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复习题_第1页
七年级上册复习题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古诗文默写 一、 直接性默写。 1 树木丛生, _。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 日月之行, _ ;星汉灿烂, _ 。 3、 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 4、 几处早莺争暖树, _ 。乱花渐欲迷人眼, _ 。 5、 _ , _ 。小园香径独徘徊。 6、 枯藤老树昏鸦, _,古道西风瘦马。 7、 老骥伏枥, _ 。烈士暮年, _。 8、 绿树村边合, _ 。 9、 曲径通幽处, _ 。山光悦鸟性, _ 。 10、 杨花落尽子规啼, _ 。我寄愁心与明月, _ 11、 何当共剪西窗烛, _。 12、 _ ,夜泊秦淮近酒家。 13、 _ 正入万山圈子里, 。 14、

2、_ 常记溪亭日暮, 。 15、 _ 问渠那得清如许? 。 二、 理解性默写。 1、 _ 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_ , _ 表示在生活中,我们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 _ , _ 。 2、 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3、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诗句是: 4、 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 并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 的诗句是 _ 5、 杜牧的泊秦淮一诗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6、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表达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 7、 曹操的龟虽寿

3、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满怀壮志的情感的诗句是: 8、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说明只有思想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 不断、新水长流的哲理的句子是: _ 9、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见于诗句: 10、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_ ”两句 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 11、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 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_ 12、 晏殊的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1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体现早春花草茂盛的句子是:1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

4、是: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_ 三、 运用型默写。 1、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联想到 论语十二章 中的 _ 2、 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 的次北固山下中 _ 的美景。 3、 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中比较合 适的、连续两句是 _ 4、 羁旅之人,每当孤独愁苦之时,往往会用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的 _ _ 来抒发自己的愁思。 四、 归类默写。 写出古今诗文中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 请你从古代诗词中找出连续两句写春雨的句子(含“雨”字) 。 请写出

5、连续两句你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请写出古代诗词中与花有关的诗句。 写出一个有关友情的古诗文名句。 【能力检测】 根据要求默写。 (1) 论语十二章中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_ (2) 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正如 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3)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只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 ”这句话 跟论语十二章中的“ _ ”十分相似。 (4) _ 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_ , _ (5) 天净沙 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_ (6) 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间流逝飞快的句子是: (7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

6、春花草情态的诗句是: (8) 纪旳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 _ ? (9) 过故人庄中描写了优美的田园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_ 1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10) _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_ , ”写尽了禅 院的幽静。 (11) 曹操龟虽寿一诗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_ _ , _ (12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 是: , 。 (1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 1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涵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这一哲理的句子 (15 )

7、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描写环境萧条、凄凉的句子是: _ (16) 钱塘湖春行中展现莺歌燕舞的情景的诗句是: _ 。 (17) 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句子是: _ , _ 。 _ , (18) 过故人庄中描写农家劳作与生活的句子是: _ (19) _ 虽有嘉肴中的 “ ” 一句最能体现 “教 学相长”这一观点。 (20)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从登山、下山中悟出哲理的句子是: 专题四 名著阅读 一、繁星 春水 1、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_ 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来说, 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 _ 的歌颂;二是对 _ 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_ 的 思考和感悟。 2

8、、 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 _ ” 和“ _ ”。 3、 “聪明人/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罢/她只是虚无缥缈的/反分却你眼底春光”一诗告诉 人们什么? 4、请说说诗集繁星 春水的名字的含义。 请认真想一想繁星 春水在表现形式上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二、伊索寓言 1、 “龟兔赛跑”的故事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它源自( ) A. 伊索寓言 B. 安徒生童话 C. 格林童话 D. 克雷洛夫寓言 2、 请在横线上填上相应故事的寓意。 伊索寓言中故事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狼和小羊 的故事说明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都是无效; 农夫和蛇的故事说明 _ _ ;龟兔

