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4)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0/f9aa91f0-2842-418c-8da1-4327f0e4196b/f9aa91f0-2842-418c-8da1-4327f0e4196b1.gif)
![第四单元 (4)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0/f9aa91f0-2842-418c-8da1-4327f0e4196b/f9aa91f0-2842-418c-8da1-4327f0e4196b2.gif)
![第四单元 (4)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0/f9aa91f0-2842-418c-8da1-4327f0e4196b/f9aa91f0-2842-418c-8da1-4327f0e4196b3.gif)
![第四单元 (4)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0/f9aa91f0-2842-418c-8da1-4327f0e4196b/f9aa91f0-2842-418c-8da1-4327f0e4196b4.gif)
![第四单元 (4)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0/f9aa91f0-2842-418c-8da1-4327f0e4196b/f9aa91f0-2842-418c-8da1-4327f0e4196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主备人:李建波教材分析: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无私奉献,安排了三篇课文。在大海中永生写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向大海的动人情景;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写了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的两件生活小事:艾滋病小斗士记叙了南非黑人恩科西坦然的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的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的患病的儿童的动人事迹。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3、学习作者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写法。4、感受伟人、名人的精神,练习写作,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召开新闻发布会,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教学
2、难点:1、学习作者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写法。2、感受伟人、名人的精神,练习写作,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召开新闻发布会,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方法:读悟法 朗读指导法 学习方法:课时安排:911教 时13、在大海中永生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放大海的动人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课文根据新华社通讯在大海中永生摘写而成,自成一体。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学习用“不仅也”造句;4、 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教学准备:邓小平的音像资
3、料教学方法:导读 讲述 感悟法学习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要求: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将生字词划出来;2、不会读的字词对照生字表多读几遍。二、学生字1、 投影出示本课生字表,指读2、 要求:读一个生字,按照课文内容,用这个字组词。3、 描红三、读课文1、要求:轻声读课文,如果你是老师,你想让同学们掌握哪六个词语?将这六个词
4、语划出来,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2、投影出示学生的词语,并请他讲讲积累这六个词语的原因。3、将刚才自己划出来的六个词语在自己本子上抄写两遍。四、 再读课文1、 求默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关联词“不仅也”;2、 在笔记本上用这组关联词语写话或造句。五、抄写本课词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中感悟,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三、四、五、六自然段。教学难点 :读中感悟,体会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老师请你们收集邓小平爷爷的故事,你收集了吗?学生交流,过渡导入
5、; 。二、读议1、2两小节。1、听配乐朗读课文。2、听后指导朗读。三、读议3、4两小节。1、学生自由读课文。2、练说: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还会把邓爷爷的骨灰带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飘向祖国的万里海疆,祖国人民说:"。"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飘向香港、澳门,香港、澳门的同胞说:"。"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飘向台湾,台湾同胞说:"。"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飘向世界各地,世界人民说:"。"3、指导朗读第3小节最后一句及第4小节。四、读议5、6、7三小节。1、自由读课文,谈谈新的感受,新的认识。2、重点指导朗读邓小平爷爷的话。3、练
6、说:邓小平爷爷,我想对您说:"。"4、指导朗读最后一小节。五、总结课文。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材简析: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十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本文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含义深刻。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3、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
