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外国诗二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教材同步拓展训练-解析卷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 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 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坚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而愚蠢各拉丹冬是男性神, 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 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的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
2、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 难说像什么。 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 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 自成一天地。 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 使用标准镜头受限, 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
3、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1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大煞风景: ( 2)虔诚: 2“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是指什么?3 冰塔林有哪些奇异的景观?4“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答案】1 ( 1)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2)指恭敬而有诚意的态度。2 拍摄冰山时意外跌倒,导致尾椎骨折断、腰椎错位。3 冰峰、冰河、冰凌、冰谷、
4、冰山、冰洞等。4 运用拟人修辞,表现对大自然亿万年来奇伟创造力由衷的赞叹以及人在自然奇景面前的渺小之感。【解析】1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 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本题需要注意的字词是:大煞风景,指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 注意标志性词语, 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 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 进行理解分析即可。“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是指拍摄冰山时意外跌倒 ,导致尾椎骨折断、腰椎
5、错位。3 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主要景观:冰峰、冰河、冰凌、冰谷、冰山、冰洞等。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4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 +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
6、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本题注意结合拟人的修辞方法来理解。阅读“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回答问题。5 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6 选文第二段中引述传说有什么作用?7 赏析选文第三段中的“卖弄”一词。8有人说选文最后一段写拍照、摔跤、受伤的细节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答案】5主要叙写“我”在各拉丹冬的身体状况;用“我”在各拉丹冬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来衬托这里隆冬时节天气严寒以及海拔高的特点。6为文章增添神秘色彩,使天气转晴及“我”摔跤的现象显得迷离有趣;为后文摔跤受伤埋下伏笔,让读
7、者好奇作者“领教”了什么。7“卖弄”一词在这里贬词褒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造物主的创造力超出人的想象,高高在上,无所不能。8不同意。写用新相机退后拍照,是为了显出完整的冰山之大之壮观;写摔了一跤受伤是为了说明冰河的坚硬, 并且照应前面引述的传说。 这些都从侧面表现了各拉丹冬的条件恶劣,景观壮美,让人叹服畏惧。【解析】5 概括主要内容,考查理解和概括表达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应根据: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 ,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用“我”在各拉丹冬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来衬托这里隆冬时节天气严寒以及海拔高的特点。点睛:本题考查学生
8、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 然后迅速阅读题干, 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 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6 本题考查引用传说的作用。在说明文中,文章有时引用名人名言、诗词名句、歌词、神话故事等,其作用大致有以下四点: 1. 引出说明对象。 2.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 介绍说明对象的特征。 4. 使文章语言富有感染力。本文引用传说为文章增添神秘色彩,为后文摔跤受伤埋下伏笔。7 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掌握。 分析生动性多是以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或生动的字、词、短语、句子有何表达作用的形式出现
9、。“卖弄”一词在这里贬词褒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8 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 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 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 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 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这些内容都从侧面表现了各拉丹冬的条件恶劣,景观壮美,让人叹服畏惧。试卷第 3 页,总 35 页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海拔已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 困难一一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 座冰
10、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 不见了。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不到处转一转,多亏呀 !”他从冰墙那边翻 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面上推。“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睛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 到冷。风一刻不停地,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 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 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 先进
11、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 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 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 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 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 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
12、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 否就是年轮。9 . “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句中的“凄凉” 一词应如何理解?10 .说说你对“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 里川流不息”这句话的理解。11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12 . “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 下。”如何理解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 13 .联系选文内容来看,冰山上纵横的裂纹记录的是什么?【答案】9 .是指“我”窘困的现状: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外加新伤痛,哪儿都 去不了 °10 .写出了风的大与无休止,再次表现了雪域高原气候的恶劣。11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阳光和风以人的情