9、赛跑的故事说明了 3、根据要求,写出伊索寓言中的相关故事。 (1) 影射当时社会现实 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例如: _ 表现穷人对为富不仁者的不满,例如: _ (2) 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例如: _ 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例如: _ 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不可违背规律,例如: _ 嘲笑吹牛皮、说大话的,例如: _ 三、西游记 1、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 _ 、大闹 _ 、真 假 _ 、三借 _ ”。其中表现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 2、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相应的人名。 有人对西游记这样评说: 阳光灿烂 _ ,

10、百变猴头 _ , 憨厚老成 _ ,阿弥陀佛是 _ 。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 若问是谁谱此画,淮安才子 _ 。” 3、 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_ 照镜子一一里外不是人 _ 见高小姐一一改换了头面 _ 钻进铁扇公主肚里一一心腹之患 4、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 _ , _ 作者分别是 七年级上册复习题 古诗文默写 、学习之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 、自然之景 _ , _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 塘湖春行 、离别之情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 池。 _ , _ 。 夜雨寄北 、书中之趣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 徊。 _ , _ 。 观书有感 名句积累 几处早

11、莺争暖 树, _ 。 钱塘湖春行5.下列词语中字的注音错误的一组是 () _ ,断肠人在天 涯。 天净沙秋思 绿树村边 合, _ 人庄 _ ,潭影空人心。 寺后禅院 我寄愁心与明月, _ 迁龙标遥有此寄 无可奈何花落 去, _ 。 新词 问渠那得清如 许? _ 。 观书有感 _ ,夜泊秦淮近酒 家。 泊秦淮 七年级上册拼音检测题 1.下列词语中字的注音错误的一组是 () A 一瞬(sh tn)间 痴(ch i)想 迂(y口)回 辜(gu)负 B 隐(y m)秘 诱惑(y du hu o) 喧(xu an )腾 绽(zh cn) C 小憩(q 1) 凑(c cu) 酝酿(y tn ni eng)

12、嬉(x i)戏 D. 粼粼(l m) 霎(sh时 滑稽(j i) 陛(di cn)下 2. 下列词语中字的注音错误的一组是 () A 虐(n u左杀 宽恕(sh t 恍(hu ang)然大悟 寒颤(ch cn) B 鲛(ji e)人 缥(pi ao)缈(mi ao) 笼(l eng)罩 孪(lu cn)生 C 匿(n 1)笑 花瓣(b cn) 沐(m 0浴 祷(d ao)告 D. 丫杈(ch 憔(qi ao)悴(cu i) 诀(ju e)别 瑟(s e)缩 3. 下列词语中字的注音错误的一组是 () A 赐(C 1) 御(y u)聘(p ing) 爵(ju e 士 酥(s U B 炫(xu c

13、n)耀 骇(h C)人听闻 随声附和(h e) 哞哞(m cu) C 女娲(w Q 澄(ch eng)澈(ch s) 莽莽榛榛(zh en) 骸骨(h C) D. 踉踉(li eng) 跄跄(qi eng) 狩(sh du)猎(li e) 劫(ji e掠 4. 下列词语中字的注音错误的一组是 () A 猛犸(m Q 潜(qi an)行 葱(c ong)茏(l dng) 弥(m i)漫 B 峰峦(1岔) 霎(sh Q那 预兆(zh co) 轻盈(y mg) C 虹(h eng) 喑哑(y in y a 静谧(m i) 螽(zh ong)斯 D 莴苣(w oj t) 颚(e) 嗉(s U囊 喙(h

14、u i) 过故 题破山 闻王昌龄左 浣溪沙一曲 A 开膛(t eng)破肚 喧(xu)嚣(xi e) 篡 (cu cn) 夺 穗( su i) B 犹(y cu)豫(y t 纳(n a)罕(hm) 伫(ch t)立 啜(chu泣 C 小心翼(y i)翼 训诫( x tn ji e) 嶙峋(l m x un) 舱( cang) D 头晕目眩 (xu cn) 凝(n ng)望 笼(1 eng) 叫嚷(r dig 6、下列词语中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 糟( zao) 蹋 庸碌(y ang I u) 骚(s ao)扰 茁( zhuc) B 洗濯 (zhu c ) 蜕(tu a)变 倔强(ju

