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浦东高三历史核心知识强化与元问题训练系列(七)_第1页
2011年浦东高三历史核心知识强化与元问题训练系列(七)_第2页
2011年浦东高三历史核心知识强化与元问题训练系列(七)_第3页
2011年浦东高三历史核心知识强化与元问题训练系列(七)_第4页
2011年浦东高三历史核心知识强化与元问题训练系列(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浦东高三历史核心知识强化与元问题训练系列(七)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核心知识练习1、儒家学说自_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 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乱局,以重振_制度为己任,希望通过_的方式恢复宗法制度下的_等级秩序。汉代儒士兼采_学说,为儒家的伦理纲常敷上浓郁_色彩。宋明_家则将儒学提升至 学的高度,使之更为精致而周密。从本质上说,儒学是与中国传统_制度相辅相成的理论体系。在 制度与君主政治长期延续的过程中,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的_观念_、_规范、政治思想、法律制度等都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儒学还辐射_,形成“儒家文化圈”,并在西方引起很大的反

2、响。 对历史的思考2、简述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核心知识练习3、儒家是在_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学术思想流派。 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_、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救世的主张。他认为必须重建_权威,遵循_制度的原则,以“_”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_秩序,才能消除人欲横流、名分紊乱的时弊。4、“复礼”的关键在于“_”。“仁”是儒家思想的_。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_,并解释说“仁”就是“_”,尤其是爱自己的亲人。为“仁”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首先是 、 ,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若能形成父子有 、君臣有 、夫妇有 、长幼有

3、 ,朋友有 的状态,便能恢复礼制,实现社会关系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5、孔子还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 标准,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_”和“_”,就是“义”。正人君子应_。6、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是_和_。孟子认为人性本_,而这正是儒家道德准则_、_、_的基础与开端。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_思想,并将孔子“ ”的观念发展为“_”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的儒家学说,后人习称“_”。7、荀子则从“_”出发,更注重外在的_规范和_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政治上主张_兼治、_并用。荀子的思想在后世也有不小影响。8、

4、汉武帝继位后积极推行有为政策,需要 的思想学说做理论依据。这也成为儒学地位迅速上升的契机。汉儒大家首推董仲舒,他兼采_学说,糅合改造,形成新的 学体系。他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系统提出“_”之说。政治上倡导“_”,认为 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秉承天意治理人世,所以臣民必须服从天子;同时天又对天子进行监督考察,通过 和 予以褒奖或谴责。伦理上强调“_”、“_”、“_”,认为君臣、父子,夫妻的等级差别出于 的安排,并将 、 、 、 、 视作为人处世永恒的道德准则。后人习称“_”。董仲舒顺应武帝加强 集权的需要,提出“_”的主张,建议“_,_”,以_来维护政治上的统一。此后,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

5、“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_官方意识形态。9、_被称为“经”,_,称为“经学”。武帝规定_ 为“五经”,设立 博士,专事儒经的研究与传授。后又在长安兴办_学,教授五经,入学者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郡县也建立_,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由于对_的研究、传授,为学者的入仕开辟了通途,因此_成为文人学士的普遍追求。汉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_思想和传统社会的_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 对历史的思考10、儒家学说诞生在怎样的形势下?该学说关注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在创始人看来,必须通过怎样的措施才能得到其目的?你怎样看待这些措施?12、在孔子看来,要得到治国救世的目

6、的,必须“复礼”(政治社会)“为仁”(思想道德)“重义轻利”(价值观)。结合所学,概述其基本含义及其内在联系。13、何谓“仁”,在孔子看来,怎样才能做到“仁”?“为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14、何谓孔孟之道?孟子对儒学主要作了怎样的继承和发展?15、结合所学,说明荀子对孔子学说做了怎样的继承和发展?为什么被后世儒家视为旁门左道?16、汉初以来,儒学为什么会一度沉寂?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什么能为儒学地位的上升提供契机?结合教材说明,汉武帝为儒学的提升做了哪些贡献?有何影响?提示:汉初人们厌恶战争,渴望社会稳定,统治者朴实谨厚,黄老思想盛行。武帝时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有为的思想学说提供治国安邦理论依

