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衡水市第六中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衡水市第六中学 马金花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也为后续学习其它特殊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动手实践,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逻辑分析能力和准确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所以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究、总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还有一定的难度。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四种判定方法,能应用判定方法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
2、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分析、归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教学难点:探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五、教法与学法在教法上,我以“探究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教师的启发引导,同学的合作互助下,通过操作探究说理论证总结归纳,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法上,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整堂课的知识构建,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由
3、“学会”变为“会学”和“乐学”。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复习引入探究发现说理论证探究发现、说理论证探究发现说理论证归纳总结 一、复习提问: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2).平行四边形具有哪些性质?教师通过提问,带领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知识。二、导入新课1、动手操作.首先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组每名同学用事先准备好的四根长度各不相等的硬纸条设计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平行四边形的边长不一定正好等于纸条的长度)。并讨论所围成的四边形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用双面胶粘好自做的平行四边形,高举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并说明它是平行四边形的理由。2、让学生归纳判定方法:一:具备两组对边分别
4、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二:具备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三:具备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学生叙述识别方法可能不严密,教师加以引导规范。)3、让学生说明判定方法的正确性。第一条是定义,不需证明, 让学生分别叙述第二、.三条定理的证明过程,老师板书,提醒学生书写要严密,引导学生规范证明题的步骤: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BC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证明: ADBC, 1=2 在ABD和CDB 中, AD=CB
5、160;,1=2 , BD=DB1AD ABDCDB 3=4 ABCDB 又 AD/BCC432C432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12A证明:在ABD和CDB 中 BD=DB, AB=CD,AD=CB ABDCDB 1=2, 3=4 .DCB434321 ABCD, ADBC,
6、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4、引导发现(1) 提出问题老师:“同学们看看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中的条件是不是恰好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些性质?”学生回答:“是”师问:“性质中还有哪些没用到?能不能把它们当条件去识别平行四边形呢?”学生回答:“性质里面的“对角相等”和“对角线互相平分”还没用到,可以拿来一试。让学生在组内分别利用这两条性质探究能否得到平行四边形。(2)探究一:在探究“对角相等”时,学生可能会直接叙述:“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60°AD课件展示反例,比如: 60°B学生可能会改说“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学生很容易能证明出其是正确的。我提问学生,让学生叙述证明过程。老师附语:刚才得出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也是一条判定定理。(3)探究二:我让学生针对“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这一命题,根据条件画出图形,并给出证明过程。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OA=OC,OB=OD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在ADO和CBO中, OA=OC,AOD=COB,OC2ODA134BB=OD ADOCBO 1=2 AD/BC同理可证,3=4 O 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由学生板书并找做法不同的学生叙述过程。三
8、、总结归纳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为本节课的研究需逆用性质,所以通过复习提问,可以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我选用四根各不相等的硬纸条比用四根等长的或两两等长的硬纸条更能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中需要对边相等和对边平行。叙述证明过程可以使学生的几何语言表达更准确。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的手脑得到更好地发展,把感性的知识上升为理性,有利于学生观
9、感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同步提升,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很难想到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去围平行四边形。探究一二让学生自主发现本节的难点,所以开始时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很有必要,让学生由性质开始思考。学生在思考问题没有思路时,我们要给他一个扶手,让他学会在已有知识中找到突破口,从而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突破难点。学生通过探究性质,对数学中的定义与性质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它们和判定定理有互逆性。 在活动中学生可能会给出多种证明过程,但都能化归到定义证明,并把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中转化这一重要思想。让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10、,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并且给了学生判定平行四边形方法的总方针。学以致用 总结每个判定方法中一共有3个条件。四、例题解析1.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成为平行四边形,你添加的条件是_.2.请你识别下列四边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3.如图所示,在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点E.F在对角线AC上,E.F分别是OA.OC的中点,请说明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例1通过补足条件,让学生体会依照定理找全三个条件的重要性,并改变题目条件,让学生充分熟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例2在给定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平行四边形,起到从另一角度
