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十二月联考_第1页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十二月联考_第2页
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十二月联考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十二月联考(全国II卷)语文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我们处于一个“文化”无处不在、无处不说且无处不火的时代!实际上,我们所处 的文化时代是一个呈现为层次多样的时代。认识文化构成的“多层次”,有助于增 强文化小康建设的自觉性一一不仅有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自觉,而且有助于引导 文化攀升性的自觉。作为一种“集体人格”的建构,文化人格层次攀升的梯级分别 是文化素质、文化水平、文化涵养和文化境界。在上述层次梯级中,文化素质是对一个人有无“文化”进行评价的基础层次。在日 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

2、实际上与“文化”无关的争执,但争执的双方互不 相让地指责对方“素质差、没文化”。我们通常会认为,“文化素质”的问题只会 发生在具有一般文化程度的公众之中;但在相当一个时期,公众人物的“文化素质”却每每成为吸引公众眼球并困扰公众心智的话题。“文化素质”成为社会公众的关 注点,这一方面说明我们文化建设中“公共文化优先发展”有了实质性成效,另一 方面也说明某些大大小小的“文化人”也有“文化素质”需要补课的问题。在日常生活的人格评价中,我们也常能听到说某某人“有水平,有文化”。“文化 水平”作为一种人格评价,已无关“有无文化”而是关于“文化高低”的问题了。在“文化素质”的基础上,“文化水平”关乎的是人

3、的文化能力一一包括人的认知 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一个人文化水平的标高,又必须体现为他对社会文化建设的认 知乃至创造能力上。把“文化涵养”作为人格攀升的更高层次,是因为这一层次更 强调对人的品位与格调的关注。“文化涵养”是一种内涵的养成而不是外表的矫饰。它不仅需要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更需要情操的陶冶、人生的历练。它是一种 文化人格更是一种道德人格。最后,当然是向“文化境界”的人格攀升。古人论诗谓“有境界自成高格”,原因 在于“诗境”乃是人生之境、人格之境的投射。如同我们说某人“有涵养” 一样, 说某人“有境界”也是对其高层次文化人格的评价。冯友兰先生将人所可能有的境 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

4、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种。在最高的“天地境界”中 的人,“了解于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人必于知有宇宙的全时,始能使其 所得于人之所以为人者尽量发展, 所能尽性”。这也使我们想到北宋张载所言:“为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构成,发挥文化的作用首先意味着传播社会正能量。就 内容而言,主要应通过表现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表现人民群众中涌现 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 提高素质结合起来。其次,发挥文化的作用还意味着提高国家软实力。国家软实力,首要的和主要的就是文化的凝聚力、创造力、公信力和感召

5、力“文化小康”建设重在改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搞好精神文明。这也是文化以文化人人的根本所在一一不仅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引导人格的不断攀升。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认识文化构成的“多层次”有助于增强文化小康建设的自觉性、维护文化多样性 的自觉和引导文化攀升性的自觉。B. 作为一种“集体人格”的建构,文化素质文化水平文化涵养和文化境界从人格层 以的角度看是逐级提开的关系。C“文化画养”不仅仅是外表的娇饰,更是内涵的养成它需要学习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和历练人生。D“文化素质”成为社会公众的关注点,其中原因之-一是我国一些“文化人”的 文化素质还不够理想

6、,这些人需要补课。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是“总一分一总”结构,开头提出了文化人格构成的四个层次,然后分别论述了这四个层次;最后综述了怎样发挥文化的作用。B. 文章第二段重点论述了 “文化素质”问题,日常生活中看到争执的双方指责对方 “素 质差、没文化”,实际上可能与“文化”无关。C. 文章第三段主要论述了 “文化水平”和“文化涵养”问题,“文化涵养”是种道德人格,有文化崗养的人文化水平一定高。D“文化境界”作为文化人格层次的最高境界,与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天地境界” 的内涵有极大的相通之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六项是 ()A“文化素质”成为

7、吸引公众眼球并困扰公众心智的话题是说明我国的“公共文化 优先发展”有了实质性的成效。B.说某某人“有文化水平”说明这个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是对其文化人格的评价, 但是不能说明这个人的文化素质高。C“文化水平”关乎的是人的文化能力,一个人对社会文化建设的认知、创造能力 越高,说明这个人的文化水平越高。D. 通过提高文化的凝聚力、创造力公信力和感召力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是进行文化 建设的重要意义一。【答案】1.D2. A3. B【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 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 的句子,最后进行辨

