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对近代中国的影响_第1页
北洋军阀对近代中国的影响_第2页
北洋军阀对近代中国的影响_第3页
北洋军阀对近代中国的影响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洋军阀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从经济角度进行研究说起北洋军阀,人们对他们的印象大多都是反面的,而且在正统的历史教科书里,北洋军阀所制造的历史现象,也多属于黑暗反动,祸国殃民,所以对比于近代史上的其他人物和势力,好像以前对于北洋军阀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我选择北洋军阀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作为研究课题,并非要为他们平反,只是对北洋军阀比较感兴趣,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更深层次更广泛地了解他们,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那本正统的教科书。至此我读了北洋军阀史和其他相关的期刊论文,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讨论北洋军阀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如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社会风俗、文化等,但北洋军阀割据时期的历史实在过于纷繁

2、复杂,派系之间斗争不断,要细细研究必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因为个人时间精力有限,本篇报告会主要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北洋军阀的影响。况且初高中的教科书中对于北洋军阀在国家主权等政治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已经有了比较详尽的描述,鲜少从经济方面阐述,所以我希望能过从经济方面了解一个不一样的北洋军阀。在我之前,已经有不少有名的历史学家和学者对北洋军阀进行深入的研究。来新夏、莫建来在50年来北洋军阀史研究述论中,开篇给北洋军阀下了定义:“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反动的军事政治集团,是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它以1895年小站练兵为契机而崭露头角,嗣后经过十五六年的精心经营得到发展,逐渐形成为

3、一股重要的军事政治力量,攫取了足以左右政治局面的权力,终于乘辛亥革命之机占据了中国的统治地位。在此后的16年时间里,虽然政潮迭起,派系纷争与更易剧烈而频繁,但北洋军阀集团却一直把持了全国的统治权,从而出现了一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因此,北洋军阀在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上无疑有其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对于整个北洋军阀集团的历史作用,来新夏教授著文从五个方面作了论述:1.北洋军阀集团在清末是维系晚清十余年统治的一个支柱。2.北洋军阀集团是辛亥革命时期转移政权的主要力量。主要表现为:如果不是这支军队在搞纵横搏阖,清朝政府是不是这么容易交出政权是值得考虑的,同时也是这支军队对局势的威慑力量,使革命者被

4、迫退让,使袁世凯轻取中华民国的统治权。3.北洋军阀集团是统治中华民国统一政权的代表。4.北洋军阀集团所掌握的北洋政府是由统一走向再统一的一个过渡。5.使中国的军制摆脱了旧有的落后而陈旧的状态。而在经济方面,历史对于北洋军阀的所作所为也是褒贬不一的。有学者认为北洋军阀割1据混战,摧残了社会生产力,破坏了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但是又有学者认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可谓是最开明的时代,他们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经济的第一个黄金十年。80年代前,黄志仁认为北洋军阀破坏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摧残社会生产力的罪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北洋军阀顽固地推行媚外政策,疯

5、狂出卖国家权益,极大地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二)连年不息的军阀混战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浩劫;(三)北洋军阀的横征暴敛,吞没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严重地破坏了工农业的再生产;(四)北洋军阀凭借反动政权竭力维护封建买办的生产关系,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80年代后,不少学者从多种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或富有启发性的见解。虞和平通过对1912年至1921年间北洋政府所颁布的40多项经济法规的具体分析与综合考察,认为这些法规发挥了以下功能作用:第一,政府经济管理法制化和经济化;第二,企业和企业家法人化;第三,竞争的自由化和正规化;第四,融资渠道的社会化和国有化,并得出了

6、“民初经济法制建设在中国经济近代化历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的结论。1912年袁世凯取得辛亥革命的成果后,面对晚清遗留下来的烂摊子,国内革命不断,国外列强虎视眈眈,在经济上采取了一些相当不错的措施,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3大派系,派系之间割据混战,动乱不断,但他们仍然不忘发展经济,所以我认为,北洋军阀尽管对中国整体的发展确实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在经济方面他们所做的则是建设大于破坏,所以下面我将从农业、工商业、运输业方面阐述北洋军阀在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方面的建设。1、农业:北洋政府农商部于1914年4月11日颁布了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条例共为8条,规定了凡

7、扩充或改良农产畜牧,得依本条例呈请奖励及详细的奖励办法;同年11月3日,北洋政府又颁布了森林法,规划在黄河、长江、珠江上游地区营造保安林,以预防水患,保养水源,防风蔽沙;1915年6月30日,更颁布造林奖励条例,具体规定了给奖办法,对造林在200亩至3000亩以上者,分五级给予四等至特等的荣誉奖励,对“凡经营特种林业于国际贸易有重大关系者,或胜造船筑路等各种大工程之用者,农商部认为有被助之必要时,得按其面积株数,核给奖金”。这些奖励政策,不仅旨在促进农业的多种经营,而且旨在为轻工业开发原料,为农业改造生态环境。以上这些奖励政策的出台,刺激了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而在北洋军阀统治后期,由于当

