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题练习一_第1页
2018年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题练习一_第2页
2018年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题练习一_第3页
2018年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题练习一_第4页
2018年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题练习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物理-机械运动(含答案)-专题练习一、单选题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v-t图象,由图象可知()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2.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A.铁轨务车B路边的树林C小孩的座位D车厢里的流动服3.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C.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4.人民币中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A:B.3mm出.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C.3cmD.3dm5.一辆汽

2、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下列s-t图象中能反映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是(A.C。D.6.如图所示,小明水平向右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子虽然没有被推动,但小明对箱子做了功B.箱子没有被推动,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C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7 .烟囱上烟和路面上两小车上旗帜飘扬情况如图所示关于两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车一定静止8 .乙车一定静止C.甲车一定向右运动D.乙车一定向左运动8 .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一张长1.2m的办公桌,甲、乙均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丙用分度值为1mm的刻

3、度尺,甲、乙、丙三人测出的数据分别为1.203m、12.0dm、120.1cm,其中正确的是()A.三者都对卜B.甲对卜C.乙对D.丙对9 .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B.小明爸爸C地面D.自家小车10.小高上山的速度是到山顶后又沿原路返回,速度是则小高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1:1A.-<-""-B.:,.JCJ一D.:,2,-二、填空题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01W3cm1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4、cm.12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o13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腐”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cm.14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的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为.15 .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双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07*916.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cm。三、实验题17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

5、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如图(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以测量时间的误差(填藏小”或揩大”)(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纪偏(填大”或小”)(4)若冷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川/5,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填变大"不变“变小”)18.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

6、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原理:(填公式).(2)实验中,小车在做(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填大”或小”)四、计算题19.一轿车在福厦Wj速公路上行驶.(1)它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并仍以此速度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2)如果这辆轿车以1。£4巾/人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则

7、从标志牌处开到厦门需多少时间?20.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1.8km长的大桥时,所用的时间100s,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答案解析部分、单选题1.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答案】B【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A不符合题意;B.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

8、的路程逐渐的变大,型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甲-5s=2m/s;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B符合题意;C.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所以,如果两车反向运动,则5s可能相遇;如果两车同向运动,则两车不能相遇,C不符合题意;D.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速度均不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利用图像中的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的大小,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运动2 .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A.铁轨B路边的树林C小孩的

9、座位D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答案】C【解析】【解答】解:以铁轨、铁路边的树木和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为参照物,小孩和铁轨、铁路边的树木和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孩是运动的;只有当孩子相对于自己的座位位置或车厢位置不改变时,才符合妈妈对他的别动”的要求,故C正确.故选C.【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别动”的意思是小明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3 .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u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C.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

10、动的【答案】C【解析】【解答】解: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A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C、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C错误;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C.【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改变就是运动的,如果不变就是静止的.4 .人民币中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A:B.3mmC.3cmD.3dm【答案】C【解析】【解答】中学生大拇指的宽度在2cm左右,一元硬币的直径比2cm大一些,在3cm=3

11、0mm=0.3dm=3X14Vm左右,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对1元硬币的了解,直径大约是3cm。5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下列s-t图象中能反映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是()A.才B.#C."D.【答案】A【解析】【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所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在不断减小,所以表示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在不断增加,所以

12、表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不变,所以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三【分析】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由v=7可知,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6 .如图所示,小明水平向右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子虽然没有被推动,但小明对箱子做了功B.箱子没有被推动,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C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答案】B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箱子对C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解析】【解答】箱子没有被推动,有力但没

13、有距离,小明对箱子不做功,箱子没有被推动,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改变,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箱子没有被推动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是平衡力,推力等于摩擦力,故答案为:Bo【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就是运动的,平衡力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7 .烟囱上烟和路面上两小车上旗帜飘扬情况如图所示关于两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8 .乙车一定静止C.甲车一定向右运动D.乙车一定向左运动【答案】D【解析】【解答】因为炊烟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上面的炊烟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甲车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车不动,风把旗

14、帜刮向左;二是甲车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如果乙车静止不动,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房上炊烟方向相同,而现在的旗帜的方向明显和炊烟方向相反,如果乙车向右运动,旗帜只会更加向左展。所以,乙车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右飘动的情况,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图像,相对于向左飘的轻烟,乙车一定向左运动8 .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一张长1.2m的办公桌,甲、乙均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丙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甲、乙、丙三人测出的数据分别为1.203m、12.0