7、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5自然段。2、凭借语言材料,深刻领会“给”的丰富内涵,体会“愉快”,感悟“美好”。3、在读中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明题,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什么时候,你很快乐,心里感到特愉快?”2、读句质疑,提炼研读主题:“课文中有个人对什么事最快乐是这样说的:(出示句子)给,永远比拿愉快。”让学生朗读这句话,之后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想问些什么吗?”然后从学生的提问中提供出本节课的2个研读主题:谁给了谁什么?怎么“给”?3、激发兴趣,导入研读:“同学们真行,就这句话,就一个给字(板书“给”)提出了两个很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接下
8、来,我们该怎么做了呢?”学生提出应该读书研究,解决这两个问题。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儿子前往探望时在岛上栽种了许多花草,给高尔基带来了无比快乐。后来,高尔基写信给儿子,告诉他:“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个故事对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为此,教学这一课时确立了这样一个目标:让学生通过读文感悟,明“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理,从而在思想认识上有所觉悟,提升自己的精神生命。对“给”的深刻领会,对“愉快”的意义把握,是达成这个目标的关键所在,所以本课时确定了“谁给了谁什么,怎么给”这个研读话题。要使课堂有所生成,光有研究的话题还不行,还要有主动研究的动机和积
9、极的研究情境。所以教学中,以谈“快乐”导入,让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切身感受畅谈“快乐”之后,提出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观点,使他们处于愤悱状态,心中升腾起读书研究的强烈愿望,从而创设出一个积极探究的情境。二、揭示课题,初读感知,浅层研究。1、揭题:“现在,我们就来读读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板书课题),研究、解决这两个问题。”2、初读感知,浅层研究:“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这句话是谁说的?课文中,谁给了谁什么?”学生自由读文思考,然后交流,朗读第一自然段,知道课文中讲儿子给了高尔基鲜花或愉快。相机完成板书:三、深层研读,领会“给”意,体会“愉快”,感悟“美好”。过渡:“初读课文后,你
10、们对谁给了谁什么就有所发现,学得真是不错!下面,我们继续读课文,深入、具体地研究儿子给了高尔基什么,怎么给的,好吗?”(一)研读第2自然段,初悟“给”意。1、朗读第2自然段,读后谈发现:“读这段话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谁给了谁什么?”学生交流,从“休养”和“探望”两个词交流各自的想法,知道儿子的探望给高尔基带来了亲情和关爱,从而意会到“探望”就是“给”。老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探望”一词。2、再次朗读:“所以,读这段话时,我们要注意突出这两个词。试着读读好吗?”探究,因学科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内容和途径。语文学科的探究应具有“语文”的特性,无论是探究知识、技能的,过程、方法的,还是探究情感、态度、
11、价值观的,都不可抛却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个根本任务,它探究的内容和途径应该是语言文字。这里的设计体现的就是这种语文探究:读文抓词,借助一些字词读文会意,品味悟情。(二)研读第3自然段,领会“给”意。过渡:“读书时就应该这样,注意一些词语,去想去发现去感受。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1、自由读、悟第3自然段:“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段话中,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在下面加点,再想想,从中你会发现些什么,产生怎样的感受。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2、大堂交流,谈感受:“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你是怎么想的的,有什么发现和感受?我们来交流交流,好吗?注意,用心
12、听同学的发言,从中你能否有新的发现和感受?”3、整段读悟:“同学们说的真好,能读好这段话吗?”学生读后,问:“读着这段话,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描述画面时,教师注意听,随机引导他们将这段中的每句话联系起来,想像、感悟儿子是怎样栽种花草的,对“给”有所领悟。在交流时板书“栽种”一词。这里的教学,从读切入,在读中进行,在交流中铺展开去,又在读中收拢、结束。学生在反复、充分、层层递进的读中,感知、品味,感受着语言,进行着与文本的对话;又在交流中,进行着生生间、师生间网络状的对话、沟通,在脑海中浮现出清晰的画面:有的或许是只有镢头那么高的儿子,不远万里来到小岛,顾不上休息,栽种着各种花
13、草,忙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有的或许是儿子在跟高尔基依依话别;有的或许是两个画面都有。从而对“儿子栽种花草”、对儿子的“给”建立起丰富的表象,深刻地领会“给”的丰富内涵。(三)研读第4自然段,感受“美好”。1、展现画面,激发读书兴趣:老师一边说着:“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一边展开画面,然后问:“美吗?(稍顿后)课文中描写的也很美,想读读吗?”2、自由读悟:“自己读读第4自然段,你会有所发现有所感受的。”学生自由朗读。3、指名朗读,然后评议:“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美在哪里?”在学生读议时,教师相机点拨:“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想像一下,会有哪些颜色的鲜花?“花儿轻轻摇晃”是怎
14、样的?它们好似在干什么?4、听老师读第一句话,读后交流:“听着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感受吗?”学生交流,体会到这段话不仅表现了鲜花的美好,还流露着高尔基的喜爱之情。感情朗读:“现在你想怎么来读这段话呢?”领悟“美好”的含义,对“愉快”的意义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习第4自然段时,要让学生在读中充分感受鲜花的美丽,并产生愉悦之情,还要深入体会高尔基的高兴之情,从而领悟到“美好”的东西,不仅仅指鲜花,还指一份愉快,一种快乐。(四)研读第5自然段,体会“愉快”,感悟“美好”。过渡:“高尔基真的高兴吗?赶快读读第5自然段吧。”1、学生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2、指名朗读:“你觉得他高兴吗?能用读
