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地域_第1页
城市地理学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地域_第2页
城市地理学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地域_第3页
城市地理学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地域_第4页
城市地理学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地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城市和城市地域教学目标:理解城市的含义,掌握城市地域的概念,了解国内外城乡划分的口径及城镇设置的标准。重点: 城市的含义,城市地域的概念难点:中国城市设置标准及统计口径的演变、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概述城市概述一、城市的概念一、城市的概念v“ 城城”、“市市”、v 城市城市v 城镇城镇v 市镇市镇中国最早的城起源于传说的三皇五帝之都。考古发掘最早的古城为4000多年前夏代所筑。“内之为城,外之为郭”。早时的城不具备宗庙、宫室、商业市场、手工业工场等一般城市应具备的物质要素。有人认为,原始的只有防御功能而没有商品交换为目的的商业市场的城不能作为城市。有的认为应将其作为城市

2、的雏形。城市的发生学定义:城市的发生学定义:以墙垣围起来进行交易的一定区域。以墙垣围起来进行交易的一定区域。城(Wall) “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化为防御敌方侵袭。(一)城市定义的多种论述(一)城市定义的多种论述市(Market) 商品交易的场所商品交易的场所“市井”随商品经济发展,市逐渐被吸引到人口比较集中,又是奴隶主居住的城中,并有固定位置。城市产生。到近现代,“市”引申为一级城镇聚落性质的行政建制单元。到宋代,到宋代,镇才摆脱镇才摆脱军事色彩,军事色彩,以贸易镇以贸易镇市出现于市出现于经济领域经济领域近现代,近现代,引申谓一引申谓一级政区单级

3、政区单元元镇镇(Town) “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v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中心。v辞源辞源: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v辞海辞海:市是行政区域单位。工矿、交通、贸易和文化市是行政区域单位。工矿、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易事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交易事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v 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以非农业人口

4、为主体的,有高度密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有高度密集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物质系统。集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物质系统。 上上 海海上上 海海乡村聚落乡村聚落城市城市(二)城镇与乡村的基本差别(二)城镇与乡村的基本差别 1 1、在职业构成上在职业构成上 2 2、在规模上在规模上 3 3、在景观上在景观上 4 4、在物质构成上在物质构成上 5 5、在职能上:在职能上: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外在另外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等方面也存在差异。(三)城市综合定义(三)城市综合定义v定义定义:

5、v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v是非农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及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v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城市的本质特征:城市的本质特征:密集性密集性 人口、建筑、资本、文化人口、建筑、资本、文化高效性高效性 高效率;高效益高效率;高效益中心性中心性 是区域的中心,集聚多种功能,通过吸引、辐射是区域的中心,集聚多种功能,通过吸引、辐射影响广大区域。影响广大区域。多元性多元性 多功能;多类型多功能;多类型系统性系统性 复杂的自然社会复合系统;动态、开放的大系复杂的自然社会复合系统;动态、开放的大系统统v现代城市是一级行

6、政单元:现代城市是一级行政单元:v狭义的城市(City)是按国家设市标准设立的v广义的城市是代表城镇居民点的合称(urban) 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建制镇直辖市、市、建制镇。城市与城镇含义的异同城市与城镇含义的异同(1)城市的狭义理解:只含市不含镇;(2)城市的广义理解:含市又含建制镇;(3)城镇的狭义理解:含市和建制镇;(4)城镇的广义理解:含市、建制镇且含集镇。对 “城市”一般作广义理解,城市规划法明确指出:“本法所指的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把建制镇纳入城市范畴。对 “城镇”一般作狭义理解,与对城市的广义理解完全相同。二、城

7、市界定的一般标准二、城市界定的一般标准 聚落就是居民点,居民点有大小,有等级高低,聚落就是居民点,居民点有大小,有等级高低,有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功能。 笼统地说,中外各国大体都有笼统地说,中外各国大体都有如下一套居民点的系列如下一套居民点的系列大都市带大都市带 megalopolismegalopolis小村小村 hamlethamlet村庄村庄 villagevillage镇镇 towntown城市城市 citycity大都市大都市 metropolismetropolis 大都市区大都市区 metropolitan areametropolitan area聚落规模由小到大聚落规模由小到

8、大Urban PlaceUrban Place Rural Rural settlementsettlement小村小村村庄村庄建制镇建制镇城市城市大都市大都市大都市区大都市区大都市带大都市带乡村型乡村型居民点居民点城镇型城镇型居民点居民点称城镇称城镇镇镇居民主要从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事农业活动居民主要从居民主要从事非农活动事非农活动聚落聚落功能功能聚落规模由小到大聚落规模由小到大中外的居民点系列:小村村庄镇城市大城市农业活动农业活动非农活动非农活动产业构成 人口规模密度指标景观物质构成职能价值观念1、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和人口密度2、行政地位、行政地位3、职业或产业构成、职业或产业构成