8、析。A项,“有助于增强文化小康建设的自觉性、维护文 化多样性的自觉和引导文化攀升性的自觉”有误;从文中来看,第一段原句“认识 文化构成的多层次,有助于增强文化小康建设的自觉性一一不仅有助于维护文 化多样性的自觉,而且有助于引导文化攀升性的自觉”,“增强文化小康建设的自 觉性”和“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自觉” “引导文化攀升性的自觉”之间是破折号,表明后两者是前者的内涵,故不能并列。B项,“从人格层次”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一段的表述是“文化人格层次攀升的梯级分别是文化素质、文化水平、文化 涵养和文化境界”,可见原文是说从“文化人格层次”。C项,“不仅仅是外表的矫饰,更是内涵的养成”错;文章第三段原句是

9、“文化涵养是一种内涵的养成而不 是外表的矫饰”。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 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 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 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 (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 )等方式设误。要看 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 与原文意思一致。一

10、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 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 “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 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 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 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 容。比如本题的B项,文中的表述是“文化人格层次”,而选项变成“人格层次”, 忽略了“文化

11、”这一限制词;如 C项,文中的表述是“是一种内涵的养成而不是外 表的矫饰”,而选项变成了“不仅仅是外表的矫饰 ,更是内涵的养成”,改变了句间 关系。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本题不仅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还考查学生对论证手法、文本结构的把握。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 为已然、论证方法有误、结构分析有误、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有误。A项,“最后综述了怎样发挥文化作用”错误;从文本来看,文章最后说“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系 统性构成,发挥文化的作用首先意味着传播社会正能量。其次,发挥文化的 作用还意味着提高国家

12、软实力。这也是文化以文化人人的根本所在不仅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引导人格的不断攀升”,从这些内容可以知道,文章最 后应是“综述了发挥文化作用的意义”。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 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 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 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 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不能说明这个人的文化素质高”错误; 从文中来看,第一段说“文化人格层次攀升的梯级分别是文化素质、文化水平、文

13、 化涵养和文化境界”,文化人格层次是梯级攀升的,文化素质在文化水平之前,后者 能涵盖前者,因此文化水平高,文化素质一定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昆曲年华孙可佳我的年华好像一直是浸透在昆曲里的。说不上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动,在回眸浅笑低眉的瞬间,我感到了一种温婉的倾诉。 音乐并不高亢华丽,曲笛缥缈,灵动若水,安安静静地把故事说给台下的人听。时 光那么自然地被带回到故事里的年代,有着几分古中国的慵懒精致。 故事也许平淡,却因这样一种讲述的方式变得动人起来。昆曲之动人处,在于青春之美。你看杜丽娘是怎样“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 晶花簪八宝填”,又说着

14、“你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你看春香和丽娘怎故作 错拿了鸳鸯砚、薛涛笺戏弄老儒生陈最良,莲瓣踢裙,舞动腰巾,一派娇俏动人。 你再看潘必正怎样“步虚声度许飞琼,乍听还疑别院风”,陈妙常怎样“岂无春意 恋尘凡”,两个妙龄年华的年轻人那压也压不住的青春爱恋怎样舒卷开合昆曲 是唱给青春年华的恋歌,青春年华将永远不会老去。欣赏昆曲是情绪在游走情节之中抑或情节之外,缥缈浮动抑或寂然不动。水袖 流转一一翻袖,扬袖,磨袖,展袖,每一种动作附着不同的情绪。是谁说“世上真 正的大问题都鸿蒙难解,过于清晰的回答只是一种逻辑安慰”,一千个人有一千种 观法,即便没有舞台、灯光,没有曲笛、三弦,昆曲依然可以被敏感的心灵

15、捕捉。 很难说只有惊梦才是昆曲,一句念白就不是昆曲。曲由心生,曲由心起。昆曲,总让我心生忧郁深邃的感叹。生旦们用精美的舞台语言讲述着他们的爱欲、 别离、理想、现实忧郁常在别离中,“秋江一望泪潸潸,怕向那孤篷看”,妙 常赶至江边,横在她面前的是奔腾的江水和幽默风趣的老年撑船人,永远也追不上 时间的脚步了;“你看他两分襟,不把临去秋波掉。亏了俺桃花扇扯碎一条条,再 不许痴虫儿自吐柔丝缚万遭”,香君和侯生背向而立,从此隔断了宿孽情根,将爱 情与撕碎的折扇、逝去的家国一同埋葬;或是“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 迸。对这伤情处,转自忆荒茔”,唐明皇在“林中雨声,檐前铃锋”中追忆着故都 旧梦和皇朝霸业

