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经典诵读第1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2. 理解意思,懂得文中所涉及到的故事。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4.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教学重点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教学难点通过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教学准备PPT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活动二次备课及反思一、故事导入二、介绍千字文的学习方法三、 学习千字文前八句。四、练习延伸五学习古诗六、谈收获。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
2、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古代的故事千字文的来历。2.简介千字文3.出示本教材要学习的内容第一章自然章前面八句。师:好的书籍加上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下面我们先了解学习千字文的方法。1.字正腔圆 知读音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2.手舞足蹈 读节奏可以利用手脚拍打节奏读千字文3.借助资料 知其意 利用图片,注释来理解每一句千字文的意思。4.摇头晃脑 出感情 可以学习古人那样摇头晃脑有感情地读千字文。师: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想学习千字文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本才子奇书的魅力吧!一字正腔圆 知读音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当遇到难读的或者不会读的字,
3、多读几遍。看谁读得最准,学得最快。2.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3.请同学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师重点指导“侈”“磻”“尹”的读音。4.听老师范读。师:同学们,老师读得怎么样?谁能来评价一下?5.学生评价。响亮,准确,有节奏等二手舞足蹈 读韵律 师:本文四字一句,每句都押韵。你看,“黄、荒、张”都有一个“ng”éng”音,课件这就是古文的声韵美了。我们不仅可以用声音去找这种声韵的感觉,还可以用手打节奏。1.全体学生拍手读。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 3.小组合作手脚合作打节奏读。一、二组拍手 拍手 三四组 踏脚 踏脚/ 拍手拍手 踏脚 踏脚师:同学们真棒!不但读得准
4、,节奏也拍得准!师:古代的文字真是精妙!既有好听的韵脚,也蕴含着不同的节奏,这就是韵律美了!其实千字文不但读得好听,唱起来也朗朗上口,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下吧!4.看千字文片段唱诵的视频。三三读成诵 知其意 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这四句的意思你知道了吗?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同桌间相互交流解决,然后反复诵读。2.根据图画个别汇报每一句意思,教师点拨讲解疑问,解析句,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四摇头晃脑 出感情 1.师:在理解文章的意思后有情感地朗读,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现在请你学着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地读。2.小组间摇头晃脑诵读,个别读。3.小组间进行背诵
5、竞赛,评出表现最正确的小组。师:同学们,你们真棒!不但读得好,背得也很有感情。1.师:在千字文的很多字都常常出现在成语里,如“天”、“地”这两个字也有很多成语,请看屏幕。2.师:你是怎么认识这些成语的?看课外书看课外书不但能认字,积累一些好词好句,还可以是我们明白很多的做人的道理。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2.学生自读这首诗,然后指名读。3.结合诵读,大致理解诗意。4.在教师指导下试背整首诗。1.师:说说你在这节课学到了什么?2.请个别学生说说学到的知识。3.师:大自然是奇妙,他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老师希望同学们平时多观察,多发现,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知识。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把今
6、天学的八句内容背给爸爸妈妈听。2.背诵赠 孟 浩 然。课题经典诵读第2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课文的意思,并能够背诵课文。 3.采用多种形式诵读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千字文的兴趣,同时了解气象物候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采用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熟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阅读、讲解与课文内容相连接的中国古代故事,同时了解课文中涉及中国古代历法的相关知识。教学准备PPT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活动二次备课及反思一、复习导入二、学习千字文第二章三、学习古诗1. 背诵千字文第一篇章。2. 展示背
7、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复习学习千字文的方法。 字正腔圆 知读音 手舞足蹈 读节奏 借助资料 知其意 摇头晃脑 出感情 一字正腔圆读准音。1.自由练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来帮助,遇到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看谁学得最快,读得最准。2.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3. 同桌互读、互评,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师重点指导“桓”、“匡”、“倾”、“乂”的读音。“调”与“藏”都是多音字4.听老师范读。师:同学们,老师读得怎么样?谁能来评价一下?5.学生评价。二手舞足蹈 读韵律 1. 学生读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并观察最后一个字的拼音有什么共同特点?师:本文每句的押韵仍然是“ng