9、4、服务设施、服务设施 表表 部分国家设市人口标准最低限额比较部分国家设市人口标准最低限额比较 人人三、中国市、镇建制标准中国市、镇建制标准 v1、1955年标准年标准 聚居人口聚居人口 10万万 聚居人口聚居人口10万的城镇,如果是:万的城镇,如果是:重要工重要工 矿基地、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边远地区的重矿基地、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边远地区的重 要城镇,要城镇,确有必要时也可设市。确有必要时也可设市。 省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省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 设市标准设市标准设镇标准县级或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常住人口 2000、非农业人口 50;城镇型居民区:常住人口10002000,非农业

10、人口 75的工矿企业、铁路站、工商业中心、交通要口、中等以上学校、科研机关所在地和职工住宅区等;每年来疗养或休息的人数超过当地常住人口50的疗养区。城镇人口城镇人口: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的总人口(非农业人口 和农业人口)以及城镇型居民区的人口。2、1963年标准年标准设市标准聚居人口10万以上(精简及缩小郊区后);聚居人口不足10万,必须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重要工 矿基地、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或(确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也可设市)。设镇标准县级及以上国家机关所在地居住人口 30003000,非农业人口 70或25003 000人,非农业人口 8585;工商业和手工业集中

11、的少数民族地区若不足上述标准,若确有必要由县级国家机关领导的也可设镇。城镇人口: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的的非农业人口(不包括市区和郊区的农业人口)。3、1984年设镇标准年设镇标准(现行设镇标准) 县级国家机关所在地;县级国家机关所在地; 2万、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万、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 2000人人 2万、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万、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 10%非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2000: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总人口4、1986年设市标准年设市标准非农业人口6万,GNP 2亿

12、的镇;不足以上标准: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重要工矿科研基地、著名风景名胜区、交通枢纽和边境口岸。总人口 50万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10万,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40,GNP 3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总人口 50万以上的县,县政府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 12万以上, GNP 4亿元,也可撤县设市; 虽不足以上标准 :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署驻地所在镇。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GNP 10亿的中等城市,可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镇改市县改市市带县5、1993年设市标准: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调加了考察的指标调加了考察的指标城?镇?城市?城镇?城?

13、镇?城市?城镇?(1)相对于乡村而言(2)只有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才称城市(3)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镇(4)市镇城镇 / 市镇(5)广义的城市城镇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地域和城市地域和统计口径统计口径 城镇人口城镇人口城市地域城市地域v三、美国的城市地域和城市人口三、美国的城市地域和城市人口城镇人口城镇人口(Urban Population) 城镇人口是一个难以具体确定的概念(北京市人口几种不同的规模) 1136.3万人:全市总人口(包括辖县) 1067万人:市区总人口(城区,近郊区,远郊区) 888.5万人:城区、近郊区总人口 806.9万人:全市非农人口 787.5万人:市辖区非农人口

14、 建成区(built-up area)人口 274万人:城区(City proper)人口 北京市常住总人口常住总人口为1423.23万。 其中户籍常住人口户籍常住人口1136.33万人,外来常住人口286.93万人,另有约100万居住不满半年的流动人口。 四个中心城区四个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数:274万,人口密度:31458人/平方公里, 四个近郊城区四个近郊城区常住人口总数为614.5万人,人口密度为4790人/平方公里, 十个远郊区县十个远郊区县常住人口总数461万,人口密度为414人/平方公里中国最大城市是重庆还是上海?中国最大城市是重庆还是上海?v城镇人口也称驻地人口。应指占用城镇生活空

15、间,并享受城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群体,包括城镇实体地域内的常住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居住满6个月或1年以上的人口。二、城市地域二、城市地域v行政地域行政地域指市政府管辖的城市范围。 是各国按城镇界定标准确定的城镇地域。随着城市建制的设立就明确划定。v实体地域实体地域指城市座落在地表的实际范围。 相当于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建筑物组成的建成区。是完全不同于乡村景观的城镇聚落实体。又称景观地域。v功能地域功能地域体现城市人口居住、就业、购物、医疗、文教、娱乐等城市基本功能所涉及的地域范围。(大都市区、大都市带)城乡界线的划分城乡界线的划分偏大偏大偏小偏小三、美国的城镇地域和城镇人口三