15、来告诉大家你的感受吗?”3、深入研究,体会“愉快”:“读着读着,你觉得高尔基的高兴与我们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学生说议时,根据学生的发言,扣住“欣赏”、“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等词句,朗读相关语句,进一步体会高尔基的“高兴”和“愉快”:“是啊,这么多这么美的花是儿子亲手栽种的,在高尔基的眼里,这一朵一朵的鲜花就是(由学生说)在高尔基的心里,这一朵一朵的鲜花,就是儿子(由学生说)。”4、感悟“美好”:“读到这儿,你认为儿子给了高尔基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感受,感悟到儿子给高尔基的是孝心、爱心、幸福、享受等等这些美好的东西。这一段的学习仍然是在读进行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真切地体会到高
16、尔基的“高兴”之情,进一步感悟“美好”的含义。三、布置作业。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用自己的话描写课文第4自然段中鲜花盛开的情景。附板书:14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探望给栽种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这篇课文写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哪两件事?(1、栽花赏花2、写信教子) 二、讲读课文。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二段。说说你从这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指名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儿子种花草的句子。 3、交流这些句子。 4、练说:高尔基的儿子就要告别爸爸妈妈,回苏联去了,他望着 满院亲手栽种的花草,心里想-。 5、
17、60;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开了。齐读第四自然段。 6、 出示春天美景图。练说:看着儿子种的花,高尔基会怎么做,怎么想呢? 7、 出示高尔基坐在花园中的情景。体会高尔基当时的感受、心情。 8、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背诵这两个自然段。 过渡:欣赏着儿子种的花,高尔基的心里非常兴奋、激动,同时又感慨万分,他欣然提笔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二) 、讲读课文第三段。 1、 出示高尔基的信,指名朗读。 2、 自由读一读,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
18、。小小组组织讨论。 3、 交流讨论。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第七自然段中的“美好的东西” (2)第八自然段中的“美好的东西” (3)第九自然段中的“给永远比拿愉快”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三、小练笔。 1、 假如你就是高尔基的儿子,收到父亲的来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父亲写一封回信。 2、 交流信的内容。 四、作业布置。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19、、 背诵第四第五自然段。 附板书: 14、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栽花赏花 子爱父
20、160; 写信教子 父爱子 15、艾滋病小斗士教材简析: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非洲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的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玩艾
21、昂的玉病魔做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事迹。人们应该热爱生活、关爱社会、用科学的态度认识艾滋病、关心艾滋病人。这是本文的中心思想。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了解艾滋病的一些知识. 教学方法: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22、:读通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推知大意。1、揭示课题,指名读题,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2、师简要的介绍一下艾滋病的知识。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2)读后说说“小斗士”是谁?文章通过几件事,表现了“小斗士”的勇敢坚强?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3)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学生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段。(2)交流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第一节)写恩科西去世,引起世界许多人的关注。第二段:(第二四节)写恩科西的遭遇。第三段;(第五七节)写恩科西顽强地
23、与病魔作斗争并关心着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第四段:(第八九节)写该怎样面对天灾,恩科西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三、指导写字。四、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书写课后词语。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教学重点:感悟“小斗士”的可敬。教学难点: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指名读课文,说说“小斗士”是一个怎样的人?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一)细读课文2、3、4节,感悟“不幸”。1、读悟课文第2节。(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从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2)让学生抓住相关的词语,朗读体会这一段中
24、所包含的情感。(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2、读悟第三、四节。(1)让学生默读第三、四节,体会艾滋病的可怕。(2)指名读课文,体会恩科西遭遇的不幸,命运的无辜、不幸、可怜。(二)细读课文5、6、7、节。1、自由读第5、6节,恩科西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是怎样做的呢?2、自由读第7节,同位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7节。(三)细读课文8、9节,感悟“关注”。1、自由读课文第8、9节,说说恩科西是哪一天离开人世的?2、出示:第九节的内容。(1)指名读。(2)体会曼德拉的话的含义。(就是激励人们在天灾面前要像恩科西那样正视现实,敢于拼搏,做顽强抗争的斗士。)三、联系实际,
