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
2、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壮大是西方敌对势力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就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民族精神能够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向心力,
3、把全国各族人民聚集在党的周围,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是支撑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例1 (2010北京文综卷40题)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
4、、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析【分析】材料以抗灾斗争为背景,考查我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的理解。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第一问,它对我们找准回答第二问的方向有着重要意义。整个材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材料是以具体事实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回答第二问要注意从两方面把握,即对于我们战胜灾难的作用,以
5、及中华民族精神自身发展的作用。【答案【答案】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的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要求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心骨”。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
6、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5)需要人人都成为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6)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
7、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结合新的实践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例2 (2009江苏卷37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某校高三(2)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学习等活动,进一步了解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回顾不平凡的2008,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大家商定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有同学把收集到的以下三幅图片挂到班级网页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大家纷纷把自己收集到的相关图片也挂到网上。这些图片大
8、多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同学们被深深感染,并跟帖展开讨论。 有同学跟帖认为,“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分析【分析】本题是一道辨析题,以不同时代的重大实践活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如何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做民族精神传播者的态度。本题审题的关键:(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2)重大实践活动对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影响;(3)重大实践活动不是影响民族精神的唯一因素。【方法【方法】在回答辨析型的题目时,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根据具体题目,恰当、巧妙地加以判断,可采用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
9、”,或这个观点“不准确”、“不全面”、“是片面的”,或“不一定”“并不必然”,或“不能仅仅”等词。第二步:运用课文观点进行分析,不应纯粹地就事论事。对肯定部分要具体说明其为什么正确;对否定部分要具体说明其为什么错误。分析过程中要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多向思维;对于有背景材料的辨析题,一定要联系背景材料进行分析,不能纯粹进行理论分析。【答案【答案】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它不仅集中体现在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并非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
10、弘扬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名师点评【名师点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振兴。但是,中国的发展不是走西方发达国家那种依靠经济掠夺、军事扩张实现现代化的民族扩张主义道路,而是通过振奋民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平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国家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目的是为了吸取世界各国的长处,促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而不是掠夺和侵略。中国共产党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博大的例例 1 1观点观点1 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主义的胸怀,历来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
11、,既要坚持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民族文化,同时也主张尊重其他民族的利益与文化,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同世界上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西方国家的一些人害怕我们因为弘扬民族精神而发展得更快,就居心叵测地将弘扬民族精神污蔑为搞狭隘的民族主义,这只不过是所谓“中国威胁论”的一个翻版。 【名师点评【名师点评】(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因此,题目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所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例例 1 1观点观点2 2 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动冷藏车电池管理-洞察及研究
- 科技镇长管理办法
- 职员职级管理办法
- 本组道加协议书
- 2025年gmp取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医师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三级厨师证试题及答案
- 机械退股协议书
- 机耕安全协议书
- 境外安全管理培训(海外)课件
- 京瓷哲学78条内容
- 华润宁武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送出工程项目环境评估报告表
- GB/T 15601-2013管法兰用金属包覆垫片
- GB/T 13660-2008201×7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 CB/T 702-1992船用柴油机铸铁气缸套技术条件
- 医学影像诊断中常见疾病的CT、MRI诊断
- 函数的奇偶性 省赛一等奖 公开课教学设计
- 物料吊笼安全技术标准
- 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报告
- 临床输血护士工作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