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测语文二单元试题_第1页
八年级上测语文二单元试题_第2页
八年级上测语文二单元试题_第3页
八年级上测语文二单元试题_第4页
八年级上测语文二单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检测卷一、积累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括号内。(2分)人会长大,花会枯wi(       ) /垂挂下一季浓密期盼的感觉很长/一旦欢悦zhàn(       )放的时刻真短/啊,在变幻的天空次第消失的云朵/曾经一切都在眼前,伸手可及/故乡和童年并chí(       )在绿荫的梦中/时光以高速前行/夺走我亲情和不ji( &

2、#160;     )事的年少。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风烛残年    故弄玄虚    谈笑风声    沧

3、海桑田    不惑之年辗转反侧    万簌俱寂    并行不悖    纷至踏来    毛骨悚然错别字  正字  3.古诗句默写。(4分)在杜甫的春望一诗中,最能表达诗人“忧国之情凄凄,思家之心切切”的两句诗是_,_。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           

4、0;                         ,                         &#

5、160;              。_,_。这两句诗是泊秦淮中一种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6、60;                    。”就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4试用一个成语概括下列人物特点:(4分)美籍华人枣核:_小弗郎士最后一课:_钱学森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_晏子晏子使楚:_5 语文实践 (2分)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

7、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则俗语或诗句。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长城吗?6读下面的小故事,接着写几句话,点明这个故事给你的启迪。(2分)一天,朋友要我做个游戏:不借助任何东西,让一根火柴在手里燃完。我划着了一根火柴,火苗从火柴头开始沿着火柴杆慢慢地燃了上来,我的手指不断向后退,最后再无路可退,火苗烧痛了手指,我一哆嗦,未燃完的火柴杆扔在了地上。朋友说,他能将一根火柴在手里燃完,接着便开始做示范。朋友同样划着一根火柴,用右手执着。当火柴烧到一半时,朋友换上左手捏住了那烧得焦黑,隐隐之中还有猩红余火的火柴头。火焰以此为支点,继续往上烧,一根火柴就这样在他左手中完全燃完了。 7、用工整

8、美观的书写默写下面一首诗并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人 , 。 , 。 这首诗巧妙地把现实和梦境联系起来。写梦境的诗是 。诗中“风吹雨”三个字照应了诗题,又引出了下一句。因为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玩味古典(18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9、0;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10、;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景公:齐国国君。霁(jì):天放晴。被:同“披”。陛:皇宫的台阶。1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         其实 味 不 同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6分)(1)晏子将使楚(    )       

11、60;   (2)习辞者(    )(3)王曰,何坐(    )           (4)吏二缚一人诣王(    )(5)齐人固善盗乎(    )        (6)叶徒相似(    )13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

12、病焉。”(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14甲文中晏子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是说明了什么?(2分) 1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4分)     (三)名篇重读 (17分) 语法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

13、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作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节选自最后一课)16文中划线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_。(1分)17小弗郎士为什

14、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2分)  18就文中的细节描写,回答下列问题:(6分)“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这一细节,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这一细节,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 小弗郎士对鸽子的叫声产生的联想,有什么深刻含义? 19“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4分) 20“最后一课”结束了,请你续写一段,写“我”是怎样离开教室的。(150字左右)(4分

15、)三、作文题目:_的滋味提示:横线上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填写,如读书的滋味、获奖的滋味、想家的滋味放开思路,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写出你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1.萎、绽、驰、解2.声生    具俱   踏沓3.(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4比如:憣然醒悟  后悔莫及  身在曹营心在汉  

16、巧舌如簧5孟姜女哭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等长城是我心中的彩虹等。6示例:有时,人生有必要适时地去选择忧患,因为人生成功的机会,往往在忧患的一端。7铁马冰河入梦来;在陆游听来,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的马蹄声是很相似的;满腔爱国热忱。11其实味不同12(1)出使(2)熟练(3)犯罪(4)到(5)本来(6)只 13(1)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2 )(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14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15略。值得肯定之处提示: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

