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识鲁迅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师:高哲17、少年闰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2学会本课6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1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难点: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预设: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
2、话 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二、预习课文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三、检查预习情况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允(厶
3、或儿);畜(亠)(2)正音(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
4、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1、课件出示要求及插图。2、课件出示摘录的内容。3、什么是人物的外
5、貌,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4、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5、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六、理清四件事的顺序1、提问: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3、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第二课时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二、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1、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没有写出闰土的动作,所以这件事不算。)2、在这几
6、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3、学生畅谈适时板书:聪明、能干勇敢4、教师小结:好极了,这一段话最能突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勇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谁的脑子里已经浮现了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5、引导同学们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画面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轻声齐读让大家一次又一次
7、地体会感情。7、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中,“其中有一个少年”“其”怎样讲?(那中间,课文中指西瓜地。)8、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1)学生找后回答。(2)教师板书:听、捏、走、看、刺9、“看瓜刺猹”动画演示(1)再次体会感情(2)引导背诵(可以演示动画进行提示)三、学生自学“捕鸟、捡贝壳”两件事1、说说“看瓜刺猹”这件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2、谁能给大家说说其它两件事,又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3、学生畅谈(先读原文,再谈体会)4、适时演示“捕鸟”动画,加深理解和体会。【(1)从
8、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2)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3)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适时板书:见识广扫、支、撒、拉3、师小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大家通过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捡贝壳、捕鸟等事情的学习讨论,对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领会得不错,一个海边农村的少年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四、学习“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部分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因为那一年作者家是大祭祀的值年,一个忙月忙不过来,所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从此他俩就认识了。】2、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
9、点来呢?【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和他仿佛年纪,又会装弶捉小鸟雀,想和他玩,所以盼望他早点来。】3、“仿佛”在这里当什么讲?(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4、谁能结合句子再给大家说说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的父亲答应让闰土来管祭器,作者非常高兴,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年龄和他差不多,还会装弶捉小鸟雀,所以盼望他早点来。)板书:“我”盼望五、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人物的语言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少年闰土的几件事?是采用什么形式讲的?(四件事,对话形式。)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闰土的语言,“我”的语言及作者的插说部分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中
10、划出来。3、学生默读勾划。4、谁把闰土的话给大家读读。5、在闰土讲的这几段话中,你对哪一段话最感兴趣。请在小组内给同学们讲讲。6、小组讲。7、小组讨论结束,请把你最感兴趣的话给大家说说。8、刚才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确实感到闰土所讲的这几件事,都是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最熟悉的事,也是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乐趣。这几件事,生动地显示出少年闰土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从小就热爱农村生活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1、现在集体朗读插叙部分,体会这几段话的意思。2、“那时候只是无端地”这一段话插在了“我”与闰土的对话中间有什么作用?“无端”如何讲?两个破
11、折号有什么用?(说明“我知识贫乏,什么也不知道。黑暗的封建教育制度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并非”我“念书不用功。两个破折号的用法一样,表示注释作用。)3、读第14、16自然段(1)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做为少爷的“我”呢?(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师生对答:师生闰土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鸟而“我”却不知道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而“我”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闰土有看瓜刺猹的经历而“我”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闰土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而“我”听也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这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从来都不知道。(2)小组讨论、交流:“我往常的朋友”是
12、些什么样的人?(富家子弟)“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板书:羡慕佩服向往七、学习“分别“部分过渡:正因为闰土知道得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很高兴、快乐。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刻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1、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2、课件演示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是得怎样告别
13、的,再说一说。作业设计:1、模仿闰土外貌的写法,用一段话描写你身边一个人的外貌,写在作文练习本上。2、让学生自己谈谈在写人文章的学法上及快速阅读方法上的体会、收获。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稀奇事反映品质详写在雪地捕鸟聪明能干管西瓜刺猹机智勇敢海边拾贝壳略写见多识广沙地有跳鱼课后小记: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步阅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四件事,并能简单说一说。过程与方法:1通过理解内容,使学生初步知道鲁迅是怎样一个人。2通过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的崇