8、”音,我们继续用声音去找这种声韵的感觉,用手打节奏。2.全体学生拍手读。3.变换声调读。4.变换节奏读。5.打节拍读。6.开火车的形式接龙读。三借助资料 知其意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同桌间相互交流解决。2.根据图画个别汇报每一句意思,教师点拨讲解疑问,解析句,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3. 适时拓展七雄争霸1.师:在理解文章的意思后有情感地朗读,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现在请你学着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地读。2.小组间摇头晃脑诵读,个别读。3.采用填空的形式指导背诵,其次扩展到填句,最后扩展到篇的形式帮助学生分层逐步背诵课文。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2.学生自读这首诗,然后指名读。3.结合
9、诵读,大致理解诗意。4.在教师指导下试背整首诗,结束本课学习。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把今天学的八句内容背给爸爸妈妈听。2.<< 丑 奴 儿>> 课题经典诵读第3课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认识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采用多种形式诵读课文,体会课文韵律美,并尝试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多种形式的诵读课文,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课文的韵律美,到达熟读成诵,有效积累、灵活运用。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金、玉是自然界地天然物产;李、柰、芥、姜的性质和用途,感
10、受我国自然与矿产资源的丰富。教学准备PPT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活动二次备课及反思一、复习导入二、学习千字文第三章三、学习古诗1.背诵千字文前二篇章。2.展示背诵丑奴儿。一字正腔圆读准音。1. 观看千字文的动画片给学生进行示范读课文,为学生正音、正字、正读。2. 自由练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来帮助,遇到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看谁学得最快,读得最准。3. 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4. 同桌互读、互评,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师重点指导“虢”、“弊”、“翦”、“威”的读音。5. 小组展示读。二手舞足蹈 读韵律 1. 学生读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并观察最后一个字的拼音
11、有什么共同特点?师:本文每句的押韵仍然是“ng”音,我们继续用声音去找这种声韵的感觉,用手打节奏。2.全体学生拍手读。3.变换声调读。4.变换节奏读。5.打节拍读。6.开火车的形式接龙读。三借助资料 知其意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同桌间相互交流解决。2.根据图画个别汇报每一句意思,教师点拨讲解疑问,解析句,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3. 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被尊称韩非子。韩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弱小的国家,韩非子身为韩国公子,目睹韩国日趋衰弱,曾多次向韩王安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安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但韩王安置假设罔闻,始终都未采纳。于是韩非子把他的法治思想写入了孤愤、五蠹dù等著作。
12、后来这些著作流传到秦国,秦王嬴yíng政读了之后,大加赞赏,推崇备至。秦始皇为了见到韩非子,便马上下令攻打韩国。四摇头晃脑 出感情 1.师:在理解文章的意思后有情感地朗读,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现在请你学着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地读。2.小组间摇头晃脑诵读,个别读。3.采用填空的形式指导背诵,其次扩展到填句,最后扩展到篇的形式帮助学生分层逐步背诵课文。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2.学生自读这首诗,然后指名读。3.结合诵读,大致理解诗意。4.在教师指导下试背整首诗,结束本课学习。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把今天学的八句内容背给爸爸妈妈听。2.读等故事。 3.背诵大 林 寺 桃 花>&
13、gt;课题经典诵读第4课课时第4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课文中的生僻字,扩充学生的识字量。3.能够运用多种形式诵读课文,激发学生诵读千字文的兴趣,并尝试背诵课文。 4.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借助课文注释直译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5.在故事与传说中了解我国古代发展的历史,促进文化积累。教学重点能够运用多种形式诵读课文,激发学生诵读千字文的兴趣,并尝试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借助课文注释直译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准备PPT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活
14、动二次备课及反思一、复习导入二、学习千字文第四章三、学习古诗1.背诵千字文前三篇章。2.展示背诵大 林 寺 桃 花。一字正腔圆读准音。1. 观看千字文的动画片给学生进行示范读课文,为学生正音、正字、正读。2. 自由练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来帮助,遇到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看谁学得最快,读得最准。3. 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4. 同桌互读、互评,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师重点指导“禹”、“岱”、“禅”、“钜”、“碣”的读音。5. 小组展示读。二手舞足蹈 读韵律 1. 打节拍读课文2. 变换节奏读课文3.变换声调读。4.开火车的形式接龙读。三借助资料 知其意 1.学生结合
