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使用说明】认真阅读学习目标,依据知识结构并结合课本预习勾画课本,梳理基础知识并记忆,以备课堂检查。自主对“课堂探究”内容进行探究,及时上交,以备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用红笔标注,以备组内解决或教师解疑。【学习目标和课程标准】 1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包括齐国管仲改革、楚国吴起变法和秦国商鞅变法等改革事件在内的大事名称。确立顺应时代潮流、追求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2了解商鞅变法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方面的改革措施及其主要内容。认识商鞅变法的特点:全面性、有效性和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等特点。体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革新精神,学习改革家坚强
2、的意志。3探讨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制度变革和国力强盛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初步理解商鞅变法的性质和“商鞅虽死、秦法未败”。认识到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第一课时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变法的背景)【学习目标】1、掌握: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2、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和诸侯国改革变法的关系3、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重难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自主学习】(根据教材完成学案第7页)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是怎样的?我国社会在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3、的原因以及影响。3、初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基本史实;4、了解商鞅变法前秦国的历史状况;【合作探究】变法背景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1、(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社会变化新气象中的“新”字,归纳时代特征,突破各国变法背景这一难点: 经济(大发展)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封建生产关系产生(根本原因)2、政治(大变革)上层建筑的变化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政治呼声)3、军事(大动荡)战乱频仍,政局动荡(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直接推动力)4、思想百家争鸣,法家学说盛行(意识形态的推动)。(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变法的背景二:各国改革和变法的概况问题探究二:2、风起云涌的改革
4、和变法探究问题:材料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说在春秋时代,作为诸侯国统治者的世家,没有能连续执政超过五代的。这句话也引申为家学、财富和地位不能永远世袭下去之意。孟尝君深明这个道理,故劝田婴舍弃家业厚待宾客,由此而名闻于诸侯。材料二:下面三部著作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书“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无夺民时,则百姓富。”国语·齐语“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贫。”汉书·食货志“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史记·蔡泽列传【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5、出现材料一中“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原因?【探究2】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大改革?【探究3】材料汉书中说的是哪一项改革措施?【探究4】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3、探究问题: 材料一:孙膑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材料二:下层图案为战国时期嵌错赏功宴乐铜壶。每面有三层图画,每层又分左右两个图景。第一层左图是一幅竞射图,右图是采桑图;第二层左图是一幅宴乐舞武图象,右图为弋射和习射图;第三层左为攻防图,右为水战图。以水陆攻战为主题,是当时战争作为战国时代特
6、征的显著反映。材料三: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的兵家、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商鞅的思想来源于哪家学说?(3)秦国是如何应对这一形势的?依据材料三概括秦国应对的有利条件【拓展训练】1、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B、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C、新兴地主产生、奴隶主贵族势力完全消失 D、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2、春秋战国时期改
7、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各诸侯国国君的重视 D、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3、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变法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迅速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十分尖锐D、东周王室日益衰微4、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其原因不包括A、提倡顺势改革 B、符合当时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发展趋势C、有利于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国语 齐语材料二:“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贫。” 汉书
8、食货志材料三:“-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 史记 蔡泽列传请回答: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大改革?材料二说明的是哪一项改革措施?(3)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第二课时 第2课“为秦开帝业”(变法的内容)【学习目标】1、识记商鞅的成长历程;初涉政坛;秦国政坛上的主角;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实行“二十等爵制 ”;废除“世卿世禄制”;严格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2、理解商鞅变法和秦国完成统一之间的关系;3、探究杰出人物对社会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商鞅变法
9、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难点: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改革比较,归纳商鞅变法的特点。【课前导学】(根据阅读完成非常学案及以下问题p8、9页) 1、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 2、商鞅变法具体的内容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3、关于重农抑商政策含义: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 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 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 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农业
10、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 根本原因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即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实质:是保护地主阶级经济。评价:要注意它的历史阶段性。前期以积极为主,后期以消极为主。具体如下:作用A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以商鞅变法可以说明: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队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B保证了农业
11、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巩固封建统治。D后期:对明清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局限(1)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2)阻碍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致使整个封建经济发展不够充分,自然经济长期延续,这是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之一。历史表明,农工商都为“本”,国家才会富强。 (3)导致经济结
12、构的过分单一化; (4)导致环境的恶化。4、能力提升:商鞅变法令规定:“有军功者,各以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指出商鞅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及根本着眼点,并对这一思想作简要评论。 经济思想:重农抑商。 根本着眼点:使农民附着在土地上,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封建经济基础,确立封建制度。 评论: 从长远来讲,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予以压制,其结果是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的低水平上,其弊端到封建社会晚期愈加严重。但在当时,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是正确的,它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使之逐渐成
13、为七国之中实力最强者,奠定了统一全国的物质基础。 【合作探究】1、体验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大声宣读变法法令: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3)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的看法如何?2、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拓展训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