14、高品质。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难点: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并能在小组里讨论。教学预设:(一)谈话导入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了本课,你会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先看课题,你知道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吗?(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1读生字组词(自读、指名读、比赛读)仪悼逝餐枣搞冠骂嚼悟摊奥咳嗽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悼:dào 餐:共16笔嚼:20笔奥:注意上部嗽:注意右边冠:多音字组词3小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四个字的词可划下来。各色各样囫
15、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4通过课前的预习,谁说说你对本课词语的理解学生说意思,并能迅速读一读原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三)认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2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板书:深受爱戴、畅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3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小标题,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概括的?4默读课文,你认为有哪些含义深刻而且你又不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四)提出疑问老师有一个疑问;也是作者的疑问:“父伯死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悼念他呢?”你们谁能帮我解决呢?文中是怎样说明的?找到中心句:“他为别人
16、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并引出最后一自然段)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听写本课的生词2抄写文中四个字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造句。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知道作者惊异那么多人来悼念鲁迅先生,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什么?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板书:深受爱戴回忆了伯父几件事?板书(二)带着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么样?(找重点句)板书:关心青少年小结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三)用此方法,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请同学轻声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不
17、理解的的问题。1学生读书找疑,画批思考。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了解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2各小组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3各组汇报:抓往“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碰壁吗?”“恍然大悟”。等词句进行体会。教师点拨: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另有所指,“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投影出示小资料,学生阅读,读后再谈理解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
18、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再读原句,结合资料谈体会。现在我们明白了(恍然大悟)4小结:这个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描写人物,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请同桌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发挥想象表演出当时的情景。(四)过渡鲁迅先生对敌人怀着满腔仇恨,对劳动人民怀着无比热爱之情,请同学们用学习上段的方法,来学习鲁迅和“爸爸”救助车夫的故事。学生默读课文,找疑难问题,学生出声读,思考,教师深入小组给予具体帮助,将默读训练落到实处,各小组互相质疑,合作解答。教师巡视,对能力较弱的小组重
19、点引路,教给方法,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引导他们解决重难点,鼓励探索创新。抓住“饱经风霜”“扶、洗、敷”等一系列动作体会鲁迅关心车夫(劳动人民)的品质。自由读体会。重点解决: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之后,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抓“按”字体会,表现鲁迅先生沉重的心情。点拨: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经过讨论我们理解了这几天车夫无法拉车挣钱,他们家就没有吃的,伯父给他钱让他买吃的,还给他药,让他自己换药。看,伯父想得多周到呀!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喜欢哪段就读哪段(自由读,指名读)适当的地方老师范读指导。(五)自己快速读第四个故事,谈谈体会。(六)总结全文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概括课文的中心,你们
20、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的灵魂永生,让我们像他一样,做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读读背背鲁迅名言,还可以搜集一些有关鲁迅的资料与同学交流。板书设计: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谈水浒传关心、教育孩子讲“碰壁”顽强斗争深切怀念救助车夫忧国忧民女佣阿三的回忆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课后小记:19*一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
21、格。过程与方法:引导反复诵读,激发想象,感悟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预设: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了解一个人可以直接接触他观察他,但对于像鲁迅这样已经逝去的伟人我们从何了解呢?对!通过他的朋友、亲人、同事对他的评价中去了解。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学习和平时阅读的文章中,在鲁迅先生侄女周晔眼中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在著名作家萧红眼中是怎样一个人?在伟大的剧作家巴金眼中鲁迅又是怎样一个人?这些都是熟
22、悉了解鲁迅先生的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那对于一个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的公交车售票员阿累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阿累眼中的鲁迅。二、自读自悟1、学生自由默读思考:讨论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师生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3、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瘦)4、勾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写下你的感受。5、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为
23、什么他如此的面黄肌瘦? 鲁迅的“精神抖擞”:“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6、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你从作者刻意的“瘦”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鲁迅刚毅坚强的性格的体现)6、是怎样一个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反馈交流7、同桌互读描写外貌的句子。三、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1、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诚恳推荐别人的书
24、,多么地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这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师: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作业设计:搜集鲁迅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板书设计:19*一面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课后小记:20*有的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对比朗读形式感悟课文内
