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聂阅陈洁初中七年级《辛亥革命》_第1页
4聂阅陈洁初中七年级《辛亥革命》_第2页
4聂阅陈洁初中七年级《辛亥革命》_第3页
4聂阅陈洁初中七年级《辛亥革命》_第4页
4聂阅陈洁初中七年级《辛亥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七年级辛亥革命 本课使用的教材为苏智良主编华东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本设计在2012年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新课程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在备课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参赛选拔评委,李惠军、刘琼敏老师和李月琴副教授、聂幼犁教授的热情帮助和支持,谨此鸣谢!设计及说明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 陈 洁一、本课立意与目标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完全意义的民族民主革命,是走出数千年循环轮回的历史旧轨,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节点。如何使七年级学生理解辛亥革命这段历史,关键是要诠释在绝大多数民众还没有觉醒的时候,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行者,为追求民主共和的理想,“我以我血

2、荐轩辕”地唤醒国民的过程。正是他们的舍身苦斗、前赴后继,激起了神州华夏走向文明,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大潮。在引领学生走近、走入,感受、感悟辛亥革命的过程中,激起他们情感世界的层层涟漪和阵阵热浪。为此,本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的足迹为主线,以一连串动人心魄的的历史故事为载体,勾勒辛亥革命的发生、发展、高潮乃至结局,使学生动心、动情:知道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学习从文字、图片等史料中汲取信息、提炼、归纳材料的技能和思维方法;通过生动典型的故事,在感知积累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分析、

3、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认识辛亥革命的“先觉”和“先驱”性,赞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志士为振兴中华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酝酿、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先觉”和“先驱”性。(说明:要学生为辛亥革命的“先觉”和“先驱”动情,就要明白辛亥志士为什么要选择这条道路,他们的政治理想是什么?为这个国家带来什么?做了哪些视死如归的努力?从中感受辛亥志士超越前人的远见卓识和牺牲精神。因此我把辛亥革命的酝酿和历史功绩作为教学重点。)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材料: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新闻图片2011年的10月北京和台北都在隆重纪念中国近代史上一件震动世界的大事件,它开启了

4、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引导学生提取图片信息后形成认识:辛亥革命是我们海峡两岸都认同的伟大事件。在聚焦历史事件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聚焦到一个人孙中山。教学第一环节:辛亥革命的酝酿1.暮鼓晨钟革命党材料:两张孙中山早年的照片(一张穿长衫留辫子,一张穿西服留短发)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上孙中山外在的变化,启发他们思考其中的缘由。教师讲述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探索,让学生理解这不仅是发式、服饰的变化,而是宣告孙中山走上了一条与前人不同的探索道路: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推翻清王朝腐朽的专制统治。材料:1895年广州起义和1900年惠州起义后当时人们的态度变化分析让学生从文献资料中提炼当时人对革命态度的变化,随后,由教

5、师讲述1905年张静江初遇孙中山的故事,引出问题“为什么人们对革命的态度变化如此之大?”“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怎么啦?”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思考,理解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深重,“救亡”成了千百万中国人最强烈的要求。材料:中国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提出问题“在清朝,谁是国家的主人?”“创立民国后,国家的主人又会是谁?”“革命党人追求的是什么?”在引导学生思考、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革命党人追求的不是简单的改朝换代,而是要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即“民族主义”,创立民主共和新模式的崭新国家即“民权主义”,为四万万同胞谋得自由、平等的新生活即“民生主义”。(说明:此段教学试图让学

6、生了解从孙中山一个人物到一群革命志士,从一个团体兴中会到一个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从广州起义这一个行动到“三民主义”政治理想形成的发生、发展过程。实际就是说明辛亥革命酝酿中的组织条件、思想条件。)2.大义诀别与妻书材料:图表呈现革命党人1906年1911年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材料:林觉民与妻书片段创设历史学习的情景,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细节刻画,达成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定格黄花岗起义、聚焦林觉民,以真实生动的故事来展现革命党人的心路历程。在师生共同品读“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中将革命党人百折不饶的精神,慷慨赴死的高尚情怀,变得可视、可感。3.山雨欲来初潮

7、涌简要交代清末新政和保路运动,引导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机遇。同时把学生的思考聚焦到1911年。教学第二环节:辛亥革命的发展教师从1911年众多历史事件中截取最典型的三个故事:新军举事楚望枪声;革命高涨帝国坍塌;建立民国南京盛典,将辛亥革命的进程加以整体贯通,即从武昌的首义到武汉的光复;从湖北军政府到全国的响应;从民国的建立到宪法的颁布,在讲故事中带领学生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此处辅以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增强历史的空间感。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功绩材料:大清龙旗和五色旗材料:临时约法的影印件片段材料:1912年上海申报的文章节选引导学生分析国旗变化背后的历史内涵和“临时”的含义,阅读理解临时约法

8、关键条文,引出问题“辛亥革命为这个国家带来了什么?”“申报登载开创中华民族新纪元你认为新在哪里?” 在师生互动和充分讨论中,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民主共和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昭示了人民应有的民主权利,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教学第三环节:辛亥革命的启示1. 走进革命先烈的精神世界材料:孙中山等五位革命先烈的思想言论材料: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视频片段在阅读完第一段材料后,请学生结合整堂课的学习谈感受与认识,实现情感内化。在学生充分地表述后再播放视频,引发学生的情感认同,也与导入环节形成首尾呼应。2. 一则报道的困惑

9、教师给学生读一则自己看过的新闻报道:“1996年,人们在林觉民家乡福州仓前公园建造了他的塑像。后来公园改建,塑像被废弃在一座公厕旁的杂草丛中长达两年。身体大部分被毁,残留部分被一些不愿付3角如厕费的人当作小便槽。所幸塑像的脸部完好无损,目光依然坚毅地看着前方。”(说明:这个结尾试图通过一个并不和谐的情感冲突事件,激发孩子们在情感之上的价值判断和心灵震撼。)至此,有两种做法促使学生课后的“余震”,这需要以老师平时和临场的判断为前提。如果学生比较成熟,教师就接着说:“如果辛亥英烈在天有灵,他们将会作何感想?”如果学生不够成熟,教师就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当老师看到这个报道时,百感交集。我首先涌

10、上心头的是惊讶、愤怒、悲痛,心里那个“堵”啊,我们真是愧对先驱啊!但迅即被一阵羞愧、刺心的寒流打了下去。我想到了:出现如此无知无识,没心没肺的情况,作为中学历史老师,难道没有责任吗,又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呢?恳请同学们一起来帮我寻找答案!”我相信,这两种方法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比常用的总是要求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想法要好。因为,现在的大多数学生已经不再欢迎“牧师”,不再虔诚于成年人告诉的真理,而是榜样!是他们自己感悟的道理!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教学方法。教学的第一、二环节,以教师展示史料和讲述为主,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归纳体悟。教学的第三环节,在教师提问、提示和补充资料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思

11、考、讨论得出结论。2.教学策略。教学中依据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学生从图片中准确提取历史信息有困难时,教师可作一定的图片内容提示;如果学生解读文献材料、归纳提炼观点有一定困难,将视实际情况临时设置台阶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如果学生谈体会“动情”有先后,可以改成先小组学习、交流,再向全班表述的方式。如果教学时间紧,无法充分展开最后的新闻报道介绍,就采用下发预先印制好的资料,改为课后学生阅读与思考的形式;反之,如果时间宽裕,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表达看法。陈洁老师初中辛亥革命 陈洁初中七年级<辛亥革命>设计及说明。历史教学,2013年第3期上半月刊。的最大特点是:以当今学生心理特征为基础,在使学生明白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