13、态和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 千万年累积下来的巨大力量。12 . “巨人之发”是指冰塔、 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下来的冰,这里的“小小”与“巨人”形成对比,表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宏伟。13 .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解析】9 .试题分析: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 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凄凉”在这里是指“我”窘困的现状: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外加新伤痛,哪儿都去不了。一定要 根据语境去判断。10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深刻含意的理解。“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
14、不清它 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 “一刻不停”描写了风刮得时间之长,“呼啸”描写了风声之大。这句话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这里气候的恶劣。11 .试题分析:欣赏文句。“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 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切割” “雕凿”拟人化的写法,尽显阳光和朔风的威力巨大、动作精巧,这样导致“冰体 ”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 漂亮的这番模样。12 .试题分析:考查文字的表现力。“我”的“小”和这里冰塔林的巨大形成对比,表 现了大自然的伟力。这是这句话运用对比手法要突出的内容。13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者由冰山
15、上纵横的裂纹,引发联想,想象着 冰山经历亿万年的前进与后退、高低消长,这些纵横的裂纹,记录着生命的过程。读懂 上下文的内容是作答的关键。14 .预习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文章开头先交代在长江考察热中,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有何目的?(2)探险很是不易,但作者一行都没有退缩,而是坚强地去完成任务。你认为支撑他们行动的动力是什么?(3)对本课内容,我还有这样的疑惑: 。【答案】(1)侧面表现了各拉丹冬环境的恶劣,同时也赞美了勇于献身的科学工作者,又为下文写作者一行探险的不易作了铺垫。试卷第5页,总35页( 2)是对大自然的好奇,对自身工作的热爱和与他人分享美丽的成就惑。(
16、3)示例:作者是怎样描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的?【解析】 试题分析: ( 1 )考查开头引用事例的作用。内容上:表现了各拉丹冬环境的恶劣;对勇士的赞美体现出探险者勇于牺牲、敢于攻坚的精神,探险勇士们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的惊人毅力和勇气同样鼓舞着作者去战胜种种难以忍受的苦难。 结构上: 为下文写作者一行探险的不易作了铺垫。 ( 2 )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能力。作者一行都没有退缩, 而是坚强地去完成任务。 从文章的内容看, 有两个原因: 一是对大自然的好奇,一是对自身工作的热爱和与他人分享美丽的成就惑。 这是支撑他们战胜探险中困苦的动力。读懂全文,掌握中心是作答的前提。 ( 3 )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的
17、能力。如可提出:第1 段谈到长江考察热有什么作用 ? 第 2 段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怎么理解“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 ?15 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分别表现了雪域高原怎样的环境特点。( 1) 熟悉地貌的向导布擦达讲, 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 西北阴坡尽是冰雪, 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 2)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儿来也不免气喘吁吁。( 3)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答案】 ( 1)气候反常。 ( 2)高原缺氧。( 3)异常寒冷。【解析】 试题分析: ( 1)这是用对比的写法介绍格各丹冬南北两面的景色不同。此句表现
18、了雪域高原的环境特点是气候反常。 ( 2 ) 环境是“海拔接近六千米”, 人物表现是“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儿来也不免气喘吁吁”, 这明显是要表现高原缺氧的状况。 ( 3 )“白色金字塔”,暗示雪山犹如帝王一般,“统领”一词又赋予雪山以帝王的行为,表现了各拉丹冬雪山的高大威严,异常寒冷,令人敬畏。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外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 我们搭起牛毛帐篷。 安托师傅他们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来也不免气喘吁吁。他说自己是海拔低些的聂荣县人,所以不很适应。我就更不在话下了。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
19、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 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 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坚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又愚蠢各拉丹冬是男性神, 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 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这里便是著名的长
20、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 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 难说像什么。 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 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 自成一天地。 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 使用标准镜头受限, 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
21、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16 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17 选文第二段中引述传说有什么作用?18 赏析选文第三段中的“卖弄”一词。19 有人说选文最后一段写拍照、摔跤、受伤的细节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答案】16 主要叙写“我”在各拉丹冬的身体状况; 用“我”在各拉丹冬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来衬托这里隆冬时节天气严寒以及海拔高的特点。17 为文章增添神秘色彩
22、,使天气转晴及“我”摔跤的现象显得迷离有趣;为后文摔跤受伤埋下伏笔,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好奇作者“领教”了什么。18 “卖弄”一词在这里贬词褒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造物主的创造力超出人的想象,高高在上,无所不能。19 不同意。写用新相机退后拍照,是为了显出完整的冰山之大之壮观;写摔了一跤受伤是为了说明冰河的坚硬, 并且照应前面引述的传说。 这些都从侧面表现了各拉丹冬的条件恶劣,景观壮美,让人叹服畏惧。【解析】16 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内容和作用。内容要进行概括,写的是作者在各拉丹冬的身体状况。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就有引出下文的作
23、用。 并且用作者的不良反应来衬托这里隆冬时节天气严寒以及海拔高的特点。一定要读懂下文的内容再作答。17 试题分析:考查文章引述传说的作用。这类题比较好答,作用基本上差不多。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段的引用在内容上:使天气转晴及“我”摔跤的现象显得迷离有趣。结构上:为后文摔跤受伤埋下伏笔。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18 试题分析: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 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 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卖弄”本义: 指恃恩弄权或夸耀、 显露本事, 贬义。 语境义: 贬词褒用, 运用拟