8、时工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一定的起色,一些派系政府提出要大规模开荒和发展农业机械化,根据历年海关对农业机械进口额的报告,1912年为6万海关两,1916年为20万海关两,1922年为70万海关两。从1912年至1927年,总共输入农业机械价值710万海关两。由于经济作物的发展与粮食作物的商品化,在中国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带,逐步形成了若干农业专门化区域。如棉花多产于江苏、湖北、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省;蚕桑多产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省。农业专门化的发展,表示了中国农业经济商品化发展的程度。2、工商业:为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北洋政府采取了很多政策,包括解除对民间兴办企业的

9、限制的公司注册暂行章程,放宽了公司注册条件,降低了注册费用,这为商人办企业开了方便之门;对工矿业者采取保护和鼓励政策,确定企业和企业家的法律地位,包括规定他们的存在资格,确认他们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赋予他们特定的经济权利和义务,对他们的发明创造予以奖励和专利保护;对新办企业实行保息和补助政策;对民族工业产品及所用原料实行减免捐税政策,北洋政府农商部对厘金和捐税进行调整和减免;筹办国货展览会和组织参加外国博览会等。以上政策,用北洋政府成立后的第一任内阁代理工商总长王正廷的话来说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祛除工商之障碍”,改善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环境,是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达到了黄

10、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我国农耕经济时原有的面粉、纺织部门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新型工业部门如橡胶、机器工业等也迅速地发展壮大,重工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成效的发展的飞跃。用最直观的数据作为依据,19121920年工矿业为稳步发展阶段,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其资本都有大幅度稳步增长。据统计在1913年前,全国登记的工矿企业有698家,资本为33082元,工人有20万多。到1920年,全国工矿企业增加到1759家,资本额50062万元,分别增长了152%和51%。工人增加到56万多,增长了167%。以此可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3、交通业:孙中山曾提出在维护主权的前提下,

11、利用外资兴建自己的铁路。袁世凯及继任者都沿袭了这一政策,举外债以修铁路。16年里,中国铁路里程还是增加了35.5%。火车机车车辆1912年仅600台,1925年达1131台。在此期间,政府推行铁路国有化政策,统一管理、联路运输。因此铁路运输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同时,中国公路交通运输业也有了长足发展。1913年中国几乎无公路可言,而在整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全国共修建公路29625公里。随着近代公路的修筑,一些官营汽车运输公司先后成立,比如1918年北洋政府设立的西北汽车行驶事宜处等。但在规模和数量上还是有很大在航运业中,中国轮船公司和轮船货运量虽然不占优势,的发展。华商轮船公司1911年拥有船只

12、1092只,147087吨,而到了1921年增至2332只,489100吨。仅1924年一年新登记注册行驶远洋航线的公司就有14家,24348吨。以上可以看出,1912年一一1928年北洋政府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并打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第一个黄金十年,为其后民国政府发展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第二个黄金十年做了很好的铺垫。虽然北洋政府在经济建设上有一定的作为,然而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北洋军阀各派系割据斗争,他们为了巩固各自的统治和在战争中取得有利地位,把大量的财力投入到军事建设,从而形成了有明显特色的军事经济。军事经济不仅给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还对我国政治

13、、经济主权、社会生活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危害。军事经济从理论上讲,应包括军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方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始终未能建立起统一、完整的军事经济体系。军品分配在军事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北洋军阀连年混战,基本上没有统一的军队也没有统一的军队指挥管理系统。军事开支过大,军费严重不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家分裂,战火连绵。在前期,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在中后期,大规模的军阀战争有南北战争、直皖战争和第一、二次直奉战争,小规模的军阀战争更是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从1912年一一1922年,比较大的内战就有179次之多。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军事开支。北京政府的军费支出占财政支出

14、的70姒右。在军事贸易上,中国大量购买外国军火;在军事工业上,中国兵工厂所用的机器设备、原料大都购自西方;在军事费用上,大借外债。1912年至1926年北洋军阀举借外债99110万元,用于军械军饷的部分有30300万元。借外债的交换条件是出卖中国的主权。国民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虽有一定发展,但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极其薄弱。它不但不能为军事工业提供生产设备,甚至不能为军事工业提供原料和配件。在这种条件下,是不可能建立起完整的军事经济体系的。而军事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消耗性经济,因为它不能像其他国民经济部门那样为社会生产物质财富,反而快速消耗着物质财富,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步伐缓慢

15、,举步维艰,甚至后期出现经济倒退现象。结语:在读了大量的文献和相关论文后,我才发现我先前对北洋军阀的了解是浅层的,仅仅知其皮毛,而现在则了解到了更多教科书上不曾有的北洋军阀,知道他们并非十恶不赦,知道他们也曾为中国的建设出过一份力,尽管他们的形象依然是反面的。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政治上是中国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但我们仍然不能否认北洋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以及最后所取得的成效;虽然他们也有着很有时代特色的军事经济,并且被军事经济拖累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整体上看,在经济方面,北洋军阀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还有很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为其后民国政府发展经济奠定了基础,促使了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注释:来新夏、莫建来:50年北洋军阀史研究述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