7、据;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并被汉武帝提倡和推广。贡献:提倡罢,规定五经,设立五经博士;办太学和郡县学校等。影响:社会风气,统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等。17、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发展?怎样看待“天人感应”说?18、何谓程朱理学?理学与儒学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道德与天理一体的最高境界?19、在王守仁看来,“良知”主要是指什么?良知与天理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侵蚀良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0、朱熹和王阳明对宇宙的本源探究有何不同?对后世有何影响。21、何谓儒家文化圈?主要包括哪些国家?受到儒家文化影响分别始于何时?简述受到儒学影响的异

8、同点。核心知识练习22、以来,中国文化先后传入越南 、 等东亚国家,形成以 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儒学传入这三国的分别在 、 、 世纪,大约相当于中国的 、 王朝统治时期。儒学传入三国后,影响日益扩大,不仅成为官方哲学,而且还推动了三国制度建设和社会改革,以及文化教育的发展,其中 和 国,还仿效中国,推行科举考试; 国学生在中央或地方官学中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后,可以授予官职。23、唐代中期以来,儒家极力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相应的伦理纲常遭到巨大冲击。为此,有学者大声疾呼:复兴 学,直接继承 “道通”。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_经典重新解释。他们在排拒佛、道

9、的同时,融合_、_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_学思辨的高度,就 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 ”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在构建理学体系的过程中,贡献最突出的有程颢、程颐和_。24、南宋的朱熹为_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发扬“二程”之学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诸家之说,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的核心是_,而关键仍落实到_与_沟通。他认为天理既是 的本源,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人世间的 就是其具体体现。指出人性本似明珠,与天理一致,但为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要“_,_”。25、“二程”和朱熹都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力图将外在的_转化为内在的主动追求。为此,

10、他们提出“_”的认识途径和“_”的修身公式,要求人们通过一步步的体验、领悟,逐渐达到 与 一体的最高境界。他们的的学说后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居于 地位的官方哲学和维护 _思想工具,世人习称“程朱理学”。26、_朝理学家王守仁与陆九渊一脉相承,并加以发扬光大。在他的理论体系中,“_”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心”作为一种 实体,实际上已被视为 最高本原,所以他认为“心外无 ”“心外无 ”“心外无 ”。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_”。认为良知就是人先天固有的 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必须除去 ,才能恢复 。王守仁的学说在明代中后期曾十分流行。由于陆九渊和王守仁都重视的“ ”作用,世人习称这一学派为“陆

11、王心学”。第二单元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对历史的思考27、何谓西学?西学的内涵有变化?第一次西学东渐形成于何时?早期的“西学东渐”对中国有何影响?为什么未能延续下去?西学再度传入中国大致发生在怎样形势下?此时,中国做出了怎样的反映? 28、何谓“中学”?“中体西用”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简述“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怎样看待“中体西用”思想?29、中国的新式教育开端于何时?在怎样的形势下得以迅速推广?30、进化论是在怎样背景下传入中国的?系统的进化论是怎样介绍到中国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请概述其历史作用及影响。31、三民主义是在怎样形势下提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三民主义主要体现了

12、哪些学者的思想?怎样评价三民主义?32、近代以来,不断改变着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因素有哪些?提示:列强入侵;商品与资本输入;思想文化渗透;交通、通讯的手段改进;民间社团兴起;以及社会习俗的变革等。33、结合所学,说明近代以来推动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步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p27)34、新文化运动是在怎样背景下掀起的?兴起的标志是什么?北大为什么会逐渐发展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35、何谓“德先生”和“赛先生”?陈独秀请两位“先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中国产生了怎样影响?36、西方文化的传入,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怎样的反响?怎样看待这种现象?37、马克思主义诞生于何时?马克思主义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在中国得

13、以迅速传播的?李大钊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有何影响?38、强学会是个怎样组织?在怎样形势下成立的?有何历史作用?39、简述中国近代民间社团发展的概况。40、简述近代以来中国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表现及其发展趋势。核心知识练习41、 (一) 思想潮流的演进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背景:_战争后在西学的冲击下,中国面临中西交汇的“千古变局”。内容:_派提出了“_为体(即体制纲常)、_为用(即制器以求自强)”的主张。地位:继承和发展了_、_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成为_的指导思想,也使中国迈出了现代化道路上的第一步,但不能实现国家富强,_战争后这种主张逐渐消失。2.进化论的输入