15、 eji eng) 玷(zh an)污 C 怨( yu cn ) 恨 扒(pd)窃 诅(zu)咒 堕(duo)落 D 雏( chu) 形 丰硕(shu o) 稀(x i)疏 沉甸(di m)甸 7、下列词语中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 风韵(y tn ) 窖(gi co) B. 擎(q ing)天撼(h cn)地 忍俊不禁(j in) C 迸(b eng)溅(ji cn) 挑( ti e)逗 仙露琼(qi 6ng)浆 盘虬(qi u) 碌(I t)碌终生 8、下列词语中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 可望不可即( j i) 行(x mg)道树 十姊 (z m) 妹 贪婪( I en

16、) B 冉(r m)冉 玲珑剔( t i) 透 慷(k ang)慨(ka ) 禀(b ing)告 C 心旷神怡(y i) 险象迭( di e ) 生 报酬( ch cu) 呵(he)责 D 蹂( r du )躏(1 in) 猝(ch t然 烘(h mg)托 抖擞( seu) 9. A. B. C下列词语中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唱和 (h e) 凝(n m )神 宛 (wdn) 转 水藻( zdo) 湛(zh cn)蓝 犬吠( f ei ) 酝(y t)酿(li eng) 镶(xi盹)嵌(qi 贮 (zh u)蓄(xi u) 清澈( che) 栖(q i)息 黄晕 (y un) 栀子 (

17、zh i) 禅(ch cn) 心 朗润( r un) 髻 (j i) 10 、下列词语中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 津( j ing )津乐道 肥硕 (shu o) 鳊(bi an)鱼 乌桕 (ji u) B. 澄(ch eig)清 滑稽(j i) 霎 (sh c) 时 宽恕 (l u) C 伫(ch u)立 啜(chu 0泣 扒(pd)窃 玷(di en)污 D. 寥(li do)阔 枯涸 (h e) 清洌(li e) 梦寐 (mei) 1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枯涸 荷花 鹤唳 沟壑纵横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 世语新说两则基础知识训练 1、解释句中

18、加点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泯(m m)灭 点缀(zhu i) 罩(zh ao) 稀(xi)零 伶仃(I mg d mg) 厄(e运 0嬉(x i)戏 B.清澈 撤销 透彻 风驰电掣 C.点缀 坠落 脊椎 惴惴不安 D.滑稽 通缉 畸形 1 I I I / . 、 期: _ 行: _ E、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 _ 乃: _ C、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 _ 去: _ D、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 _ 引: _ 顾: _ 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

19、代表作,是 _ (朝代)人 _ (姓 名)组织编写的。 4、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 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 ”、地点“ _ ”人物 _ 事件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设想 E、“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 “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 “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 人称自己的父亲 6、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与友期约 _ 去后乃至 _ 撒盐空中差

20、可 拟 _ 俄而 雪骤 _ 7、 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 : 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论语十二则 相关识记: 1 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 三 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 2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 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 / 3 3、理解背

21、诵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 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 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 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是知也;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

22、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 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APPAAPP 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 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一、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2 2、 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4 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 5 5、 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

23、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 三填空。 1 1、 子曰:“学而时习之, _ 。”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 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 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_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 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3 3、 子曰:“见贤思齐焉, _ 。”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 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 4、 子曰:“三人行,。 ,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 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 缺点时,就应