17、,且知错即改16解释说明17韩麦尔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觉得他形象的高大。18烘托了教室里的爱国气氛。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小弗郎士的联想是他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19韩麦尔的举止和表情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感到极大痛苦。20略21(1)chui(2)瘠(2分,每小题1分)22(1)运用比喻、排比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中不同季节和景色特点,表现了看山老爹痴迷于这么山林。(2)形象写出的看山老爹早出晚归看护山林的勤勉、痴心,同时也写出看山老爹爱护山林,以山为家,执著如一。(4分,每小题2分,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18、23不矛盾,“广阔”写出看山老爹眼里、心中装着整个绿色的山林;“窄小”写出看山老爹的生活只有绿色,绿色是他的一切,没有其他杂念。这看似矛盾的词语,实际上是强调看山老爹对这片山林的热爱。(2分,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24无量的绿色 无量的财富。(1分)26老爹一天的活动  老爹对山林的爱   山林被砍伐(3分,每空1分)27略(3分,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可从精神品质、性格特点、形象意义等入手。)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20分)1选择注音有误的一项(   )(分)A.遨

19、游(áo)眷恋(juàn) 萌发(méng) 诬蔑(miè)B.瑶民(yáo)闭幕(mù) 泥浆(jng) 募集(mù)C.嫣红(yn) 诧异(chà) 酒酣(hn) 造诣(yì)D.盛饭(chéng)欺侮(w)陡峭(duqiào)咀嚼(jjué)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分)        A.玄虚  感概  风烛残年  姹紫嫣红&#

20、160;   B. 惶惑  山青水秀  湿漉漉  愠怒    C.婉转  祈祷  摇蓝  签定协议        D. 卓越  关键  眷恋  污蔑  3选出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  )(分)A.接着,她说:“那是我们家的北海。B.“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C.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D.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无法估价的贡献”。 

21、4填入下面横线上最合适的一组词是(   )(分)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去观察一片叶子,有些人喜欢用肉眼去细看木头的年轮。    真正去认识一裸树,   必须从枝叶到根本,从过往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     只从细枝末节着眼,   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污蔑。  A.但  却  如果  便          B.因为

22、  就   如果  便C.而  却  因为   就         D.但  就   因为   就5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分)A.文艺作品的艺术性越高,对读者潜移默化的力量也越大。B.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C. 去年秋天,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生了一起危言耸听的恐怖袭击事件。D.现在好像只剩下了“食不言”一条

23、口谚。繁文褥节固不可取,而吃相之雅似不可少。6请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泛舟:坐船游玩。                  B.营救:设法援救。      C.故弄玄虚:有意制造谎言欺骗别人    D.风烛残年: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 

24、; 7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我们必须认真改正、随时发现自己工作中的错误。 B.世界银行指出,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将会延长东南亚地区经济萧条的时间,从而对该地区的贫困人口造成伤害。C.当外国朋友来到学校时,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D.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色,我能不无动于衷吗?8下面有关文学常识、课文内容的表述,请选出表达有错误的一项)(2分) A枣核一课通过对一位身居异国的旧时同窗想在自己的后花园里种几棵枣树的描写,表现了广大海外华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是一个很有向心力的民族。B.最后一课运

25、用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准确地刻画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形象。C.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线索清楚,脉络分明。课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钱学森学术上取得很大成就后,仍然坚持回国的事迹,这也是文章的暗线,而明线则是他眷恋祖国的深情。D.诗歌的语言非常简洁,所以要求其构思的巧妙。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诗人巧妙地利用自然界存在的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联系起来,表现了爱国主义的主题。9.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2分)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26、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露    一首飘荡在空中的歌谣一片冬日里的阳光           

27、60;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A.    B.   C.    D. 10下列诗句出处、作者及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唐朝B.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山先生全集  

28、    文天祥    南宋C.隔江犹唱后庭花      全唐诗     杜牧       唐朝D.家书抵万金     杜诗详注      杜甫       唐朝三、积累运用题。(15分)1.    &

29、#160;        ,家书抵万金。        2.烟笼寒水月笼沙,                 3.              

30、0; ,铁马冰河人梦来。 4.               ,留取丹心照汗青。5.春望中以乐景写悲情,概括忧伤国事、恨别家人的深沉感情的句子是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不超过25字

31、)(3分) 一种只需极其微量地加入载体润滑油中,就能迅速抵达金属摩擦表面,使磨损部位自动修复,从而使车、船内燃机可终身免大修的新材料,目前在哈尔滨问世。有关部门联合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认为,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能在金属摩擦表面形成高光洁度、高硬度的金属陶瓷层,使磨损的金属零件在机械设备正常运行中自动修复,恢复到原型尺寸,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阅读理解(40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5分)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32、;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每词分)习辞:何以:坐盗:避席:.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分(本题涂在答案卡上)A. 缚者曷为者也  B. 圣人非所与熙也  C. 寡人反取病焉 D.路转溪桥忽见.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为其来也,臣请缚