11、巩固新知的作用。例3难度不大,学生都能用多种方法解决,我主要引导学生解题思路,如何找到最简单的方法,培养学生删繁就简,走捷径的能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五、请学生谈谈这节课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学生可能会说;“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以后的证明过程会更严密”“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了把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来解决”六、作业1.必做题:对练习2进行多种变式,激活思维变式1:由练习2中特殊点推广到较一般的,若,结论有改变吗?为什么?变式2:若分别为的中点,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变式3:自编自练,化为能力。DADADADABBBB2.选做题:有一块形状如图所示的玻璃,不小心把DEF部
12、分打碎,现在只测得AB=60cm, BC=80cm, A= 120°, B =60°, C =150°,你能设计一个方案,根据测得的数据求出 AD的长吗?BAECDFBAECDFHGOFECHGOFECOFECOFEC本环节使学生的知识、方法在反思中得到升华。必做题1.练习题的变式,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2.实现认识的上升,符合认知特点。选做题1.具有开放性.拓展性,给学生较大的活动空间;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动手实践能力,真正让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七、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对边平
13、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OA=OC,OB=OD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证明: ADBC, 1=2 在ADO和CBO中OA=OC,AOD=COB,OB=OD ADOCBO 1=2 AD/BC同理可证,3=4 ABCD四边形ABCD中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所示,在ABCD中,AC,BD相交于点O, E.F在对角线AC上,E.F分别是OA.OC的中点,请说明四边形EBF
14、D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OA=OC,OB=OD E.F分别是OA,OC的中点 OA=2OE,OC=2OF, OE=OFOB=OD 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八、教学评价这节课,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使之真正的适合学生去探究。首先我让学生用四根各不相等的硬纸条去摆平行四边形,形成了学生探究思维的多样性,为之后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然后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动手、动口、动脑,经历观察、质疑、分析和总结的探究过程,进而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了获得知识的乐趣,提高了学生操作、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并拓展了学生不断探究的思维
15、空间。 同时,我仍感到有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设计 衡水市第六中学 马金花1到5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1到5的认识一、教材分析“15的认识”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时,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数感,我积极地进行思考,分析学生的学情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然后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凸现数学教学生活化,使教学切实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体验与同伴互相
16、交流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三、教学重难点认识15各数四、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五、教法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2、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17、和合作者”的功能。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六、学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习方法: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2、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七、教学过程(一)情境教学1、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游农场?喜不喜欢?接着出示挂图师:同学们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谁能把整幅图意说一说?师:那么动物园里有些什
18、么动物?除了动物以外还有什么?请同学们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从近到远逐一观察2、分小组讨论:每4个人分一小组进行讨论。(5分钟后汇报)让他们大胆发现、探讨。3、结束讨论,引导学生作全面回答。师:图上有些什么动物?各几只?(图上有1只小狗,有2只鹅,有3只小鸟,有4只小鸡。)师:图上有1只小狗,有2只鹅,有3只小鸟,有4只小鸡,各用什么表示?谁能用手指指给老师看?( 1只小狗指1个手指,2只鹅指2个手指,)师:图上除了动物外,还有什么东西?(1个盆子、2个箩筐)4、结合学生不同回答,教师逐步提问题:刚才图上所出现动物的只数,盆子、箩筐等各用什么数字表示?(各用“1 2 3 4 5这些数学表示的)5
19、、引导学生结合图幅选出与图片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发现贴在黑板上的图片及数字卡片是否有杂乱,需用什么方法整理,根据整理的结果,启发学生思考:你们发现这些数字有什么规律吗?6、分小组讨论后,引导学生自由回答:从小到大排:1、2、3、4、5,5前面有1、2、3、4 这 4个数。从大到小排:5、4、3、2、1,1后面有2、3、4、5 这4个数。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评价,表扬。7、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数字卡片多少让学生动手摆小棒,(例如:卡片是4,让学生摆出4根小棒)进一步了解各数字表示的意义。(教师巡视,摆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8、总结过程:指导学生自己总结,教师给予指导。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
20、容?(今天我们学习1、2、3、4、5 5个数字。也学习它们的顺序和5个数字的表示意义。)(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谈话导入新课能够生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够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精神,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开拓学生学习思路。)(二)巩固训练:(1、设置数字迷宫 2、设置游戏情景 3、选择题)1、设置数字迷宫,进行学习巩固。(出示打乱卡片)提问题:你们看到什么?请你们找出本课学习的数字。再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请同学们在排列好数字下面相应地摆几根小棒。同学们进行比较总结。2、设置游戏情景,切入学习兴趣。老师报数,学生摆出数字卡片,再让他们进行不同顺序排列。进行说、摆、看的训
21、练。例如:一个同学说数字3了,另一个同学摆出表示3的物体,同时拿出3的数字卡片。3、选择题看下面各图,选出与图相应的数字并涂上颜色。 12345123451234512345(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数字迷宫,游戏情景,选择题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听、说、动的训练。)(四)课堂总结1、让学生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有什么收获?2、说一说你还想知道什么?(设计意图:课已接近尾声,除了让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外,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我还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再次把学生带到另一个高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