24、该注意改正。 5 5、子曰:“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 能够 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 可以做老师了。 2020 虽有佳肴 过关检测 - 、基础巩固 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818 分 1 1、 虽有佳肴( ) 2 2 、不知其旨也( ) 3 3、 虽有至道( ) 4 4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5 5、 教然后知困.( ) 6 6 、然后能自反也( ) 7 7、 然后能自强也( ) 8 8 、学学半( ) 9 9、 教学相长也( ) C二)翻译下列句子。 1515 分 1 1、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_ 2 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

25、3 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 4、 故曰:教学相长也。 _ 5 5、 兑命曰:“学学半。” _ ()填空。3434 分 1 1、 礼记,又名 _, _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 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 _ (朝代) _ (人名)编撰。 2 2、 “四书”是指 _ _ _ _ 。 “五经”是指 _ _ _ _ _ 。 3 3、 学记是 _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 _ 系统性的 论文。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 二、能力提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 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6、;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 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 1、 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6 6 分 (1 1)不知其.旨也( ) ( ) (3 3)兑命( 2 2、 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4 4 分 (1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 3、 本文的中心句是( 4 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4 4 分 第四单元基础知识 一给加点字注音或者看拼音写汉字(50分) 凝( )望I mg ( )仃蜂围蝶()阵迸( )溅忍 俊不禁( )zhu( )立挑()逗仙露琼()浆 盘虬 ()卧龙枯槐( ) 沉淀( )花 bao ( ) 紫 teng luo ()() 瀑布

27、宗璞()凹凸()() 不平qiao( ) 壁迂( )回啜( 泣屡( )次咼不可pan() shou ( )骨 lin () xun () 头晕()目 xuan() 收敛 ()颤()动 聒聒()宽恕()短zan () 卑 ()微一丝不苟( )零( )落淘()洗固执( ) 杜juan() 花痴( )想隐秘( )诱( )惑( ) xu 01 ( )腾 一 shtn ()间yfn ()含道理凝( ) 望喧()哗寒xuan() 怀疑()渲()染 二重点词语释义(12分) 伶仃: 忍俊不禁: 训诫: 纳罕: (2 2)知困然后.能自强 )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 3 分 一丝不苟: 聒聒: 三简答(9分)

28、 1贝壳的作者是台湾画家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 散文集 2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该怎么理解?结合实 际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四虽有佳肴阅读 一解释重点字(8分) 虽( )有佳肴 弗食( ) 不知其旨( )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 然后能自强( )也 教学相长( )也 其( )此之谓乎 二翻译句子(12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用原文回答“知不足”“知困”的前提和结果(4分) 4说一说对“教学相长”的理解(4分) 七年级文言文复

29、习资料 世语新说两则基础知识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 _ 行: _ E、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 _ 乃: _ C、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 _ 去: _ D、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 _ 弓I: _ 顾: _ 2、 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 _ (朝代)人 _ (姓 名)组织编写的。 4、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 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地点“ _ ”人物 _

30、件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设想 E、“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 “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 “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 人称自己的父亲 6、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与友期约 _ 2) 去后乃至 _ 撒盐空中差可 拟 _ 俄而雪骤 _ 7、 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 : 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参考答案】 1、 A、约定时间 外出 E、

31、超过 才C、舍弃 离开 D、惭愧 拉 回头看 2、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后 (友)乃至。 3、 南朝宋刘义庆 4、 时间寒雪日 地点内集 人物谢太傅与儿女 事件讲论文义5、E 6、 约定 才 相比 一会儿,不久 7、 答:此题答案为开放性的。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笑”前喻,“乐” 后喻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 世说新语两则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 1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 1)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 (2 2)下车引之 (3 3)元方入门不 顾 (4 4)太丘舍 去,去后乃 至 2 2用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 ( 1 1)元