24、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造物主的创造力超出人的想象, 高高在上和无所不能。 这就是说词语运用的语境不同,也会产生新的意义,这要根据情况而定。19 试题分析:关于语段是否删除的题目,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语段的内容、对主旨的表达以及文章结构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用新相机退后拍照, 是为了显出完整的冰山之大之壮观。从侧面表现了各拉丹冬的条件恶劣,但景观壮美。20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 对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奇丽景致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大自然 的深深敬畏。【解析】 试题分析:可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 也可抓住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议论抒情进行分析。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辽阔
25、寒冷,但因为有长江的流水,给这个地方带来生命的活力。表达了对自然神奇伟丽的赞美。阅读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 回答下面的问题。21 本文记叙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 , 请理清文章的脉络。22 本文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有什么特点 ?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答案】21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 依次写了在各拉丹冬就近安营扎寨、第一次进入冰塔林、第二次进入冰塔林。其中 , 第一次进入冰塔林是写作的重点。先写在砾石堆旁看到的各拉丹冬奇美的景象; 再写接近冰山、 爬过冰洞时看见的奇景; 接着写因滑倒摔断了尾椎骨留在冰窟时听到强烈的风声和看到的冰塔林仙境般的景象。22 美丽。 如“是琼瑶仙境, 静穆
26、的晶莹和洁白”“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 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 挺拔的 , 敦实的 , 奇形怪状的 , 蜿蜒而立的。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 像长发披肩” , 作者通过比喻、拟 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塑造了一个美丽神异的童话世界。威严。如“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 天地间浩浩苍苍”“风一刻不停地呼啸, 辨不清风何来何往 , 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 , 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 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 写出了冰塔林严寒, 凛冽 , 充满力量 , 令人敬畏。【解析】21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内
27、容的理解和概括,阅读全文,根据已经给出的情节提示分析层次,按照前后的表述格式进行表述,概括解答即可。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在各拉丹冬就近安营扎寨、第一次进入冰塔林、第二次进入冰塔林。22 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各拉丹冬的冰塔林的特点是:美丽威严。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作答
2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黄河一掬余光中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我存和幼珊都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人,跟着永波、建辉、周晖,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这是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 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 车沿着二环东路一直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
29、天,不会太壮观。”这些话我也听说过, 心里已有准备。 现在当场便见分晓, 再提警告, 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试卷第 9 页,总 35 页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复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此外,除了漠漠 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 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河面怎么不很规则?&q
30、uot;我转问建辉。“黄河从西边来,”建辉说,“到这里朝北一个大转弯。”这才看出,黄浪滔滔,远来的这条浑龙一扭腰身,转出一个大锐角,对岸变成了一 个半岛,岛尖正对着我们。回头再望此岸的堤坝,已经落在远处,像瓦灰色的一长段堡 墙。又回头对建辉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于是永波和建辉领路,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带着众人在泥泞的窄坡上,一脚高一脚 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 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
31、 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 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 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 流过黄河。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 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
32、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我 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 合力应一声“也听见”。 我再呼“沙”, 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 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 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鹦,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山大副校长徐显明在席间痛陈国情,说他每次过黄河大桥都不禁要流泪。这话简直有世说新语的慷慨,我完全懂得。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
33、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 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 我存和幼珊都也相继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略有删减)23文章围绕“看黄河”写景叙事。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写文字,概括“我”触摸河水
34、前所见之景及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长风挟着细沙卷地刮来f- f堤坝像瓦灰色堡墙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黄河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遭受的磨难- f f徐显明过黄河感慨流泪2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中一处细节描写具体分析。25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语言特点。【答案】23 黄河及两岸空廓而寂寥浑龙似的黄河一扭腰身转出一个大锐角在山大与听众共诵民歌流沙河告诉“我”他读黄河的感概24 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细节分析:【示例一】“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这个细节表现了“我”触摸黄河水时紧张、
35、激动又谨慎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之情。【示例二】“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这个细节中,“我”投名片的系列动作, 写出了“我”投入祖国怀抱的虔诚,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示例三】 “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 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常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 我的眼睛就湿了。 ”这段文字描写了女儿认河后“我”流泪的细节, 写出了“我”愿望实现后, 既伤感又欣慰的复杂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示例四】 “回到高雄, 我才把土刮尽