14、(A)。背景:_战后,民族危机严重。_兴起,迫切需求思想武器。内容:严复译著_,以“_,_”为主旨,将_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影响:不仅从思想舆论上为_的政治实践创造了条件,且给中国人带来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推动了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3.三民主义(A)。背景:_的失败,在中国通过_行不通。形成:1894年,孙中山在_成立了主张_的团体_。此后考察西方社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_思想。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 (在图一中标出)成立了 ,并在机关报_中将“_ _”的16字纲领概括为“_ _”、“_”、“_ _”三大主义,集中表达了_ _的基本理念,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在宣传

15、和鼓动 动员和组织 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图一42“德先生”与“赛先生”。辛亥革命促成了 制度的终结和 的建立,使中国历史越出了 的旧轨,一度给国人带来很大的希望。然而,民国初年的_复辟以及随后出现的( 统治混战以及种种社会危机,又将人们的希望击得粉碎。一些先进的 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就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_和_,引进_和_。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43 _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主张破除陈腐的封建意识,自觉更新思想观念,吹响了 运动的号角。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更名为_。1917年初,陈独秀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该杂志也从上海迁至 。在北京大学任教的

16、 、 、钱玄同等人先后加入该刊编辑部或为该刊撰稿,形成了一个 阵营。聚集了一大批新文化人的北京大学,在 的主持下,也逐渐发展成为 运动的中心。4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_与_。陈独秀借用这两个词的英文发音,形象得称之为“_”和“_”。所谓民主,就是要宣传民主思想,建立_,用民主精神来反对_专制和_独裁;所谓科学,不仅仅是指各种具体的 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在看待客观事物时要运用 观点、 方法,提倡 精神,运用 法则,反对 、 和武断。45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_,它高举 和 的大旗,猛烈批判封建旧文化、旧思想、旧礼教,大力倡导新 ,新 和新 ,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极大的鼓舞了人们,特别是

17、广大青年探求真理的热情,也为_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46新青年问世后,公开宣称“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 文化,所谓旧者就是 固有之文化”,主张以新易旧,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固有文化。如此激烈的批判态度和鲜明的文化取向,激起一些人的强烈反对。从_年起, 主编_连续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_、_等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_的论战。而这一年中国政局也发发生了重大变故,即 。五四运动之后,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西方新思想,新观念大量输入,完全拒斥外来文化的论调已根本站不住脚。_、梁启超等人又先后提出“新旧调和”论、中西文化“ ”说,梁漱溟明确主张维护 文化。中西文化问题的论争更广泛地

18、展开。李大钊、_、_等人以_、_等杂志为舆论阵地,积极参加论战,深刻阐明了_历史必然性。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文化的_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_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_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 _性和_性,存在着_化_化的倾向。47_传播,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重要内容。1917年_革命的胜利,极大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年,李大钊相继发表_等文章,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出版“_专号”,刊载了多篇介绍马克思生平传略极其学说的文章。其中,李大钊的_一文,对马克思主义做了

19、较为系统的阐释。此外,扬匏安,李达,李汉俊,陈望道等一批具有初步 思想的知识分子也翻译,出版了一些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和文章。五四运动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和_不断涌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各地的 者开始在 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积极谋求建立 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_运动相结合,从一种革命理论转变为巨大的政治力量。48近代以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 和 等,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明的输入,新式交通工具陆续传入中国。其中最早被采用的是 ,继之后,是以 为运输工具的 交通,1881年建成的_铁路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战争后,中国出现了筑路高潮,20世纪初年

20、, 天津等城市相继引进了汽车。 49中国近代社团民间社团在近代中国的兴起,是以 时期的学会为发端。1895年11月在_活动下,文廷式在北京组织_会,随后 又到上海成立_会。但不久在 打压下,遭到封禁,但却开启了 之风。此后,各地兴办了几十个学会,对于营造 舆论开通社会风气集聚 力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 之后,这些学会大多解体。20世纪初,清末实行“ ”,全社会“ ”意识高涨,出现了量众、质异的众多社团。民国以后,组团立会更趋活跃,尤其是在 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各地出现了宣传新思想,致力改造社会的进步社团。其中较为著名和有较大影响的有新民学会、中国科学社等。50社会习俗变化近代以来,随着 学