32、方入门不 顾 ( 2 2)友人便 怒 (3 3)日中不 至,则是无 信 3 3译句。 ( 1 1)待君久不至,已去。 ( 2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 4课文默写。 ( 1 1)公欣然曰:“ _ ?”兄子胡儿曰:“ _ 。”兄女曰:“ _ 。 ” 公大笑乐。 ( 2 2)元方曰: _ 。 _ , _ ; _ , _ 。”友人 惭,下车引之, _ 。 参考答案 一、 1 1( 1 1)在家里把儿女们聚在一起( 2 2)拉(3 3)回头看( 4 4)离开 到 2 2( 1 1) 义无反顾( 2 2)怒不可遏( 3 3)至死不悟 信誓旦旦 3 3( 1 1)等待您好久了

33、,您不 到,(父亲)就已走了。( 2 2)在空中撒盐大约可以比拟吧!( 3 3)不如用柳絮随 风飘起来比拟。 4 4 (1 1)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2 2)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天礼 元方入门不顾 论语十二则 相关识记:1 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 三 人行,必有我师、不 耻下问 2 2、 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学习方法:学而时

34、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 / 3 3、 理解背诵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 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 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 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是知也;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35、) :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 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APPAAPP 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 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二、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2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2 2、 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4 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 5 5、

36、 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 三填空。 1 1、 子曰:“学而时习之, _ 。”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 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 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_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 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3 3、 子曰:“见贤思齐焉, _ 。”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 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 4、 子曰:“三人行,。 ,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

37、中一定 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 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 5、子曰:“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 能够 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 可以做老师了。 2 20 0 虽有佳肴 过关检测 - 、基础巩固 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818 分 1 1、 虽有佳肴( ) 2 2 、不知其旨也( ) 3 3、 虽有至道( ) 4 4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5 5、 教然后知困( ) 6 6 、然后能自反也( ) 7 7、 然后能自.强也( ) 8 8 、学学半( ) 9 9、 教学相长也( ) C二)翻译下列句子。 1515

38、 分 1 1、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_ 2 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 3 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 4、 故曰:教学相长也。 _ 5 5、 兑命曰:“学学半。” _ ()填空。3434 分 2 2、礼记,又名 _ , _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 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 _ (朝代) _ (人名)编撰。 2 2、 “四书”是指 _ _ _ _ 。 “五经”是指_ _ _ _ _ 。 3 3、 学记是 _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 _ 系统性的 论文。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 等。 、能力提升 虽有佳肴

39、,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 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 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 1、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6 6 分 (2 2)不知其旨也( ) 1 1、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2 2、所以学习以后 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 3、知道不足,然后 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勉励自己。 4 4、所以说:教学与学习 互相促进。5 5、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 (三)1 1、 小戴礼记,儒,西汉,戴圣 2 2、论语孟

40、子大学中庸;诗 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 3、礼记 第一篇 教育学(或 教育、 教学活动)教学相长 二、1 1、( 1 1)它的 (2 2)这样以后 (3 3)通“说”,指殷商时期的 贤相傅説。2 2、是故/ /学/ /然后知不足 (2 2)知困/ /然后/ /能自强也 3 3、教学相 长 4 4、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或: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 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 自我。 文言文阅读(1212 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 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

41、铁钯,寻十余里, 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 涨携之去?(2 2 )( ) (4 4)兑命( 2 2、 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4 4 分 (1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 3、 本文的中心句是( 4 4、 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4 4 分 答案: 一、(一) 1 1、即使 2 2 、甘美 3 3、最好的道理 4 4、所以 5 5 解不了 6 6、反省 7 7、自我勉励 8 8 、教人 9 9 、增长(或促进) 知困然后能 自强也 )3 3 分 不通,理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 乎?”众

42、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 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 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 据理臆断欤? 12.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 4 分) 一寺临河干( ) 山门圮于河( ) 阅十余岁( ) 但知其一( ) 13.13.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4 4 分) 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 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43、 14.14.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A.闻之笑曰 B.B. 当求之于上流 C. C. 一老河兵闻之 D.D. 其反激之力 15.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 4 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_ 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_ 16.16.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 2 分) 答案: (二) 12.12.靠近倒塌经历只 13.13. 这样 判断动词 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14.14. D D 15.15.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