15、注释理解意思,同桌间相互交流解决。2.根据图画个别汇报每一句意思,教师点拨讲解疑问,解析句,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3.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适时拓展相关知识例如“海水为什么是咸的?”、“清代文官补子图案中的飞禽走兽”。适当补充中华民族上古时代的传说故事,让学生多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四摇头晃脑 出感情 1.师:在理解文章的意思后有情感地朗读,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现在请你学着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地读。2.小组间摇头晃脑诵读,个别读。3.采用填空的形式指导背诵,其次扩展到填句,最后扩展到篇的形式帮助学生分层逐步背诵课文。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2.学生自读这首诗,然后指名读。3.结合诵
16、读,大致理解诗意。4.在教师指导下试背整首诗,结束本课学习。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把今天学的八句内容背给爸爸妈妈听。2.读中华民族上古时代的传说故事。 3.背诵如 梦 令>>。课题经典诵读第5课课时第5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中国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上贤明的君王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多种形式诵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美,并尝试背诵课文。 4.通过对孟子“仁政”治国的思想介绍,使学生懂得并理解作者所倡导的贤德的君王用高尚的品德治理国家,采用无为而治的王道,才能真正使天下太平,
17、众望所归的道理。教学重点多种形式诵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美,并尝试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通过对孟子“仁政”治国的思想介绍,使学生懂得并理解作者所倡导的贤德的君王用高尚的品德治理国家,采用无为而治的王道,才能真正使天下太平,众望所归的道理。教学准备PPT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活动二次备课及反思一、复习导入二、学习千字文第五章三、学习古诗四、练习延伸1.背诵千字文前四篇章。2.展示背诵如 梦 令。一字正腔圆读准音。1. 教师范读课文,为学生正音、正字、正读。2. 自由练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来帮助,遇到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看谁学得最快,读得最准。3. 请学
18、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4. 同桌互读、互评,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师重点指导“邈”、“岫”、“冥”、“兹”、“黍”和“黜”的读音。5. 小组展示读。二手舞足蹈 读韵律 1. 打节拍读课文2. 变换节奏读课文3.变换声调读。4.开火车的形式接龙读。三借助资料 知其意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同桌间相互交流解决。2.根据图画个别汇报每一句意思,教师点拨讲解疑问,解析句,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3. 了解大意江河源远流长,湖海宽广无边。名山奇谷幽深秀丽,气象万千。治国的根本在发展农业,要努力做好播种收获这些农活。一年的农活该开始干起来了,我种上小米,又种上高梁。收获季节,用刚熟
19、的新谷交纳税粮,官府应按农户的奉献大小给予奖励或处罚。四摇头晃脑 出感情 1.师:在理解文章的意思后有情感地朗读,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现在请你学着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地读。2.小组间摇头晃脑诵读,个别读。3.采用填空的形式指导背诵,其次扩展到填句,最后扩展到篇的形式帮助学生分层逐步背诵课文。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2.学生自读这首诗,然后指名读。3.结合诵读,大致理解诗意。4.在教师指导下试背整首诗,结束本课学习。讨论与思考:1.尧舜作为五帝的代表,他们的圣贤之处表达在哪儿?2.周发、殷汤为什么被称为圣明的君王?3.你认为怎样的君王才能让天下百姓归心?4.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
20、计作业设计1.把今天学的八句内容背给爸爸妈妈听。2.背诵晓 出净慈 寺送林方 子。课题经典诵读第6课课时第6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采用同桌或小组内讨论的形式能够直译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在反复诵读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挥想象,能用自己的生活语言或图画等形式表达出课文所描绘的和谐景象。 4.通过对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安宁、和谐的景象源于贤明的君王实行王道的结果,体悟到作者对品德高尚的明君和太平盛世的热切向往之情。教学重点能够熟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21、在反复诵读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挥想象,能用自己的生活语言或图画等形式表达出课文所描绘的和谐景象。教学准备PPT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活动二次备课及反思一、复习导入二、学习千字文第六章三、学习古诗1.背诵千字文前五篇章。2.展示背诵晓 出净慈 寺送林方 子。3. 回忆前一课的内容。一字正腔圆读准音。1.范读课文,为学生正音、正字、正读。2. 自由练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来帮助,遇到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看谁学得最快,读得最准。3. 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4. 同桌互读、互评,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师重点指导“鸣”、“驹”、“赖”的读音。5. 小组展示
22、读。二手舞足蹈 读韵律 1. 男女生对读。2. 变换节奏读。3.变换声调读。4.做手指操读。三借助资料 知其意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同桌间相互交流解决。2. 适时穿插我国历史上的故事与传说,能帮助学生有效理解与诵读课文。如,在本课导入时,可借助孟轲的故事进行导入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礼仪,使学生的血脉里积淀下民族文化。四摇头晃脑 出感情 1.师:在理解文章的意思后有情感地朗读,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现在请你学着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地读。2.小组间摇头晃脑诵读,个别读。3.采用填空的形式指导背诵,其次扩展到填句,最后扩展到篇的形式帮助学生分层逐步背诵课文。1