21、东渐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西方 的传入,中国人的社会习俗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尤其是 建立以后, 政府发布的一系列革除“ ”的政令,涉及剪( 禁 易 改 废 等方方面面,极大推进了社会习俗的变革。清代服饰, 有别。在民间,男子一般穿 。 革命后,许多象征 特权的服饰,如 等被淘汰, 开始流行,且式样不断翻新。 初年,男子礼服一般为 和 。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大城市里流行的男装是 和长衫,女装主要是 。清代官场称谓,多按照 大小,称“ ”和 “ ” 。日常生活中通行的社交礼仪有 作揖 请安拱手等。民国后,政府明令官员之间以 相称,民间以“ ”或“ ”相称,并颁布专门的 ,废止 请安等旧礼节,改用 礼和

22、 礼。同时西方的 礼也开始流行。称谓和 变化,体现了社会_意识。其意义在于它破除了传统的_观念,代之以_平等。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核心知识练习51上海历史沿革从 文化开始,上海地区就已经出现了文明的雏形。经过 时的设县和明代的筑城,上海初步具备了城市的框架。至 中期,上海已经发展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战争迫使上海开埠, 列强的入侵形成了“ ”租借。租借既是近代中国 社会的缩影,也在客观上将上海推向了 。从 到民国,上海的 、城建、 、文化在近代社会的大变局中逐步发展。 的建立开始了上海发展的新纪元, 经济时期的上海发挥了全国 中心和 基地的功能,为社会主义 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

23、来,上海抓住 开发的发展机遇,以“四个中心”建设为目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发展的层次,扩大了上海的影响力。图一52、上海设县上海地区,春秋属_ _。战国先后属_、_。秦汉以后曾分属昆山、海盐、由拳、娄县、嘉兴诸县,至_年间才出现第一个县级治所_。此时,在今青浦东北的松江南岸出现了 (在图一标出)镇。它向南与华亭县相通,溯江西进可达 ,东面则是大海。这种踞江瞰海的地理位置,构成了_的优越条件,使其变得非常繁盛。到南宋时期,由于_,海舶无法直接上溯,该镇遂趋于荒落。此后,海船改泊于 边,即今 (在图一标出)岸边,这个聚落因此迅速发展。南宋末年,此处成

24、为上海镇。至元代,朝廷在上海设立_,为当时全国七大市舶司之一。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朝廷因上海的_地位日趋重要,遂划出( 东北、 江(在图一标出)东西两岸的高昌五乡,正式设立_。设县后,上海并没有筑城,到明代,因 侵扰而筑城自卫,奠定了开埠前上海城市的基本格局。图二53、1842年,中国在 战争中失败,屈辱地签订 ,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_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_年11月,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_订立,具体规定了上海 人居留地的租地方法、范围、使用界定、市政管理原则等内容。这个章程的颁布,宣告_租借的辟设。而_、_两国也紧随英国之后相继辟设租界。(结合所学,请在

25、图二标出三个国家租借的大致范围)54、上海开埠按照土地章程,租界作为_人居留地,实行 原则,即华人可以到租界里进行买卖交易,但不得入内 地、 房、 房、 住。_ _年,响应太平天国运动的_起义爆发。起义军占领 城(在图二标出),清政府为切断城厢附近居民与小刀会联系,强令居民迁徙,并放火焚烧 一带(在图二标出)的民宅、商铺,逼迫大批难民流入租界。于是,租界里中国居民激增,造成事实上的_。_ _年7月, 、_、_三国领事不合法地抛开中国政府,单方面修改 章程,修改后的章程为租界建立自己的“ ”奠定了“法律基础”。7月11日,租借的“ ”正式产生。这个机关在英文中成为“ ”,但在中文中却被翻译为“_

