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试题评析_第1页
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试题评析_第2页
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试题评析_第3页
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试题评析_第4页
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试题评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评析|调整特点导向一一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试题评析调整特点导向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试题评析2019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三套文综历史试卷,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要求,体现“立德树人”的政治导向,落实了考试大纲修订的精神。命题正确处理实验版课标与2017年版课标的关系,聚焦学科主干内容,注重考查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取得新突破。试题加强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考查,力求“知识”“能力”“素养”的有机统一,对高中素质教育和历史教学有着明显的导向性性。试题遵循

2、近年来形成的命题风格与设计思路,“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力求继承与创新并存,试卷结构、题型与往年基本一致,试题情境和问题设计得以完善和改进。依据高校的选才要求,试题扩大了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考查;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延续了2018年调整试题难度的做法。整体看,三套试题质量较高,符合2019年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实际,难度适中,有一定区分度和效度,发挥了服务高校选拔德才兼备人才和引导中学历史教学的双重效用。一、试卷结构2019年全国文科综合试卷历史必做题试卷结构如下:依据上表,从通史角度分析,整体上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重,与2018年相比中国古代史、世界史基本持平,中国近现代史的比重有所加大,基本

3、符合考纲和教材的实际。但将I卷、H卷、川卷分开计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考查比重增减情况不一,这体现了命题对各部分内容考查的比重具有灵活性和随意性的特点。从模块角度分析,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考查内容的选取及其所占比重,体现以下突出特点:第一,与2018年相比,政治史基本持平,经济史的内容略有降低,文化史的内容略有提升,三个模块的比重基本平衡。第二、三套试卷第42(41)题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综合性增强。其中I卷42题包含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卷42题包含世界近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川卷的41题包含中国近现代的政治、文化,断限

4、、模块难以界定,符合高考命题的“综合性”考查要求。第三,与2018年相比,三份试卷文化史的考查比重虽有提升,但仍大大低于政治史和文化史的比重,这与教材的比例也是大致相同的。另外,与前几年相比,各卷中未出现纯粹考查史学思想方法的选择题,但对“史学素养”考查却更巧妙,蕴含在试题的情境、问题和思考之中,命题技术更加巧妙。二、试题特点1彰显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新时代的高考,以引导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选拔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大学新生为直接目的。2019年的历史试题基于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核心立场,发挥链接中学历史教育与大学历史学科的枢纽作用,践行了高考是高校思想教育“第一课

5、”的要求,将理想信念、品德修养、创新精神等要求有机融入进试题,让高考成为高校选人的第一关,为高校选拔具有家国情怀和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合格学生。今年的试题与现实联系紧密,对学术和社会热点没有刻意回避,具有非常鲜明的政治导向,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I卷42题被视为今年历史试题的点睛之题,该题选用了史学家钱穆国学大纲的经典论断:对中国历史应充满温情与敬意。试题的立意是尊重本国的历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对中国历史的偏见。这与当前史学界和知识界个别弱化中华文明、鼓吹西方文明等不端行为是非常密切的,有助于增强对本国历史的热爱,提升家国情怀。I卷26题唐代拔河题、29题“革命”一词流

6、行题、30题的近代中国革命性质题、41题中国经济建设成就题、47题尊重劳动和创造题;卷29题五四运动影响题、30题工作重心转移题、31题农村经济调整题;川卷的24题孝悌题、30题毛泽东有关中国社会性质的论述题等等,都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导向和立德树人的政治要求。I卷的26题唐代拔河题、47题共和国英模题,直接落实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考查考生的美学素养和劳动意识,有助于引导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卷41题考查了清代至建国初的关税,直接呼应了目前中美贸易战的关税问题。试题具有明显的时代感,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巧妙地融入到了试题中,体现了历史的史鉴功能,有利于考生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养成

7、,显示了历史在高考科目体系中“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2、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目前我国的高中教育正处于实验课标向修订课标的过渡时期,新修订的高中历史新课标在2018年已正式颁布,依据新课标编写的统编教材也已面世,14个省市已经实施了新课程改革。面对这种教学、高考的二元制状况,历史高考命题也不断进行着探索,从2017年新修订的考试大纲就开始体现核心素养。考纲虽回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但随着新修订课标的推行和课程研究的发展,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渐趋融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8、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其被业内认为是学科素养的最准确的阐释,这一表述也意味着实验课标与修订课标课程目标的趋同。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逐渐被认可,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和评价改革也自然成为水到渠成之势。今年高考命题兼顾了实验课标和修订课标,渗透新课程理念,实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例如,I卷27题考查了特定时期不同城市棉花生产销售状况,进而考查明清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落实了时空观念的考查;H卷42题强调对19、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认识,直接考查了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考查史料实证的试题,