15、dm、120.1cm,其中正确的是()A.三者都对卜B.甲对卜C.乙对D.丙对【答案】B【解析】【解答】解:甲同学测量数据为1.203m=120.3cm,测量结果准确到cm,故甲同学的数据正确;乙同学测量数据为12.0dm,测量结果准确到dm,而乙同学用的是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故乙同学的数据不正确;丙同学测量数据为120.1cm,测量结果准确到cm,而丙同学用的是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故丙同学的数据不正确;故选B.【分析】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在最小分度值以下应再估读一位;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逐一分析各选项,做出选择.9 .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

16、等待,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B.小明爸爸C地面D.自家小车【答案】A【解析】【解答】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说明汽车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另一个物体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在选项中,自家小车相对于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而相对于小明爸爸、地面、和自家小车,其位置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相对于向前运动的物体,静止的物体是向后运动的10 .小高上山的速度是加,到山顶后又沿原路返回,速度是lt

17、Sm/s,则小高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A.-''1-B.一一C.-.一D.-*-'1-【答案】D【解析】【解答】设上山和下山的路程均为1,则上山所用的时间为ti=M:,下山所用的时J_L_间为t2=石,则上山和下山所用的总时间为1=1田2=”+;上山和下山的全过程的平£212yM1一均速度:v=可勺-=5心+1与圈1占=1.2m/s,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平均速度时要利用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来计算二、填空题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0123cm11 .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

18、【答案】3.55【解析】【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3.5cm和3.6cm之间,估读为3.5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55cm.故答案为:3.55.【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2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若以乙车为参照物

19、,则甲车,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答案】向后运动;静止【解析】【解答】(1)甲的图象是s-t图象,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W甲_纷州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丫甲=用幺=4m/s;(2)乙的图象是v-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v乙=6m/s;(3)丙的图象也是v-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v丙=4m/s;由于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此甲速度小于乙的速度,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后运动;因为甲丙速度相同,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静止。故答案为:向后运动;静止

20、.【分析】利用路程和时间的图像,利用速度公式计算速度的大小,结合速度的大小分析运动情况.13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腐",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cm.【解析】【解答】在利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正确的应选B;由图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1.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2.36cm,故可知物体的长度为1.36cm。故答案为:B;1.36.【分析】测量长度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有估计值14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的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为.【答案

21、】15:8j理工医里&3【解析】【解答】解:由v=f可得:t甲:t乙="甲:=X”中=2x4=15:8.故答案为:15:8.【分析】已知速度的比和路程的比,求时间之比;利用速度公式变形t=$计算即可.15 .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双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67a9【答案】0.0230;1mm【解析】【解答】长度的测量是从刻度尺的6.00cm开始量起,刻度尺上相邻的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1mm,即分度值是1mm,物体末端对应的为8.80cm,则物体长度是8.80cm-6.00cm=2.80cm=0.0280m.故答案为:0.0280;1mm。【分析】分度值是测量仪器上最小的单位值

22、,根据刻度尺上两值间的差计算物体的长度.16 .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cm。【解析】【解答】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左侧直角三角板直角边与2.00cm刻线对齐,右侧直角三角板直角边与3.20cm刻线对齐,所以纽扣的直径是3.20cm-2.00cm=1.20cm。故答案为:1.20.【分析】测量圆的直径长度时结合两个三角板和直尺,利用两个直角间的距离计算直径.三、实验题17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

23、别表示小时:分:秒”)如图(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以测量时间的误差(填藏小”或揩大”)(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I"偏(填大”或小”)(4)若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加北,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填变大“不变“变小”)【答案】(1#=)(2)小;减小大(4)°、;变大S【解析】【解答】(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为了增长测量时间,方便计时,

24、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3)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v=7算出的速度偏大。(4)由图知,小车通过S2的路程用的时间t2=3s,s2=3sl=2xl.m=0.6m,小车通过下半程,即$2的路程用的时间t3=2s,s3=1 12 si=2xl.m=0.6m,O&i.06”上半程的速度:Vab='.:=0.2m/s;下半程的速度:Vbc=0.3m/s;计算可知,Vbc>vab,所以,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变大。【分析】测量平均速度时,利用测量的长度和时间,计算平均速度18.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原理:(填公式).(2)实验中,小车在做(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上(3)实验前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