16、。岁月年华里停驻着多少只能回过头看,却再也不能抓住的美好! 然而我们却不得不前行。昆曲也像国画,有着大块留白,从而让人牵挂惦念,衍生 出灵魂的奔腾与情绪的放逐。最为倾倒的还是桃花扇。那是一个忧患老人沉重的叹息,叹息之中还有一种妩 媚和舒展。起初以为是花间词,“楼台花颤,帘栊风抖今宵灯影纱红透”,一 个秦淮歌姬,一个复社文人,绵密绮丽,花好月圆;然而再看下去,悲伤与痛苦便 不可抑制地汩汩涌出。听左良玉“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 反不如飘蓬断梗”,声声哭出血泪;看李香君“溅血点作桃花扇,比着枝头分外鲜”, 守护着爱情的良知。一个王朝的覆灭,一段爱情的逝去,笙歌靡丽中故臣遗老在掩

17、 袂独坐,他追问着一个王朝三百年的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止于 何地。能够回答他的不是斑驳的光阴,而是那彼此相爱的人,他们因家国不再无法 生死相许,只得双双入道。内心的挣扎与外在的变迁,全由那一腔血染就的桃花扇 自然地串联起来。桃花扇使明艳的昆曲变得厚重,原本轻盈的云步带着历史的 沧桑。痛苦与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痛苦抚慰着悲怆。年华易逝,多少青春年华、如花 美眷、聚散离合都化作了岁月风云里的滚滚尘埃。然而艺术之美,令逝去的年华得 到了纪念。我喜欢昆曲。我喜欢在某个斜阳正好的黄昏里展开一本套曲。唱一曲悠长的歌(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08月11日)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

18、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段“设透” 一词形象而生动,既突出了昆曲对“我”的浸润影响,也表达了 “我” 对昆曲的由衷喜爱之情。B. 不同的人欣赏昆曲的角度会有不同,即便没有舞台,没有灯光和伴奏,也不会影响 观众对昆曲的体验。C. 首尾两段自然遥相呼应,突出“我”的感受,其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本文就是“我” 献给昆曲的一首悠长的歌。D. 文中大量引用昆曲经典曲目中的唱词,具体展现了昆曲动人的艺术之美,同时也使 得文章平添了典雅的韵味。5. 昆曲有哪些动人之美?请根据文中相关内容加以概括。6. 文章为何要以“昆曲年华”为题?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简要分析。【答案】4.B5.昆曲旋律曲笛缥缈

19、灵动,讲述故事温婉、安静、独特。具有青春之美。情绪丰富动人。充满浓重的人生感慨、历史沧桑。有着大块空白,让人牵挂想念。6.突出了“我”的年华一直没透在昆曲里,深受昆曲的浸润影响。突出了“昆曲是 唱给青春年华的恋歌,青春年华在昆曲中永远不会老去”。突出了昆曲艺术之美足以 令所有“逝去的年华得以永生”。【解析】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本题中,B项,“也不会影响观众对昆曲的体验”错误;文章第四段原句是“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观法,

20、 即便没有舞台、灯光,没有曲笛、三弦,昆曲依然可以被敏感的心灵捕捉”,文中 说的是“依然可以被敏感的心灵捕捉”,“敏感的心灵”指的是对昆曲浸润颇深的 观众,显而易见,一般的观众的体验是受影响的。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昆曲有哪些动人之美?请根据文中相关内容加以概括”, 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根据题干明确筛选的依据一一 “昆 曲的动人之美”,“哪些”说明答案不止一点。然后回归文本圈出相关的文字,女口 第二段“音乐并不高亢华丽,曲笛缥缈,灵动若水,安安静静地把故事说给台下的 人听却因这样一种讲述的方式变得动人起来”,第三段“昆曲之动人处,在于 青春之美”,第四段“欣赏昆曲是

21、情绪在游走情节之中抑或情节之外,缥缈浮 动抑或寂然不动。水袖流转翻袖,扬袖,磨袖,展袖,每一种动作附着不同的 情绪”,第五段“昆曲也像国画,有着大块留白,从而让人牵挂惦念,衍生出灵魂 的奔腾与情绪的放逐”,第六段“桃花扇使明艳的昆曲变得厚重,原本轻盈的 云步带着历史的沧桑”,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院士申泮文: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当一辈子教书匠7月4日0时42分,著名教育家、化学家、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在天 津逝世,享年101岁。直到6月28日目睹申先生被送进重症监护室,申泮文的学生、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车云

22、霞始终觉得,先生虽年事已高,但头脑始终非常清醒,“应该没问题”。申先生的女儿告诉车云霞,6月27日晚申先生呼吸困难,“喘得厉害”,那是他近 期出现的第四次心梗。即使这样,车云霞依旧没想到噩耗来得这么快,就在6月中旬,申先生还曾亲手在纸上写下两位自己最喜爱的弟子的名字,希望把她们唤到身边,其中一个就是车云 霞,另一个是在上海交大任教的王文华,“我们都是老师”。那天先生精神非常好,他坐在床上,倚靠在床头跟我聊天,我趴在他左侧耳边大声 说话,他能听清。车云霞知道,先生的心始终在教学上。他说现在学校里的事情自 己都很清楚;他惦记着教学改革和自己没上完的课;在能下床的时候,他还让人把 电脑搬进病房,写字

