舟处此激流之中,坦荡悠然,表达诗人的宽广胸怀;两种心情交织在一起,构成诗歌丰富的精神内涵。(七)江南逢李龟年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
32、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2、“寻常” “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答:寻常,平常;几度,多次。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 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落花时节”比喻国运 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3、 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答: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 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4、“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答:“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交代与友人相逢的季节一暮春,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还暗指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5、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捐资助学倡议书模板6篇
- 店铺使用权和代理权转让合同书(3篇)
-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64道压轴题专练)
- 代词-2023年中考英语知识清单(原卷版)
- 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 上海地区高考语文五年高考真题汇编-作文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企业间合作战略合同模板集
- 不动产投资合作协议书应注意问题
- 试剂、试药、试液的管理规程
- 咖啡种植标准化规程
- 上海大众汽车商务礼仪培训PPT课件
- 理论力学习题集含答案
- 驱动压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中的研究进展(全文)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 “碑学”、“帖学”献疑.doc
- 通信综合网管技术规格书doc
- 四宗宗义比较略记
- 全国各地区代码
- 气动系统内部结露的机理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