14、(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 荀子议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6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4分)第三课时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变法的作用)【学习目标】1、识记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下令发兵捕拿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经济上根本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从此开始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
15、军的战斗力;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2、理解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3、探究商鞅变法和秦国富国强兵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难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课前导学】(根据阅读完成非常学案及以下问题p10)1、商鞅之死的原因是什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材料: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走商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遂灭商君家 。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商鞅变法对秦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结合变法
16、的措施分析变法有哪些历史局限性?【合作探究 】秦孝公时,曾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基本要领,是注定不会有好下场的,“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 西汉时,著名思想家贾谊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有些人认为,秦朝二世而亡的根子或许早在商鞅变法时就已经种下。你对此有何看法?小结 商鞅变法指导思想:法家理论 宗旨:富国强兵 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范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特点:在各诸侯国的变法中,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改革。同
17、时商鞅变法又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期,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革,经济基础变化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变动;2、改革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改革也是深刻的社会革命;3、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的命运,也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拓展训练 】 1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商鞅变法中直接导致上述现象的措施是A奖励军功 B实行什伍连坐制 C奖励耕织 D颁行秦律2 2006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有人为其配诗一首“华夏暖春,古税千年成历史;人民顺意,新程万里创文明”,“千年古税”的历史约开始于A西周
18、 B春秋 C战国 D秦3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4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都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 D前者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后者得到旧贵族的支持5、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历史阶段的改革虽然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也呈现出相同之处,能够体现商鞅变法与明治维新相同之处的有 改革地方行政制度 打破原有的等级制度
19、 重视发展教育 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A B C D6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符合史实的是县的地位比郡高 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县的出现比郡早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A B C D7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符合史实的是县的地位比郡高 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县的出现比郡早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A B C D8某班同学学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后,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以下是他们拟定的部分研究题目。其中不准确的是A梭伦改革:雅典
20、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B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百年基业C宗教改革:欧洲向近代过渡的必然 D阿里改革:埃及早期现代化的序幕第一课答案自主学习:1特征: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表现(1)经济上农业: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手工业:冶铸、纺织、漆器工艺等都有新的成就。商业:邯郸、临淄、宛、陶等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政治上社会发展要求逐步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以实行俸禄制来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权制来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3)军事上春秋时期主要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的战争则以兼
21、并为主。各国纷纷改革变法,努力发展生产,增加人口,扩充实力。(4)文化上私人讲学风气兴起,民间办学兴盛,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合作探究1、必要性(1)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新兴地主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越来越大,并且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2)争霸、兼并战争的需要:日益激烈的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称霸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2可能性: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顺应时代进行变革;依法治国)。3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二)【探究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2)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
22、变法。(3)“平籴法”。(4)作用:促进各诸侯国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特征: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新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三)【探究答案】(1)战争是战国时代的显著特点,“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发展的主线。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战胜对方,都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和奖励军功。法家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法家思想直接产生于战国时代的变法活动;而兵家思想来源于战争实践,是在战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2)关系:材料三主张变法改革,认为只有通过变法改革,发展封建经济才能富国强兵,才能够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战胜对方的目的。思想:法家学说。(3)秦国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条件: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商鞅的个人才能。旧奴
23、隶主贵族势力相对。薄弱。民众对法家学说的认同。尚武之风。第二课时答案自主学习1、战国时代特征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王道即儒家治国理论(以礼治国,实行仁政),不符合时代要求,称霸之道即法家思想(变法改革,以法治国),符合孝公称霸需要。合作探究(1)承认土地私有权,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 奖励军功使我能得到以前只有奴隶主贵族才能享有的爵位、官职; 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稳定。(2)对按军功授予爵位这一条最为不满。因为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严重地损害了我的利益。 (3)对改革表示欢迎。因为国家重视农业,奖励耕织,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安定,能让我安定地生产生活。拓展训练因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电商合同电子数据证据收集与保全操作规范3篇
- 2025-2031年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安防系统承包清工劳务合同4篇
- 2025年中国医用空气净化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运营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交易合同模板物业费缴纳优化版4篇
- 2025年贵州仁怀市供销社股金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有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宇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赣州市会昌县发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请柬及邀请函》课件
- 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 机电安装工程安全培训
-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青海原子城的课程设计
- 常州大学《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护理
- 英语雅思8000词汇表
- 小学好词好句好段摘抄(8篇)
- JT-T-1059.1-2016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 《茶艺文化初探》(教学设计)-六年级劳动北师大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