23、台上总堆着厚厚的资料,头脑一刻不停地在思考。这位我国执教时间最长的化学教师,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工系,1940年毕业,从 此开始了 70余年的教师生涯。2005年,申泮文入选“中国十位最令人感动的教师”, 那一年,他90岁。申泮文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学校和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建议他静养,但他太想念讲台,年过9旬坚持重回讲台。他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连楼道里都站满了学生,“他的头发总是梳得一丝不乱, 衣服整整齐齐,像时钟一样准时出现”,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并坚持站着讲完。如今已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的周震和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的王一 菁,曾给申先生做过助教,现在他们继续给本科生讲授当年申

24、先生亲自开创的课程 化学双语教育,并延续了“按照国际上女士优先原则教室前三排只坐女生”的 惯例。申先生像是个“越活越年轻”的传说。越是上年纪,越是活得“潮” 了起来,像极 了他对自己毕生研究的化学学科的理解,“没有一门科学能像化学这样创造出新的 物质,所以化学是一个创造新世界的科学”。他像个年轻人一样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飞速穿行,“上坡不下车,下坡不刹车”;他 93岁开博客成为最高龄的博主,取名“申泮文教育家博客”,宣讲教育改革主张, 还因化学本科课程的名称该叫“普通化学”还是“化学概论”的争议,在网上发千 字文,认真且不失风度地与网络名人方舟子精彩过招。“如果不是申先生,可能我都不会去学计算机。

25、”车云霞记得,古稀之年的申先生 曾邀请美国学者到南开大学培训计算机,要为中国的化学教学引入计算机技术,“那时候整个学校都没有几台计算机”。0岁那年,他自学电脑,给车云霞指定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把化学元素周期表变 到电脑里去”,要让学生们像玩游戏那样学化学。在老师的影响下,当时计算机零 基础的车云霞从开关机开始学起,跟学生一起上基础课程,了解DOS操作系统的性能,学习程序代码编写,“你看,今天真的谁也离不开电脑了”。申泮文在师生中组织了“南开化软学会”,每年新生入学,他都亲自物色计算机玩 得好的学生。一个实验室,15台电脑,30名学生,申泮文和车云霞带领化软学会一 边编写电子教科书脚本,一边把脚本

26、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每编写出一个章节,申 泮文都要过目并作详细修改,定稿后再由师生边学习、边讨论、边编程,编出的课 件就在教学中试用。2001年,中国第一部化学多媒体电子教科书化学元素周期系,获得国家级教学 成果一等奖,在全国高校推广。主持评比的中科院院士朱时清评价这套软件说:“属国际一流先进水平,代表我国大学多媒体教学和研究的水平。”人生的最后几年,申泮文最关注的还是教学改革, 他最后承担的项目课题是关于 “化 学学科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即使躺在病床上,他依旧不断询问改革的进展,车 云霞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该怎么改,哪里需要改,还有哪些增减, 先生都要一字一句跟我说,事无巨细。”

27、有关链接:毕业于西南联大的申泮文,亲眼见证了祖国和母校的苦难历史。他曾在南开园内展 示了自己珍藏的历史图片,以此来纪念日军轰炸南开 50周年受难日。抗日战争暨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他又亲自打印了 13张南开大学被日军炸毁后一 片废墟的照片,连同自己手书的“南开儿女奋起反抗” 一并悬挂起来,号召学生牢 记历史,报效祖国。申泮文说:“我一生的时间就干了两件事,化学和爱国!”(新华网)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车云霞是申伴文最喜爱的弟子之一,鉴于先生平时的状况,即使目睹申先生被送进 重症监护室,也还认为先生这一次能够扛过去,不会死去。B. 申泮文是我国执教

28、时间最长的化学教师;曾人选“中国十位最令人感动的教师”, 指导研发出国际一流先进水平的化学元素周期系软件。C. 由于申伴文注重仪容仪表,守时准点,年过9旬还坚持站着讲完课,所以他的课堂 总是座无虚席,连楼道里都站满了学生。D“没有一门科学能像化学这样创造出新的物质,所以化学是一个创造新世界的科学”,这是申泮文对自己毕生研究的化学学科的理解。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两项是()A. 93岁之际,申半文开博客,成为最高龄的博主,还邀请美国学者到南开大学培训计 算机,正是他越是上年纪,越是活得“潮"起来的表现。B. 申泮文用自己的“潮”思想影响和带动着他的学生,提出“把