25、培植信心。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2、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遇到挫折、失败、伤残、疾病等“灾难”,我们该怎么办?(1)号召学生遇到“灾难”要顽强抗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自己、对生活从满信心。(2)同情、帮助、尊重遇到“灾难”的人,培植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四、布置作业1、2、板书设计:顽强抗争15、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珍爱生命 关爱他人 练习4 教材简析:本次练习有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5个板块,诵读与积累、口语交际是本次练习的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改正错别字,并能在了解词义的来源的基础
26、上,指出为什么会写错别字。2读背八个成语,学习通过成语词典了解成语故事。教学重点: 学习改正错别字,并能在了解词义的来源的基础上,指出为什么会写错别字。教学难点: 读背八个成语,学习通过成语词典了解成语故事。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1)创设情境:小芳正在做作业,爸爸指出她写的“兰球”字写错了,小芳不服气,爸爸说出了篮球的“篮”字的来源。(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爸爸说的是否有道理? (3)指名回答问题并说出道理。(4)教师介绍“兰、篮、蓝”的来源2教学第二部分。(1)学生读四个句子,找找有无错别字。(2)学生试着改句中的错别字。(3)师生共同改正错别字。让
27、学生说出理由。(4)教师小结。错误的原因: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出错。3教学第三部分。(1)学生读这四个成语。教师指出这几个词语都有错别字。(2)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思考为什么会出错。(3)指名改正错别字,说出理由。(因为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写错了的) (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熟记词语。(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都有一个警世劝诫的哲理) (5)通过读讲成语故
28、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语词典。(6)学生练习背诵。2反馈。(1)指名读。(2)集体练读。(3)集体齐背。(4)指名背。板书设计:练习4 金碧辉煌卧薪尝胆首屈一指川流不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2、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 写好钢笔字。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教学难点: 学写毛笔字。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在大海中永生。(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4)
29、让学生说出那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5)教师重点指导“撒大海、爱戴”等词的间架写法和整体布局。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3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3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身字旁、舟字旁)和例字(射、船) 4指导。(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身字旁、舟字旁”的书写方法。(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3)教师讲解“射、船”的写法,学生练写。5练习。(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6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在别人面前流畅的表达和提问题。教学重点: 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在别人面前流畅的表达和提问题。教学难点: 学习在别人面前流畅的表达和提问题。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1)指名读题目。(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与运维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后深度保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合同管理细则
- 2025年度财务报表编制与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酒类专卖店绿色能源使用与节能改造合同
- 珠海广东珠海市立潮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食堂厨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芜湖安徽芜湖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湾沚区总医院)招聘第三方救护车驾驶员(二次)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甘肃2025年甘肃省科学院博士毕业生招聘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温州浙江温州瓯海区公安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玉林2025年广西玉林市事业单位招聘296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四课-认知音乐节奏(教案)
- 宠物医院员工手册
- 2024年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高分宝典专题08读后续写肢体动作描写积累1(词-句-文)讲义
- 商业与公积金贷款政策
- 年兽的故事之The Legend of Nian
- 初中美术教学策略与方法
- 甲流护理查房病例
-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时评类(含解析)
- 260吨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 译林版英语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文翻译(英汉对照)
- Vue.js前端开发实战(第2版)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