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练习篇章一与朱元思书(一)【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
2、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 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注:罗纨(wn):丝织品。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夕舂:夕阳。2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作: 梅花为寒所勒 勒: 山岚设色之妙 设: 21、下列各
3、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猿则百叫无绝B.月景尤为清绝夹岸高山,皆生寒树C.皆在朝日始出梅花为寒所勒D.歌吹为风2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 此乐留与山僧游 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 23、甲、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12分)20、奔:飞奔的马。作:发出。勒:约束,阻止。设:着,涂。21、C22、(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
4、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23、 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二)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
5、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向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遍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与顾章书 吴均)【注】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 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 限日:遮挡住阳光。 幽岫:幽深的山穴。 唳:鸣叫。英英: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绵绵:形容声调悠长。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 葺宇:建屋舍。葺,修建。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幸好菊花、竹实很多。富,
6、充裕。偏,特别。饶,丰富,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菊花、竹实,都是隐士所食之物。于斯:在这儿,指石门山。办,具备。 仁智之乐:意思是,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猛浪若奔 ( ) (2)猿则百叫无绝( ) (3)窥谷忘反( ) (4)岂徒语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3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文中都有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甲文是 (甲文该句同时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乙文是 。(4分)
7、4甲文中有一句与柳宗元小石潭记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意思相近,请写出来,并说说这些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妙处。(4分) 5.乙文中体现了“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一旨趣的句子是 。(2分)6.两文中都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7.这两篇山水小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4分) 【参考答案】1(4分)(1)飞奔的马 (2)停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空(各占1分)2(4分)(1)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2) 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在
8、这里都已具备。3.甲文句子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甲文该句同时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突出了山的峻峭。乙文句子是森壁争霞,孤峰限日。4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些句子都是从侧面 写出了水的清澈,同时也写出了鱼的可爱,让人流连忘返。5.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6.一方面衬托山谷的幽静,一方面奏响一支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无限神往。7.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的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乙文:与顾章书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在梅溪山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那阴森陡峭的崖壁,争着沐浴朝夕的霞光,拔地而起的孤峰,遮挡住了天上的日光,山洞幽暗,衔着朵朵白
9、云,溪水深深,呈现出翠绿的颜色。蝉儿吟唱,白鹤啼叫,水声淙淙,猿猴哀鸣,这些声音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动听,奏成了连续不断的天籁音韵。我既然一向向往隐居,于是就在山上盖了间房屋。有幸有各式各样的的菊花,遍地长满的竹实,都是山里隐居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在这里都已齐备。论语上所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难道是一句空话!篇章二五柳先生传(一)【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10、常著文章自娱,颜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郑板桥集注释:没没墨墨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啜:饮,喝;仄径:狭窄的小路;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20选文(一)中最能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的一句是“ ”;选文(二)描写的主要内容是 。(4分)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1、亦不详其姓字 详: 每有会意 会意绝不知乐在何处 绝: 用以慰天下之劳人 慰:22翻译下列句子。(4分)好读书,不求甚解。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23比较阅读选文(一)和选文(二),举例谈谈郑板桥与陶渊明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同点。(只谈一点即可)(3分) 【参考答案】20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描述作者清贫的生活,并表明作画是为给辛苦劳作的人欣赏。21答案:详细地知道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断然,绝对(根本)宽慰22答案:(他)喜欢读书,不求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2
12、3答案举例:都具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居所简陋,一个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一个是“三间茅屋”,但他们一个“晏如也”,一个“绝不知乐在何处”。在文中,他们都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欣喜之情,说明了他们都具有远离官场污浊,甘于退守清贫的超凡脱俗的思想品格。等等。 参考译文:三间茅屋,十里春风,从窗里遥望山上幽竹,因此这是何等优雅风趣的事啊,但是能有如此享受的人,自己却不懂得,真是令人遗憾.而那些懵懵懂懂,胸无点墨的人,身处如此情景,他们更是不懂乐在何处。只有那些劳苦之人,忽然有10几天的闲暇时光,才会关上柴门,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茶,有时微风细雨,滋润着篱笆和小路。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
13、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所以我画兰花竹子石头,是用来慰劳那些劳苦的人民,而不是供那些贪图享受的人享用。(二)【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
14、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注】大司马:官名。祖:祖父。适:满足。融然:和悦的样子。畜:通“蓄”。徽:系琴弦的绳子。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B造饮辄尽(到去) C潜亦无所辞焉(告辞) D亦雅咏不辍(停止)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期在必醉陈太丘与友期 B、博学善属文忠之属也C、或置酒而招之前人之述备矣D、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骨已
15、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6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写五柳先生姓字不详,表现了作者对门第观念的蔑视;乙文从人物的姓氏、门第写起,符合纪传体文章的一般特征。B甲乙两文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甲文主要表现五柳先生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运用简笔勾勒人物,虽只寥寥数语,但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D甲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五柳先生的肯定与颂扬之意,乙文则以“为乡邻之所贵”道出人们对陶渊明的厌恶之情。第卷(共118分)7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
16、食。 8乙文中,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并自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你认为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3分) 【参考答案】6分4.C5.D6.D7.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追究;每逢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4分。每句1分)8.洒脱不羁,悠闲自得。(意思对即可)(3分)篇章三马说(一)【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可得安
17、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不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之,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至漩洑洄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人而死注:大长者子:富商人家的儿子漩洑洄流矶激之处:水流湍急的地方捉:驾驶住:停止唱言:高声说。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虽有千里之能( )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8、 ) (3)善诵入海捉船方法( ) (4)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1)策之不以其道 (2)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1、“大长者子”的悲惨结局给你什么启发?(2分) 12、甲文强调了“按规律办事”的道理,乙文则突出了“生搬硬套规律”的恶果,这两方面相矛盾吗?谈谈你的理解(2分) 13、假如你身边也有像“大长者子”一样爱说大话的人,你应该怎样指出他的毛病呢?(3分) 【参考答案】9、(1)即使 (2)等同 (3)擅长 (4)都10、(1)驱赶它不按照赶它的正确方法 (2)大声说应当像这样驾船,像这样校正方向 (3)养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