29、化学元素周期表变' 到电脑里去,要让学生们像玩游戏那样学化学”。C. 申泮文一生爱国表现在三点:在南开园内展示自己珍藏的历史图片,亲自打印13 张南开大学被炸毁后一片废墟的照片,号召学生牢记历史。D. 申泮文具有独创精神,不畏权威,曾因化学本科课程名称问题的争议在网上发千字 文,与网络名人方舟子精彩过招。E. 申泮文的一生虽然只于了两件事:化学和爱国,但这两件事却让申先生无怨无悔地 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成为了他生命中最精彩的篇章。9. 申泮文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C8. BE9. 一丝不有,不懈奋斗的热忱。先生的心始终在教学上。即使在病床上还惦

30、记着教 学改革和自己没上完的课;在能下床的时候,他还让人把电脑搬进病房;写字台上总 堆着厚厚的资料,他的头脑一刻不停地在思考。人生的最后几年,最关注的还是教学改革。紧跟时代,善于接受新事物。在整个学校都没有几台计算机的时候,要为中国的化学教学引人计算机技术。80岁那年,他自学电脑,并带动学生学习计算机。【解析】7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 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浏览选项,至収中圈出相关的文字,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C项,“由于申伴文注重仪容仪表,守时准点,年过9旬还坚持站着讲

31、完课,所以他 的课堂总是”不全面,从文中来看,“他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连楼道里都站 满了学生,他的头发总是梳得一丝不乱,衣服整整齐齐,像时钟一样准时出现, 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并坚持站着讲完”,选项漏掉了 “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这 一内容,所以申泮文课堂座无虚席的原因不仅仅是他注重仪容仪表,守时准点,年 过9旬还坚持站着讲完课,还应该有他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讲课精彩、有吸引力 等原因。8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 最恰当的两项”, 要求选出的是“最恰当的”“两项”。 A项,“93岁之际,申半文还邀请美国学 者到南开大学培训计算机”有误;从文中来看,“古稀之年的申

32、先生曾邀请美国学 者到南开大学培训计算机”,由此可知“邀请美国学者到南开大学培训计算机”是 在申先生古稀之年。C项,“申泮文一生爱国表现在三点”以偏概全,申先生一 生爱国表现不仅仅局限于选项所列举的内容,还有其他表现,如悬挂自己手书的“南 开儿女奋起反抗”等。D项,“申泮文不畏权威,与网络名人方舟子精彩 过招”有误,“不畏权威”分析错误,与网络名人方舟子精彩过招并不是不畏权威 之举。9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申泮文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考查 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传主形象的把握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从题干 可知,“哪些”说明答案不止一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指明筛选的方向

33、。如“车 云霞知道,先生的心始终在教学上。他说现在学校里的事情自己都很清楚;他惦记 着教学改革和自己没上完的课;在能下床的时候,他还让人把电脑搬进病房,写字 台上总堆着厚厚的资料,头脑一刻不停地在思考” “年过9旬坚持重回讲台”“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并坚持站着讲完”,这些表现出人物一丝不苟不懈奋斗的热忱;“人生的最后几年,申泮文最关注的还是教学改革,他最后承担的项目课题是关于'化学学科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即使躺在病床上,他依旧不断询问改革的进展” “古稀之年的申先生曾邀请美国学者到南开大学培训计算机,要为中国的化学教学 引入计算机技术”,这表现出人物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善于接受新事物的

34、特点, 这里既有直接的行为描写,也有弟子的回忆和作者的评价,依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即可。点睛:对于筛选概括类题目,考生应先从题干中审出筛选的依据、答题的要求,比 如本题中,“申泮文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表现在哪些方面”,“哪些”说明答案应有 多点,要依据分值来明确答案的点数,“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指向答题的方向,即 考生应到文中圈出写申泮文在教育方面的内容。审过题干之后,考生就需要到文中 圈出相关的文字,圈过之后要进行合并,把同一类的内容归为一点,最后进行概括 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承天皇帝倓,始王建宁。英毅有才略。善骑

35、射。禄山乱,典亲兵,扈车驾。度渭, 百姓遮道留太子,太子使喻曰:“至尊播迁,吾可以违左右乎?”倓进说曰:“夫 大孝莫若安社稷,殿下当募豪桀,趣河西,收牧马。今防边屯士不下十万,而光弼、 子仪全军在河朔,与谋兴复,策之上者。”广平王亦赞之,于是议定。太子北过 渭,兵仗盐恶,士气崩沮,日数十战。倓以骁骑数百从,每接战,常身先,血殷 袂,不告也。太子或过时未食,倓辄涕泗不自胜,三军皆属目。至灵武,太子即帝 位,议以倓为天下兵马元帅,左右固请广平王。帝曰:“广平既冢嗣,安用元帅?”答曰:“太子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元帅,抚军也,莫宜于广平王。”帝从之,更 诏倓典亲军,以李辅国为府司马。时张良娣有宠,与辅