26、”并长期习用。 的局面改变了租借中基本只有西人的历史,而_的建立以及以后其各种下属机关的陆续设置,最终导致了租借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的 治理范围而取得了一种 地位。中国政府只能虚拥土地主权之名,至此租界成为了所谓“国中之国”。由于租借不受_管辖,一些来自欧美国家的“冒险家”来到上海淘金,其中亦有不少恶行昭著的违法分子,因此上海也被称为“_乐园”。55、上海民族工业的创建上海开埠以后,上海城市的 功能与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_,并且在对外贸易的推动下,开始了近代经济的发展进程。当时上海集中了数量众多的洋行、银行、钱庄、栈号等商业贸易组织和机构。

27、但是,直到19世纪末,上海经济的主流还是以_为主导的贸易导向经济。依托繁华的对外贸易,上海 商业资本迅速积累。在 行销的刺激下,约在19世纪_年代,上海诞生了 工业,并进一步孕育了_工业的创建。一大批_、_、_、肥皂等 资本工厂纷纷建立。进入20世纪_ _年代以后,_人口的增加,_的完善,_产业的迅猛发展等,使得30年代中叶的上海跻身于 以至世界大都市的行列。此时的上海一方面是外国在华资本最为集中的城市,成为国际资本在中国和远东的 点和 市场的东亚枢纽;另一方面也以_、_等企业为龙头,成就了繁荣的民族工业。二三十年代上海经济的发展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被 、大官僚和 所掠取。广大 民尤其是数十万生产

28、第一线的劳动者生活贫困,甚至难以温饱。 对历史的思考56、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第一个县级治所是什么?导致青龙镇兴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7、上海镇位于何处?宋元以来推动上海镇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鸦片战争后,列强开埠上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8、简述上海租借建立的依据、概况及其影响?59、上海租借的管理机构是怎样建立的?对中国主权有何危害?60、上海民族工业是在怎样形势下创建的?发展状况如何?61、简述导致上海19世纪中期租借居民激增和20世纪20年代房地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第五单元 中国史学的发展 对历史的思考62、文字产生前,先民们如何认识和保存历史?推动中国史学萌芽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中国传

29、统史学诞生于何时?其基本特色有哪些?传统史学向新史学转型发生于何时?导致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3、史记主要记述了什么时期的历史?具体是按照怎样的编排结构记述历史的?该书有何历史地位?司马迁为什么能撰写出这样一部巨著?63、司马光治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资治通鉴是怎样得名的?主要记述了什么时期的历史?在选材和撰写上有何特色和侧重?该书是怎样编排史料和历史的? 司马光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攥成此书的?64、结合所学,比较古代史学界“两司马”的异同。65、史通是怎样的一部史书?刘知幾是在怎样写成此书的?他在此书中提出了哪些史学观点?66、章学诚生活在什么时代?其代表史作和基本史观是什么?

30、史家“四长”的基本内涵什么?结合时代背景,怎样看待其“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的观点。67、中国传统史学的转型发生于何时?主要标志是什么?对此转型作出杰出贡献的是谁?他为什么要否定传统史学?在他看来,新史学要坚持什么宗旨?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改进?有何影响?核心知识练习68、在 产生以前,先民对历史的记忆和认识,只能反映在 相传的传说中。至迟到( 时代, 、 和专职记事的 产生,为史学的萌芽、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从此后史家层出不穷,史书编撰连续不断,史书 丰富多彩。司马迁 的“究天人之际, ”和 资治通鉴的“ ”,体现了传统史学的基本特色。到 世纪初,史学研究的 、 、 和 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

31、变革,最终促成了传统史学向“ ”的转型。新史学的实践,涌现出一大批史学名家和名著,而 史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69、史记成书于 朝 统治时代,是我国古代第一部_,全书130篇,50余万字。司马迁创造性地运用了_、_、_、_、_五个部分,完整地叙述了我国上起_,下至西汉 时约 多年的历史。史记取村宏富,内容广博,据事直书,详今略古,尤其关注 代;且叙事生动,言语简练。鲁迅先生称之为“_,_”70、_时期的司马光,抱着“_,_”的治史目的,专取“关 ,系 ,善可为 ,恶可为 者”,历时19年的撰成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_,全书290余卷,300余万字,按 顺序,记载