9、在主观试题和部分选择题中得到充分体现,如卷28题,通过辨别新闻报道的真伪,考查了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家国情怀的有I卷的41题新中国钢铁业发展题、47题共和国英模题,卷26题程颢诗理题和川卷24题孝悌题等等;I卷25题汉武帝“皮币”题、川卷北宋募兵题等,都是对历史理解的考查;三道历史非选择题中,两道有分析原因或意义的要求,一道是比较异同和分析意义。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和意义,都是对历史作出解释,属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而要对历史作出正确解释,则应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史料为依据,在相应的时空背景下作出解释,同时还需要渗透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可以说,三道25分的大题,较全面的考查了历史学

10、科的核心素养。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基本实现了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特别是主观题,突出考查历史解释素养,同时整合其他核心素养的考查,代表了未来高考命题的趋向。3聚焦“四层四翼”,服务高校选才要求服务选才,为大学选拔合格考生是高考的直接目的。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目标,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所考查的着眼点是将来适应大学学习和服务于终生发展的。以高校学者为主体的命题者深知合格大学生的选拔标准,他们对学科素养单薄、依仗纯粹刷题而登入大学者是不喜欢的,深知只有具有丰厚学养、知识广博者才能适应将来大学的学习。他们往往以自己的学术思想来

11、引领命题,命题的重心更侧重于将来适应升入大学后的学习,更多的体现了高校接收方的选拔要求。为体现这一要求,今年的试题首先加强了对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考查,仅在I卷中,24题考查了商、周的王位继承,引入了“代”的概念;25题汉代“皮币”题、26题唐代社会风俗题、33题拉美的社会状况题等,都是教材之外的。这些题目表明,只有广泛阅读、注意知识积累者方能应对,对知识深度理解,对知识进行拓展才能回答。对人才的要求还明显体现在“四层”和“四翼”中,对“四层”的考查中,强调了对关键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卷第45题要求考生联系明治维新的背景,运用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认识下层武士社会地位的变化。三道开放性试

12、题,都考查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在落实“四翼”的考查中,特别重视了综合性和创新性。综合性是指学生对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综合运用。如:文科综合全国H卷第31题结合经济学相关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史;第33题结合地理学知识,综合地图信息理解近代早期文化传播状况,考查考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非选择题的综合性更强,特别是三道开放性题,都是跨时代和政治、经济、文化交融的,突出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性是指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思维方法,发现新问题、得出新认识。如:文科综合全国川卷第41题,要求考生围绕汤姆叔叔的小屋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和改编情况,独立提出观

13、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恰当方法进行论证,鼓励考生主动思考,强调见解的独到性。试题不仅有学科内部不同模块之间,如中国史和世界史、横向与纵向间的综合,更有不同学科间、不同能力和素养间的综合。很多试题将历史元素与政治、地理、经济、文学、艺术、道德修养、价值理念等融为一体,从多个向度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4、试题设计的优化和拓展在历史试题题型基本固定的情况下,根据“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的要求,命题专家在原有题型考查功能和完善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从试题的形式看,文字精炼,材料简短,选择题一般80字左右,25分的非选择题材料一般不超过400字,试题长度大大缩短。这一方面是减低难度的需要,也是设计风格的变化

14、。今年的选择题,从设问的指向来看,一改往年反映类占大多数的情况,设问更灵活、更多样,指向更明确了,其中“可以说明”这一表述出现频率最高。一些试题的学科性减弱,回答时不是依托学科知识,而是通过逻辑推理,如文科综合全国川卷第35题,要求分析20世纪7080年代法国经济衰退的原因,考生须结合所学知识与相关经济学原理进行严密推理;I卷33题考查拉丁美洲革命的背景,学生缺乏知识支撑,需要联系北美独立战争和殖民掠夺及欧洲社会状况就能回答。这一变化,可能是一种投石问路,更是考查较高历史学科素养的一种尝试。对题型功能的完善更是集中体现在开放性试题中。今年I卷42题考查对钱穆有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论断的认识,要求