36、国交构,欲以动皇嗣者。倓 忠謇,数为帝言之,由是为良娣、辅国所谮,妄曰:“倓恨不总兵,郁郁有异志。” 帝惑偏语,赐倓死,俄悔悟。明年,广平王收二京,使李泌献捷。泌与帝雅素,从 容语倓事,帝改容曰:“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阅,欲害其兄,我计社稷, 割爱而为之所。”泌曰:“尔时臣在河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言建宁, 则呜咽不自己。陛下此言得之谗口耳。”帝泣下曰:“事已尔,末耐何!”泌曰:“陛下尝闻黄台瓜乎?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 摘令瓜稀。陛下今一摘矣,慎无再!”帝愕然曰:“公安得是言? ”是时,广平有 大功,亦为后所构,故泌因对及之,广平遂安。及即位,追赠倓

37、齐王。大历三年, 有诏以倓当艰难时,首定大谋,排众议,于中兴有功,乃进谥承天皇帝,(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七)注李倓:唐玄宗的孙子,唐肃宗的儿子。太子: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李亨。 广平王:唐肃宗的长子,即代宗。盐恶:犹“严恶”。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阅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泌日/尔时 臣在河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言建宁/则鸣咽不自已/陛下此言得之谗口 耳B. 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阅/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泌日/尔时 臣在河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言建宁/则鸣咽不自已/陛下此言得之谗

38、口 耳C. 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阅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泌日/尔时 臣在河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言建宁/则呜咽不自己陛下此言得之谗口耳D. 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阅/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泌日/尔时 臣在河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驾睦至今/言建宁则鸣咽不自已/陛下此言得之谗口耳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A. 至尊,又称尤五之尊,意思是最崇高、至高无上的地位,多指君后之位,用作皇帝的 代称。B三军,古时指中军上军下军,或者中军左军、右军,周制,每军一共一万二千五百人。C. 追赠,或作追封,即死后加封官职勋位,用

39、于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追赠的对象不包 括死者的亲属。D. 谥,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称号既有褒扬 的也有批评的。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侦才略过人。安史之乱中,太好要随皇帝出逃,百姓阻拦,李使劝说太子招兵买 马,抵抗叛军,此议也受到广平王的支持。B. 李谈至勇至孝。太子北过渭水,战事连连,李谈冲锋陷阵,奋不顾身;太子吃饭不及 时,李谈心疼;常常哭泣立,令人敬仰。C. 李谈为人正直。受宠的张良娣与李辅国勾结,想要动摇皇帝立嗣之事,李使多次向 皇帝揭露这两人,于是被良娣、辅国诬陷。D. 李谈死后荣耀。广平王继位后,对建宁王

40、李谈之苑心怀愧悔, 一再追封,先是迫赠 为齐王,然后又进谥为承天皇帝。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倓以骁骑数百从,每接战,常身先,血殷袂,不告也。(2)是时,广平有大功,亦为后所构,故泌因对及之,广平遂安。【答案】10. B11. C12. D13. (1)李谈带领着几百名英勇的骑兵,每当交战时,常常身先士卒,鲜血染红衣服(衣袖),也不告诉太子。(关键词“骁骑”“接战”“殷袂”)(2)这时候,广平王立下大功,也被皇后陷害,所以李泌趁机在回答时提到这事,广平 王因此得以平安。(关键词“构”“因”“及”)【解析】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

41、上下文 理解句子的含义,“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 /为细人间阅/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 为之所/泌日/尔时臣在河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言建宁/则鸣咽不自已/ 陛下此言得之谗口耳”,这句话的含义是“皇帝伤感地说:李俟在国家有难时确实出 了大力,但因受小人挑拨离间,想要加害他的哥哥,我为国家着想,忍痛割爱才处理了 他。李泌说:那时我在河西,知道这事的详情。广平王同兄弟非常和睦,至今谈到建 宁王,还哭个不停。陛下的这些说法得自谗人之口”。“谈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阅欲害其兄”错,第二句话主语是“李谈”,连起来是“李谈是小人”,有违 文意;“为细人间阅”是“被小人挑拨离间”之意,不应断

42、开,故排除AC两项。“我 计社稷”主谓宾完整,后面不必有其他成分,排除C项。“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是 说“广平王和建宁王是兄弟,广平王和兄弟至今都非常和睦”,不符合事实,因为建宁王李使早被赐死了,排除 D项。故选Bo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C项,“追赠的对象不包括死者的亲属”错,可以包括亲属。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 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D项,“广平王继位后,对建宁王李谈之苑心怀愧 悔”错误;文中原句是“帝惑偏语,赐倓死,俄悔

43、悟”,此处的“帝”是指唐肃宗, 可见对建宁王之死心怀悔愧的是唐肃宗。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 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 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 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 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 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 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 本题,考生可以

