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册语文第七课《陈情表》教案_第1页
高三上册语文第七课《陈情表》教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上册语文第七课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课文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 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

2、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

3、情表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温习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赏析本文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情于理的构思艺术 3、懂得“孝”的价值观基础上,探讨这篇课文最核心的价值在哪? 教学重难点: 1、领会真挚感情、培养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悟出做真人,说真话的“真”的文化内涵,从而领会自由生活的价值,获得生活的智慧。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文本,在领悟李密的孝道忠信和机心重重的说话技巧之外,引领学生思考“真”的背后文化的内涵。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用“谈-读-译-析”的教学方法和大家一起学完了陈情表。这篇高中名篇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

4、意切,诉忠情赤胆忠心。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密对祖国的拳拳深情也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感悟,也深深的让我们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及时给予我们的亲人一份微薄但却真挚的回报。 至此,这篇文章的教学任务似乎顺理成章地完成了。那你们学完这篇课文以后,无非是觉得李密很真挚,很孝顺祖母,说话很有技巧,最终说服了晋武帝。我们的学习也好像得以圆满解决。很明显,这是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然而,这篇课文最核心的价值就止于此吗? 二、回顾旧知 1、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大家现在能概括出李密在陈情表里的“陈情”的方法吗? 明确:融理于情、融情于事 思维导图: 动之以情:不幸遭遇,诉祖孙之情进退狼狈,诉两难处境 晓之以理:

5、孝治天下,找理论依据先孝后忠,想办法解决 最终保全自身的安全,求得照顾祖母的自由身 3、细思极恐,不单纯是警示大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紧迫性,老师在生活里又有一些思考,关乎这篇文章的主旨的思考,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探讨。 李密真的是一个“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读书人吗? 有限地拒绝、计算着生命的安危,处处恐惧谎言的真实 试想,晋武帝如果标榜的是以忠治天下,李密的这篇陈情表还能写得出来吗? 对极权的绝对服从乃根本原因,但李密表现得却至诚至性、至情至性。 用真话对抗极权的扭曲,过分的说真话,没有自由意志的真话真实的谎言 再来说说被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李密的“孝”。全文四段,每一段都有

6、涉及“祖母”的文字。何以反反复复从始至终地说相同的一件事,一样的心情呢? 27次“臣”,换一种形式表达对帝王的忠心而已 小结: 清代的学者文人认为这篇文章“至情至性”,这样看来也就不足奇怪了。在清代极权专 制极为怖惧之时,他们的社会境遇跟李密最接近,所以容易引起共鸣。把心毫无掩饰的给你,只为你同情我、爱我,为我做一点点事。 三、课堂延展 1、这篇陈情表如果只允许说一句话,你认为作者应当说什么?允许说第二句话呢?允许说第三句话呢? 依照常理哪些话是必须说的,哪些话是不应当说而被说了出来,从而领会作者的“犬马不惧之情”何其真也?为自由生活的意志,为真情而声声叹息 2、你对“自由”“真”这样的命题有

7、过思考吗?结合现实生活自己,谈谈你的看法? 因为无力,所有执着,让我想起说这句话的熊培云,是从江西农村走出的一位我早年就特别偏爱的作家,他在2011年出版的自由在高处这本书有这么一句话:“帕特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 熊培云说:“不自由,仍可活。”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那些能够带领干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 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厂,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把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把当下的每一件枯燥的事情每一句忠言逆耳当作做好,就是通向未来的

8、自由生活的路。 自由不是任性妄为,自由不是执迷不悟,自由不是置别人冷暖妄顾,自由就是自救,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 四、课堂总结 不论怎样上课,采用什么方法,我想,我都想在文本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间构建一个平台,引领大家思考“真”背后的文化内涵,从中获得智慧,而不应止于表层的理解,取椟还珠。 这篇表的教学,学习李密机心重重的说话技巧不该是重点,领会李密的孝道忠信也不是重点;认识古代专 制对人的扭曲是重点,领会自由生活的价值是重点,懂得珍惜真实的生活和对你真的人,获得生活的智慧是重点。 国破山河在,因为无力,所以执着 推荐大家两本书熊培云自由在高处思想国 五、作业 假如我若为王

9、,请回复一下李密的奏折,字数自由,看你所写的态度和内容。 陈情表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 1、选自南朝梁萧统编选文选。李密:字令伯,一名虔,西晋文学家 2、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二、实词 (1)臣以险衅(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 (2)慈父见背(见背:背弃我,指死亡) (3)舅夺母志(夺:改变) (4)门衰祚(zuò)薄(祚:福分) (5)终鲜兄弟(鲜: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6)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吊:安慰) (7)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 (8)未曾废离(废:停止侍奉) (9)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察:考察和推举) (1

10、0)寻蒙国恩(寻:不久) (11)则刘病日笃(笃:病重) (12)听臣微志(听:准许) (13)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拔擢:提升) (1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15)除臣洗 马(除:授予官职) (16)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庶:或许) 三、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不行:不能走路 2、至于成立成立:成人自立 3、举臣秀才秀才:优秀人才 4、非臣殒首所能上报上报:报答皇上 5、臣欲奉召奔驰奔驰:奔走效劳 6、有所希冀希冀:非分的愿望 7、臣之辛苦辛苦:辛酸苦楚 8、则告诉不许告诉:报告申诉。 四、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 3、臣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 4、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席。 五、句式 1、判断句 (1)“为”式 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2)“非”式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被动句 a、而刘夙婴疾病 b、则告诉不许 3、倒装句 (1)状语后置 a、急于星火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2)宾语前置 慈父见背 4、判断句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今臣亡国贱俘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六、成语 (1)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2)茕茕孑立:形容孤苦伶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