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有的人》教学设计_第1页
六年级上《有的人》教学设计_第2页
六年级上《有的人》教学设计_第3页
六年级上《有的人》教学设计_第4页
六年级上《有的人》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有的人教学设计凉城二小张悦琴一、指导思想及设计理念诗歌是一种美,而美的传递方式应该是熏染而不是解析。纠缠于字里行间,为了一个词语,一句话的意思谈论不休,会导致 诗歌意境的破碎。诗歌是艺术,艺术的文字就离不开诵读、欣赏 和适度的品悟。学生对诗歌亲近的欲望应该是在这样的诵读欣赏 中激发的。所以我对本诗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多读,从多读中悟诗情、悟诗意,悟写法;然后再读写结合,大胆创造,写一写诗 歌,学以致用,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学习任务分析与教材内容分析有的人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 篇阅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近鲁迅”。有四篇课文,分别是 少年闰土我的伯

2、父鲁迅先生 一面和有的人。有 的人位于本单元的结尾,是著名诗人臧克家1949年在北京参加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时所作。全诗对比强烈、形象鲜明、语言朴素、节奏明快,有着很强烈的情感倾向和浓浓的时 代色彩。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对鲁迅先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习本课要让学生能感情朗读诗歌, 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 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体会 对比手法,并真切感受到做人的真谛, 能试着以仿写诗歌的形式 去表达出来。三、学习情况分析与学生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诗歌, 而且通过自学第六组 轻扣 诗歌的大门的综合性学习,对于诗

3、的格式形式已有初步的了解, 再加上已积累了六年级的语文素养和学习经验,对于诗歌的内容不难把握。四、教法、学法分析1、从入题开始,让学生走进历史去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从 而促进理解课文内容。2、多层次的指导学生去读诗;分句读,分段读、对照读等 灵活多样的朗读手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深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及写 作特点。4、读写结合,提升情感认识。五、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能感情朗读,体会该诗强烈鲜明的爱憎之情, .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并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体会诗歌语言的精炼,理解诗句的含义。2. 过程与方法: .多角度多层次的

4、朗读,在读中悟诗情,悟诗义,悟写法; .读写结合,深入升华情感。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明白“为人民服务的人在人民中“永生”的道理,塑造自已美好的人生”。(二)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2、采取多中对比朗读的形式,让学生熟读成诵。3、仿照诗歌形式,采用对比手法写一首对人生看法的诗歌。(三)教学难点:1. 指导学生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2. 仿照诗歌形式,采用对比手法写一首对人生看法的诗歌。(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计思想及突破策略:“重点”主要通过学生的朗读、思考、讨论解决,对于“难点”, 在学习时教师应

5、用适当方法的引导与适当的点拨。 如对照,适当 拓展知识等方法。六、教学环境(媒体)与资源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录音视频七、教学过程流程图导入新课,了解背景f指导朗读,初识文本f自由朗 读,初步感知f探究发现,走进文本f体会写法,深挖主题f 拓展认识,深化情感f仿写诗歌,成就理想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带给大家一句名言,“其实地上并没 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吗?(鲁 迅) 对于鲁迅,你了解的都有哪些呢 ? 同学们,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 72年了,72年的时间,岁月的风尘并没有把这个名字掩埋在历史深处,相反,他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夺目。

6、鲁迅先生身上有什么独特的魅 力让他得到了这么多人这么持久的爱戴呢?从我的伯父鲁迅先 生和一面这两篇文章中同学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 课,我们再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 1949年参加完鲁迅先生 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以后, 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 有的人(板 书)。 介绍时代景,出示课件(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 纪念日。当时,全国各地人民第一次公开隆重地开展了各种纪念 活动,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人民的纪念活动, 仰了鲁迅故居,“对着这遗迹,想念鲁迅的一生,心里感慨很深, 便于11月1日写就了一首诗。此诗自发表以来,一直受到读者 喜爱,广为流传。)二、初识文本、

7、指导朗读。(一)听一听:看视频,听课文录音,谈体会。1. 看视频听朗读录音你从中听完录音,你觉得朗读的那个人,朗读得怎么样? 听出了什么?(二)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1、教师强调:诗歌重朗读,要读出节奏、重音、语气语调、 情感等。2、思考:、作者在诗中以鲜明的态度写出了哪两种人?找出文中的 诗句,用一一画出来。、诗人对这两种人各作了怎样的描述 ?请找出相应的诗句, 用标示出来。3、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设计朗读,读出作者对两种人的 爱与憎。4、指名学生朗读(可读自己喜欢的章节)同学们评议(三)再读诗歌调整顺序让学生分两组对比读,并想想从中读出了什么?朗读要求: 将每节诗的前两句连起来读 将每节诗

8、的后两句连起来读 分男女声部,分别交替朗读每节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三、探究发现,走进文本。小组合作议一议。1. 通过多种方式的读,你发现了什么?可以说说诗歌的思 想内涵,诗歌的内容,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也可以评点诗 人的炼字艺术,还可以谈谈你认为难以理解的诗句等等。2、教师引导,深入内容: 同学们对两类人物已有了自己鲜明的认识,请我们用一些词语送给这两种人;Z/口来 人们对这两种人又是什么态度呢?概括(请各小组就某一方面将自己要送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四、体会写法:深挖主题1、同学们请看,这首诗的题目是: 有的人。在题目下面还有一个副标题, 为什么?根据你对诗句的 理解,把对应的成语用直线连接

9、起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我为人人,鞠躬尽瘁。 虽生犹死,行尸走肉 虽死犹生,永垂不朽。2、作者这样对比来写有什么目的?五、拓展认识,深华情感、谈一谈在历史或现实中,既有流芳百世的英雄,也有遗臭万年的奸 臣,你能联系具体人物来谈谈自己的感想吗?、补充相关历史名人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孟子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一范仲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一陶行知六、仿写诗歌,成就理想写一写你对人生的看法或是对读了引导:你在日常生活中曾有过对人生的思考吗?请联系生活 感受,仿照本诗的对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