44、一点 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16.16. 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言之成理即可) 寓言四则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为加粗字注音。 宙斯( ) 庇 护( ) 较量( ) 凯歌( ) 遽( ) 髀( ) 跛 ( ) 二、选出不是同义词的一项 () A.A.失败惨败; B B 排除排斥; C.C.庇护保护; D D .重视轻视 三、选出不是反义词的一项 () A.A.渺小伟大 B B .增加降低 C C坚定一一坚决 D D .冷淡一一热情 四、 为下列加粗词选择正确义项。 1.1. 人皆 吊之 () A.A.慰问 B B .吊着 C C .哀悼 2.2. 居数月,其马 将胡骏

45、马而归 () A.A.将要 B B .带领 C C .将来 3.3. 近塞之人,死者 十九 () A.A.十九个人 B B .十分之九 C C .十有八九 五、 判断正误,对的画“V”,错的画“ X”。 1.1. 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 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 2.2. 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 3.3. 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 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 4.4. 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 六、阅读 蚊子飞

46、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 这样,你到 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 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 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 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 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 _ 1 1 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他们的表现作用。 A.A. _ 较量较量: ,这个词语表现出蚊子 勺神情。 B.B. _ 凯歌: _,这个词表现出蚊子 勺神情。

47、 2.2. _ “要说不是 这样”中的“这样”指代的是 _ 。 3.3. _ 用自己的话概括蚊子战胜狮子的主要原因是 _ 。 4.4. _ 文中在描写蚊子叫声时用了两个不同的词,分别是 _ 、 _ 。 5.5. “你并不比我强”和“我比你强得多”分别是 _ 和 _ ,从 句子的语气上来看,第 _ 比第 _ 强。 6.6. _ 文中写狮子与蚊子的“战斗”时主要运用了 _ 和 _ 的描写手法。 A.A.对话描写 B B .语言描写 C C .动作描写 D D .神态描写 E E .心理描写 7.7. 在文中最后一节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zh du b zh du b i ji co k ci

48、j ji co k ci j u b b i b b o 、D D 三、C C 四、1 1. A 2 A 2 . B 3 B 3 . B B 五、 1 1.V 2 2 . X 3 3 . V 4 4 . X 六、 (一)1 1. A.A.在竞赛或斗争中比试高低;毫不畏惧 B B .打了胜仗所唱的歌; 洋洋得意 2 2 .(你并)不比我强 3 3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或扬长避短 4 4.吹着喇 叭唱着凯歌 5 5 .否定句肯定句第 2 2句第 1 1 句 6 6 . BC BC 7 7 .那些打败过大人 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二) 1 1 .俯视;嘲笑;傲慢、自大 2 2.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

49、方向,你永远只会 随风飘荡 3 3 .语言描写,揭示了烟囱坚定的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品格。 论语十二章研讨与练习说明 论语十二章 一 背诵全文。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孔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主 张?试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1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 2、 吾日三省吾身 3 3、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 4、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 5、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三 下边这些句子和词语今天仍然在使用,先抄写一遍,然后对照注释,把它 们译成现代汉语。 1 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 2、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3 3、 温故而知新 4

50、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 5、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 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四 找出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 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 验,谈谈你的看法。 。 论述道德修养的主要有 1 1、2 2、6 6、8 8、9 9、1111、1212 章。 答案 11说:通“悦”,愉快。 22省:自我检查,反省。 3. 逾:逾越,越过,超过。 4. 好:喜欢,爱好。 5. 笃:忠实,坚守 论语十二章专项强化练习题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每空 1 1 分,共 5050 分) (1 1)时习 说乎 有朋 不愠 君子 (2 2)吾 日 三 省 为人谋 忠 不信 传不习乎? (3 3)十有五 三十而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