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2015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面的方框内,不填、多填、填错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1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A 海马、海蜇 B 蜜蜂、蜂鸟 C 章鱼、带鱼 D 蜘蛛、蚰蜒2下列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的动物是() A 章鱼 B 鲸鱼 C 甲鱼 D 鲫鱼3我们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其原因主要是() A 蚯蚓必须生活在水中 B 以此增加蚯蚓的灵敏性 C 使蚯蚓的呼吸能正常进行 D 使蚯蚓完成受精作用4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我国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

2、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A 用肺呼吸 B 胎生哺乳 C 牙齿分化 D 变温动物5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6下列动物属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 海龟、河蚌 B 扇贝、章鱼 C 海蜇、河蚌 D 水蛭、蜗牛7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两种动物,体内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 肺和气囊、鳃 B 肺和气囊、肺 C 肺、鳃 D 肺、肺8关于昆虫的外骨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协助运动,是一种运动器官 B 可以支持内部柔软器官 C 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D 可以保护内部柔软器官9人之所以成为地球上“万物之灵”,从行为理论上分析,是人类哪方面行为

3、能力最强所致?() A 捕食行为 B 学习行为 C 防御行为 D 社群行为10兔的下列特点中,与食草有密切关系的是()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体腔内有膈 消化管长,盲肠特别发达 胎生、哺乳 A B C D 11做馒头、面包需要的微生物是()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甲烷菌 D 根瘤菌12下列各项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A 黑猩猩通过堆叠箱子摘下悬挂在高处的香蕉 B 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 C 蜘蛛结网捕捉昆虫 D 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13大鲵又叫娃娃鱼,是最大的两栖动物,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B 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

4、地上 C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4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A 先天性、攻击行为 B 先天性、防御行为 C 后天性、防御行为 D 后天性、攻击行为15去巿场买鱼,下列哪种情况可作为鱼新鲜程度的标志() A 鱼鳞未脱 B 身体完好无损 C 鱼鳃鲜红 D 体表湿润16人体的运动是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其中骨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A 支点和杠杆 B 支点和动力 C 杠杆和支点 D 杠杆和动力17下列不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 A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 促进生态系

5、统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粉 D 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8家鸽呼吸时,空气进入肺内的途径是() A 空气气囊肺 B 空气肺气囊 C 空气肺气囊 D 空气气囊肺19“飞蛾扑火”常用于比喻人们为寻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实际上飞蛾的这种行为是() A 学习行为 B 先天性行为 C 不怕死的行为 D 寻求光明20下列几种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A 蜜蜂的群体 B 蚂蚁的群体 C 狒狒的群体 D 绵羊的群体二、非选择题(30分)21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前肢变成具有的能力,身体内有体温22从获得的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23根据关节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标号和的表面覆盖着一

6、层,(2)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2)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3)图中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4)运动的产生是在的支配下,骨骼肌受到刺激而收缩,牵动骨围绕的活动24根据图A和图B回答问题(1)是,2是(2)在图A和图B的动作中,1的状态分别是和(3)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作是在的支配下(4)当手下垂时,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所处的状态是:A都收缩 B都舒张 C前者收缩,后者舒张 D前者舒张,后者收缩25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不仅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由于它可以以植物的枯枝落叶、家畜粪便、生活垃圾等为食,所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蚯蚓还可用作水产养殖业的饲料以及

7、很好的中药材请分析回答:(1)如果让你去挖蚯蚓,应该选择的环境是A清澈的小河 B富含腐殖质(有机物)的湿润土壤C湿润的土壤 D干燥、疏松的土壤(2)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什么结构所在的位置A体节 B环节 C环带 D刚毛(3)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三者都是26鸟类中最大的鸟是,最小的鸟是27请将下列动物及其呼吸器官用直线连接起来28请将下列动物及其特征用线连接起来2014-2015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面的方框内,不填、多填、填错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

8、0分)1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A 海马、海蜇 B 蜜蜂、蜂鸟 C 章鱼、带鱼 D 蜘蛛、蚰蜒考点: 动物的分类分析: 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解答: 解:A、海马属于脊椎动物、海蜇属于无脊椎动物,A错误B、蜜蜂属于无脊椎动物、蜂鸟属于脊椎动物,B错误C、章鱼、带鱼都属于脊椎动物,C错误D、蜘蛛、蚰蜒的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D正确故选:D点评: 关键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2下列动物中,真正属于鱼

9、的动物是() A 章鱼 B 鲸鱼 C 甲鱼 D 鲫鱼考点: 鱼类的主要特征分析: 鱼类的主要特征为: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据此答题解答: 解:A、章鱼身体柔软,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不符合题意B、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为哺乳动物,不符合题意C、甲鱼具有卵生,用肺呼吸,有坚硬的甲,为爬行动物,不符合题意D、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为鱼类,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 好多生活在水中的叫鱼但不是鱼,名不副实3我们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其原因主要是() A 蚯蚓必须生活在水中 B 以此增加蚯蚓的灵敏性 C 使蚯蚓的呼吸能正常进行 D 使蚯蚓完成受精作用考点: 蚯蚓的特征