33、一人过王而行。(分)(2)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2分)4. 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分).学习本文,你觉得可以从晏子身上学习那些东西?(3分)(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 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一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用心学习。”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了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

34、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里那么安静(  )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文中“字帖”的“帖”字的正确读音是(   )(2分)(答案涂在答案卡上)A. tiè    B. ti    C. ti2.在文中的( )

35、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3.文中加点的句子中“柔和”和“严肃”这两个词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4.选段第1段中的两个“最后”的含义有何不同?(2分)5.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抄写在答案卷的横线上,然后写出它的含义。(2分)6.文中画“            ”的句子包含了怎样的感情?(2分)(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3分) 剪不断的乡愁 琼瑶 去年年底,“开放大陆探亲”的消息公布了。 这消息像一股温泉,乍然间从我心灵深处涌起,然后窜升到我四肢百脉,窜升到我的眼眶。 我简直无法描

36、述那一瞬间的感动。我心底有个声音在喊着: "39年! "39年有多少个月?多少天?39年积压了多少乡愁,如今可以把这些乡愁都给勾销了吗?A 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但是,陆陆续续有人回乡探亲了!这居然成了事实!我太兴奋了,和鑫涛计划着,我们也该去大陆探亲了,鑫涛去红十字会办手续,回来说:“需要填三等亲的亲人名字和地址。” 一时间,我们两个都弄不清“三等亲”包括哪些人以及我们是否有这项“资格”。激动中,我冲口而出:“故国的山,故国的水,故国的大地泥土,和我们算是几等亲?我们要探的亲,不只是“人”呀!B 不过,我毕竟不需担忧,因为我和鑫涛分别都有舅舅姨妈在大陆,所以,我们很顺利地办好

37、了探亲手续。拿到手续的那一晚,我就失眠了,脑子里奔流着黄河,奔流着长江。不只长江黄河,还耸立着五岳和长城!鑫涛见我如此兴奋,忍不住提醒我说:“听说大陆的生活很苦。旅行也不像想像中那么方便,至于亲人,经过39年的隔阂,可能已经相见不相识,这些,你都考虑过吗?” 考虑?我实在没有认真去考虑过。我只觉得乡愁像一张大网,已把我牢牢地网住。而且,当行期越来越近,我的乡愁就越来越深。我总认为,乡愁对于游子,就像一切人类的基本感情一样,是与生俱来的。C不过,有的人来得强烈,有的人比较淡然。我,大概生来就属于感情强烈的一型。连我的“乡愁”,也比别人多几分! 计划回大陆行程时,鑫涛问我:“你要去哪些地方啊?第一

38、站,是不是你的故乡湖南?” 我祖籍湖南,生在四川。童年,是个多灾多难的时代,是个颠沛流离的时代,童年的足迹,曾跋涉过大陆许多的省份。如今,再整理我这份千头万绪的乡愁时,竟不知那愁绪的顶端究竟在何处?是湖南?是四川?是长江?是黄河?是丝绸之路,还是故宫北海?沉吟中,这才明白:我的乡愁不在故乡的任何一点上,而在大陆那整片的土地上!D “可是,你没时间走遍大陆整片的土地啊!”鑫涛说,“我们排来排去,只能去40天!” 将近40年的乡愁,却要用40天来弥补。可能吗?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放弃许多地方。湖南,湖南的亲人多已离散,家园中可能面目全非。不知怎的,我最怕面对的,竟是故乡湖南,这才了解古人“近乡情更怯

39、”的感觉。当我把这感觉告诉鑫涛时,他脱口而出地说:“这也是我不敢回上海的原因!” 于是,我们把行程的第一站定在北京。北京,那儿是我父母相识相恋和结婚的地方,那儿是我祖母和外祖父母居住及去世的地方,那儿,是我历史课本上一再重复的地方,那儿,也是我在小说中、故事中所熟悉的地方,那儿有“故都春梦”,有“京华烟云”!还有我 于是,我们动身;经香港,去北京。(琼瑶作于1988年11月,有改动)1全文的线索是                

40、0;        (分)2.文中反复强调“39年”“将近40年”,是为了说明什么?(分)               3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文章所写的几件事。(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