32、了上起_,下迄_建国前 多年的史事。资治通鉴史料征引广博,史事取舍谨慎、考辩精细。全书的内容以 、 为主,借以展示历代盛衰治乱、成败安危之迹,用为历史的 。其他如 制度、天文地理、礼乐历数等,书中也有详细不同的记载。为赞誉司马光在史学上的贡献,后人将与司马迁并称为古代史学界的“_”。71、刘知幾生活在唐 、中宗时期,中国古代著名的 家。曾参与 的编撰,因与监修官员意见不合,潜心于 的写作。该书对 以前的中国史学做了系统的考察,阐述了史书 、 方法以及史家著述的原则等。他在论述史学编撰时,提倡“_”的秉笔直书;他还提出史家“_”说,认为优秀的史学家应当具备_、_、_三方面的素质。72、章学诚,清

33、_、_年间人。一生不入仕,不满于 时代的考据学风,倾心于 评议。他的_是一部纵论文史研究、品评古今 的名著。他反对( 学风,主张学术研究当_。认为史家如果缺乏职业道德、心术不端,就不可能写出 史。73、20世纪初,随着中国_的变革转型,历史学也经历了一场全面的改革,实现了又_向_的转变。1901年、1902年,梁启超先后发表_和_两篇文章,对中国传统史学做了激烈的批评。他认为传统史学与 、 的事业无关,不过充当了帝王的“ ”;中国古代的史学虽然发达,但 并未从中受到教益。因此呼吁进行一场“ ”,倡议建立 史学,重写中国史。新史学的历史观念、治史目的、对象等方面,都与传统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新史

34、学持_的观点,区别于传统史学_、_的观念;新史学以_为历史重心,区别于传统史学以_为历史重心;新史学以_为读者对象,区别于传统史学为_提供借鉴。总之,新史学的宗旨是为 写史,写 的历史。第八单元 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核心知识练习74、启蒙运动出现在 洲 生产关系日益发展的17-18世纪。其历史源源可以追溯到( 时期的 和荷兰。就近代而言,启蒙运动发端于 世纪的英国,近代 主义的科学文化,促成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在 世纪的 国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影响遍及 、 、 。启蒙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的丰碑,它高扬 的大旗,引导人们向 社会前进。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为近代世界各国的变革提

35、供了锐利的武器。(核心知识见第四分册) 对历史的思考75、洛克的思想源自什么人?其主要的理论贡献是什么?76、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洛克分权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目的。77、洛克是怎样论说国家、人民和政府之间关系的?其说有何影响?78、在孟德斯鸠看来“法”是指什么?法的精神基本含义是什么?他主张实行三权分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体会中国先秦“法”、罗马“十二铜表法”所体现的法治精神的不同。)79、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著作最多,影响最广泛的是谁?你认为他为什么影响最为广泛?(建议从其所涉及领域和深度思考)80、卢梭的激进思想主要体现在哪里?他是怎样论述这一思想的?试结合所学分析该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81

36、、洛克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有何不同?第九单元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对历史的思考82、何谓现代化?现代化的起点在哪里?概述现代化在此得以启动的条件?83、圈地运动兴起何时?对英国经济、政治、社会有何影响?英国革命后,圈地运动为什么能得以大规模开展?对英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84、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英国发展有何意义?85、英国的海上霸权是怎样确立的?对近代英国的内外政策有何影响?这一地位是怎样丧失的?86、英国革命后,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87、欧洲大陆最早开始现代化的是什么国家?推进其现代化的条件是怎样具备的?88、与英法相比,德国现代化有何不同?89、美国的工业

37、化源自什么部门?概述20世纪初,美国崛起为世界头号工业化国家的条件和进程?90、在美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有哪些领先于世界的创新成果?并简述其影响。91、在美国现代化进程中,是怎样推进农业发展的?92、日本现代化是在怎样形势下起步的?其现代化的出发点和目标分别是什么?为此,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怎样看待日本的现代化?日本现代化中,呈现出怎样的特点?93、日本现代化进程中,是怎样解决人才和农业问题的?核心知识练习94、现代化的历程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飞跃,也是人类社会从 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 历史发展的转折。现代化的进程是 文明向全球扩张的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 ,( 世纪后,该地区的历