16、、美国的城镇地域和城镇人口v1、美国的城镇人口、美国的城镇人口v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v地方:地方: Place划分城乡,美国的处理方法比较完整:它对划分城乡,美国的处理方法比较完整:它对城城市实体范围市实体范围的划定使用详细的规定。的划定使用详细的规定。城镇人口由城镇人口由“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化地的人口和城市化地区以外的区以外的2500人以上人以上“地方地方”的全部人口组成。的全部人口组成。Urbanized AreaPlace按照按照1990年普查的最新规定,一个城市化地区由年普查的最新规定,一个城市化地区由中心地方中心地方和和外围密集居住区外

17、围密集居住区两部分组成,一般至两部分组成,一般至少少5万人。万人。Central Place / Central City至少至少15000人人Urban Fringe美国的城市人口图示美国的城市人口图示UAUA人口人口5 5万万25002500人的地方人的地方中心地方中心地方 人口人口1.5万万外围密集区外围密集区MAMA:v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县作为基本单元。作为基本单元。vMAMA的组成:中心县和外围县的组成:中心县和外围县 vCentra

18、l county:Urbanized Area所在的县,县的人口至少所在的县,县的人口至少有有50%50%在在UA UA vOutlying county:满足非农化水平、非农劳动力的数量、满足非农化水平、非农劳动力的数量、通勤联系标准的邻接县。通勤联系标准的邻接县。 MSA)1 1、至少有一个、至少有一个5 5万人的中心城市或城市化地区,总人口万人的中心城市或城市化地区,总人口1010万以万以上。上。 2 2、MSA中心县外围县中心县外围县 中心市所在县域为中心县中心市所在县域为中心县 3 3、邻接的县域至少有、邻接的县域至少有15%15%在中心县工作,另至少满足以下两条:在中心县工作,另至

19、少满足以下两条: va a 外围县人口密度外围县人口密度2424人人/ /平方公里或平方公里或6060人人/ /平方英里平方英里vb b 至少有至少有65%65%的居民从事非工作的居民从事非工作 vc c 19701970年的增长率至少在年的增长率至少在20%20%以上以上 vd d 至少有至少有50005000人或人或10%10%的人住在城市化地区的人住在城市化地区 北京都市圈结构与卫星城分布图北京都市圈结构与卫星城分布图上海都市区的圈层结构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相互作用密切,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v(一)我国城镇人口的统计概念(一)我国城镇人口的统计概念v(二)存

20、在的问题(二)存在的问题v(三)问题的根源及对策(三)问题的根源及对策(一)(一)我国城镇人口的统计概念我国城镇人口的统计概念v1953年 “一普” 城镇人口包括设有市和镇辖区的总人口市和镇辖区的总人口及城镇型居民区的人口。v1955年年 (第一个城乡划分标准第一个城乡划分标准)城镇人口: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的总人口以及城镇型居民区城镇人口: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的总人口以及城镇型居民区的人口。的人口。 v郊区较小,城镇人口中包含的农业人口只有15左右,较切合实际。v1963-1981年年城镇人口: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内的非农业人口。城镇人口: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内的非农业人口。城镇人口与城镇地

21、域之间脱节:市镇辖区内的人口并不全部是非农业人口,而作为城镇人口的城镇非农业人口却不一定居住在城镇建成区,而可能在郊外的乡村。居住在城镇建成区内持有农业户口的居民却又不计入城镇人口。v城镇人口的这种统计标准比实际偏小是主要倾向。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v1953年, “一普”, 总人口为6.02 亿(5.82)。v1964年, “二普” ,总人口为7.2 亿(6.95)。v1982年, “三普” ,总人口为10.3 亿(10.08)。v1990年, “四普” ,总人口为11.6 亿(11.34)。v2000年, “五普” ,总人口为12.95 亿(12.66)。v2010年,

22、“六普”, 总人口为13.7 亿(13.40)。v1982年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第三次人口普查) 城镇人口:城镇人口:1955年的标准,即市镇辖区的总人口。年的标准,即市镇辖区的总人口。此后市镇标准的混乱城镇人口统计失真:此后市镇标准的混乱城镇人口统计失真: 市、镇设置标准降低,市、镇的数量上升;市、镇设置标准降低,市、镇的数量上升; 市、镇的辖区范围迅速膨胀(推行市、镇的辖区范围迅速膨胀(推行“整乡改镇整乡改镇 、“撤县建撤县建市市”、“县并市县并市”等行政措施所致)。等行政措施所致)。 以上导致我国的城镇人口统计出现了数量上的超常增长。以上导致我国的城镇人口统计出现了数量上的超常增长。如