23、.教师范读、领读全诗。2.学生自读这首诗,然后指名读。3.结合诵读,大致理解诗意。4.在教师指导下试背整首诗,结束本课学习。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把今天学的八句内容背给爸爸妈妈听。2. 采取诗歌、歌唱、绘画、展板、dv作品等多种形式赞美我们的生活,赞美我们所在的新时代。3.背诵诉 衷 情。课题经典诵读第7课课时第7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课文。 2.利用工具书与学生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倡导的保护自己身体是孝之端的观点,懂得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孝敬长辈。4.通
24、过对孔子“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阐述,使学生初步了解五项伦常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倡导的保护自己身体是孝之端的观点,懂得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孝敬长辈。教学准备PPT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活动二次备课及反思一、复习导入二、学习千字文第七章 三、学习古诗1.背诵千字文前六篇章。2.展示背诵诉 衷 情。3. 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讲起一字正腔圆读准音。1. 观看千字文的动画片给学生进行示范读课文,为学生正音、正字、正读。2. 自由练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来帮助,遇到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看谁学得最快,读得最
25、准。3. 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4. 同桌互读、互评,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师重点指导“诫”、“徂”、“皋”、的读音。5. 小组展示读。二手舞足蹈 读韵律 1. 打节拍读课文2. 变换节奏读课文3.变换声调读。4.开火车的形式接龙读。三借助资料 知其意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同桌间相互交流解决。2.根据图画个别汇报每一句意思,教师点拨讲解疑问,解析句,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3.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适时提问:爱惜身体与孝敬父母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吗?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孝敬长辈的?四摇头晃脑 出感情 1.师:在理解文章的意思后有情感地朗读,把蕴涵在字里行间
26、的情感读出来,现在请你学着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地读。2.小组间摇头晃脑诵读,个别读。3.采用填空的形式指导背诵,其次扩展到填句,最后扩展到篇的形式帮助学生分层逐步背诵课文。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2.学生自读这首诗,然后指名读。3.结合诵读,大致理解诗意。4.在教师指导下试背整首诗,结束本课学习。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把今天学的八句内容背给爸爸妈妈听。2. 以爱惜身体为开端,实行孝道,将孝道落实到行动中去。3.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题经典诵读第8课课时第8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理解课文大意,并能背诵课文,到达积累语言的目的。 3.能运用多种方法诵读、品味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美,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4.熟读课文,积累与课文相关的名言、警句,并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5.通过对孔子的“君子”标准的介绍,使学生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并在生活中践行,提高自身修养。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方法诵读、品味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美,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教学难点通过对孔子的“君子”标准的介绍,使学生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并在生活中践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小语种证书考试面面观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市场竞争分析试题及答案
- 小语种词汇梳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小语种考试成功的心理调适试题及答案
- 畜牧师职称考试教学创新的重要性与试题及答案
- 理财师如何应对市场压力试题及答案
- 探索金融领域的新规则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面对挑战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专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投资者行为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辽宁中考物理模拟练习卷(3)(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模拟试卷(深圳专用)(原卷版)
- 生物样本库建设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硫酸铵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练习暨海淀高三高三一模(海淀一模)(英语试卷+答案 )
- 2024年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中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 工程塑胶材料采购合同(2篇)
-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案例1-5-国开-参考资料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汇编(2025版)
- 【MOOC】健身气功八段锦-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