44、先到文中找到 D项对应的内容,可以根据选项中“广平王继位后” 这一标志性词找到设题的区域,“及即位,追赠倓齐王。大历三年,有诏以倓当艰 难时,首定大谋,排众议,于中兴有功,乃进谥承天皇帝”,这一部分只是写到一 再追封,但并无“愧悔”,而上文提到“帝惑偏语,赐倓死,俄悔悟”,这地方的“帝”是指唐肃宗。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 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以”,动词,率领;“骁骑 数百”,定语后置句,应为“数百骁骑”,“骁骑”,骁勇的骑兵;“接战”,交 战;

45、“殷袂”,染红衣服(衣袖),“殷”本为形容词,红黑色,此处活用为动词, 染红,“袂”,衣袖。第二句中,“是时”,这时候;“为后所构”,被动句,“为 所”表被动,被;“构”,陷害;“故”,因此;“因”,趁机;“对”,回答, 一般指下对上;“及”,提及,提到。参考译文承天皇帝(李)倓,开始被封为建宁王。英明果断有才略,善于骑射。安禄山叛乱,带领 亲信士兵,护送玄宗。渡渭河时,百姓拦住道路要太子留下,太子派人告诉他们说:“皇 帝流离迁徒,我可以离开他的身边吗?”李使进言说:“大孝莫过于安定天下,殿下应 当招募豪杰,急赴河西,收求牧马。如今防边驻守的士兵不下十万,而李光弼、郭子仪 的所有部队都在黄河以

46、北,和他们谋划振兴恢复的大业,才是上策。”广平王也赞同 他的计策,于是商议决定太子留下。太子北过渭水,兵器甲仗坏损,士气涣散,每天打 几十仗。李俟带领着几百名英勇的骑兵,每当交战时,常常身先士卒,鲜血染红衣服 (衣袖),也不告诉太子。太子有时过了吃饭时间没有吃饭,李使就痛哭不已,三军都敬 佩地注视他。到了灵式,太子登上帝位,提议让李使担任天下兵马元帅 ,左右的人坚 决请求让广平王担任。皇帝说:“广平王已经是太子了,哪里用得着当元帅 ? ”回答 说:“太子从君出征叫抚军,留守叫监国。现在的元帅,就是抚军,没有比广平王合适 的。”皇帝听从了他们,改令李使掌管亲军,让李输国做府司马。当时张良娣受宠,

47、 与辅国勾结,想要借此动摇广平王嗣君的地位。李谈忠心正直,多次向皇帝揭发两人, 因此被良娣、辅国诬陷,他们诬陷说:“李俊怨恨自己没能总握兵权,心里郁问有叛 逆的图谋。”皇帝被谣言迷惑,赐李侦死,不久悔悟。第二年,广平王收复二京,派李 泌向皇帝报捷。李泌与皇帝有旧交,闲谈时说起李使之事,皇帝伤感地说:“李俟在 国家有难时确实出了大力,但因受小人挑拨离间,想要加害他的哥哥,我为国家着想, 忍痛割爱才处理了他。”李泌说:“那时我在河西,知道这事的详情。广平王同兄弟 非常和睦,至今谈到建宁王,还哭个不停。陛下的这些说法得自谗人之口。”皇帝流 着眼泪说:“事情已经这样了,又有什么办法呢!”李泌说:“陛下

48、曾经听过黄台瓜 的歌辞吗?歌中说:“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陛下如今 已经摘了一个瓜了,小心不要再摘第二个瓜! ”皇帝吃惊地说:“你为什么这样说?” 这时候,广平王立下大功,也被皇后陷害,所以李泌趁机在回答时提到这事,广平王 因此得以平安。等到广平王即位,追赠李侦为齐王。大历三年,下诏因为李谈在国家 危难时,首先定下大计,排除众人异议,对于国家复兴有功,进封谥号承天皇帝。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赠乐天刘禹锡一别旧游尽,相逢俱涕零。 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 痛饮连宵醉,狂吟满坐听。 终期抛印绶,共占少微星。【注】少微星:

49、本事中国古代星官名,诗中喻指处士、隐士。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本诗为一首酬赠诗,标题中的“乐天”即白居易,与作者交情深厚,二人均屈遭 贬谪,命运多舛。B. 首联写作者和白居易久别重逢,潸然泪下 ,想一同重游旧地,却发现旧地已不复存 在,不禁感慨万下。C. 颔联用比喻手法,“冬青”树因冬月青翠而得名,诗中以人之晚达来愉“树似冬育”; 生动贴切。D. 颈联“痛饮连宵醉”写二人重逢,连宵痛饮,一醉方休,“狂吟”二字写出了醉酒 后的狂放之态。E. 尾联直扦胸臆,写出了作者的理想愿望。“印绶”运用了借代手法,代指仕途功名。15.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50、【答案】14. BC 15.无奈与伤感之情。昔日至交好友均已不在 ,屡遭坎坷的作 者和友人久别相逢,悲从中来,充满了人生无常、宦海沉浮的无奈与伤感。乐观豁达 的胸襟气度。以“树在冬犹青”来喻“人尚能晚达”,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气度非 同凡人。老友重逢的欣喜。久别重逢,作者与友人“连宵痛饮”,一醉方休。对功 名的厌弃和对自由隐逸生活的追求。 尾联直接表达了自己愿意抛官弃职,同老友一同 归隐的愿望,也充满了对好友最真挚的慰藉。【解析】1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 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项,“重游旧地”错误;从诗中来看,“一别旧

51、游尽,相逢俱涕零”,“旧游尽”是说旧日的至交好友都已 不在,而非“旧地”。C项,“以人之晚达来喻树似冬青”错误;“在人虽晚 达,于树似冬青”,从句中来看,本体是“人之晚达”,喻体是“树似冬青”,选 项把本体和喻体说反了,故错误。1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 从诗歌标题来看,“赠乐天”,说明这是一首酬赠诗,酬赠的对象是“乐天”,也 就是白居易,刘禹锡与白居易交情深厚,且二人均遭贬谪,命运多舛;首联“一别 旧游尽,相逢俱涕零”,“涕零”直接流露情感,而涕零的原因是“旧游尽”“相 逢”,二人久别重逢,昔日好友却均已不在,此时内心充满人生无常之悲; 颔联“

52、在 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这一联诗人使用比喻的修辞,借树木之冬青来喻人生之 晚达,意思是树木且能冬月而青翠,那么人也能老来通达,凸显乐观豁达的胸襟; 颈联“痛饮连宵醉,狂吟满坐听”,这两句是写人物的活动,二人重逢,连宵痛饮, 酒醉狂吟,久别重逢的欣喜之情表露殆尽; 尾联“终期抛印绶,共占少微星”,“期” 意为“希望”,“抛印绶”,“印绶”代指仕途功名,“少微星”喻指处士、隐士, 诗人在这两句中直接抒发情感,表现自己对功名的厌弃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共 占” 一词表达与友人一同归隐的愿望。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 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

53、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 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 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 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 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 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诗中, 考生可以先借助诗歌中直接流露情感的词,如“涕零” “期”,然后再抓住人物的 行为活动,如“痛饮” “狂吟”,最

54、后结合诗句中给出的原因具体分析即可,如“一 别”“旧游尽”“相逢”。(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诸葛亮在山师表中劝谏蜀主刘禅应当广开言路,发扬先帝遗德,鼓舞人的志气的句子是“ ,,”。(2) 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 。【答案】(1).诚宜开张圣听(2).以光先帝遗德(3).恢弘志士之气(4).凤兴夜寐(5).靡有朝矣【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 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 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比如第

55、一句中“劝谏蜀主刘禅应当广 开言路,发扬先帝遗德,鼓舞人的志气”,第二句中“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 根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诚”“恢弘” “夙”“寐”“靡”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拉斯維加斯发生枪击事件,造成至少59人死亡,500多人受伤,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揭竿而起,痛斥极端分子。 10月22日,甘肃靖远举办第一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近万名选手组成大军,浩浩汤 汤,向着健康奔跑。 中国高端科技展现出爆发力, 神舟飞天创造的“中国高度”,蛟龙潜涛成就的“中 国深度”,高铁飞驼跑出的“中国速度”都令世界人

56、民叹为观止。 作为一部主旋律片,董必武在华北选取了董必武在新中国前夕临危授命组建 华北人民政府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 现在年轻人中真正静下心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深入思考问题的人越来燃少,长此 以往,人会变得越来越浮躁。 有关部门应该主动向公众做科普宣传 ,匡正那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不让那些反科学 的宣传误导公众。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 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揭竿而起”,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 后指人民起义。这里并非起义,而是说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出来痛斥极端分子,不合 语境。“浩浩汤汤”,指水势壮阔的

57、样子。句中形容“万名选手组成的大军”,用 错对象。“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至极、完美之至。句中使用正确。“临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不合语境,这里强调的是接受任务。“长此 以往”,长久这样下去,通常指未来的结果,不好的情况。句中所说“人会变得越来 越浮躁”就是不好的结果,使用正确。“似是而非”,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句中使用正确。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 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 使用对象等方面。如“浩浩汤汤”,本是形容水势,句中形容“近万名选手组成的 大军”,属于对象不当。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 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 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 复的现象。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愿包括西班牙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反恐 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B. 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产业如何演进,人的因素始终是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