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心得_第1页
三疑三探心得_第2页
三疑三探心得_第3页
三疑三探心得_第4页
三疑三探心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 得 体 会 马市坪乡中学 韩 晓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西峡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被广泛推广,逐渐深入人心。通过认真准备,细心安排部署,本周三我们马市坪乡中小学教师第一批学习小组约50人,在中心校领导的带领下,赴西峡县五里桥镇初中观摩学习。我本人非常珍视这次学习机会,时间虽然只有一天,但我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认真观察、聆听、交流、讨论、沟通,收获还是蛮多的。上午我一共听了3节课,一节报告,下午听了2节课,同时搜集了一些有用的资料、素材、教学案例和课件。下面就谈谈我的收获和感想:上午第一节我听的是三(6)班王翠峰老师的英语课。因为自己也教九年级英语,迫切希望能向同级同科老师

2、学习请教。王老师这节课讲的是下册第五单元第二个话题SectionC,(进度比我们快4节),这是一节阅读课,短文内容是关于导弹之父钱学森的,生词将近20个,并且大多都是学术专业用词。王老师用了20分钟时间在黑板上边抄边讲新单词(和我们一样新教材还没有发,利用手边资料,给学生印发的活页教材),并领读,然后和学生一起翻译课文,下课时刚好翻译完。一下课王老师就跟我道歉说:“不好意思,你们这么远跑来学习,我这节课什么也没让你学到,我们时间太紧,下册内容还要讲完···”。王老师第二节还有课,于是利用下课时间我和她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就是这样的一节课,没有任何“三疑三探”的影子,

3、但却让我看到了王老师的真诚与实在,不因为有人听课就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与进度,玩花的,来虚的,本着对学生和自己负责任的一腔敬业精神给我展示了最为真实的一节课,在处理课文时非常注重强调一级常用和常考词的词义、词形变化、词组搭配,以及对含有定语从句的句子的解释,并反复举例训练,直到学生理解为止。这也正是毕业班教师最应该具备的和做到的。同时,我还观察到了她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积极、大胆、配合,学习状态特别好。第二节课我听了八年级的一节复习课,Unit3,Topic1。这节课是按照“三疑三探”的几个环节进行的:“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每个环节任务都非常明确,通过这节课让我明白了英语复

4、习课如何套用“三疑三探”模式进行教学,讲课的女教师表情严肃, 偶尔咳嗽几声,似乎有些感冒吧,但教师发音,课堂英语口语熟练程度以及课堂组织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让我惊讶的是她的学生,跟老师配合相当默契,大胆,敢说,训练有素,也许是长期实行新课改而影响培养出来的缘故,就这点,我的课堂上学生是达不到的。第三节课我在多功能厅也听了一节九年级张贯群老师的复习课,Unit4,Topic3(疑惑:同一个学校三年级的课竟然进度差距7节?也许为了给我们展示如何运用“三疑三探”并借助多媒体进行复习课的教学。),和第二节的课差不多,只是运用拓展环节没有进行就下课了。这节课老师制作了课件,运用多媒体和展台教学,老师讲的

5、少,学生活动和展示的时间多,能看出学生掌握的程度,复习效果还是不错的。第四节我们在多功能厅听了一节报告,吴富国老师针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与我们交流座谈,答疑解惑。在此,我才真真正正地了解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各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对我们的实际教学很有指导意义,为更好地学习借鉴“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真谛,我还特意对吴老师的报告录制了视频。下午第一节我找到了五里桥中学教导处,还去了几个办公室,与该校部分老师进行沟通,听了他们的见解,询问了一些有关业务上的他们的具体做法,并征得他们的同意,拷贝了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部分教学课件,教学案例,以备我们的老师参考。趁没有下课,又进教室听了多半节九年

6、级的政治课,第二节我听了一节九年级的语文课,陈毅市长选场,这节课可以说是我这一天听到的利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讲授的最为完整的和优秀的一节课,我被这位语文老师上课的激情和她那渊博的学识以及灵活熟练驾驭教材的能力所震撼。这一天,虽然时间安排有点紧,也有点累,但我收益很大,感触很深,不枉此行。返校后第二天,我和学生进行了沟通,也在自己的课堂上开始进行实践,试着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这节课也是SectionC,一篇阅读课文:The Great Wall. 文章生词早自习已经学习过了,于是我一开课就通过复习提问导入新课:Do you know the Great Wall? How much do

7、 you know about it? And how much more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Great Wall? 让学生预设自探提纲,然后把我的英语学习小组充分利用起来,按步骤进行着,学生兴趣很高,也很积极,小组讨论异常激烈,我巡视查看每个小组完成任务情况, 发现小组里面的差生也动手记笔记了,组长讲的很仔细,每个成员听得也很认真,投入。这确实让我没有想到,也许是新鲜?但是不管怎样,这节课学生确实是学到东西了,参与面也很大,我倒是省了不少事,几乎在旁边插不上嘴。下课时,最后一个环节“拓展运用”还是没有进行。下来后,我也反复回想我的这节课,深深反思,觉

8、得这样的讲法,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照顾了差生;而弊在于,容量太小,完成不了任务,尤其是对于优等生,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短文里面有些需要拓展补充讲解的知识,要是我讲,当堂就能给他们点到。小组里面程度好的学生只需5分钟就能完成的任务,却要花费10分钟甚至更多时间陪其他成员去做。我感觉这样太浪费时间,同步课堂能处理完的练习册习题也没有做,更别说再给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的习题了。对于九年级的课要是都这样讲的话,我感觉时间浪费得有点让人心疼,因为长期教毕业班,时间和课堂效率就是我们的生命,同样的时间,我们要完成双倍甚至多倍的教学任务才能在中招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但是课改又不能不进行,通过一天的学习,我感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确实有它的好处,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发问、学会探究,长期坚持,肯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爱动脑筋,会思考。而且,通过在五里桥中学的听课,我发现,他们培养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都相当棒,课堂大胆,敢说,展示评价时语言规范,模式统一。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