25、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服务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必然灭亡”的道理。教学重点: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教学难点: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预设:一、谈话导入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学生评价)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
26、事别13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让我们共同分享。二、初读体会1、自读课文,读熟读通顺。你想给这首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吗?初次见面,一定要真诚:读两遍,不要忽视一个字。(检查,评价)2、再读:仅仅准确就够了吗?还必须流畅:把每一句都读流利,再读两遍。3、你读懂了什么?尝试理解这样几个问题:A、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个“有的人”,前后两个“有的人”有什么不同呢?B、首节两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前面的“活”是指人活着,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活着。前面的“死”是指精神死了,后面的“死”是指人死了。C、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四小
27、节与第七小节有怎样的联系?三、听录音,朗读1、请同学们听录音。2、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个人读得怎么样?(感情处理得比较好语速把握恰当语气语调抑扬顿挫重音恰倒好处读出了诗歌的层次等等读出了对前者的恨,对后者的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设计朗读。自由朗读。3、我们齐读这首诗。要想更好地诵读,还必须深刻领悟诗歌内容。下面,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读各小节,而后在班级交流心得。同学们如果能够引述课外在网上或其他传媒上获取的纪念鲁迅的文章、资料进行评点的话,就更好了。讨论、合作、交流。A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的命运呢?(1)理解课文第二
28、小节与第五小节化用鲁迅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幻灯补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最艰苦的生活和最险恶的环境中,不管国民党的天下是“冬夏”还是“春秋”,鲁迅先生始终爱憎分明,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工作。(2)理解课文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幻灯补充野草?题辞】“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底
29、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D比人生观,比价值观:学习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师:妄想流芳百世的人,灵魂早已死去,而“野草”生命力却极强,正像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对这两种人的回报也一定是爱憎分明的。小结:鲁迅先生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他的精神永存。早在鲁迅逝世的那一年,臧克家就写下了喇叭的喉咙吊鲁迅先生,其中有这样一句:“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四、有感情背诵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
30、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让我们怀着对鲁迅先生深深的敬意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作业设计: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语言极为凝练。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动笔写一写,用自己的语言将它们具体化,将“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互相交流让我们看看集体的智慧能产生怎样的结晶。先请四位男生四位女生,一人说一句,不可以重复。(同学或老师评点)板书设计:20*有的人前面的“活
31、”是指人活着,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活着。前面的“死”是指精神死了,后面的“死”是指人死了。课后小记: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目标: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2、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预设: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谈话导入,明确目的1、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2、板书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联系实际,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
32、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2、指名回答: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课件出示上述两组问题。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学习伙伴。3、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行进巡视,相机指导。汇报交流,集体评议小组推选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师生集体评议。全课总结。第二课时习作指导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评价着,突然
33、,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又会怎样?各抒己见,发散思维1、小组讨论,设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组长将意见汇总。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3、集体评议: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所设想的哪一种事情经过和结果更积极,更能激发人向上?小结:虽然事情的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也可能在情理之中,但你的续写应该让人感到更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低落。回顾课文,自然衔接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文章少年闰土,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揭示了闰土的形象?2、在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也发生过令人难忘的事,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出示选题,选择习作课件出示:习作一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习作二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以上这段话很简略地讲了“我”和好朋友之间的一件事情,没有详细地讲述事情后来怎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与激励策略研究
- 农村储水供暖管理办法
- 数字金融工具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优化研究
- 智能座舱系统:双控卡技术探索
- 公安签约作家管理办法
- 探索经典魅力:人人成为句子迷的路径研究
- 积极心理理论在现代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与研究
- 公园自营项目管理办法
- 人工智能在智能电网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 公安室内警营管理办法
- 抖音短视频运营部门各岗位KPI关键绩效考核指标表
- 2023年印度涂料市场亚洲涂料分析报告
- 钢结构起重机行车轨道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彩色完整测试页(测试版)
- 推理小说简介
- 热射病的诊断与治疗
- GB/T 9074.18-2017自攻螺钉和平垫圈组合件
- 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产业组织与西区土地一级开发
- GB/T 3768-2017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采用反射面上方包络测量面的简易法
-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
- 胸腔积液PPT.ppt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