38、史运动,如 、 、 等,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 文明的诞生准备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 化国家。此后,工业革命推动的现代化进程在 、 和 逐次扩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国家如 、 、 等,北美、东亚的 和 先后实现了工业化。这些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各具特色,并通过 方式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现代世界体系。在 世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历了严重的 经济危机,并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展开了多次重大的经济政策调整,形成了 的新模式;苏联 道路的探索为人类选择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的兴起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获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形

39、成了具有 特色的、 的现代化模式。目前,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运动仍在深入发展, 化将把世界历史推向新的发展高度。95、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图三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自 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巨大变革的历史过程。它以 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 社会向 社会转变,并引发整个 领域以及 和 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现代化进程最早发端于 及 地区(在图三标出),随后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作为现代化起点的 革命最早发生于英国,这与英国在 世纪所形成的有利于资本主义和 经济发展的( 条件和 条件密切相关。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在剥夺农民土地的同时也引发了农业的革命性变化。由于农业资本家经营的 将谷物种植与 结合起来

40、,推行作物 制和耕地、牧场( 制,农业生产率与农作物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大批农民得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为 的发展提供了 。 资源的开发和海外 拓展,使英国获得了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生产的能源、资金和原料等条件。1718世纪,英国发现了了丰富的 资源,而且这些资源距离 中心较近,水路交通方便,易于开采和运输。 取代木材,成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 ,为 业和 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和丰富的新能源。英国是最早进行 活动的西欧国家之一,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英国排挤了( 和 ,确立了 霸权,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 和 体系,从 获取的 和 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1688年“ 革命”后,英国形成了 分立的君主立宪

41、政体。在18世纪,英国的 体制进一步完善,使国内政局保持了长期稳定。英国政府重视商业利益,推行 政策,通过立法保护 ,鼓励 创新,最早形成了资本主义的 制度。 世纪的英国已经是欧洲的 中心之一,在 科学和 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英国的 业面向大众消费,产品批量大、 化,易于发展 和采纳 。到 世纪中期,英国的 、采矿和 等部门的 发展迅速,在产业 、技术进步、熟练工人培养等方面为 的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96、法国进入工业社会在 大陆,法国是最早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国家。到 世纪下半叶,通过从 引进的新技术,已初步建立起现代 业、 业等工业部门; 贸易和 活动也为法国发展大工业积累了巨额的资金。

42、运动和1789年发生的 扫荡了法国 制度,确立了 制度框架,为法国 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尽管封建王朝几次复辟,但传统的 秩序已无法再恢复。到 年 建立时,资产阶级 政体在法国最终建立。在 变革的同时,法国的经济面貌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时间 ,通过国家 扶持、 革新等方式,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建立了许多使用机器生产的 , 、冶金、化学等工业部门的产量成倍增长。 年后,法国政局趋于平稳,工业革命进入大发展时期。通过从国外引进 和新工艺、高薪聘请熟练技工等,法国各个工业部门的 程度得到很大提高。到 世纪 年代,法国工业化进入完成阶段。通过纺织、冶金、煤炭等经

43、济部门的技术革新,建立起以 生产为主导的现代工业。1870年,法国的工业产值超过 , 成为工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 生产形式,法国进入工业社会。97、德国统一与现代化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的 进程。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地区的 制度逐步发生改变。1806年,拿破仑统率的法国军队摧毁了 帝国;1848年年“三月革命”后,以 为首的各邦国相继采取 政体,并进一步放松了 限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德意志各邦中,普鲁士依靠其中央集权和强大的 力量发展迅速。1862年, 出任普鲁士首相,通过发动对 、 和 (在图三找出大致位置)的三次王朝战争,用“ ”的方式,完成了德国的统一,于 年建立了 帝国 。19世纪70年代后,德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到第 战争前夕,已成为 洲第一号工业强国,主要经济指标先后赶上或超过了 和 ,特别是在 制造和( 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诞生了 和 等新兴工业部门。 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已下降到25%左右。 和 化使德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生产关系扩展到各个行业。伴随着 化,城市人口剧增,到1900年,德国已有约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但是,由于普鲁士的 传统渗透到 生活中,使德国资本主义具有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