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期中卷高三地理试_第1页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期中卷高三地理试_第2页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期中卷高三地理试_第3页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期中卷高三地理试_第4页
2012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期中卷高三地理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期中卷高三地理试题卷命题人:杨俊鹏 审校人:江成考生须知:1 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共6页,有2大题,29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考号信息分别填写在答卷、相应位置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纬度20°35°大陆东部某岛屿的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1若该岛屿位于亚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拉张形成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陆壳相互挤压形成C影响沿岸的洋流为暖流 D影响沿岸的洋流为

2、寒流2城市T的年均降水量约为1720mm,冬雨比例为22%,其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B西北季风受海洋增温增湿后遇地形阻挡C位于中央山脉的背风坡 D来自海洋盛行西风受地形阻挡多地形雨右图中a、b 为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回答第34题。 3若m为北京时间8:40,且a、b两条曲线分别为Q、P两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AQ地昼长小于12小时 BP地该日正午旗杆影长为零CQ地一定位于北半球 DP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4.若此日太阳直射5°N ,则AQ、P两地与赤道的纬度差相等 BQ地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C图中H的值为85° DQ、P两地地方时差2小时40分图

3、2为某湿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6题。5陡崖崖底的最低海拔高度可能是A388米 B488米 C588米 D688米6最易形成瀑布的地点是AB C D04080km高压甲低压N右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78题。7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8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右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 10 题。9. 模拟的我

4、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A. 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 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 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 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10. 梅里雪山位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 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 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 纬度低,气温比较高C. 距海远,降水比较少D.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下图是某水库流入水量和流出水量是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113题。11.该水库的水量最大值出现在( )A5月 B6月 C9月 D10月12.该水库蓄水的水位上升速度最快出现在 ( )A5月 B6月 C9月 D10月13.该水库可能位于 ( )A海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在右图

5、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回答14-15题。海风乙25151060121824时甲14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A18时-次日7时B8时-当时16时C16时-次日8时D6时-次日1815关于副热带少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流上升时,气温增高,难以成云致雨B气流下沉时,气温降低,难以成云致雨C气流下沉时,气温增高,难以成云致雨D气流由低纬吹来,气候炎热,难以成云致雨125010007505002500气温 降水量() (mm)403020100-10 秋 冬 夏 春 80 602040 1

6、00 0 径流分配(%)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回答1618题16. 该河流可能分布在A. 恒河流域B. 尼罗河流域 C. 长江流域D. 亚马孙河流域17. 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 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 雨水补给C. 地下水补给 D. 湖泊水补给18 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A. 1月 B. 2月 C. 11月 D. 12月读右图“某假想地域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19-20题。19.图中所示地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无序性20.引

7、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 ( )A 植被由森林转化为草原 B 陆地两侧气候的差异C 地形地貌的演化 C 大气环流的变化读下图回答21-22 21.珠峰南坡自然带数量明显多于北坡,其根本原因是()A 南坡纬度高于北坡 B 南坡地势低于北坡C 南坡纬度低相对高度大D 南坡降水多于北坡22.珠峰南北两坡高山草甸草原带分布高度不同下列原因表述正确的是()A南坡降水多于北坡 B 一年中南坡日照时数长于北坡C 南坡相对高度大 D 与冰川下限分布高于具有一致性下图为四个地点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该地月均温及月降水量,读图回答23-24题。23.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可能分布于下列哪个地点 ( ) A.甲

8、B.乙C.丙D.丁24.下列哪项叙述最能说明甲地的自然植被的特征( ) A.草类为主,连绵成片,树木罕见 B.叶片呈针状,树种单一,四时常绿,冬不落叶 C.叶片比较大,且薄而柔软,夏季枝叶繁茂,冬季落叶 D.叶片小且硬,树皮较厚,能适应干热旱季,树木终年读下表的某地气候资料,回答25题:项目1月气温(0C)1月降水(mm)7月气温(0C)7月降水(mm)年降水(mm)数值513225519582625.有关该地植被、自然带等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气候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受大气环流中三圈环流的影响B该地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该地所处的纬度带是自然带纬度地带性表现最为明显的地区D该地的

9、河流丰水期一般在夏季,且无冰期 二、非选择题(50分)26.下图是西欧及俄罗斯东部简图,表二为卑尔根和阿扬两城市气候资料 表二城市一月气温七月气温一月降水七月降水A121526mm200mmB31780mm100mm1. 判断A B两城市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2. 分析甲河流域地形特点并对比 河段的水文特点。(8分)27.下图为亚洲某地区某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从风向、风力方面对比分析B C两地风的差异(6分)2.若A天气系统西移,对我国东部沿海带来哪些影响,若何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7分)28 读北半球某地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 简析上图中等温线a的分布规

10、律(5分)2. 判断图示季节,描述此时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6分)29.读下图某地太阳高度分布图,此时浙江某地(120°E,29°N)正午直立物影朝向正北。回答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2分)2.若此日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则( )(2分)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 B.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日增大C.全球各地昼夜均不等长D.从该日到秋分,北半球正午影长先变短后变长3画图 (要求A点为直射点,画出晨昏线、自传方向 北半球日界线。用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中旧的一天)(6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试场号 座位号 密 封 线2012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期中卷高三地理答题卷命

11、题人:杨俊鹏 审校人:江成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26 1. 判断A B两城市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2.分析甲河流域地形特点并对比 河段的水文特点。(8分)271.从风向、风力方面对比分析B C两地风的差异(6分)2.若A天气系统西移,对我国东部沿海带来哪些影响,若何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7分)283. 简析上图中等温线a的分布规律(5分)4. 判断图示季节,描述此时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6分)29 1 ( ) 2( ) 3选择题1-5CBDCA 610CBCCA 1115DBCBC 1620 CBAAC 2125CBBBD 综合题261. A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2分)A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2分)B 常年受西风影响(2分)和沿岸北大西洋暖流(2分)2. 地势南高北低(2分)南部以山地为主,北部以平原为主(2分)。 河段较河段流量大、流速慢、落差小。(4分)271. B地吹东北风 C地吹西北风,B地风力小于C地(2分)BC两地位于低压中心的不同位置(2分)C地等压线比B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分)。2. 狂风、暴雨、风暴潮(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