36、,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 (这段文字描写了“我”刮泥土、珍藏泥土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25文中画横线语句长短句相结合,句式富于变化,节奏感强;运用反问句式,增强语言的气势。【解析】23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锁定有效信息范围,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对筛选出的信息认真比较, 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相关的词语句子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 “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可对文章47 段内容筛选并概括所见的景色。“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结合文章的最后两段的内容概括。点睛: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
37、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 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 选好答题的角度, 组织好答题的语言。 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2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手法的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文章中的叙事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文章通过细节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作答时,找出细节描写的内容,结合文章的中心,紧扣语段分析即可。答题格式:词语(动词、形容词) +表达情
38、感。25试题分析:考查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解答时可以从语言的形象活泼,清新柔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炼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含蓄隽永,语言柔美,富有诗意等方面分析。文章中画线语句采用了长短句相结合,使句式富于变化,节奏感强;同时运用反问句式,增强语言的气势,抒发了作者触摸黄河的兴奋之情。据此理解作答。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绿朱自清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
39、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试卷第 11 页,总 35 页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 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 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结;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 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 点
40、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一一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 进去,再也寻它不着。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A那醉人口5迷呀!侦一佛二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啊。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一一 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 的皱缴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 明亮着,像涂了 “明油” 一般,有鸡蛋
41、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 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 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 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躲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B一那腔的一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你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让挹 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
42、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26 .联系全文看,文中的点题句是哪一句?这一句中的关键词是什么?27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梅雨瀑得名的缘由。28 .本文运用多种修辞,反复摹写梅雨潭绿的情状。 从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任选一句, 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9 .文中提到了其他多处地方的绿的特色,用意是什么?【答案】26点题句是“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关键词是“惊诧”。27岩上多棱角,水流经过时会因急剧的撞击而水花四溅,远远望去,像一朵朵盛开的白梅花,因而得名“梅雨潭”。28.示
43、例: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这一潭碧波比喻为一张极大的荷叶,形象地写出了满眼的绿色的美景。29用北京绿杨的太淡,杭州“绿壁”的太浓,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的太暗,来和梅雨潭的绿作对比,突出梅雨潭绿的恰到好处,是天然造就的着实的极美之绿。【解析】26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点题句的提取能力。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关键句作答即可。 可从第 1 段“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中提取“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句作为答案。这一句中的关键词是“惊诧”。27 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能力。 题干要求概括一下梅雨瀑得名的缘由。可提取第 2 段的“岩上有许多棱角;
44、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 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一句作为答案。 根据要求找到答案区域是作答的关键。28 .试题分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那醉人的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啊” 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这一潭碧波比喻为一张极大的荷叶, 形象地写出了满眼的绿色的美景。 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景物的状态外,还要答出作者对景物的情感。点睛: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 xx 事物的 xx 特
45、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29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读懂上下文,根据要表达的中心来考虑答案。文中提到了其他多处地方的绿的特色,目的是梅雨潭的绿作对比。而对比的目的是突出一个方面,突出梅雨潭绿的恰到好处,是天然造就的着实的极美之绿。要根据中心来判断突出的内容,也就是推断作者运用手法的目的。拓展阅读郁孤台笑了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
46、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仰望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 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 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 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 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 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 住
47、,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鹅鹃。”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楼,更上 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竟有一块开阔地,一 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 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 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 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于胯部。他剑眉紧锁,凝 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放眼望去:山 下正是