10、分析: 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解答: 解: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缝隙中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因此我们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故选:C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在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4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我国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A 用肺呼吸 B 胎生哺乳 C 牙齿分化 D 变温动物考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 本题考查哺乳动物的特征解答: 解:A、B、C国宝大熊猫“团

11、团”、“圆圆为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不符合题意D、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为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为恒温动物,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 关键知道哺乳动物的特征,即: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5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考点: 骨骼肌与人体主要的骨骼肌群分析: 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解答: 解:骨骼肌包括

12、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A、肌肉没有跨越关节,不符合题意B、有一块肌肉且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不符合题意C、肌肉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不符合题意D、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6下列动物属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 海龟、河蚌 B 扇贝、章鱼 C 海蜇、河蚌 D 水蛭、蜗牛考点: 软体动

13、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分析: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常见的软体动物有生活在淡水中的河蚌,生活在陆地环境中的蜗牛,生活在海洋环境中的乌贼、鲍鱼、扇贝、牡蛎等解答: 解:选项中河蚌、扇贝、章鱼、蜗牛的身体柔软,具有外套膜,河蚌、扇贝和蜗牛还具有贝壳,是软体动物;而海龟体表有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是爬行动物;海蜇的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水蛭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是环节动物因此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扇贝、章鱼故选:B点评: 此题考查了常见的软体动物7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两种动物,体内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 肺和气囊、鳃 B 肺和

14、气囊、肺 C 肺、鳃 D 肺、肺考点: 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分析: 此题考查鸟类和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据此解答解答: 解:鹬属于鸟类,鸟类的体内有许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在飞行过程中吸气时,空气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是双重呼吸方式;而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都是鳃故选:C点评: 鸟类的呼吸器官是肺和气囊,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8关于昆虫的外骨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协助运动,是一种运动器官 B 可以支持内部柔软器官

15、 C 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D 可以保护内部柔软器官考点: 昆虫纲的主要特征分析: 本题考查昆虫体表外骨骼的作用解答: 解:昆虫的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利于昆虫的生活故选A点评: 关键知道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9人之所以成为地球上“万物之灵”,从行为理论上分析,是人类哪方面行为能力最强所致?() A 捕食行为 B 学习行为 C 防御行为 D 社群行为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分析: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

16、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 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繁殖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等;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为后天性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的本领越强,由于人的大脑发达,思维敏捷,学习行为的本领比较强,所以成为地球上“万物之灵”故选:B点评: 动物越高等,学习的本领越强,而人的大脑发达,学习行为越复杂10兔的下列特点中,与食草有密切关系的是()

17、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体腔内有膈 消化管长,盲肠特别发达 胎生、哺乳 A B C D 考点: 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陆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分析: 此题考查了家兔与其草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盲肠发达解答: 解:家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故选:C点评: 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动物形成了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如动物摄

18、取食物的方式和食物种类11做馒头、面包需要的微生物是()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甲烷菌 D 根瘤菌考点: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分析: 制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时用到乳酸菌,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造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据此答题解答: 解: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酵母菌属于真菌故选:A点评: 熟练掌握制馒头和面包的原理,同时也要注意其它的发酵产品的知识12下列各项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A 黑猩猩通过堆叠箱子摘下悬挂在

19、高处的香蕉 B 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 C 蜘蛛结网捕捉昆虫 D 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黑猩猩通

20、过堆叠箱子摘下悬挂在高处的香蕉,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蜘蛛结网捕捉昆虫、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A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13大鲵又叫娃娃鱼,是最大的两栖动物,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B 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C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考点: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和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不同特点

21、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解答: 解: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大鲵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因此两栖动物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较大,适于变态发育如青蛙、蟾蜍,蝾螈故选C点评: 本题除了对两栖动物知识的考查,还考查了大家的审题能力所以大家在做题时,一定要审好题,不要以点盖面14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A 先天性、攻击行为 B 先天性、防御行为

22、C 后天性、防御行为 D 后天性、攻击行为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和防御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利用“臭气”将敌害“击退”或“击晕”有利于保护自己,

23、防御敌害,因此属于防御行为故选:B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的特点15去巿场买鱼,下列哪种情况可作为鱼新鲜程度的标志() A 鱼鳞未脱 B 身体完好无损 C 鱼鳃鲜红 D 体表湿润考点: 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分析: 鱼的呼吸器官鳃,鳃丝中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内流大量的血液,所以活鱼鳃丝是鲜红色的,据此解答解答: 解: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而鳃丝中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内流大量的血液,血液中氧的含量较高为动脉血,所以活鱼鳃丝是鲜红色的,而死鱼由于无法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氧的含量低为静脉血,所以鳃丝的颜色为暗红色故选C点评: 本题结合生活