19、里的能力去喂养它11、凡事只重视理论学习(或只空洞教条地套用规则),而不重视亲自去实践,其结局必定是害人又害已任何理论的学习都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任意一方面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直至满分)12、不矛盾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应用知识和规律时,一定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可生搬硬套,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答出一点给1分)13、:你敢说敢做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但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套用规律,应该让规律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二)【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
20、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乙】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介:披上战甲 褫(ch):解除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2)比行百余里(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1)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1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2分)1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
21、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参考答案】13 (1)等同,一样(2)及,等到(本题2分每小题1分)14(1)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披上战甲奔驰,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很快(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15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1分)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1分)16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2分,只答第一句给1分,答第二句给2分)篇章四送东阳马生序(一)【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22、,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勉勤勉,努力。8、以下4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23、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A或遇其叱咄 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若既不出户 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2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11、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 (2分) 【参考答案】8、B 9、A有时 B地方、区域等 C交往 D门10、(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追随本乡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者,拿着经书向他讨教。 (2)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
24、,那就会每天退步。11、共同之处:要勤勉好学,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不同之处:甲文从为学之难的角度说勤勉,也谈了尊师之道;乙文谈“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不同点各讲出一点即可得满分)(二)【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
25、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经年:一年左右。 土寇:土匪。 角:战斗。 洫(x):沟渠。 甫:刚。9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借书和 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打仗失败和 。(2分)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余幼时即嗜学 嗜: (2)走送之 走: (3)自谓可将兵十万 将: (4)会有土寇 会: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12
26、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9抄书 治水失败(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每空1分,共2分)10(1)特别爱好(或“喜欢”、“爱好”) (2)跑 (3)率领(或“带领”) (4)适逢,正赶上。(评分说明:结合语境理解正确即可。每小题1分,共4分)11(1)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2)(他)常常独自在庭院(台阶)散步,说:“古人难道在欺骗我吗(或古人怎么能欺骗我呢)?”(评分说明:翻译通顺、完整,大意对即可。每个分句1分,每小题2分,共4分)12示例:刘羽冲是一个喜欢读书但做事不切实际的人。他虽然潜心研读古代的兵书和水
27、利书,但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之中,结果屡遭失败,抑郁而死。(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具体谈“读书”的意思1分,具体谈“不切实际”的意思1分,语言表达1分,共3分)篇章五小石潭记(一)【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
28、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以其境过清 ( ) 不可名状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参考答案】10.答案: 因为 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
29、思对即可。12.答案: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3.答案: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乙文通过描写小溪的美景但是却无人欣赏的惆怅,抒发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二)【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可
30、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渴(h)地名,指袁家渴。箭:小竹。麻(xi),树荫。1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民桥其上( ) (2)逾石而往有石泓 ( )(3)北堕小谭( ) (4)卷石底以出(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有泉幽幽然 B.其侧皆诡石怪木然胡不已乎 安陵君其许
31、寡人C.然卒入于渴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其长可十许步。(2分)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2分) 2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参考答案】17. (1)搭桥,架桥 (2)越过,经过 (3)落入 (4)弯曲,翻卷18. C19. (1)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 (2)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20.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篇章六岳阳楼记(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32、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不暇顾不上。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升平太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自是数年之后( )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3、( )(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不求甚解 B.然则何时而乐耶 怏怏不乐C.或请重法以禁之 鸿鹄之志 D.故不暇廉耻耳 温故知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句: (2)安用重法邪?译句: 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3分)(1)甲文表达了作者“ , ”的忧乐观。(1分)(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 。(3) 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参考答案】1. (2分)(1)他的(2)这(每小题1分)2. (2分)B3. (4分)(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2)何
34、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2分)4. (3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2)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1分)(3)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1分)(二)【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唯,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桔倾样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鲜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暖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嗯!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济宁高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南省平舆县中等职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沧源佤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疼痛腰痛康复规范
- 幼儿园冬季卫生保健小知识
- 教育机构二人合资托管合同书
- 心理知识习题(含参考答案)
- 电子商务行业分析报告
- 植物题库含答案
- 企业与员工离职合同样本
- 造价咨询公司组织机构及人员岗位职责
- 中国文化科举制度的等级
- 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
- 多发性骨髓瘤NCCN患者指南中文版2022
- GB/T 13441.4-2012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第4部分:振动和旋转运动对固定导轨运输系统中的乘客及乘务员舒适影响的评价指南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最新版】
- 中绿的制度课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说明书
- 医疗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之提高住院病人健康宣教的知晓率(问题解决型)
- DBJ41T 074-2013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 Q∕SY 05262-2019 机械清管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