48、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溯河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 默默流去。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大敌 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缺,让奸佞当 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 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 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 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 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
49、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然而,它和 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此情此景,城墙能 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 心”。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它们也在教导我们:位卑未敢忘忧 国!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绝无历史的霉点, 试卷第15页,总35页然而,民族之魂犹在!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鹏鹊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的连绵情思,剪之难断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
50、,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闻?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 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他们登 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 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 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 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11)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加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注释) 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
51、江流域。淳熙二、三年 (1175 1176),辛 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 龙泉: 剑名,这里指宝剑。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30 .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每空限5字)仰望郁孤台一_31 .结合语境,解释第段中加点短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32 .说说第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33 .阅读文中第段和第 B11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回答问题。(1)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2)郁孤
52、台为什么“笑了”?34 . “楼以诗显,诗以楼传。”古建筑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文化的沉积。华夏大地上,像郁孤台这样的遗迹又何止一处,请再列举一座这类建筑物,结合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杰出诗文做简要表述(请仿照示例写)。(示例)滕王阁,王勃为之写滕王阁序,留下了 “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答案】30.登临郁孤台步出郁孤台(踱步古城墙)回眸郁孤台31 既指敌寇入侵给古城墙留下的斑驳伤痕,更指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留下的耻辱印记。 32承上启下。“郁孤台下清江水”一句,承上“凝目远眺”,启下,引出眼前所望之 景。“中间多少行人泪”一句,引出对南宋屈辱历史的回顾,点明辛弃疾作词的背景。33 (
53、1) 南宋王朝苟且偷安,辛弃疾力主抗金,却只能空怀报国志,唏嘘、长叹;古城墙甘愿御敌,同样遭遇冷落,只能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2) 更多的人记住了辛弃疾,记住了这首词,记住了郁孤台,并且融入了心中,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郁孤台若有知,当备感欣慰。34 【示例】鹳雀楼,王之涣为之作登鹳雀楼 ,留下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 黄鹤楼, 崔颢为之写 黄鹤楼 , 留下了“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名句。【解析】30试题分析:中考中经常考查的叙事线索有以下几种类型:人物线索即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2、物品线索即某一件有特殊意义的物品。3、感情线索即作者或作品中主
54、要人物的感情变化。4、事件线索即中心事件。还有时间线索。寻找线索,要看标题及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文中的议论抒情的句子等。这里以 “郁孤台 ”为线索,学生将思路填写正确即可。考点:分析文章的抒情线索。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1 试题分析: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 就容易理解偏差, 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 结合语境, 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一般能表述正确的含义即可得分。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2试题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
55、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这里内容上点明辛弃疾作词的背景,结构上承上启下。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33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5 试题分析: 这是一种半开放题型, 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 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列举,积累合理即可,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能力。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3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mj ngme i ,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接踵而至又匆匆离开,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嶂中一现尊容。冰山是琼瑶仙境,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li e we n,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mi ngme ()磅礴() 熠熠() li ew/e <) 皱褶()(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互联网广告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式
- vb课程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
- 大学美术课程设计造型
- 小企业创业课程设计
- java魔塔游戏课课程设计
- 小学语文趣味课程设计
- 小班水墨生成课程设计
- 物业管理行业劳务分包合同建议
- 字母涂鸦课程设计理念
- 大学实验室化学品安全检查制度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 危急值的考试题及答案
- 轻医美技术合作项目协议书范本
- 走进鱼类世界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海洋大学
-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3年6月英语六级考试真题附答案解析(全3套)
- 2024年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陕09J01 建筑用料及做法图集
- 2024继续教育《医学科研诚信与医学了研究伦理》答案
- 湖北省公路重点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暂行办法
- 土方工程量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