24、实际问题考查了鱼的呼吸器官鳃的有关知识16人体的运动是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其中骨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A 支点和杠杆 B 支点和动力 C 杠杆和支点 D 杠杆和动力考点: 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分析: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解答: 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所以骨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杠杆和动力故选

25、:D点评: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17下列不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 A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粉 D 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考点: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思考解答解答: 解: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

26、、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如蜜蜂采蜜,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动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为人类提供生活原料、药用、观赏用,生产某些人类所需物质如利用乳房生物反应器生产人乳铁蛋白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还可以用于仿生技术的研究,如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制造出人们需要的仪器和设备 由上可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十分广泛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才是

27、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18家鸽呼吸时,空气进入肺内的途径是() A 空气气囊肺 B 空气肺气囊 C 空气肺气囊 D 空气气囊肺考点: 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根据双重呼吸过程进行解答解答: 解:家鸽的呼吸与两翼的升降有关,当两翼举起时,家鸽完成了吸气,气体的流经途径是空气肺气囊;当两翼下垂时,家鸽完成呼

28、气,气体流经途径与吸气正相反这样,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在肺里完成两次气体交换,家鸽的这种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故选:B点评: 重点掌握鸟类的双重呼吸以及意义19“飞蛾扑火”常用于比喻人们为寻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实际上飞蛾的这种行为是() A 学习行为 B 先天性行为 C 不怕死的行为 D 寻求光明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

29、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飞蛾扑火”,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B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20下列几种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A 蜜蜂的群体 B 蚂蚁的群体 C 狒狒的群体 D 绵羊的群体考点: 社会行为的特征分析: 营社群行为的动物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制度,据此答题解答: 解:A、蜜蜂营群体生活,有明确的分工,有蜂王、雄蜂、工蜂等,为社群行为,不符合题意B

30、、蚂蚁营群体生活,有明确的分工,有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为社群行为,不符合题意C、狒狒营群体生活,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为社群行为,不符合题意D、绵羊的群体间,没有分工,各顾各的,不属于社群行为,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 掌握社群行为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30分)21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飞行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考点: 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分析: 鸟类的身体成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固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解答: 解:鸟类的身体呈梭形(流线型),可以

31、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前肢变成可用于飞翔的翼,具有飞行能力,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储存气体帮助呼吸,体温高而恒定,能够释放大量能量适于飞翔故答案为:被覆羽毛;翼;飞行;气囊;高而恒定点评: 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22从获得的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行为的分类解答: 解: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刚出生的婴儿会吃奶;出生的袋鼠爬到育儿袋;蜘蛛结网等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

32、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摘取食物等故答案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点评: 知道从获得的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3根据关节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标号和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2)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2)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4)运动的产生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受到刺激而收缩,牵动骨围绕关节的活动考点: 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分析: (1)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33、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2)图中的关节头,关节窝,两者构成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解答: 解:(1)关节头和关节窝中,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2)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3)关节囊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进入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关节腔,滑液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4)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动着骨绕着关节活动故答案为:(1)关节软骨;(2)关节囊;(

34、3)关节腔;(4)神经系统;关节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节是要明确关节的结构和功能24根据图A和图B回答问题(1)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2)在图A和图B的动作中,1的状态分别是收缩和舒张(3)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作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4)当手下垂时,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所处的状态是:BA都收缩 B都舒张 C前者收缩,后者舒张 D前者舒张,后者收缩考点: 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分析: (1)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2)图中:1表示肱二头肌,2表示肱三头肌,图A表示屈肘动作,图B表示屈肘动作解答: 解

35、:(1)从图中看出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群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图A屈肘时,肱三头肌舒张;图B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所以在图A和图B的动作中,1的状态分别是收缩和舒张(3)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作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4)当手下垂时,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所处的状态是都舒张,因此感觉到比较轻松,故选B故答案为:(1)肱二头肌;肱三头肌;(2)收缩;舒张;(3)神经系统;(4)B点评: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

36、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25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不仅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由于它可以以植物的枯枝落叶、家畜粪便、生活垃圾等为食,所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蚯蚓还可用作水产养殖业的饲料以及很好的中药材请分析回答:(1)如果让你去挖蚯蚓,应该选择的环境是BA清澈的小河 B富含腐殖质(有机物)的湿润土壤C湿润的土壤 D干燥、疏松的土壤(2)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什么结构所在的位置CA体节 B环节 C环带 D刚毛(3)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C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三者都是考点: 蚯蚓的特征分析: 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的体节组成的,为环节动物;蚯蚓喜欢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以土壤中的腐烂有机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应属于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