23、如19891989年城镇人口比重为年城镇人口比重为 51.751.7,其中农业人口占,其中农业人口占63.563.5。v1990 “四普四普”:城镇人口城镇人口=市人口市人口+镇人口镇人口。市人口市人口:设区市的总人口:设区市的总人口+不设区的市的街道人口。不设区的市的街道人口。镇人口镇人口:不设区的市居委会人口:不设区的市居委会人口+县辖镇的居委会人口。县辖镇的居委会人口。 设区市的总人口设区市的总人口 + 不设区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不设区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设设 区区 的的 市市 不设区的市不设区的市1982年标准年标准(1955)1963年标准年标准(统计偏大)(统计偏小)v设区的市和不设区

24、的市(尽管实际规模相当)市人口不可比;设区的市和不设区的市(尽管实际规模相当)市人口不可比;v同为设区的市不可比;同为设区的市不可比; v省区间市人口统计不可比;省区间市人口统计不可比;v四普与三普城镇人口比重的在省区间的衔接很不理想(有的四普与三普城镇人口比重的在省区间的衔接很不理想(有的省比重非但不前进反而倒退如天津、贵州)省比重非但不前进反而倒退如天津、贵州) v20002000年(五普)年(五普)先划地,后划人先划地,后划人设区的市城镇人口指:(1 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 15001500人人/KM/KM2 2的区,市区总人口的区,市区总人口(2 2)人口密度)人口密度 1500150

25、0人人/KM/KM2 2的区,政府驻地和区辖其他街道办的区,政府驻地和区辖其他街道办事处地域和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的周边乡镇的全部行政地事处地域和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的周边乡镇的全部行政地域的人口。域的人口。不设区的市城镇人口指:(1 1)市政府驻地和街道办事处地域的人口。)市政府驻地和街道办事处地域的人口。(2 2)市府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的乡镇的全部行政地域的人口。)市府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的乡镇的全部行政地域的人口。五普隐含的问题五普隐含的问题(1 1)口径与四普不同口径与四普不同,一些,一些省区时间上的衔接很不理想。如河南如河南9999年为年为26%26%32%32%,而,而2

26、0002000年却倒退为年却倒退为23.20%23.20%,海南计划,海南计划20052005年达到年达到35%35%,可,可20002000年已达年已达40.11%40.11%。这就需要对刚获得。这就需要对刚获得通过的指标进行调整通过的指标进行调整。(2 2)很多地方采用)很多地方采用撤县(撤县(市)市)设区的模式扩大城市规模设区的模式扩大城市规模。 例如:例如:四普时,重庆的涪凌、万州还是县级市,北京的昌平、四普时,重庆的涪凌、万州还是县级市,北京的昌平、通县和顺义等都还是县,现在即使这些区的人口密度小于通县和顺义等都还是县,现在即使这些区的人口密度小于15001500人人/ /平方公里,

27、也可以将政府驻地及其它街道办事处,平方公里,也可以将政府驻地及其它街道办事处,以及建成区延伸所及的乡镇划入市区范围内。以及建成区延伸所及的乡镇划入市区范围内。(3 3)某些县级市的)某些县级市的“大驻地大驻地”现象,会导致不设区的市现象,会导致不设区的市城镇人口被高估。城镇人口被高估。v人为地扩大城市规模人为地扩大城市规模v 这种形式主义价值观不仅是对现代化和城市形象的误解,而且也与现代城市性质、功能和集约发展格格不入,这是一种资源浪费,属于盲目现象。(4 4)新口径没有考虑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新口径没有考虑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二)我国城市地域和统计口径存在的问题(二)我国城市地域和统

28、计口径存在的问题v1、设置标准和统计口径多变,城镇人口概念混乱。v2、统计上只用行政地域概念,难以反映城镇的实际状况。 v3、城市的行政地域概念容易混淆。 不同空间尺度的城镇辖区没有相互区别的专用名词,造成不同空间尺度的城镇辖区没有相互区别的专用名词,造成概念和城镇统计口径上的概念和城镇统计口径上的人为混乱人为混乱。历次普查城镇人口比重历次普查城镇人口比重 v一普(一普(19531953)13.26v二普(二普(19641964)14.10(18.40)v三普(三普(19821982)20.55(14.40)v四普(四普(19901990)26.23(53.21)v五普(五普(20002000)36.09(31.39)市区非农业人口数市区非农业人口数市区总人口数市区总人口数普查年份市区总人口数普查年份市区总人口数市域非农业人口数市域非农业人口数市域总人口数市域总人口数普查年份市域人口数普查年份市域人口数(三)问题的根源及对策(三)问题的根源及对策 1 1、问题根源、问题根源 没有建立城镇地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