15、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但今年也不是完全照搬前几年论证观点题的成式,其变化是借鉴去年的设计方式,答题要求更具体了:要求评析观点,得出结论,并且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答题要求又有了新变化。卷42题考查对19、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认识,形式上以时间轴呈现,但设问方式与去年川卷42题类同。川卷41题考查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在形式上与前几年的抗战目录题和去年的罗宾逊题差不多,设问也与去年相同。今年的开放性试题,不论是形式和设问,基本沿袭了2012年来的设计思路,未出大的新花样。该题型多是只提供史实,无问而问,让学生自问自答,强化问题意识,旨在考查考生发现问题

16、、独立提出问题和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全功能的新题型。5、选修模块考查的新变化自新课程实施以来,选修课的开设和复习是很令人纠结的,其原因与选修模块的命题有直接关系。因为“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是不变的铁律,选修模块命题,直接制约着选修课教学和复习。多年以来,选修模块的命题,除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略与教材有关联外,选修一的改革题、选修四的人物题都是远离教材,考查的都是教材之外的内容,与教材联系不强。长此以往,产生了很不好的导向:多数学校和考生采取功利主义态度,认为选修模块的教材对高考无用。受此影响,不少学校不仅开不全选修课,甚至不再开选修课。本来课标对选修课的开设有明确要求,要求

17、人文和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但在高考指挥棒负导向作用下,一切出台的措施都显得苍白无力,致使课标及各种教学要求的美好愿望都落空了。今年选修模块的命题一改往年远离教材做法,加强了与教材的联系,I卷的45题,考查了秦和西晋的爵位改革,直接考查了商鞅变法;47题考查了共和国先进英模刘源张,但第二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李四光在材料中并未显现,只有联系选修教材方能回答;46题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大转折性战役之一的阿拉曼战役,这更是直接考查了教材。卷的45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中武士的变化,川卷45题考查的是维新运动中康有为

18、的政治主张,这都属于教材的内容。今年高考“导向教学”的功能昭示我们:必须改变选修教材的教学方式,依赖刷题、冷落教材、不按教学计划开课的做法必须纠正了6、延续了去年调适试题难度的做法多年来,历史全国卷难度一直居高不下,历史与物理齐名,成为高考中最难的两门学科。历史命题者已正视到浙、沪新高考物理因难度过大而导致大幅度弃考的现实,为了提振学生的学习信心,满足获得感,从去年就开始对试题难度做了较大调整,在坚持能力考查力度不减的情况下,降低了历史试题的难度。今年历史命题延续了去年的成功做法,继续调适难度。试题考查的多是主体基础知识,围绕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组织材料。选择题题干简短,所选用的情景材料由现代文

19、替代了文言文,材料浅显易懂,阅读障碍大为减少,考生不会因材料的阅读难度较大而影响解答;减少了“为什么”、“说明了什么”的考查,增加了“是什么”的考查,甚至出现了卷32希腊哲学主题直问式的选择题。三道25分的主观题,材料简短,阅读量少;设问简单,除川卷40题外,都没有综合设问,容易归纳答案。3道开放性试题,除I卷42题文字略有艰涩外,其他两题材料简短,阅读量少。如前所说,该题设问形式与前几年相同,未出新花样。选做题加强了对教材的依托,川卷46题虽是教材之外的知识,但郭子仪是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据使用一卷的某省统计,历史选择题的难度是0.525,主观题难度是0.505,全卷难度是0.513。三套试

20、卷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难度,整体难度比较符合全国的考情和教学实际。面上不少师生反映,今年的历史试题难度适中,历史未出现有的学科难度骤升的起伏。7、明显的反猜题意识试题的创新性与科学性一样,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原则,这是保证高考公平性的有力措施,更是应对题海战术的必要手段,因而高考命题者具有明显的反猜题意识。不可否认,命题者与应考者始终处于博弈中,不少中学师生千方百计的猜揣命题者的命题心理,而命题者则千方百计的拒让这种投机心理,特别是针对面上刷题应考的风气,其潜意识是绝不能让师生猜到题,因而尽量规避所谓的热点问题,与通常大规模考试一样,命题者肯定会投入一定精力进行查重的。因此,今年的三套高考试题,有意识回避了“一带一路”、全球化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学术热点,五四运动、儒学思想也仅是在二、三卷中稍有涉及。押题战术、题海战术失灵,很多人反映在高考复习中做了大量无用功。三、改进命题建议1合理控制命题的考查范围: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考查范围,是高考命题和考生备考的法规性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